首頁 > 職責大全 > 護坡絞索磚施工方案

護坡絞索磚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9495

1工程概況

進口引渠總長73m。兩岸高程73.00m~84.50m采用坡度1:1.2的鋼筋混凝土護坡,高程84.50m至93.90m采用坡度1:1.5絞鎖磚草皮護坡。

絞鎖磚采用開孔式鉸接水工磚,規格為440×450×150mm,抗壓強度30MPa,單塊重34kg,抗凍F200,選用8mm鋼絞線穿入塊體預留孔中。

鋪面上下兩端應至少有兩塊水工磚埋入地下一定深度,且埋入地下部分需與地上的水工磚形成小于90度的銳角。纜索兩端采用C20素混凝土槽(寬0.5m×深1.0m)錨固鎖緊,鎖緊設備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拆除。絞鎖磚基礎采用M20水泥砂漿找平。

2編制依據

(1)本工程施工合同、技術要求及施工圖紙;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3)《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

(4)《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5144-20**);

(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SL398-2007);

3施工總布置

3.1施工道路

利用溢洪道引水渠段、閘墩頂部已形成的施工道路。

3.2施工用電

施工用電利用閘墩混凝土施工用電的配電箱直接拉線輸送到各施工部位,同時溢洪道備用一臺50KW的柴油發電機.

3.3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通過軟管在控制段水池引進或從溢洪道齒槽段水坑中引進。

3.4其它臨時設施

利用溢洪道已形成的臨時設施。

4施工程序

準備場地→鋪設土工布→鋪設鉸接水工磚→錨固鎖緊→填縫→植草

5施工方法

5.1準備場地

測量人員放出基礎平面控制點,施工人員根據測量放線處理超挖和欠挖的區域,然后將基礎表面壓實整平。然后基礎采用M20水泥砂漿找平。

5.2鋪設土工布

施工人員對找平后的坡面進行調整和清理,然后鋪設符合土質要求的反濾土工布。根據設計及施工需要,并根據要鋪放的拼裝好的水工磚墊子大小分段鋪設土工布。在兩張水工磚墊子接縫處要避免發生兩張土工布的搭接,所以土工布在墊子四邊都要伸出至少30公分。土工布連接段采用黏膠進行粘接。

5.3鋪設鉸接水工磚

為提高施工精度和速度,待絞鎖磚運輸至施工現場后,先在平整的場地上用8mm鋼絞線將絞鎖磚拼成適合本工程大小的墊子,然后利用起重機一次性安裝到已準備好的基礎上。

鋪面上下兩端應至少有兩塊水工磚埋入地下一定深度,且埋入地下部分需與地上的水工磚形成小于90度的銳角。上下埋入土內的塊體不能低于兩行。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局部區域也可以采取在現場一邊鋪設塊體一邊穿插鋼絞線。但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以免影響施工速度。

5.4錨固鎖緊

絞鎖磚鋪放鋪放前在纜索兩端澆筑寬0.5m×深1.0m的C20素混凝土槽,待絞鎖磚鋪放好后將鋼絞線錨固鎖緊,鎖緊設備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拆除。

5.5填縫、植草

邊坡上鋪好絞鎖磚后空隙內填滿級配碎石,可大大提高鋪面系統的穩定性。塊體表面攤鋪一層天然土然后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花草。

6質量保證措施

采取必要及可能的組織措施、技術方法,保證工程質量,保證施工進度,確保優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

具體措施如下:

1)必須按圖施工,并要求滿足水利水電各種技術規范要求,按施工組織措施科學地指導施工,不能隨意地憑經驗施工。

2)認真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從根本上預防質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發生。

3)嚴格加強對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及復檢等控制工作,堅決杜絕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進場。

4)配備數量充足、狀況良好的機械設備,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強度。

5)現場施工人員要熟悉和掌握施工設備的使用性能,以便更好地保證施工質量。

6)質量管理人員要經常性地進行各種質量檢查,加強自檢和預檢,并做好質量評定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留隱患。

7)加強過程控制,施工過程必須進行詳細的施工記錄,并妥善保管。

7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安全管理制度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

2)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3)保持場地清潔,設備材料堆放整齊有序。

4)注意施工用電安全,線纜注意保護。

5)當一個倉面有多臺設備一同工作時,注意設備之間的協作、避讓。

6)在作業時間,不得私自離開工作崗位,不準隨意讓人代替自已操作。

(2)文明施工

1)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環境保護的法令,政策和法規,采取綜合措施避免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和破壞,做到文明施工。

2)建立環境保護保證體系。成立由各部門人員組成的環境保護小組,從生產、生活區域抓起來保護文明施工環境。

3)施工道路及時灑水,避免揚塵,使施工作業生產的灰塵公害減少到允許范圍內。

4)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進行排放。

篇2:護坡絞索磚施工方案

1工程概況

進口引渠總長73m。兩岸高程73.00m~84.50m采用坡度1:1.2的鋼筋混凝土護坡,高程84.50m至93.90m采用坡度1:1.5絞鎖磚草皮護坡。

絞鎖磚采用開孔式鉸接水工磚,規格為440×450×150mm,抗壓強度30MPa,單塊重34kg,抗凍F200,選用8mm鋼絞線穿入塊體預留孔中。

鋪面上下兩端應至少有兩塊水工磚埋入地下一定深度,且埋入地下部分需與地上的水工磚形成小于90度的銳角。纜索兩端采用C20素混凝土槽(寬0.5m×深1.0m)錨固鎖緊,鎖緊設備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拆除。絞鎖磚基礎采用M20水泥砂漿找平。

2編制依據

(1)本工程施工合同、技術要求及施工圖紙;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3)《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

(4)《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5144-20**);

(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SL398-2007);

3施工總布置

3.1施工道路

利用溢洪道引水渠段、閘墩頂部已形成的施工道路。

3.2施工用電

施工用電利用閘墩混凝土施工用電的配電箱直接拉線輸送到各施工部位,同時溢洪道備用一臺50KW的柴油發電機.

3.3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通過軟管在控制段水池引進或從溢洪道齒槽段水坑中引進。

3.4其它臨時設施

利用溢洪道已形成的臨時設施。

4施工程序

準備場地→鋪設土工布→鋪設鉸接水工磚→錨固鎖緊→填縫→植草

5施工方法

5.1準備場地

測量人員放出基礎平面控制點,施工人員根據測量放線處理超挖和欠挖的區域,然后將基礎表面壓實整平。然后基礎采用M20水泥砂漿找平。

5.2鋪設土工布

施工人員對找平后的坡面進行調整和清理,然后鋪設符合土質要求的反濾土工布。根據設計及施工需要,并根據要鋪放的拼裝好的水工磚墊子大小分段鋪設土工布。在兩張水工磚墊子接縫處要避免發生兩張土工布的搭接,所以土工布在墊子四邊都要伸出至少30公分。土工布連接段采用黏膠進行粘接。

5.3鋪設鉸接水工磚

為提高施工精度和速度,待絞鎖磚運輸至施工現場后,先在平整的場地上用8mm鋼絞線將絞鎖磚拼成適合本工程大小的墊子,然后利用起重機一次性安裝到已準備好的基礎上。

鋪面上下兩端應至少有兩塊水工磚埋入地下一定深度,且埋入地下部分需與地上的水工磚形成小于90度的銳角。上下埋入土內的塊體不能低于兩行。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局部區域也可以采取在現場一邊鋪設塊體一邊穿插鋼絞線。但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以免影響施工速度。

5.4錨固鎖緊

絞鎖磚鋪放鋪放前在纜索兩端澆筑寬0.5m×深1.0m的C20素混凝土槽,待絞鎖磚鋪放好后將鋼絞線錨固鎖緊,鎖緊設備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拆除。

5.5填縫、植草

邊坡上鋪好絞鎖磚后空隙內填滿級配碎石,可大大提高鋪面系統的穩定性。塊體表面攤鋪一層天然土然后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花草。

6質量保證措施

采取必要及可能的組織措施、技術方法,保證工程質量,保證施工進度,確保優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

具體措施如下:

1)必須按圖施工,并要求滿足水利水電各種技術規范要求,按施工組織措施科學地指導施工,不能隨意地憑經驗施工。

2)認真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從根本上預防質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發生。

3)嚴格加強對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及復檢等控制工作,堅決杜絕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進場。

4)配備數量充足、狀況良好的機械設備,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強度。

5)現場施工人員要熟悉和掌握施工設備的使用性能,以便更好地保證施工質量。

6)質量管理人員要經常性地進行各種質量檢查,加強自檢和預檢,并做好質量評定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留隱患。

7)加強過程控制,施工過程必須進行詳細的施工記錄,并妥善保管。

7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安全管理制度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

2)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3)保持場地清潔,設備材料堆放整齊有序。

4)注意施工用電安全,線纜注意保護。

5)當一個倉面有多臺設備一同工作時,注意設備之間的協作、避讓。

6)在作業時間,不得私自離開工作崗位,不準隨意讓人代替自已操作。

(2)文明施工

1)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環境保護的法令,政策和法規,采取綜合措施避免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和破壞,做到文明施工。

2)建立環境保護保證體系。成立由各部門人員組成的環境保護小組,從生產、生活區域抓起來保護文明施工環境。

3)施工道路及時灑水,避免揚塵,使施工作業生產的灰塵公害減少到允許范圍內。

4)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進行排放。

篇3:某山體永久邊坡護坡施工方案

@@@@@@@@@@@@@@@@@@@@@@@@@@@@@山體永久性護坡

某某施工公司

二OO九年一月

目錄

1.工程概況(2)

1.1概述

1.2邊坡治理目的

1.3邊坡治理依據

1.4地質構造概況

2.邊坡支護方案(2)

3.施工程序(3)

3.1施工順序

3.2施工工藝

4.主要分項工程施工方法(4)

4.1腳手架的搭設

4.2鉆孔及注漿

4.3披掛坡面結構

5.施工準備工作計劃(7)

5.1現場準備

5.2技術準備

6.施工進度計劃(7)

7.施工資源計劃(7)

7.1勞動力需求計劃

7.2主要材料及機具計劃

8.質量、安全要求及措施(8)

8.1質量要求及保證措施

8.2安全技術措施

9.支護應急預案(10)

10.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10)

1工程概況

1.1概述

#########山體高陡邊坡,由于爆破開采、地質構造、卸荷作用的影響,邊坡巖體局部出現斷裂構造,有節理裂隙和卸荷裂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1.2邊坡治理目的

消除不安全因素,整治、美化環境,使邊坡與周邊廠區環境協調美觀。

1.3邊坡治理依據的主要規范規程和手冊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J86-85)

《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

《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地質出版社)

1.4地質構造概況

區內不存在對整個山體穩定性形成影響的大規模的斷裂,區域構造亦對場地穩定性影響不大,僅有小規模的構造斷裂與節理裂隙、卸荷裂隙等將巖體切割成危巖體,形成局部的破壞和臨界狀態。

2邊坡支護方案

2.1支護施工按從東向西的順序展開,參見山體支護設計圖。

該坡長約170m,坡度約78o。其處理方案:共布置17排預應力錨索,錨孔直徑100mm,鉆孔傾角15o,錨索長度分別為16m、22m、20m、20m、18m、18m、18m、16m、16m、16m、14m、14m、14m、14m、12m、12m、12m,,錨索采用3Фs15.2(1860)低松弛鋼絞線,外掛雙層φ4賓格鋼絲網@200,噴15cm厚C25砼。錨索端部設置縱橫兩道C25砼肋梁。

2.2坡面松動巖石的清理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大規模清理坡面的松石,難度很大。因此,對于坡面的松石不宜清理,而是在施工前,先對整個坡面素噴一層2cm厚的1:1水泥砂漿,將坡面松石等固結,然后再進行人工搭設腳手架作業。

2.3坡頂排水溝的設置

為防止山頂雨水沖蝕坡面,根據設計要求在坡頂噴面上用紅磚砌40cm高的24磚墻,作擋水用。磚墻用水泥砂漿砌筑并抹面。

2.4泄水孔的設置

對于坡面掛賓格網噴面的部位每20m2設置一處泄水孔,采用φ60的PVC管制作,傾角10o。

3.施工程序

3.1施工順序

根據建設單位整體部署及規劃的要求,我方進場后先進行坡面1:1水泥砂漿噴面作業,將坡面松石先固結,為下一步搭設腳手架創造安全環境。

利用40T汽車吊配合吊籠將人工送到作業面,對整個坡面進行2cm厚水泥砂漿噴面防護,然后放出腳手架搭設的位置,將腳手架基礎范圍內的地面進行處理,達到規范要求,隨后即可進行腳手架的搭設工作。

考慮到腳手架的搭設高度較大,故采用巖釘作為腳手架的拉接點,巖釘桿體采用1Ф28鋼筋(L=1.5m,入巖1m),其水平間距為4m,垂直間距同錨索一致。錨索及掛網噴面的施工要從下往上進行施工。先將最下面的一排錨索及噴面完成,隨后往上搭設腳手架,其步距和錨索的垂直間距一致,將鉆機垂直移動至往上第二排錨索的位置,即可進行錨索鉆孔及掛網噴面作業。依次往上進行作業,直至完成全部錨索及掛網噴面施工。

3.2錨索及掛網噴面施工工藝

4.1腳手架搭設

本工程的特點:腳手架搭設線路長,高度較高。初步測量得知,需支護的山體邊坡坡面長度約為170m,支護坡面的垂直高度在10-40m,因此腳手架的使用在整個山體支護工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考慮腳手架的安全,其次才是腳手架的工藝要求。

本工程由于腳手架上要安放施工機械進行作業,因此工作面的寬度應達到3m左右,根據腳手架搭設要求的相關規定,該工程采用三排腳手架。

具體搭設方式如下:

4.1.1腳手架高度在2Om以內,采用三排腳手架,連墻桿采用二步三跨,架寬1.5m×2m,大橫桿步距1.5m,立桿間距1.8m。

4.1.2腳手架高度在20-40m,采用三排腳手架,連墻桿采用二步三跨,架寬1.5m×2m,大橫桿步距1.5m,立桿間距1.5m。

4.1.3由于巖石坡面并不垂直,且凸凹不平,除了按規定搭設三排腳手架外,可以順著巖面坡向,在內側立桿與傾斜巖面間靠近巖面設置連接斜桿,其還可以起到輔助剪刀撐的作用。

4.1.4連墻桿的固定

本工程考慮采用預設巖釘作為連墻桿的拉接點,可使巖釘使用與施工進度同步。巖釘與腳手架水平桿之間采用雙面焊接連接,焊縫長度為5倍的巖釘鋼筋直徑。當腳手架高度超過30m時,可利用該巖釘作為腳手架的卸載措施,進行分段部分卸載。

4.1.5剪刀撐的設置

剪刀撐是防止腳手架縱向變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設置剪刀撐還可以增強腳手架的整體剛度,提高腳手架承載能12%以上。每組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為5-7根(大于6m),斜桿與地面之間的夾角在45o-65o之間。

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組剪刀撐,由底部至頂部隨腳手架的搭設連續設置;中間部分可間斷設置,各組剪刀撐的間距不大于l5m。

高度在25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在外側立面必須沿長度和高度連續設置。剪刀撐斜桿應與立桿和伸出的小橫桿進行連接,底部斜桿的下端應置于墊板上。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均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0.5m,設置兩個旋轉扣件。腳手架搭設高度超過24m時,為增強腳手架橫向平面的剛度,可在腳手架拐角處及中間沿縱向每隔6跨,在橫向平面內加設斜桿,使之成為”之”字形或”十”字形。

4.1.6腳手板與防護欄桿

腳手板是施工人員的作業平臺,必須按照腳手架的寬度滿鋪,板與板之間緊靠。采用對接時,接頭處下設兩根小橫桿;采用搭接時,接搓應順重車方向;腳手板采用木腳手板,其材質應符合規范要求。

凡腳手板伸出大橫桿以外大于2Ocm的稱為探頭板。由于目前鋪設腳手板大多不與腳手架綁扎牢靠,若遇探頭板有可能造成墜落事故,為此必須嚴禁探頭板出現。當操作層不需沿腳手架長度滿鋪腳手板時,可在端部采用護欄及立網將作業面限定,把探頭板封閉在作業面以外。

腳手架的外側按規定設置密目安全網,安全網設置在外排立桿的里面。密目網必須用合乎要求的系繩將網周邊每隔45cm(每個環扣間隔)系牢在腳手架管上。

作業層上要在腳手架外側大橫桿與腳手板之間按臨邊防護的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和擋腳板,防止作業人員墜落和腳手板上的物料滾落。

4.1.7小橫桿設置

規范規定應該在立桿與大橫桿的交點處設置小橫桿,小橫桿應緊靠立桿用扣件與大橫桿扣牢。設置小橫桿的作用有三:一是承受腳手板傳來的荷載;二是增強腳手架橫向平面的剛度;三是約束雙排腳手架里外兩排立桿的側向變形,與大橫桿組成一個剛性平面,縮小立桿的長細比,提高桿的承載能力。當遇作業層時,應在兩立桿中間再增加一道不橫桿,以縮小腳手板的跨度,當作業層轉入其它層時,中間處小橫桿可以隨腳手板一同拆除,但交點處小橫桿不應拆除。

雙排腳手架搭設的小橫桿,必須在小橫桿的兩端與里外大橫桿扣牢,否則雙排腳手架將變成兩片腳手架,不能共同工作,失去腳手架的整休性;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小橫桿兩端應固定在立桿上,大橫桿擱置在小橫桿上固定,大橫桿間距為4Ocm。

4.1.8架體內封閉

腳手架鋪設腳手板一般應至少兩層,上層為作業層下層為防護層,當

作業層腳手板發生問題而落人落物時,下層有一層起防護作用。當作業層的腳手板下無防護層時,應盡量靠近作業層處掛一層平網作防護層,平網不應離作業層過遠,應防止墜落時平網與作業層之間小橫桿的傷害。當作業層腳手板與建筑物之間的縫隙已構成落物、落人危險時,也應采取防護措施,不使落物對作業層以下發生傷害。

4.1.9通道設置

本工程將人行通道和運料斜道合二為一,設置于三排腳手架外側,其構造要求如下:坡道寬度不小于1.5m,坡度為1:6;拐彎處應設平臺,通道及平臺按臨邊防護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及擋腳板;腳手板橫鋪時,橫向水平桿中間增設縱向斜桿;腳手板順鋪時,接頭采用搭接,下面板壓住上面板;通道應設防滑條,間距不大于3Ocm。

4.2鉆孔及注漿

錨索成孔采用風動鑿巖機成孔,孔徑為100mm,成孔角度為15o。

錨索成孔采用專用的錨桿機鉆孔,成孔時技術人員應控制好成孔角度(錨桿為15o)、孔徑(100mm)和孔深度。成孔后,應將孔內的浮土吹洗干凈。待一批錨索都放入孔后,用注漿泵統一注漿,水泥漿的水灰比為

0.4-0.45,水泥采用PO3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注漿采用φ25注漿管從孔底注漿,注滿為止,每孔至少在注漿后再補漿1-2次。

4.3披掛坡面結構

在錨索注漿完成后,即可施工面層結構。將賓格網披掛在坡面上,賓格網距坡面50mm,然后將其與錨索端部綁扎連接,最后噴射混凝土,其骨料采用粗砂和細石,水泥用PO32.5R普通硅酸鹽水泥,細石直徑為0.5cm。按實驗結果確定水泥、細石、粗砂的配比關系。

5.施工準備

5.1現場準備

5.1.1現場的”三通一平”工作;設備電源、水源一處,其中電源容量不小于1O0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