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工作要點
安全檢查是為了預知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生產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環境污染、擾民等因素。
一、安全檢查的類型
從時間上可分為定期(年、月、旬等)與不定期(突擊性、節假日、季節性等)檢查;從范圍上又可分為全面與專項(如防坍塌、臨時用電、勞動防護)檢查。
二、安全檢查的內容
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隱患、查措施、查教育培訓、查事故處理。
三、安全檢查的方法
隨著安全管理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發展,目前安全檢查基本上都采用安全檢查表和一般檢查方法,進行定性定量的安全評價。
1、安全檢查表是一種初步的定性分析方法,它通過事先擬定的安全檢查明細表或清單,對安全生產進行初步的診斷和控制。
2、安全檢查方法主要是通過看、聽、嗅、問、測、驗、析等手段進行檢查。
四、安全檢查的組織實施
1、檢查要有計劃,要點明確,結合檢查內容,確定檢查形式、方法,通過檢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經驗,互相學習,預防事故的發生。
2、檢查要講求實效,認真貫徹“邊檢查、邊整改”的原則,對檢查出的問題,必須做到條條有著落,件件有交代,在抓整改中要注意抓住三個環節:
A、分類排隊:每次檢查,均會發現大量隱患,對隱患要分類排隊,以便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
B、搞好整改工作的“三定”,即定措施、定時間、定人員。
C、搞好整改督查工作,對于簽發停工指令書和隱患期限整改通知單的,必須指定專人進行專項檢查。
五、安全檢查與改進
安全主管部門及項目部要根據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對安全檢查所簽發的隱患整改單,項目部應根據整改內容的性質,進行分析研究。屬于一般性的并能當場予以整改的隱患,應記錄在檢查表中;屬于經常性、系統性的隱患,必須轉入隱患整改通知單,做事故隱患評審處理。
篇2:企業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業防止事故、減少職業病的有效方法。
1.安全檢查的分類
安全檢查可分為日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和不定期檢查。
(1)日常性檢查,企業一般每年進行2至4次;車間工程每月至少一次;班組每天進行檢查;專職安全人員的日常檢查。
(2)班組長和工人應嚴格履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檢查;
(3)專業性檢查是針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特種場所進行的檢查,如電焊、起重設備、運輸車輛、爆破品倉庫、鍋爐等。
(4)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季節特點,為保障安全生產的特殊要求所進行的檢查。如冬季的防火、防寒防凍;夏季的防汛、防高溫盛暑、防臺風。
(5)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包括節前的安全生產檢查,節后的遵章守紀檢查。
(6)不定期檢查是指在設備裝置試運行檢查、設備開工前和停工前檢查、檢修檢查等。
2、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的類型有:
(1)公司級安全檢查表,供公司安全檢查時用。其主要內容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情況;現場作業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各重點危險部位;主要設備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危險性倉庫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
(2)車間工地安全檢查表,供工地定期安全檢查或預防性檢查時使用。其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工人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安全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電器裝置和電纜電線安全性;作業條件環境的危險部位;事故隱患的監控可靠性;通風設備與粉塵的控制;爆破物品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工人的安全操作行為;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到位等。
(3)專業安全檢查表,指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檢測。危險場所、危險作業分析等。
3、安全檢查表的制定
1.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
2.確定檢查標準和要求;
3.確定檢查進間;
4.設計檢查表式;
5.檢查表應充分依靠職工討論,提出建議,多次修改,由安全技術部門審定后實施。
篇3:船舶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監督管理工作,明確我局各有關科、室在船舶安全檢查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工作是海事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全局有關科室及各海事處應協調配合,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努力來完成。
第三條局屬各簽證站、點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的要求,對簽證船舶的《安全檢查記錄簿》進行檢查,督促存在缺陷的船舶糾正缺陷和申請復查,在該船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前,不予簽證放行。
第四條船舶發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如船體或船舶航行操縱設備受損嚴重并直接影響航行安全,通航保障科應要求事故船舶接受安全檢查,并通知船舶監督科,安檢結束后安檢人員應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到通保科,并由監督科上報長江海事局監督處進入《船舶黑名單》。
第五條各單位、部門應加強船舶安全檢查以及相關工作的管理,有關船舶安全檢查的工作臺帳記錄應規范,各部門負責人應定期對本部門的船舶安全檢查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安檢人員不斷完善安檢工作。
第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