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編制要點范例
1、編制要點
(1)明確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制度目的、依據。
(2)確定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工作的負責部門、責任人。
(3)明確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內容。
(4)明確職業健康教育培訓人員范圍、教育培訓時間、全年教育培訓累計時間。
(5)明確職業健康教育培訓不合格人員再培訓要求。
(6)確定職業健康教育培訓檔案的內容及保存備檔期限。
2、范例
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為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和《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實際,組織對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法規、知識、操作規程、職業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危害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維護的培訓,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事培訓部門會同職業健康管理部門對員工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培訓和在崗期的定期職業健康培訓,宣傳普及職業健康知識,督促員工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員工正確使用預防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防護用品。
二、人事培訓部門會同職業健康管理部門應根據法律規范等的要求、企業實際情況及崗位需要,定期研究分析安全宣傳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
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實施分級管理,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
三、職業健康宣傳
1、企業利用公示欄、黑板報(墻報)、廠報、公示欄、會議、培訓、張貼標語等形式定期開展職業健康宣傳。
2、部門車間要利用班前班后會、安全報閱讀、現場崗位職業危害講解以及職業危害標志牌標識、公告欄等進行職業健康宣傳。
四、職業健康教育培訓
(一)培訓內容
1、職業健康法律、法規與標準;
2、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3、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維護職業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
5、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職業危害事故案例。
(二)培訓的對象及方式
1、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由經安監部門認定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并持證上崗。根據證件有效時間,到期進行復訓。
2、入廠新員工安全教育培訓
凡入廠新工人、新調入人員、新分配的大中專學生、來廠實習人員,由人事部門通知安全部門,并由安全部門組織進行企業、車間、班組三級安全生產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工作,成績歸檔存查。
1)企業教育培訓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進行培訓。培訓主要內容:
(1)黨和政府關于職業健康的方針、政策、法令,《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等。
(2)企業安全生產奮斗目標、管理組織、實施措施及生產工藝基本情況。
(3)綜合安全知識,企業主要危險區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4)企業的各種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總則。
(5)企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防治知識
2)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安全組或兼職安全員負責組織進行培訓。培訓主要內容:
(1)本車間安全生產組織及生產工藝流程。
(2)本車間的安全技術規程、職業健康操作規程,安全制度與規定。
(3)本車間的主要職業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經驗教訓以及防范措施。
3)班組教育由班組長或指定專人負責進行培訓,主要內容:
(1)本班組生產組織及生產工藝流程。
(2)本班組作業中的危害因素和應急防范措施。
(3)本班組崗位勞動保護用品佩戴、使用規定。
(4)本班組主要設備性能及安全規程以及主要環節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項。
(5)本班組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和職業危害防治措施規定。
3、調換新崗位和采用新工藝人員的教育培訓
凡調換新崗位人員和采用新設備、新工藝的崗位人員,要重新進行職業健康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
1)企業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進行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內容按“入廠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訓”要求執行。
2)采用新設備、新工藝的崗位人員,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和職業健康教育培訓技術培訓學習,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3)告知崗位工人,新設備、新設備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4、一般員工安全教育培訓
1)由企業每年對基層領導干部、班組長、專職安全人員進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職業健康知識安全教育培訓,并考試存檔。要求必須有簽到表、教案、考試卷子及考分花名冊。
2)為了不斷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防治職業危害意識,增強安全責任感。企業每年必須對在員工人進行不少于二十小時的安全教育培訓,要有計劃、簽到表、培訓教案、考試卷子及考分花名表。
3)一般“三違”人員由車間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時間不少于一天;嚴重“三違”人員由企業職業健康管理部門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時間不少于一周,并將“三違”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情況存檔。
4)培訓方式:定期教育與不定期教育相結合,采用課堂教學、觀看錄像、現場教育、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邀請專家等形式;
五、培訓時間:按照國家安監總局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執行。
六、建立員工培訓教育檔案資料:
1、三級安全教育卡;
2、員工的安全試卷;
3、相關培訓證書的復印件;
4、其他有關資料。
七、企業主要負責人和財務部門應保證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費用的落實。
篇2: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及持證上崗管理制度
為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嚴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為規范公司的員工和臨時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管理,依據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安全培訓單元的管理內容和管理要求,提高職工的安全自我防護意識,防止和減少傷亡事故。特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及持證上崗管理制度如下:
一、?新入職公司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管理
1.?新入職公司的員工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身體健康,符合發電企業員工有關要求。
2.?新入職公司的員工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安全規程考試合格。
3.?三級安全教育為廠(公司)安全教育,車間(部門或分公司)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三級。
4.?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
5.?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不合格人員必須重新安全教育培訓并考試合格。
6.?未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不得進入工作現場,不得進行生產工作。
7.?未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不得進行專業或特殊工種的培訓練習。
8.?生產崗位不同專業的崗位變動人員應經過安全教育培訓合格。
9.?新入職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記錄檔案應保留三年。
二、?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進行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管理
1.?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指:臨時工、外包工,在生產場所從事承包工程的人員,到現場實習、試驗、技術指導的外單位人員。
2.?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身體健康,符合發電企業生產有關要求。
3.?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必須進行公司,部門或分公司,班組三級安全教育。
4.?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先由用工單位負責填寫臨時工作人員登記表,填寫工作內容,用工時段,審核用工人員狀況數量符合工作要求,由用工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確認后交安健環部(用工單位不確定的由聯系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確認)。
5.?安健環部根據臨時工作人員作業工作性質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后進行考試。并填寫安全教育登記表,登記表由安全教育講課人,受教育人本人簽字。
6.?安健環部對臨時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后交用工單位進行進行部門或分公司安全教育(用工單位不確定的由聯系單位負責安全教育),并安排做好班組安全教育。同時用工單位應根據作業工藝現場設備情況進行技術交底。
7.?臨時工作人員在公司內部專業分公司間流動的應專業作業性質相同,到新的專業分公司必須進行分公司、班組級安全教育。
8.?在生產作業相關工作超過一年的臨時工作人員,除了入公司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外,還必須同各用工部門職工一起參加安全活動、年度安規學習和考試,并將考試成績記錄在案。短期在班組工作的人員應參加班組安全活動。
9.?臨時工作人員三級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有效期為一年。
10.?臨時工作人員三級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記錄檔案應保留二年。
三、安全教育的內容
1.?公司級安全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國家、電力行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程,電力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和管理知識,神華神皖與本公司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企業的安全業績和歷史經驗教訓,安全責任意識和行為理念,相關事故案例、違章考核等。
2.?部門車間或分公司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本部門車間的現場安全規章制度,車間生產特點和工作性質,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主要危險源及危害因素、作業危險點分析、安全注意事項,予防人身傷亡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特殊情況的識別與處置,事故案例學習,緊急救護和消防安全知識等。
3.?班組安全教育內容:本班組的生產概況、特點、范圍和作業環境,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健康事項,相關工作的危害識別與風險控制方法;本崗位常用的機械設備、工器具的安全操作要領和使用方法,勞動保護用品佩帶及正確使用方法。
四、特殊工種的培訓、取證:
1.?特殊工種人員(電氣、起重、鍋爐、壓力容器、焊接、車輛駕駛等)應由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培訓、取證。
2.?來公司工作的外單位特種作業人員,安健環部嚴格審查特種作業證,無證者不準從事有關工作。
3.?特殊工種人員作業證到期限的應及時培訓換證。作業證過期限人員不得進行特殊工種作業。
五、安全技能認證培訓
1.?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是指企業對員工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安全技能進行培訓、考核,并確認其安全資格的活動。
2.?安全技能認證培訓要求企業建立和執行崗位安全生產準入制度,即企業應將員工取得與崗位工作相適應的安全資格,作為員工上崗、轉崗、晉升的必備條件,未取得相應安全資格的員工即安全技能達不到崗位要求的員工,均不得從事該崗位的工作。
3.?企業建立和執行安全資格復審和繼續培訓制度,應規定安全資格的有效期,員工的安全資格有效期滿后,應參加繼續培訓和資格復審考試。
4.?發電企業的安全技能認證培訓對象可以劃分為A、B、C、D、E五個類別,分別接受相應的培訓和認證,并要求獲取對應的安全資格。
l?A類對象為企業的專職安監人員,需要獲取A類安全資格。
l?B類對象為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分管生產(基建)負責人、總工程師、生產(基建)副總工程師(廠長助理),需要獲取B類安全資格。
l?C類對象為企業的生產(基建)職能部門負責人和車間負責人(含副職、主任助理),需要獲取C類安全資格。
l?D類對象為企業的生產(基建)職能部門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和車間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檢修班組長、運行值班長、技術員,需要獲取D類安全資格。
l?E類對象為企業的運行、檢修班組一般運行、檢修崗位人員,需要獲取E類安全資格。
5.?A、B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上級主管部門,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C、D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公司安健環部與人力資源部門組織進行。E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所屬部門或分公司進行。
6.?崗位變動的員工在崗位變動時,應通過安全技能培訓和認證取得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安全資格。
7.?在安全資格有效期滿時,應經復審重新取得安全資格認證。
8.?各類人員的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有專用記錄檔案。該記錄檔案分級管理,長期保存。
六、專項安全教育培訓
1.?公司每年結合安全規程學習對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安全培訓考試,對考試合格的人員,重新審發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名單并公布。
2.?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項安全培訓由應由上級主管部門,企業所在地政府安監部門組織培訓和考試。
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的對象一般為企業從事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作業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一般由企業所在地政府質監部門組織培訓和考試,通過培訓考試后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4.?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的對象一般為企業從事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高處作業等的人員。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由政府部門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
5.?違章、事故責任者安全培訓:公司發生二類障礙及以上、人身輕傷與人身嚴重未遂不安全事件的應進行違章、事故責任者安全培訓。人員責任的由安健環部組織責任人和相關人員進行,設備原因的由設備管理部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必要時通過培訓考試使違章和事故責任者重新取得相應的安全資格。
七、?日常安全教育培訓:
1.?針對電力系統和企業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組織員工進行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學習活動。
2.?根據情況組織員工參加的安全制度培訓,對企業年度安全工作報告進行專題學習
3.?組織參加上級企業組織的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班、兼職安全員培訓班。
4.?組織員工開展人身急救(特別是觸電急救)和緊急逃生技能的培訓。
5.?針對專兼職駕駛員開展的交通安全技能培訓。
6.?結合安全月,安全年,春、秋季安全檢查重點內容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安健環部
2012年2月14日
篇3:村電力工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公司的各級領導、安全管理負責人及各管理人員應參加上
級安全機構組織的每年一次的有關安全規程制度的考試。
第二條新招收錄用的員工必須經過三級(公司、部門)安全教育、
緊急救護培訓的專業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現場
工作。新轉換崗位的人員上崗前也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崗位
培訓和考試合格。以上培訓、考試由公司負責。
第三條按國家規定屬于特種作業、危險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
訓,持有主管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方可上崗。
第四條公司應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檔案,其中包括入廠前體檢
的健康情況、定期體檢記錄、安全教育培訓記錄、歷次安全
規程考試成績、安全獎懲記錄等。
第五條公司應每年召開生產、經營安全工作會議、總結、交流安全
工作,布置年度安全工作;定期組織安全自查、互查,不斷
提高公司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水平。
第六條公司對定期召開的安全工作會、月度例會、事故分析會和安
全日活動(三會一活動)要有明確規定和要求,切不可流于
形式。
第七條公司每年要制訂以“五無”為內容的安全生產目標,做好目
標的層層分解,并同每一位員工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實行
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針對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生產部
門和安監部應分別制訂出反事故措施計劃和安全技術、勞動
保護措施計劃,公布實施。對安全生產目標的“反措、安措”
計劃應有定期檢查和考評辦法。
第八條公司應在每年上半年集中一段時間開展全員安全活動,要通
過學安規、憶事故案例、查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考安規、
訂安全目標責任合同等,強化安全管理。
第九條公司要根據行業特點、季節因素,做好每年春、秋季安全大
檢查工作及日常安全檢查。
第二章?施工作業隊(班組)安全教育
第十條由項目安全管理部門組織現場作業隊長(班組長)和安全員負責,主要對現場管理人員包括施工現場負責人、技術干部、領工員、工班長、施工現場帶班人員、現場安全員、防護員、駐站聯絡員、看護員等關鍵崗位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法規標準的教育,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崗位職責、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案例的教育、對全體現場事故操作人員進行現場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本工種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的性能和安全使用要求、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等,時間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每年累計不少于40學時。主要內容包括:
1、項目部施工生產基本情況,包括現場環境、施工特點,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危險作業部位及必須遵守的事項。
2、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紀律和文明施工要求。
4、本崗位的主要職責、潛在的風險、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等。
5、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及防護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識。
6、冬雨季、汛期、節假日前后、工種轉換等專題安全教育。
7、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應用時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新崗位安全知識教育。
8、與本崗位有關的應急救援預案和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訓總體要求
第十一條安全培訓教育可采用集中培訓和分散學習兩種形式,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組織編制年度培訓計劃,報項目分管安全領導審批后按計劃實施,培訓教材可選用國家有關部門認可的專用教材,也可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組織自行編制培訓教材,選用或自編教材應涵蓋主要培訓內容。每次培訓均形成《安全培訓教育記錄》、培訓教材、考核試卷和培訓人員成績單,上述記錄由項目安全管理部門保留備案。
1、各作業(班組)要認真開展班前安全講話等活動,活動內容要有針對性,并做好教育記錄。
2、工程項目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項目經理應及時安排有關部門和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時間不少于2小時。
(1)因故改變安全操作規程;
(2)實施重大和季節性安全技術措施;
(3)更新儀器、設備和工具,推廣新工藝、新技術;
(4)發生因工傷亡事故、機械損壞事故及重大未遂事故;
(5)出現其他不安全因素、安全生產環境發生了變化。
3、認真開展日常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動(如安全周、安全月、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堅持經常化、形式多樣化(如板報、宣傳欄、錄像、講座、知識競賽等),講究實際效果。
4、項目必須建立各級、各類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堅持全體人員(包括外協勞務隊伍人員)的安全繼續教育,確保關鍵崗位和關鍵人員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