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錘夯實:安全技術交底
一、危險源及可能導致的事故:
1、危險源、危險因素:夯實機翻倒、夯實機放置不當、下方地基垮塌、碰撞高壓線、觸電、違反操作規程操作、操作不當、高空墜物、物體打擊、維修時不關總電源或沒有旁站人員、車輛著火、車輛傷害、交通事故等;
2、如不注意有可能發生相應事故。
二、應對措施和操作規程要點:
㈠一般規定
1、嚴格遵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86)有關規定,遵守機械設備“三定”制度。即定機、定人、定崗位的制度。進入施工現場作業的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兩卡兩證,兩卡是指安全教育卡、安全技術交底卡;兩證是指特殊工程上崗證,管理人員安全考核證,施工技術人員措施交底。
2、機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備或全裝備已失效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作業人員必須熟練操作技術,做到“四懂三會”。即懂管理、懂構造、懂性能、懂用途;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從而保證安全生產。
3、嚴禁違章指揮。嚴禁違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十大紀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十大禁令、施工現場十項安全技術措施、施工現場十不準、施工現場放火十項須知。為預防和消除事故隱患,實現無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標。
4、施工機械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非本機操作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臺。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操作。作業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高空作業必須戴安全帶,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嚴禁從高處往下投擲物件。
5、作業前必須檢查施工機械部件及起吊用的鋼絲繩,轉動部分須加潤滑油和防護裝置。檢查各部分的靈敏性能,試機是否正常。
6、定期或不定期由專職人員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或抽查,主要檢查安全發現事故隱患應及時處理。
㈡夯實作業施工時,操作者除要遵守吊車操作細則、裝吊安全細則外,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凡患有高血壓及視力不清等癥的人員,不得進行機上作業。
2.夯實作業現場必須設置專人進行監護、指揮作業,在夯擊施工時所有人員需退到安全線以外。
3.施工現場應全面規劃,并有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其現場道路應平坦、堅實、暢通,交叉點及危險地區,應設明顯標志。
4.各種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并具有上崗證書,懂得本機械的構造、性能、操作規程,能維護保養和排除一般故障。
5.駕駛人員及操作者,須領取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駕駛證或操作證后方準開車。禁止其他人員擅自開車或開機。
6.每班作業前必須檢查自動脫鉤裝置、平衡支架、鋼絲繩及連接桿件等有無變形和損傷,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予以處理。
7.進行夯實操作工藝時,嚴禁夯擊電纜線。
8.注意場地周圍的高壓線、臨時照明線及臨近的既有工程,施工中要與其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9.為減少吊錘機械吊臂在夯錘下落時的晃動及反彈,應專門設置吊臂撐桿系統。每天開機前,必須檢查吊錘機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鋼線繩有無磨損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0.吊錘機械停穩并對好夯位后方可進行強夯作業,起吊夯錘時速度應均勻,夯錘或掛鉤不得碰吊臂,應在適當位置掛廢汽車外胎加以保護。
11.當提升夯錘上升接近脫鉤高度時,吊車司機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夯錘脫鉤時,吊車要同時停止卷揚(司機要時刻掌握好操縱桿,免得臨時操作失誤)。
12.夯錘升到規定高度不能脫鉤時,指揮人員須立即發出停車信號,并將夯錘緩慢放下,待判明原因后進行處理。夯錘上升途中嚴禁急剎車和緊急落錘,防止造成吊車傾覆。
13.夯錘起吊后,嚴禁人員從吊桿及夯錘下方通過,并禁止在吊車懸臂范圍內站立,夯錘和吊臂范圍下15m內不得站人,非工作人員應遠離夯擊點50m以外。
14.在每一夯擊點進行施夯前,應把施工范圍內的石子等易引起飛濺的物品清除干凈,避免夯擊過程異物飛濺傷人。
15.干燥天氣作業,可在夯擊點附近灑水降塵。吊錘機械駕駛室前面宜在不影響視線的前提下設置防護罩。駕駛人員應戴防護眼鏡,預防落錘彈起砂石,擊碎駕駛室玻璃傷害駕駛員眼睛。
16.擔任強夯作業的主機,應按照強夯等級的要求經過計算選用。
17.夯機的作業場地應平整、堅實,門架底座與夯機著地部位應保持水平,當下沉超過l00mm時,應重新墊高。
18.強夯機械的門架、橫梁、脫鉤器等主要結構和部件的材料及制作質量,應經過嚴格檢查,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不得使用。
19.夯機在工作狀態時,起重臂仰角應置于70°。夯機配備相應的安全保險裝置,如角度限位器等。
20.梯形門架支腿不得前后錯位,門架支腿在未支穩墊實前,不得提錘。
21.變換夯位后,應重新檢查門架支腿,確認穩固可靠,然后再將錘提升100~300mm,檢查整機的穩定性,確認可靠后,方可作業。
22.夯錘下落后,在吊鉤尚未降至夯錘吊環附近前,吊鉤尚未停止擺動時,操作人員不得提前上錘頂進行掛鉤作業。
23.掛鉤作業當中,工作人員必須集中思想、相互之間默契配合,防止撞擊、擠壓。掛鉤必須掛牢固、卡緊,并隨時注意檢查脫鉤鋼絲繩等是否打結或纏繞在其它物件上。
24.從坑中提錘時,嚴禁掛鉤人員站在錘上隨錘提升。
25.夯擊過程中若由于夯坑底部傾斜,需填土整平時,夯錘吊離地面高度不得大于1m;且必須待夯錘停穩后方可填土。填土時嚴禁將腳、手及鐵鍬等伸進夯錘底下,防止夯錘下落傷人。
26.當夯錘留有相應的通氣孔在作業中出現堵塞現象時,應隨時清理。但嚴禁在錘下進行清理。
27.當夯坑內有積水或因粘土產生的錘底吸附力增大時,應采取措施排除,不得強行提錘。
28.轉移夯點時,要由專人指揮,注意上空障礙物和地面耐力變化情況,夯錘應由輔機協助轉移,禁止荷錘行走,嚴禁起吊、旋轉或行走同時進行。門架隨夯機移動前,支腿離地面高度不得超過500mm。
29.作業后,應將夯錘下降,放實在地面上。在非作業時嚴禁將錘懸掛在空中。應將吊機停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切斷電源,使全部制動生效。
30.因強夯震動大,在施工過程中要定期對附近易受震變形的建筑物及較近的邊坡或陡坎的穩定性進行定期檢查。
31.重錘夯實作業進行兩班及以上的機械設備均須實行交接制。操作員要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夜間作業必須設置有充足的照明。
32.六級及以上大風或雨霧造成能見度低時,不能進行施工作業。
三、應急措施:
1、如發生安全事故馬上通知上級領導,啟動經理部生產安全應急預案。
2、如有人受傷,可就地進行急救和包扎、止血;如呼吸停止,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堅持不懈,稍醒后急送醫院。
3、如機械設備觸碰高壓電,要通知供電部門斷電,不要隨便操作,避免跨步電壓觸電或形成回路觸電。
篇2:基床夯實技術: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萊州港區2×3萬噸級通用泊位工程編號:021工程項目過渡段碼頭基床夯實(頂層)工程部位基礎接受班組及有關人員浙普工208工程數量0+504~0+525進度要求按要求質量標準1.夯錘的重量、落距和夯實沖擊能必須符合規范規定。2.夯實的方法應符合規范規定。3.夯實的范圍、分段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并不得漏夯。4.基床夯實復打一夯次的平均沉降量不應大于30㎜。5.夯實后基床頂部補拋塊石的面積大于1/3構件底面積或連續面積大于30㎡,且厚度普遍大于0.5米時,應做補夯處理。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1.施工方法:采用方駁吊機吊重錘縱橫向相鄰接壓半夯的夯實工藝,夯錘落距控制在3.5m,每錘的夯擊能量滿足規范要求。2.夯前對拋石面層作適當粗平,其局部高差不宜大于300mm,對于局部不平整的區域,進行定點、定量補拋。3.由于本段基床分兩次拋填,兩次打夯,每次拋石驗收后進行夯實施工,注意兩次的邊線(見夯實斷面圖)。4.打夯船以船舷定位,船舷對前標,夯實里程為0+504~0+525,夯實遍數為3遍12夯次。具體見附圖。5.本段基床與前段已夯基床搭接長度不小于兩米,不得出現局部隆起和漏夯。6.夯實驗收:在已夯的基床范圍內任選不小于5米的一段復打一夯次,夯錘相鄰排列,不壓半夯,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30mm。7.基床頂面夯實后,若有補拋塊石連續面積超過30平方米,且厚度普遍大于0.5米時,應做補夯處理,補夯完成后重新驗收。安全注意事項1.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應嚴格執行“三必須”,“五不準”的規定。2.乘坐交通船時應在船靠穩后才能上下船。3.船上施工應經常檢查纜繩,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以免斷纜傷人。4.打夯時吊機扒桿下嚴禁站人。主要附件設計圖紙其他施工草圖見附圖其他配料單其他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員質量員交底人交底時間2007-12-8工段長班組簽認安全/環保交底通知書單位工程名稱過渡段碼頭基床夯實施工內容基床夯實交底單位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萊州港工程項目部接受交底單位浙普工208注意事項及安全事項1.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作業。2.參與施工人員必須遵守“三必須、五不準”的安全規章制度,特別應注意水上作業必須穿救生衣、進入施工現場不準穿拖鞋、進入工地必須戴安全帽,嚴格執行安全制度,不得違反。3.飲酒后的人員,不準上崗作業,發現后除批評教育外,還要進行經濟處罰。4.按技術交底書的工藝步驟、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或安全技術交底書作業,不得違反,避免因違反工藝紀律而產生安全事故。5.船機交叉作業時,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進行基床夯實施工時,吊機扒桿底下嚴禁站人,注意夯錘起落時角度。6.人員上下船舶及在船上行走時,要放慢速度,注意避讓障礙物,防止跌倒、落水受傷。7.各施工船只及施工機械應保證狀況良好,嚴禁帶病作業。8.船機進入施工區及拋設錨纜時,應密切注意民船及有無網箱等障礙物,避免碰撞。9.天氣狀況惡劣時,應停止作業,進港停泊。10.經常檢查纜繩的情況,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11.施工范圍內所有的施工人員、船舶注意對施工環境的保護,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不應隨便丟棄,施工船舶、車輛應注意油污對道路、海洋的污染。12.注意沉箱附近夯實施工時,與沉箱保持距離以免損壞已安裝的沉箱。項目負責人主管工程師主辦技術員安全員接受交底單位負責人收到單位簽名(工段、班組、船、機或個人)
篇3:回土夯實支撐拆除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交底部位安全交底時限年月日前有效安全交底人安全交底工種回土、夯實、支撐拆除安全交底內容1、裝載機作業范圍不得有人平土。2、打夯機工作前,應檢查電源線是否有缺陷和漏電,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機械是否裝置漏電開關保護,二級漏電保護要求按“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安全使用,機械不準帶病運轉,操作人員應帶絕緣手套,并有專人負責電源線的移動。3、基坑(槽)的支撐,應按回填的速度,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及時依次拆除,即填土時應從深到淺分層進行,填好一層拆除一層,不能事先將支撐拆掉。4、補充交底內容:①.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②.鋼筋混凝土支撐采用爆破方法拆除,其方案必須經消防主管部門審批,爆破施工必須遵守有關規范和規定。現場補充交底內容:交底接受人簽字:施工班長:接底日期:年月日1、班組在每日工作前,班長要在布置工作的同時,學習安全交底,學習后的施工人員簽字確認。班組根據當天的具體情況布置安全注意事項。2、交底人應為施工員,本表一式兩份。項目部一份,班組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