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工企業操作管理安全排查規范

化工企業操作管理安全排查規范

2024-07-14 閱讀 4370

1、各種操作規程、崗位操作法、安全守則等準備情況如何,是否定期地或在工藝流程、操作方式改變后進行過討論、修改.

2、操作人員是否受過安全訓練,對本崗位的潛在性危險了解的程度如何.

3、開、停車操作規程是否經過安全審查.

4、特殊危險作業是否有專門的規章制度(如動火制度等).

5、操作人員對緊急事故的處理方法受過訓練沒有.

6、工人對使用安全設備、個人防護用具等熟練否.

7、日常進行的維護檢修作業,會發生什么樣的潛在性危險.

8、定期安全檢查和點檢制度執行情況如何.

篇2: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規范

隱患類別隱患內容說明2.1作業場所2.1.1選址缺陷作業場所未按規定選擇在常年主導風上風或側風風向,靠近易燃易爆場所,地質條件不良,企業內新建構筑物、裝置安全衛生防護距離不足等。2.1.2設計、施工缺陷未按規定對建構筑物的防火等級、安全距離、防雷、防震等進行設計、施工,或改建、擴建、裝修沒有按安全要求進行等。2.1.3平面布局缺陷住宿場所與加工、生產、倉儲、經營等場所在同一建筑內混合設置;爆炸危險場所或存放易燃易爆品場所與易燃易爆場所聯通;建構筑物內,設備布置、機械、電氣、防火、防爆等安全距離不夠,或衛生防護距離不夠等。2.1.4場地狹窄雜亂作業場所狹窄難以操作,工具、材料放置混亂等。2.1.5地面開口缺陷坑、溝、池、井等開口的不安全狀況,如無安全蓋板或安全蓋板不符合要求等。2.1.6安全逃生缺陷包括無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狹窄、不暢等,未按規定設置安全出口,包括無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數量不足、設置不合理等。2.1.7交通線路的配置缺陷容易導致車輛傷害或消防通道不符合要求等。2.1.8安全標志缺陷未按規定設置安全標志,如無標志標識、標志不規范、標志選用不當等。2.2設備設施2.2.1工藝流程缺陷工藝流程布置不順暢,交叉(平交)點多,產量增大后沒有及時調整工藝路線等易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缺陷。2.2.2通用設備設施缺陷通用設備設施在設計、安裝調試、使用上的缺陷,如強度、剛度、穩定性、密封性、耐腐性等缺陷,不符合安全要求,有人員易觸及的運動部件外露,操縱器失靈、損壞,設備、設施表面有尖角利棱,未按規定進行檢驗等。通用設備設施不包括特種設備、電氣設備設施、消防設備設施、有較大危險因素設備設施以及安全監控設備。2.2.3專用設備設施缺陷根據行業生產特點,企業擁有的專用設備存在的安全缺陷,以及未按規定進行檢驗等。2.2.4特種設備缺陷未按規定取證、建檔、定期檢驗、維護保養,或特種設備不能達到規定的技術性能和安全狀態等。2.2.5消防設備設施缺陷未按規定對消防報警系統進行配線、設備選型安裝,未按規定設置合格的給水管網、消火栓、消防水箱及自動、手動滅火設施器材,未按規定選用合格的機械防煙排煙設備,或設備安裝不符合要求,防火門、防護卷簾及其他消防設備缺陷,以及未按規定進行檢驗等。2.2.6電氣設備缺陷電氣線路、設備、照明不符合標準,保護裝置不完善,移動式設備不完善,防爆電氣裝置不符合標準,防雷裝置不合格,防靜電不合格,電磁防護不合格,以及未按規定進行檢驗等。2.2.7有較大危險因素設備設施缺陷未按規定對存在高溫高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有較大危險因素的設施設備進行安全防護,未按規定對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等。2.2.8安全監控設備缺陷未按規定安裝監控設備監測有毒有害氣體、生產工藝危險點等,安全監控設備設置不合理,或安全監控設備不能正常工作等。2.3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裝備2.3.1無防護沒有實施必要的防護措施,如無防護罩、無安全保險裝置、無報警裝置、未安裝防止“跑車”的擋車器或擋車欄等。2.3.2防護裝置、設施缺陷防護裝置、設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包括防護裝置、設施損壞、失效、失靈等。2.3.3防護不當未按規定配置、使用合格的防護裝置、設施。2.4原輔物料、產品2.4.1一般物品處置不當物品存放不當,如成品、半成品、材料和生產用品等在儲存數量、堆碼方式等方面存放不當;物品使用不當,未按規定搬運、使用物品;物品失效、過期、發生物理化學變化等。2.4.2危險化學品處置不當對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等危險化學品處置錯誤,危險化學品失效、過期、發生物理化學變化,未按規定記錄危險化學品出入庫情況等。2.4.3其他原輔料調整更換時,未進行安全評價等。2.5職業病危害2.5.1職業病危害超標噪聲強度超標,粉塵濃度超標,照度不足或過強,作業場所溫度、濕度超出限值,缺氧或有毒有害氣體超限,輻射強度超限等。2.5.2職業病危害因素標識不清作業場所缺少防護設施,公告欄,警示標識等。2.6相關方作業相關方未按規定辦理動火、動土、用電等手續,進入不應進入場所等涉及相關方現場管理方面的缺陷。2.7安全技能2.7.1違章指揮安排或指揮職工違反規定進行作業,如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指揮工人在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有缺陷,隱患未解決的條件下冒險進行作業等。2.7.2操作錯誤操作方式、流程錯誤,指按鈕、閥門、搬手、把柄等的操作,以及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器;開動、關停機器時未給信號;開關未鎖緊,造成意外轉動、通電或泄漏,忘記關閉設備;拆除安全裝置,造成安全裝置失效等。2.7.3使用不安全設備、工具臨時使用不牢固的設施,使用無安全裝置的設備,使用已停用或報廢的設備等。2.7.4工具使用錯誤使用不合適的工具,或沒有按要求進行使用等。2.7.5冒險作業冒險進入危險場所,或在危險場所冒險停留、冒險作業,如未經允許進入涵洞、油罐、井等有限空間或高壓電設備等其它危險區;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臺護欄、汽車擋板、吊車吊鉤),在起吊物下停留;采伐、集材、運材、裝車時,未遠離危險區;機器運轉時加油、維修、焊接、清掃等。2.7.6其他包括脫崗、超負荷作業等其他操作錯誤、違反勞動紀律行為。2.8個體防護2.8.1個體防護裝備使用缺陷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作業或場合中,忽視其使用,如未戴安全帽,未戴護目鏡或面罩,未佩戴呼吸護具,未戴防護手套,未穿防護服,未穿安全鞋等。2.8.2不安全裝束在有旋轉零部件的設備旁作業穿著肥大服裝、操縱有旋轉零部件的設備時戴手套等。2.9作業許可2.9.1作業前未辦理許可手續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大型吊裝作業、高空作業等作業前未按規定辦理手續。2.9.2安全措施落實缺陷未落實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落實不足,作業完畢未確認安全狀態等。

篇3: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規范

一、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三不生產”的原則,按照國家、集團公司事故隱患排查制度規定,制度本制度。

二、事故隱患排查制度是加強現場管理,消除事故隱患,落實安全責任的有效辦法。

三、礦長對礦井事故隱患排查全面負責,各分管副礦長、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分管范圍內事故隱患的排查,各業務部門負責本職范圍內的事故隱患排查。

四、礦井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現場、技術管理、裝備設施上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

(一)按事故隱患的嚴重程度,解決難易分為a、b、c三級。

a級:難度大,礦解決不了,須由集團公司解決的隱患;

b級:難度較大,區隊解決不了,須由礦解決的隱患;

c級:由區隊、業務部門必須解決的隱患。

(二)按事故隱患的種類分:頂板、通風、瓦斯、煤塵、機電、運輸、放炮、火災、水害和其它。

五、事故隱患的整改:貫徹“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礦長全面負責,分管副礦長、總工程師組織各業務部門和基層單位進行事故隱患的整改,做到項目、措施、資金、時間、責任落實。

六、安監處負責事故隱患排查的綜合管理,并將其納入到安全信息管理中,按規定組織好事故隱患排查,及時掌握生產中的事故隱患情況。安監處每月組織開展事故隱患排查1次,對查處的事故隱患進行分類和劃分等級,并及時向集團公司、礦安全生產辦公會議或有關領導提交事故隱患排查處理意見。

七、安監處要加強對安全信息工作的管理,對排查出的問題認真篩選、歸類,簽發c級事故隱患整改單,參加b級事故隱患整改方案的制定,并組織相關部門對a級事故隱患提出初步整改方案上報。

八、安監處要掌握事故隱患整改的落實情況,對事故隱患的整改進度和完成情況,隨時進行監督檢查。

九、安監處要認真組織事故隱患排查,查處的問題及時制定方案下發隱患單位限期整改,處理不了的隱患要提交主管領導或安全辦公會議研究解決,堅決防止因部門之間互相推諉和矛盾上交而貽誤問題隱患的處理時機,釀成事故。凡因事故隱患整改不力,導致事故發生,按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

十、安監處負責事故隱患的統計和報告,定期將事故隱患上報安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