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挑式鋼平臺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1.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具。
2.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
3.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檢證方可使用。
4.懸挑式鋼平臺,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懸挑式鋼平臺應按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其結構構造應能防止左右晃動,計算書及圖紙應編人施工組織設計;
2)懸挑式鋼平臺的擱支點與上部拉結點,必須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
3)斜拉桿或鋼絲繩,構造上宜兩邊各設前后兩道,兩道中的每一道均應作單道受力計算;
4)應設置4個經過驗算的吊環。吊運平臺時應使用卡環,不得使吊鉤直接鉤掛吊環。吊環應用甲類3號沸騰鋼制作;
5)鋼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采取其他方式時卡頭的卡子不得少于3個。建筑物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襯軟墊物,鋼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
6)鋼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桿;
7)鋼平臺吊裝,需待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調整完畢,經過檢查驗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鉤,上下操作;
8)鋼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進行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
5.操作平臺上應顯著地標明容許荷載值。操作平臺上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的容許荷載。應配備專人加以監督。
篇2:懸挑式鋼平臺制作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進入施工現場要戴好安全帽。
2、不準在高空開既,嚴禁酒后作業。
3、不準穿拖鞋、硬底鞋、易滑及帶釘呵打赤腳上班。
4、懸挑式鋼平臺應按照施工方案進行制作及安裝,使用的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懸挑式鋼平臺擱支點與上部拉結點必須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
6、斜拉桿或鋼絲繩,構造上宜兩邊各設前后兩道,兩道中的每一道均應作但道受力計算。
7、應設置4個經過驗算的吊環吊運平臺時應使用卡環,不得使吊鉤直接鉤掛吊環。吊環應用Q235F鋼制作。
8、鋼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采取其他方式時卡頭卡子不得少于3個,建筑物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應力襯軟墊物,鋼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
9、鋼平臺吊裝,須待橫梁支撐總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調整完畢,經過檢查驗收,方可松起重吊鉤,上下操作。
10、鋼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桿。11、鋼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進行檢查,發現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
12、操作平臺上容許荷載1噸。操作平臺上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嚴禁超出設計容許荷載,應配備專人加以監督。
(1)、進入施工現場要戴安全帽。
(2)、不準在高空開玩笑,嚴禁酒后作業。
(3)、不準穿拖鞋,硬底鞋,及帶釘和打赤腳上班。
篇3:卸料鋼平臺安全技術交底
1、搭拆人員必須是熟練的架子工,持證上崗。
2、在吊裝和安裝過程中,勞務單位安全員必須進行現場監控,塔吊司機、信號工和安裝工人必須緊密配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在吊裝和安裝過程中,要設警戒區,禁止人員通過和進行施工作業;以防止落物傷人。
3、吊裝時,利用平臺四角的吊環將平臺吊至安裝位置,平行移動懸挑型鋼穿過外防護架(注意:不要碰撞外防護架)就位,使定位14#槽鋼卡在結構梁上,防止平臺內移。然后拉結受力鋼絲繩和保險繩,其中受力鋼絲繩和保險繩分別設在平臺最前的前后兩個吊環上。兩道受力鋼絲繩平衡后,慢慢放下平臺,確認鋼絲繩受力后,松去塔吊吊繩。平臺倒運時,先用塔吊將平臺四角吊起,使平臺拉結鋼絲繩松弛,拆卸,然后慢慢平行向外移動,待平臺型鋼完全伸出外防護架后,向上吊裝;向上吊裝時,平臺上嚴禁上人。
4、斜拉受力鋼絲繩和保險繩的吊點必須錯層設置樓層的梁上,為了防止鋼絲繩磨損,鋼絲繩與梁間要墊設柔性材料。
5、安裝時,鋼絲繩采用的繩卡不得少于3個,間距不得小于6倍鋼絲繩直徑(即:100mm),并設安全彎,繩卡要卡在受力繩上。
6、平臺口要稍微高與內口,左右不得晃動。
7、如果平臺在外架內沒有鋪設平板,必須加設平板或竹跳板,平板或竹跳板下設鋼管,以保證平板或竹跳板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上人或物的荷載。
8、吊裝完畢后,需經班組自檢合格后報請項目部安全部門驗收,項目部安全部門驗收合格后,報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9、鋼平臺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派專人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磨損要及時調換,焊縫脫焊及時修復。在大風大雨過后,必須對卸料平臺進行檢查,對不合格的部位進行修復或更換,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
10、懸掛限載標牌:限載0.8噸,禁止超載使用。
11、本交底是項目部安全部門向勞務單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的交底,勞務單位必須在每次吊裝前向其所管轄的搭設負責人進行書面交底,而搭設負責人必須向作業的每一個工人進行書面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