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有軌電車冬季施工方案

有軌電車冬季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1919

冬、雨季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2號線工程ST2-TJ-01標起于龍康路站,預留往南延伸條件,且在車站北端設置與T1線聯絡線,之后沿龍康路、科正路路中敷設,其中在金沙江路口東設置與蘇州浦鎮廠聯絡線,過富春江路后轉向科正路北敷設,在天佑路口預留雙Y道岔實施條件,之后轉向陽山路西側敷設,在樹山站后預留陽山西路停車場出入線接軌條件,之后上跨滸光運河至通滸路南側敷設,終點康寧路站。

二、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

(1)鋼材:按照施工進度需要對施工所需的各種鋼筋、型鋼、鋼管等進行鋼材儲備,并對進場材料采取墊高及覆蓋,以防鋼材進場困難。

(2)水泥:拌合站設置水泥儲存罐,存放施工期間所需的水泥,盡量提前備料,以滿足施工需要,在氣溫過低的情況下,對水泥罐進行包裹以保溫。

(3)外加劑:拌合站設置儲存倉庫,存放施工期間所需外加劑,倉庫內設置防潮設施并確保周邊排水通暢。

(4)砂、石料:在拌和站的砂石料堆場蓄滿合格的砂石料,以防冬季砂石料廠生產緊張或出運困難造成工地砂石料緊缺。根據天氣預報,在下雪前采用彩條布對骨料進行覆蓋,以防骨料中帶有冰雪和凍結團塊,必要時要求對骨料進行覆蓋保溫。

(5)水:拌和站水池儲備足夠的攪拌用水,若水源緊張則用罐車從附近水井取水,以保障施工用水要求。同時,要采取措施防止輸送水管受凍,保證用水正常。另外在水池旁設置鍋爐房,采用鍋爐進行水加熱。

2、試驗準備

(1)原材料抽檢:對進場材料及時抽樣報檢,確保原材料質量滿足施工要求。

(2)防凍混凝土配制:對混凝土配比進行配制,確定其施工配合比及外加劑摻量。

3、人員及設備

(1)人員:按正常施工狀況下的工人數量配置,保證施工人員數量,并確保工人出勤率;

(2)設備:按正常施工狀況下的設備數量保證施工設備數量,并及時進行設備的保養,保證使用設備的完好率。

4、氣候觀測

指派專人進行天氣預報的收集,按時觀測室外氣溫,作為施工的參考。

三、主要分項技術措施

1、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冬季低溫路基施工的重點是控制未受凍填料、取用填料時間和填筑后路基防凍三個環節。

(1)、填料施工時間安排在0℃以上,零度以下禁止填筑,填料應在晴朗、風力較小的天氣條件下進行,填筑時間宜在早9:00至下午4:30進行,如遇雨雪天提前停止施工,由工區試驗室的試驗員和監理共同負責測量環境溫度,確定是否具備開盤條件。

(2)、填料前確保料場不結冰、無凍土塊,采用篷布或彩條布覆蓋嚴實。運輸車在運料途中用彩條布覆蓋。

(3)、填筑區應提前測量放樣,用石灰打好網格,邊樁掛線控制虛鋪厚度,填筑前應確認下層土未受凍,若受凍應清除凍結層并報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方可填筑。

(4)、填料填筑時平整碾壓設備應提前進場并試機正常,試驗人員和檢測設備應到位,減薄填層厚度,每層填土壓實厚度控制在15-20cm。

(5)、路基各項檢測指標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立即采取覆蓋防凍措施,現場應準備滿足覆蓋要求的草簾子,根據每日最低氣溫和土層凍結深度分別采用覆蓋草簾子,草簾子的厚度大于5cm,日最低氣溫低于-15℃,停止填料施工,防護措施以保證已填路基不受凍為原則。

(6)、對采取防凍措施路基填筑前應先清理干凈草簾子,保證填筑潔凈密實表面不松散,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同意后方可填筑下一層。

2、鉆孔灌注樁冬季施工措施

(1)成孔防凍措施

A.從孔內挖出的渣土及時清運到業主指定的堆放地點,防止凍結造成清運困難。

B.對施工區域內的水泵以及水管采取保溫措施,防止因結冰造成用水中斷問題。

C.加強對鉆機的保護措施,盡量避免因天氣過冷造成鉆機非正常運轉問題。

(2)鋼筋加工

本工程鋼筋主筋采用電弧焊,相關規范(《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程》JGJ104-97)規定,焊接后冷卻的接頭應避免碰到冰雪。

針對樁基施工季節和所處的地理環境,在鋼筋加工時采取以下措施:

A.鋼筋籠制作應安排白天進行,夜間不進行鋼筋籠制作工作。

B.在鋼筋籠成型區,搭設防風墻,確保電弧焊接質量。

C.鋼筋電弧焊接時,應根據鋼筋直徑和位置調節焊接電流。焊接時應采取防止產生過熱、燒傷、咬肉和裂紋等措施。鋼筋負溫電弧焊,采取分層控溫施焊。其焊接工藝應滿足以下要求:

搭接焊時,第一層焊縫應在中間起弧,平焊時應從中間向兩端施焊,立焊時應先從中間向上端施焊,再從下端向中間施焊,以后各層焊縫,應采取控溫措施,層間溫度宜控制在150℃~300℃。

與常溫焊接相比,應增大焊接電流,降低焊接速度。

(3)商品砼攪拌及運輸

A.混凝土配合比必須經過試配確定,并按施工單位交底要求配和比供應混凝土。拌制砼所采用的骨料應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凍塊及其它易凍裂物質。下雪前應將進場砂石料用彩條布覆蓋,下雪后及時清理砂石料上的積雪。

B.在攪拌站料斗處用帆布搭設暖棚,以避免骨料在料斗中被凍固結成塊,同時也減少因氣溫過低而造成的攪拌設備損壞。

C.根據本地施工經驗,砼原材料加熱只需采用加熱水的方法即已滿足要求,無需對骨料進行加熱。本工程采用鍋爐對水進行加熱,并且水池用彩條布外加一層保溫泡沫材料搭棚覆蓋,水管用保溫材料包裹,以減少加水過程中水的熱量散失,水最高加熱溫度不得超過80℃。

攪拌最短時間90s。

E.砼采用罐車進行運輸,在運輸過程,罐車應采取保溫措施,砼罐外覆蓋保溫材料,同時要盡量縮短砼從出攪拌站到入孔的時間,確保入孔溫度不低于5℃,由現場試驗員隨時抽測。

F.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180~220mm以內。

G.質量控制要點:

a.保證供應的商品混凝土質量可靠、穩定;

b.保證混凝土外加劑質量;

c.混凝土的運輸澆筑及協調;

d.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

e.混凝土的覆蓋保溫養護;

f.與攪拌站經常溝通,控制好混凝土的終凝時間

g.對于樁頭超出地面的部分應采用覆蓋養護。

3、承臺冬季施工措施

A.承臺鋼筋加工和混凝土攪拌運輸均按照灌注樁要求執行。

B.混凝土在澆筑前要清除模板、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對已澆好的混凝土及時覆蓋保溫養護。混凝土的開始澆筑時間要求控制在每天9:00-14:00之間,并盡可能在白天澆筑完畢。

C.混凝土的養護方法根據現場的氣溫、結構物表面系數等多種因素,并結合工程特點,確定采用蓄熱法養護,以確保混凝土結構物不受凍害。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在負溫條件下嚴禁澆水,外露表面必須覆蓋養護,養護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規定的溫度,根據與結構同條件養護試件的試驗,證明混凝土已達到要求的抗凍強度后,方可進行模板拆除。

4、涵洞通道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混凝土的澆筑選擇在溫度相對較高的白天進行。澆筑前應清除模板、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基礎混凝土澆筑完畢收面后覆蓋塑料布再蓋一層棉被,以達到保溫的效果。澆筑墻身混凝土之前,用熱水澆淋接茬部位,確保接茬部位混凝土溫度不小于5℃。墻身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兩外側墻用篷布直接覆蓋在上面。側墻模板拆除后,于外側墻覆蓋兩層篷布,以形成一個全封閉的大棚。在大棚內采用火爐燒水加熱,并根據溫度、濕度的變化增減爐子的數量。在棚內懸掛3個以上的溫度計,隨時檢查養生的溫度,保證養生的質量。

5、系梁、墩柱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混凝土澆筑選擇在一天溫度最高時候進行,系梁、墩柱澆筑完畢后立即搭設暖棚,并在四周生煤爐養生;墩柱施工完畢后用保溫棉包裹,待模板拆除后,先用塑料紙包裹,再包裹保溫棉被,并用蒸汽養生。用鐵油桶加工成簡易蒸汽爐,采用煤爐加熱,用橡膠軟管通至墩柱內。

6、箱梁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箱梁混凝土澆筑選擇在一天溫度最高的時候進行。混凝土澆筑完成振搗后,須靜停3min,方可對梁頂板面混凝土進行收面,并注意混凝土填滿邊角。梁頂面混凝土收面后,須對混凝土面進行刷毛,刷生深度為2~3mm,間距5~8mm,并不得有浮漿,終凝前嚴禁踩踏。

箱梁預制采用蒸汽養護。蒸汽養護采用30kw電動蒸汽鍋爐。電加熱管采用優質厚壁316L不銹鋼管制作,使用壽命長,且采用進口高溫氧化鎂粉及封口材料,耐高溫可達900℃,更好的確保了電加熱管的使用壽命。另外,電熱管與爐體與法蘭連接,利于更換、維修和保養。

蒸汽養護棚架采用鋼管焊接,上覆雙層帆布加工的篷布,形成密閉的棚室,蒸養系統測溫采用壓力式溫度計在梁兩端各設1組,1/2、1/4跨處腹板兩側各設一組。恒溫每2~4小時測溫一次,升、降溫每1小時測定一次,并作好詳細的溫度記錄,根據實測溫度確定蒸汽放入量,以調節跟蹤蒸養升溫、降溫,防止混凝土表面開裂。蒸養的時間根據室外氣溫的高低以及梁體強度的增長情況等適當縮短或延長,但最少不得小于7天。

蒸汽養生工藝流程為:靜停養生拆除內模第一次蒸汽養生拆除外模第二次蒸汽養生張拉鋼束、壓漿、封錨第三次蒸汽養生驗梁、存梁。

A.靜停養生

混凝土澆筑后,頂面立即覆蓋土工布,然后用養生篷布將其覆蓋包裹。應保持棚內的溫度不低于10℃。由于混凝土水化熱過程中釋放熱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溫度供自身養生需要,如果溫度滿足要求可以不開啟蒸汽,否則應少量供給蒸汽。靜停結束后拆除內模。

B.第一次蒸汽養生

內模拆除后,在箱梁內部、兩側各設置一個蒸汽管道,開始第一次蒸汽養生工作,直至達到拆除外模條件。

a.升溫階段

升溫時間控制在3-4小時,升溫速率控制在5℃/h,升溫結束時溫度控制在25℃-35℃之間。同時需記錄升溫時間、升溫開始溫度和濕度、結束時間、升溫結束溫度和濕度。

b.恒溫階段

恒溫時間控制在10-12小時,溫度控制在25℃-35℃之間,濕度控制在90%以上。同時記錄恒溫開始時間、恒溫結束時間、恒溫溫度和濕度。

c.降溫階段

降溫時間控制在3-4小時,降溫速率控制在5℃/h之內,降溫結束時溫度控制在與環境溫度差10℃以內。同時需記錄升溫時間、升溫開始溫度和濕度、結束時間、升溫結束溫度和濕度。

降溫結束后拆除外模。

C.第二次蒸汽養生

外模拆除后,頂板和腹板灑水,開始第二次蒸汽養生工作,直至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90%以上,具備鋼束張拉條件。時間一般為72-96小時左右,具體以回彈強度滿足設計張拉要求控制。

a.升溫階段

升溫時間控制在3-4小時,升溫速率控制在5℃/h,升溫結束時溫度控制在25℃-35℃之間。同時需記錄升溫時間、升溫開始溫度和濕度、結束時間、升溫結束溫度和濕度。

b.恒溫階段

恒溫時間控制在72-90小時,溫度控制在25℃-35℃之間,濕度控制在90%以上。同時記錄恒溫開始時間、恒溫結束時間、恒溫溫度和濕度。

c.降溫階段

降溫時間控制在3-4小時,降溫速率控制在5℃/h,降溫結束時溫度控制在與環境溫度差10℃以內。同時需記錄升溫時間、升溫開始溫度和濕度、結束時間、升溫結束溫度和濕度。

d.孔道壓漿

為保證孔道壓漿的密實性,防止低溫大溫差環境下漿體凍脹引起混凝土的開裂,特提出以下三個要求:

①壓漿料必須采用專用壓漿劑或壓漿混合料;

②漿體的試驗、制備、存儲和壓漿等工藝必須滿足規范要求,不得出現泌水現象;

③漿體需制備同養試件,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移梁。

e.第三次蒸汽養生

孔道壓漿結束后,為保證孔道漿體的強度發展,避免低溫大溫差環境下漿體凍脹引起混凝土的開裂,進一步提高混凝土強度的發展速率,進行第三次蒸汽養生工作,直至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100%以上,漿體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時間一般為48-72小時左右,具體以漿體強度滿足移梁要求控制。

①升溫階段

升溫時間控制在3-4小時,升溫速率控制在5℃/h,升溫結束時溫度控制在25℃-35℃之間。同時需記錄升溫時間、升溫開始溫度和濕度、結束時間、升溫結束溫度和濕度。

②恒溫階段

恒溫時間控制在40-66小時,溫度控制在25℃-35℃之間,濕度控制在90%以上。同時記錄恒溫開始時間、恒溫結束時間、恒溫溫度和濕度。

③降溫階段

降溫時間控制在3-4小時,降溫速率控制在5℃/h,降溫結束時溫度控制在與環境溫度差10℃以內。同時需記錄升溫時間、升溫開始溫度和濕度、結束時間、升溫結束溫度和濕度。

f.驗梁和存梁

當混凝土強度及漿體強度均滿足設計要求后,由中心試驗室、監理單位對成品梁進行驗收,包括尺寸、外觀、強度等,合格后由三方簽字確認后方可移入存梁區。

7、雨季施工技術措施

A.做好現場排水

a.根據施工平面圖、排水總平面圖,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確保排水暢通無阻。

b.保證道路暢通,路面應能滿足應急情況下人機撤離條件。

c.嚴格按防汛要求設置連續、暢通的排水設施和應急物資,如車輛、水泵及相關的器材、彩條布、沙袋、鐵鍬等材料,保證異常情況出現時緊急應對。

B.施工機械的防雨、防雷及防觸電

a.防雨:樁機、起重機等大型機械停置在堅實可靠的較高地點,四周排水暢通,確保接地裝置處于良好狀態;機電設備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必要時搭設防雨棚或用防雨布遮蓋;移動用電閘箱的漏電保護裝置要可靠靈敏。

b.防雷擊:因施工現場附近存在其他較高或高聳建筑物,因此雷電對機械影響較小,但在雷雨前必須放平吊車把桿,盡最大程度減小機械高度,防止雷電襲擊造成事故。

c.防觸電:施工現場用電必須符合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要求,三級電箱作重復接地,電阻小于10歐姆,電線電纜合理架空或埋設,不得出現老化或破損的電纜;遇暴風雨天氣,要安排專業電工現場值班檢查,必要時立即拉閘斷電,所有職工下班前必須將各設備工具電源斷開。

C.吊裝作業特殊規定

a.雨后吊裝時,應首先檢查吊車本身的穩定性,確認吊車本身安全未受到雨水破壞時再做試吊,確認安全狀態良好后再進行工程吊裝工作。

b.雨天可能會影響起重機司機的視線,若司機沒有在雨天進行吊裝的經驗,停止吊裝工作,或請有經驗的司機來進行。

c.雨天吊裝應擴大地面的禁行范圍,必要時增派人手進行警戒。

d.停止施工時,應將起重機吊鉤落至地面,不得在吊鉤上遺留吊索、構件等任何物體,以防止這些重物被風吹動導致事故發生,同時將樁機、起重機等設備拔桿高度盡量降至最低。

e.六級以上風力或暴雨天氣停止一切吊裝作業。

四、質量、環境、安全、文明保證措施

1、質量保證措施

A.冬施前對混凝土攪拌站進行全面交底,并在冬施期間,對攪拌站不定期進行冬施措施檢查。

B.各種冬施材料質量合格,并提前購置,存放在現場。

C.混凝土澆筑前,清除模板上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D.測溫及時準確,發現溫度下降太快應進行覆蓋及加大保溫處理。

E.對頂板邊緣等易受凍的結構部位,應重點觀察、測量、養護、多層覆蓋,防止混凝土過早降溫冷卻。

F.進入冬季施工前,對測溫保溫人員,應專門組織技術業務培訓,然后方可上崗工作。

G.及時記錄天氣預報,防止寒流突然襲擊,提前做好防寒準備。

a.如預報有暴風雪或大雨,應暫停施工;

b.如有雪花進入模內及鋼筋骨架間,應在天晴后用鼓風機將積雪清出模板;

c.對正在養護的混凝土成品加強保溫覆蓋。

H.安排專人測量施工期間的室外氣溫,作業面氣溫、風力及混凝土的溫度并做好記錄。

2、環境保證措施

A.認真學習和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控制環境污染的規定和政策,在施工前,制定好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

B.控制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渣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混凝土攪拌設備采用先進的密閉性能好的攪拌站,減少水泥等粉塵的污染。

C.施工中的空壓機、攪拌站、電鋸等高噪聲和高振動的施工機械,盡量避開夜間施工,或按監理工程師規定的作業時間施工,并采取消聲、減振措施。工地的噪聲應遵守當地有關部門對夜間施工的規定。

D.在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良好的排水狀態,修建一些有足夠排泄雨水的臨時排水溝渠,并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連接,但不得引起淤積和沖刷。沖洗集料或含有沉積物的操作用水,采取過濾、沉淀池處理或其它措施,使能做到達標排放。

E.易于引起粉塵的細料或散料予以遮蓋或適當灑水,運輸時用帆布、蓋布及類似物品遮蓋。

F.施工區域內的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學品等要統一堆放,嚴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天讓物料隨雨水徑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防止沉渣進入河流中。

3、安全保證措施

從安全管理技術上采取確保安全生產的以下幾項措施:

A.對冬季施工,技術部門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突出關鍵點和危險點,事前找出有可能出現事故的危險點,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使事故“防患于未然”。

B.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建立正常的天氣預報接收制度,落實好防凍防風措施,保證各作業面,各作業的通訊設施暢通,機械狀態良好,防護設備齊全。

C.超過許可風力需對設備進行加固,人、機一律停止作業。

D.加強電氣設備等的用電安全,嚴禁使用裸線,嚴格按規程操作,所有電氣設備必須質量可靠,并有可靠的漏電保護與接地裝置。施工中臨時電源盡量用電纜,避免臨時電源亂拉亂接。

E.加強勞動保護工作。冬季要做好防滑、防凍、防煤氣中毒工作。霜雪天后要及時清掃。

F.煤氣罐、氧氣乙炔瓶等壓力容器,應有出廠合格證,并附有技術資料。使用時建立檢查制度,嚴格檢查各種安全裝置。

G.所有易燃保溫材料按生產需要控制進場,專人調配防止積壓。各種可燃保溫材料不準堆放在電閘箱、電焊機、變壓器和電動工具周圍,防止材料長時間蓄熱自燃。同時遠離電線,避免線路打火引燃保溫材料。

H.加強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對施工用電、機械、設備、及防雨棚、臨時設施、安全標志牌進行經常性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對破損處及時修復。

I.注意被雨水沖淋材料的使用,要采取處理措施后才能使用,焊工特別注意不得使用濕性勞保手套。

J.加強對各類人員的培訓教育,加強雨季安全施工常識的學習,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

K.建立險情預警和險情報告制度。遇有中雨以上的雨天,必須安排專人日夜值班,監視重點地區和部位。遇有險情,立即向指揮小組報告。

L.當汛期過后,需要復工時,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作業前專項安全檢查,如施工機械、現場地平、臨時用電、現場維護等,確認機械、環境處于安全受控狀態方可恢復作業。

M.作為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好與業主、大方政府等相關單位的有效溝通聯絡,在雨季施工、防汛搶險工作中,不能以自我為中心,擅自行事,必須服從上級單位的相關規定要求和統一調度安排。

4、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A.施工現場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牌,并作好現場標牌的保護工作。施工現場的全體管理人員佩戴證明其身份的證卡。

B.施工現場道路暢通,排水設施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集中處理建筑垃圾,保持場容場貌的整潔;防止粉塵和噪音。施工現場的溝井坎穴應覆蓋和并設立標志。

C.做好施工現場安全保衛工作,在現場周邊設立圍護設施,非施工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施工現場。現場還應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盜措施。

五、其他

冬季施工的其它注意事項:

A.在施工進行鋼結構焊接時,應采取相應的焊接工藝,確保焊接質量。

B.施工期間加強對機械設備的保暖維護工作,保證設備能正常運轉。

C.在大風、大雪、霧天應停止施工。

篇2:安全生產責任制:機電車間主任

機電車間主任是機電車間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在公司領導下,對機電車間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主要職責是:

1、認真貫徹集團公司、本公司安全法規和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嚴格執行本公司關于安全工作的指示、指令和工作要求,全面搞好機電車間安全生產。

2、負責組織制定機電車間安全規程、安全責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對安全規程和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組織行政干部,搞好員工安全培訓和安全教育,對安全培訓和班前會安全教育進行檢查,負責對問題的糾正和處理。

4、組織安全檢查,對檢查出來的隱患和問題,負責落實責任,制定整改措施,進行整改。

5、負責生產運行管理,及時對運行狀況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盯在現場進行處理,保證生產的穩定運行。

6、組織建立安全管理網絡,落實包保責任,配備合格人員,發揮網絡作用,開展安全活動,形成黨政工青齊抓共管的局面。

7、負責主持召開安全辦公會和安全例會,總結工作,分析問題,排查隱患,提出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見,研究部署階段性安全工作。

8、負責質量達標工作,搞好機制建設,利用多種方式增強員工質量意識和標準化意識,提高全車間質量標準化水平。

9、發生事故或故障,及時趕赴現場進行搶救或搶修,盡力減少事故波及面和中斷生產時間,按照規定組織事故調查,制定防范措施,承擔事故責任。

10、完成下現場次數和查處“三違”指標,做好職業衛生、環境保護和其它方面安全工作。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機電車間副主任

機電車間副主任是車間安全生產主要責任者。在主任領導下,對機電車間安全工作負責。主要職責是:

1、認真貫徹鐵能集團公司、本公司安全工作指示、指令和工作會議精神,貫徹執行公司安全規程、管理制度和工作部署,全面抓好生產機電安全管理。

2、負責組織編制發全生產規劃和機電檢修安全措施,對規劃和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榆查,對查出來的問題.負責整改和處理。

3、參加車間安全辦公會,負責對生產機電方面安全工作提出意見或建義,組織落實安全辦公會有關生產機電方面的問題。

4、參加公司、車間安全大檢查活動,履行檢查職能,認真進行檢查,對檢查出來的“三違”和隱患問題,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5、負責全車間大、中、小修工作和一級動火安全措施的審查與批示,按照規定時間和標準,督促有關單位按時完成任務。

6、負責安全技術培訓和新員工上崗前三級教育檢查和考核工作,做好職責范圍安全教育工作。

7、對崗位工人現場操作情況進行檢查,糾正誤操作行為,從嚴查處違章違紀問題,完成下現場次數和查處“三違”指標。

8、負責生產機電質量達標工作,利用多種方式提高員工質量達標意識,加強標準化崗位建設,推進全面建設,提高質量標準化水平。

9、發生事故,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搶救,搞好事故調查,提出處理意見,制定防范措施,按照有關規定,承擔事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