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動車號牌管理規定辦法

機動車號牌管理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1334

機動車管理辦法

1960年2月11日,國務院批準、交通部發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機動車及其駕駛員的監督管理,保障行車安全,充分發揮運輸效能,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有機動車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公社、個人與機動車駕駛員、駕駛學校(訓練班)、保養修理單位等,必須遵守本辦法。

軍用車輛的檢驗、核發牌照、保養修理和駕駛員的考試、核發執照、培訓等工作的監督管理,均由軍車主管部門自行規定辦理。

第三條按照本辦法領取的機動車號牌、行車執照或駕駛員執照,全國有效。

第四條有機動車的部門、個人及駕駛員按照本辦法申請辦理各項業務手續時,應向車輛管理機關繳納規定的手續費及有關牌照書表等工本費。

第五條本辦法由各地交通和公安部門貫徹執行。

第二章車輛管理

第一節車輛的分類、檢驗與核發牌照

第六條本辦法所稱的機動車分類如下:

(一)大型汽車:載重量2噸與2噸以上的各種汽車;

(二)小型汽車:載重量2噸以下的各種汽車;

(三)二輪機動車(包括機器腳踏車及其他安裝機器行駛的二輪車);

(四)三輪機動車(包括三輪汽車、側三輪機器腳踏車、后三輪機器腳踏車及其他安裝機器行駛的三輪車);

(五)拖拉機(包括輪式與履帶式)。

第七條有機動車的部門、個人申請領用號牌和行車執照時,應填寫“機動車檢驗異動檢驗車輛”,送當地車輛管理機關審查。車輛管理機關檢驗車輛(新車可酌免檢驗)認為合格后,發給號牌和行車執照。

第八條車輛檢驗的主要項目:

(一)車體丈量:包括全車長度、寬度、高度、駕駛座位長度、車廂面積、欄板高度以及車輛輪距、軸距等;

(二)機件檢驗:包括發動機、底盤、變速及傳動、轉向、制動、電系、車身、設備等部分。

第九條車輛載重、拖掛標準與乘載人數,在統一標準制訂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交通主管機關自行規定。

第十條車輛管理機關對于領有號牌和行車執照的車輛,每年進行一次總檢驗,合格后在行車執照上予以簽證;也可委托車輛所屬單位自行檢驗,由車輛管理機關督促檢查并作簽證。對于保養修理制度健全的車輛所屬單位,可以結合車輛保養修理出廠檢驗辦理,不另辦總檢驗。

總檢驗如不能在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的,可以就地辦理。

車輛在使用期間,必須經常合乎規定的技術要求,車輛管理機關可以酌情對車輛進行臨時檢驗。

第十一條未領正式號牌和行車執照而需臨時行駛的車輛,以及懸掛和持有外國號牌和行車執照經我國外交機關許可進入國境短期行駛(包括經常性入境、出境)的車輛,均應領應“臨時行駛證”。必要時車輛管理機關可以對車輛進行臨時檢驗。

第十二條車輛制造廠、修理廠或者因車輛買賣需要試車時,應領用試車號牌。

第十三條領有正式號牌和行車執照的車輛,如出國不再返回、轉為軍用或報廢時,應將原領號牌和行車執照向現籍或當地車輛管理機關繳銷。非現籍辦理的,由經辦機關通知現籍車輛管理機關予以注銷。

第二節補發、換發牌照和異動登記

第十四條機動車的號牌或行車執照如有遺失或損壞時,應向現籍車輛管理機關申請補發或換發。車輛管理機關審查后發給與原號碼相同的新號牌或新行車執照。在新號牌或新行車執照核發前,可先發給“臨時行駛證”或其他證明。

如不能在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補發、換發手續的,可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申請發給“臨時行駛證”或其他證明,再向現籍車輛管理機關申請補發或換發新號牌或新行車執照。

第十五條領有正式號牌和行車執照的車輛,發生下列異動時,應由所有人或車輛所屬單位及時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登記:

(一)轉籍:車輛由甲省(自治區、直轄市)遷移至乙省(自治區、直轄市)時;

(二)變更:初次檢驗的登記項目內容有變更時。以上登記,如非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的,經辦機關應通知現籍車輛管理機關。

第十六條車輛轉籍登記后,原籍車輛管理機關應將車輛的全部存案材料及時移交新籍車輛管理機關由新籍車輛管理機關另發號牌和行車執照。

第三章駕駛員管理

第一節機動車駕駛員的分類、考試與核發執照

第十七條機動車駕駛員分類如下:

(一)職業駕駛員:以駕駛機動車為職業的;

(二)非職業駕駛員:不以駕駛機動車為職業的;

(三)實習職業駕駛員:實習駕駛機動車的職業駕駛員;

(四)學習駕駛員:學習駕駛機動車的。

第十八條年滿18周歲,具備機動車駕駛員的身體條件,懂得交通規則,愿意學習駕駛機動車的,經駕駛員培訓單位(駕駛學校、訓練班等)或有駕駛執照并有一定經驗的教練人證明,可填寫“機動車駕駛員考試異動登記表”向車輛管理機關請領學習駕駛證。

第十九條持有學習駕駛證,經培訓單位或教練人同意;或者年滿18周歲,具備機動車駕駛員的身體條件,懂得交通規則,并且足以證明具有駕駛機動車技能的,都可以向車輛管理機關請領駕駛執照。經初次考試合格后,由車輛管理機關發給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或非職業駕駛員執照,并在執照上簽注準駕車類。

第二十條實習職業駕駛員安全駕駛車輛半年以上并有一定經驗的,由車輛所屬單位提出意見,經車輛管理機關核準后,可以換發職業駕駛員執照。

第二十一條駕駛員的身體條件:

(一)身長:駕駛大型汽車的,須155厘米以上;

(二)視力:兩眼各為0.7以上或經矯正(如戴眼鏡)后達到這個標準的;

(三)辨色力:沒有赤綠色盲或全色盲;

(四)聽力:左、右耳距音儀50厘米都能辨清聲音的方向;

(五)無精神病及足以妨礙駕駛機動車的其他疾病或身體缺陷。

第二十二條實習職業駕駛員、非職業駕駛員初次考試項目:

(一)學科:口試或筆試交通規則以及報考車類的機械常識;

(二)術科:報考車類的駕駛操作。

初次考試不及格的,可準予補考。補考科目、次數與間隔期限,由車輛管理機關決定。

第二十三條已向車輛管理機關登記的駕駛員培訓單位的學員,結業考試及格,經車輛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或者經車輛管理機關會同考試及格的,可發給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或非職業駕駛員執照。

第二十四條已有駕駛執照的、受扣留駕駛執照處分的、被判處徒刑或被剝奪其政治權利的,都不得報考機動車駕駛員。

第二十五條駕駛在執照上簽注的準駕車類以外的車輛,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汽車、二輪及三輪機器腳踏車、拖拉機3種類型車輛的駕駛員不得互換駕駛車類。需要增加駕駛車類時,應經考試駕駛操作與機械常識合格;

(二)有準駕大型汽車記錄的,可駕駛小型汽車;有準駕小型汽車記錄的,需要增加駕駛大型汽車時,應經考試駕駛操作合格;

(三)有準駕二、三輪機器腳踏車記錄的,可分別駕駛二、三輪輕便機動車(包括由人力三輪車或二輪腳踏車改裝的);有準駕輕便機動車記錄的,需要增加駕駛機器腳踏車時,應經考試駕駛操作與機械常識合格;

(四)有方向盤的三輪汽車和小型汽車的駕駛員,可以互換駕駛車類;手把式轉向的三輪汽車和三輪機器腳踏車的駕駛員,可以互換駕駛車類。

第二十六條已領有執照的駕駛員,每年應由車輛管理機關進行一次審驗,審驗項目如下:

(一)核對執照上的各項記錄和照片是否與現況相符,有無漏辦審驗及其他登記的情況;

(二)審查駕駛員的身體有無妨礙駕駛工作的情況,持有職業駕駛員執照的是否尚任駕駛員,持有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或非職業駕駛員執照的是否經常開車,以及駕駛技術情況;

(三)考核安全與違章肇事情況,有無未處理的違章肇事事件。

審驗合格的,由車輛管理機關在駕駛執照上簽證;不合格的,予以復試或注銷執照。

審驗工作也可委托車輛所屬單位負責進行,由車輛管理機關督促檢查,并作簽證。

駕駛員不能如期回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審驗的,可在當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

第二十七條駕駛員因故不能如期辦理審驗的,應事先向車輛管理機關申請延期辦理。未申請延期辦理而不參加審驗的,車輛管理機關除通知其補辦審驗外,并可酌情給予批評教育或處分。連續兩次不辦理審驗又未申請延期辦理,應注銷執照。

第二十八條駕駛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進行部分或全部科目的復試:

(一)因行車責任事故受扣留駕駛執照處分的,期滿后由當地車輛管理機關酌情復試交通規則及駕駛操作;

(二)審驗駕駛執照或行車檢查時,發現駕駛員的駕駛技術有疑問或脫離駕駛工作時間較長的,由車輛管理機關酌情復試學科及術科。

經復試合格后,準予繼續駕駛;不合格的,繳存執照,等再次復試合格后,才準恢復駕駛。

第二十九條受復試的駕駛員,其駕駛執照有準駕數種車類記錄的,應按同類型中的最高車類復試。駕駛員也可任擇一種車類復試,但合格后應注意同類型中高于復試車類的準駕記錄。

第三十條領有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或職業駕駛員執照的,可申請調換非職業駕駛員執照。領有非職業駕駛員執照的,可申請調換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其連續安全駕駛車輛一年以上并有一定經驗的,或者原系由職業駕駛員執照換領的,可申請調換職業駕駛員執照。

第二節補發、換發駕駛執照和異動登記

第三十一條駕駛執照如有遺失、損壞或記錄填滿時,應向現籍車輛管理機關申請補發或換發,現籍車輛管理機關審查后發給與原字號相同的新駕駛執照。在新駕駛執照核發前,可先發給待理證。

如不能在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補發、換發手續的,可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申請發給待理證,再向現籍車輛管理機關申請補發或換發新駕駛執照。

第三十二條領有執照的駕駛員,發生下列異動時,應及時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登記:

(一)轉籍:駕駛員的戶口由甲省(自治區、直轄市)轉至乙省(自治區、直轄市)時;

(二)變更:駕駛員在現籍地區內變動住址、調換服務單位時,或者出國、回國時。

以上登記,如非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的,經辦機關應通知現籍車輛管理機關。

第三十三條駕駛員轉籍登記后,原籍車輛管理機關應將駕駛員的全部存案材料及時移交新籍車輛管理機關,由新籍車輛管理機關在其原執照上另行編號。

第四章對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工作的監督

第三十四條培訓機動車駕駛員的駕駛學校或訓練班成立時,須向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應經車輛管理機關同意。培訓工作受車輛管理機關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五條機動車駕駛學校或訓練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專用的教練車及教學用具;

(二)有保養修理作業的實習場所、作業設備和學習駕駛的場地。

第三十六條車輛所屬單位或其他部門培訓學習駕駛員及助手的工作,臨時組成的駕駛員短期培訓班,以及其他有組織的培訓,均應受車輛管理機關的監督檢查。

第五章對機動車保養、修理工作的監督

第三十七條機動車的保養、修理單位(包括廠、場、隊及一切有保養、修理任務的組織)有關保證車輛裝載行駛安全的保養、修理工作,由車輛管理機關進行監督和檢查。

保養、修理單位應將所制訂的車輛保養制度報送車輛管理機關備查。

第三十八條車輛改裝前,應將設計方案與改裝計劃報送車輛管理機關審查。

對大修出廠的車輛,必要時車輛管理機關可以進行檢驗。

第六章違章處理

第三十九條對違反本辦法的,車輛管理機關可以按情節進行處理:

(一)情節輕微的,給予批評教育;

(二)情節重大的,可以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或扣留駕駛執照的處分;涉及治安管理與刑事問題的,應送公安、司法機關處理。

受處分的部門、個人,如對所受處分有不同意見時,可提出申訴。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或公安主管機關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批準后公布施行,并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備案。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的解釋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布施行。

本辦法公布后,原中央政府政務院1950年3月20日批準公布的“汽車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政府交通部1950年7月15日公布的“汽車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不再適用。

篇2:機動車號牌管理規定辦法

機動車管理辦法

1960年2月11日,國務院批準、交通部發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機動車及其駕駛員的監督管理,保障行車安全,充分發揮運輸效能,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有機動車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公社、個人與機動車駕駛員、駕駛學校(訓練班)、保養修理單位等,必須遵守本辦法。

軍用車輛的檢驗、核發牌照、保養修理和駕駛員的考試、核發執照、培訓等工作的監督管理,均由軍車主管部門自行規定辦理。

第三條按照本辦法領取的機動車號牌、行車執照或駕駛員執照,全國有效。

第四條有機動車的部門、個人及駕駛員按照本辦法申請辦理各項業務手續時,應向車輛管理機關繳納規定的手續費及有關牌照書表等工本費。

第五條本辦法由各地交通和公安部門貫徹執行。

第二章車輛管理

第一節車輛的分類、檢驗與核發牌照

第六條本辦法所稱的機動車分類如下:

(一)大型汽車:載重量2噸與2噸以上的各種汽車;

(二)小型汽車:載重量2噸以下的各種汽車;

(三)二輪機動車(包括機器腳踏車及其他安裝機器行駛的二輪車);

(四)三輪機動車(包括三輪汽車、側三輪機器腳踏車、后三輪機器腳踏車及其他安裝機器行駛的三輪車);

(五)拖拉機(包括輪式與履帶式)。

第七條有機動車的部門、個人申請領用號牌和行車執照時,應填寫“機動車檢驗異動檢驗車輛”,送當地車輛管理機關審查。車輛管理機關檢驗車輛(新車可酌免檢驗)認為合格后,發給號牌和行車執照。

第八條車輛檢驗的主要項目:

(一)車體丈量:包括全車長度、寬度、高度、駕駛座位長度、車廂面積、欄板高度以及車輛輪距、軸距等;

(二)機件檢驗:包括發動機、底盤、變速及傳動、轉向、制動、電系、車身、設備等部分。

第九條車輛載重、拖掛標準與乘載人數,在統一標準制訂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交通主管機關自行規定。

第十條車輛管理機關對于領有號牌和行車執照的車輛,每年進行一次總檢驗,合格后在行車執照上予以簽證;也可委托車輛所屬單位自行檢驗,由車輛管理機關督促檢查并作簽證。對于保養修理制度健全的車輛所屬單位,可以結合車輛保養修理出廠檢驗辦理,不另辦總檢驗。

總檢驗如不能在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的,可以就地辦理。

車輛在使用期間,必須經常合乎規定的技術要求,車輛管理機關可以酌情對車輛進行臨時檢驗。

第十一條未領正式號牌和行車執照而需臨時行駛的車輛,以及懸掛和持有外國號牌和行車執照經我國外交機關許可進入國境短期行駛(包括經常性入境、出境)的車輛,均應領應“臨時行駛證”。必要時車輛管理機關可以對車輛進行臨時檢驗。

第十二條車輛制造廠、修理廠或者因車輛買賣需要試車時,應領用試車號牌。

第十三條領有正式號牌和行車執照的車輛,如出國不再返回、轉為軍用或報廢時,應將原領號牌和行車執照向現籍或當地車輛管理機關繳銷。非現籍辦理的,由經辦機關通知現籍車輛管理機關予以注銷。

第二節補發、換發牌照和異動登記

第十四條機動車的號牌或行車執照如有遺失或損壞時,應向現籍車輛管理機關申請補發或換發。車輛管理機關審查后發給與原號碼相同的新號牌或新行車執照。在新號牌或新行車執照核發前,可先發給“臨時行駛證”或其他證明。

如不能在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補發、換發手續的,可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申請發給“臨時行駛證”或其他證明,再向現籍車輛管理機關申請補發或換發新號牌或新行車執照。

第十五條領有正式號牌和行車執照的車輛,發生下列異動時,應由所有人或車輛所屬單位及時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登記:

(一)轉籍:車輛由甲省(自治區、直轄市)遷移至乙省(自治區、直轄市)時;

(二)變更:初次檢驗的登記項目內容有變更時。以上登記,如非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的,經辦機關應通知現籍車輛管理機關。

第十六條車輛轉籍登記后,原籍車輛管理機關應將車輛的全部存案材料及時移交新籍車輛管理機關由新籍車輛管理機關另發號牌和行車執照。

第三章駕駛員管理

第一節機動車駕駛員的分類、考試與核發執照

第十七條機動車駕駛員分類如下:

(一)職業駕駛員:以駕駛機動車為職業的;

(二)非職業駕駛員:不以駕駛機動車為職業的;

(三)實習職業駕駛員:實習駕駛機動車的職業駕駛員;

(四)學習駕駛員:學習駕駛機動車的。

第十八條年滿18周歲,具備機動車駕駛員的身體條件,懂得交通規則,愿意學習駕駛機動車的,經駕駛員培訓單位(駕駛學校、訓練班等)或有駕駛執照并有一定經驗的教練人證明,可填寫“機動車駕駛員考試異動登記表”向車輛管理機關請領學習駕駛證。

第十九條持有學習駕駛證,經培訓單位或教練人同意;或者年滿18周歲,具備機動車駕駛員的身體條件,懂得交通規則,并且足以證明具有駕駛機動車技能的,都可以向車輛管理機關請領駕駛執照。經初次考試合格后,由車輛管理機關發給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或非職業駕駛員執照,并在執照上簽注準駕車類。

第二十條實習職業駕駛員安全駕駛車輛半年以上并有一定經驗的,由車輛所屬單位提出意見,經車輛管理機關核準后,可以換發職業駕駛員執照。

第二十一條駕駛員的身體條件:

(一)身長:駕駛大型汽車的,須155厘米以上;

(二)視力:兩眼各為0.7以上或經矯正(如戴眼鏡)后達到這個標準的;

(三)辨色力:沒有赤綠色盲或全色盲;

(四)聽力:左、右耳距音儀50厘米都能辨清聲音的方向;

(五)無精神病及足以妨礙駕駛機動車的其他疾病或身體缺陷。

第二十二條實習職業駕駛員、非職業駕駛員初次考試項目:

(一)學科:口試或筆試交通規則以及報考車類的機械常識;

(二)術科:報考車類的駕駛操作。

初次考試不及格的,可準予補考。補考科目、次數與間隔期限,由車輛管理機關決定。

第二十三條已向車輛管理機關登記的駕駛員培訓單位的學員,結業考試及格,經車輛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或者經車輛管理機關會同考試及格的,可發給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或非職業駕駛員執照。

第二十四條已有駕駛執照的、受扣留駕駛執照處分的、被判處徒刑或被剝奪其政治權利的,都不得報考機動車駕駛員。

第二十五條駕駛在執照上簽注的準駕車類以外的車輛,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汽車、二輪及三輪機器腳踏車、拖拉機3種類型車輛的駕駛員不得互換駕駛車類。需要增加駕駛車類時,應經考試駕駛操作與機械常識合格;

(二)有準駕大型汽車記錄的,可駕駛小型汽車;有準駕小型汽車記錄的,需要增加駕駛大型汽車時,應經考試駕駛操作合格;

(三)有準駕二、三輪機器腳踏車記錄的,可分別駕駛二、三輪輕便機動車(包括由人力三輪車或二輪腳踏車改裝的);有準駕輕便機動車記錄的,需要增加駕駛機器腳踏車時,應經考試駕駛操作與機械常識合格;

(四)有方向盤的三輪汽車和小型汽車的駕駛員,可以互換駕駛車類;手把式轉向的三輪汽車和三輪機器腳踏車的駕駛員,可以互換駕駛車類。

第二十六條已領有執照的駕駛員,每年應由車輛管理機關進行一次審驗,審驗項目如下:

(一)核對執照上的各項記錄和照片是否與現況相符,有無漏辦審驗及其他登記的情況;

(二)審查駕駛員的身體有無妨礙駕駛工作的情況,持有職業駕駛員執照的是否尚任駕駛員,持有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或非職業駕駛員執照的是否經常開車,以及駕駛技術情況;

(三)考核安全與違章肇事情況,有無未處理的違章肇事事件。

審驗合格的,由車輛管理機關在駕駛執照上簽證;不合格的,予以復試或注銷執照。

審驗工作也可委托車輛所屬單位負責進行,由車輛管理機關督促檢查,并作簽證。

駕駛員不能如期回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審驗的,可在當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

第二十七條駕駛員因故不能如期辦理審驗的,應事先向車輛管理機關申請延期辦理。未申請延期辦理而不參加審驗的,車輛管理機關除通知其補辦審驗外,并可酌情給予批評教育或處分。連續兩次不辦理審驗又未申請延期辦理,應注銷執照。

第二十八條駕駛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進行部分或全部科目的復試:

(一)因行車責任事故受扣留駕駛執照處分的,期滿后由當地車輛管理機關酌情復試交通規則及駕駛操作;

(二)審驗駕駛執照或行車檢查時,發現駕駛員的駕駛技術有疑問或脫離駕駛工作時間較長的,由車輛管理機關酌情復試學科及術科。

經復試合格后,準予繼續駕駛;不合格的,繳存執照,等再次復試合格后,才準恢復駕駛。

第二十九條受復試的駕駛員,其駕駛執照有準駕數種車類記錄的,應按同類型中的最高車類復試。駕駛員也可任擇一種車類復試,但合格后應注意同類型中高于復試車類的準駕記錄。

第三十條領有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或職業駕駛員執照的,可申請調換非職業駕駛員執照。領有非職業駕駛員執照的,可申請調換實習職業駕駛員執照;其連續安全駕駛車輛一年以上并有一定經驗的,或者原系由職業駕駛員執照換領的,可申請調換職業駕駛員執照。

第二節補發、換發駕駛執照和異動登記

第三十一條駕駛執照如有遺失、損壞或記錄填滿時,應向現籍車輛管理機關申請補發或換發,現籍車輛管理機關審查后發給與原字號相同的新駕駛執照。在新駕駛執照核發前,可先發給待理證。

如不能在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補發、換發手續的,可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申請發給待理證,再向現籍車輛管理機關申請補發或換發新駕駛執照。

第三十二條領有執照的駕駛員,發生下列異動時,應及時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登記:

(一)轉籍:駕駛員的戶口由甲省(自治區、直轄市)轉至乙省(自治區、直轄市)時;

(二)變更:駕駛員在現籍地區內變動住址、調換服務單位時,或者出國、回國時。

以上登記,如非現籍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的,經辦機關應通知現籍車輛管理機關。

第三十三條駕駛員轉籍登記后,原籍車輛管理機關應將駕駛員的全部存案材料及時移交新籍車輛管理機關,由新籍車輛管理機關在其原執照上另行編號。

第四章對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工作的監督

第三十四條培訓機動車駕駛員的駕駛學校或訓練班成立時,須向車輛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應經車輛管理機關同意。培訓工作受車輛管理機關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五條機動車駕駛學校或訓練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專用的教練車及教學用具;

(二)有保養修理作業的實習場所、作業設備和學習駕駛的場地。

第三十六條車輛所屬單位或其他部門培訓學習駕駛員及助手的工作,臨時組成的駕駛員短期培訓班,以及其他有組織的培訓,均應受車輛管理機關的監督檢查。

第五章對機動車保養、修理工作的監督

第三十七條機動車的保養、修理單位(包括廠、場、隊及一切有保養、修理任務的組織)有關保證車輛裝載行駛安全的保養、修理工作,由車輛管理機關進行監督和檢查。

保養、修理單位應將所制訂的車輛保養制度報送車輛管理機關備查。

第三十八條車輛改裝前,應將設計方案與改裝計劃報送車輛管理機關審查。

對大修出廠的車輛,必要時車輛管理機關可以進行檢驗。

第六章違章處理

第三十九條對違反本辦法的,車輛管理機關可以按情節進行處理:

(一)情節輕微的,給予批評教育;

(二)情節重大的,可以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或扣留駕駛執照的處分;涉及治安管理與刑事問題的,應送公安、司法機關處理。

受處分的部門、個人,如對所受處分有不同意見時,可提出申訴。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或公安主管機關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批準后公布施行,并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備案。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的解釋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布施行。

本辦法公布后,原中央政府政務院1950年3月20日批準公布的“汽車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政府交通部1950年7月15日公布的“汽車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不再適用。

篇3:機動車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機動車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為加強機動車輛進出校園的管理,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機動車車輛進出校園管理規定。

  一、除學校公車、上級有關單位機動車輛和本校教職員工私人車輛外,其他機動車輛非必需不得進入校園停放。

  二、外來機動車輛(非校內人員使用的車輛),未經學校領導允許不得入校。

  三、任何機動車輛進入校園后,必須減速慢行(時速不得超過每小時五公里),禁止鳴笛,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下課期間不允許任何機動車輛在校園內行駛。

  四、食堂、超市等運送貨物的車輛憑有效的駕駛證、行駛證、車輛年審合格證等相關證明的復印件到校保衛處辦理進出校園通行證,方可在規定時間(早7:30之前,晚5:30之后)內入校。若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入校,則必須由要求送貨的部門派人到校門口接待,并在上課時間內進入校園。車輛入校后,必須在校內遵照學校道路交通指示標志行駛,按位停放。

  五、本校教職工的個人機動車出入校門時,必須將校內停車證放置在擋風玻璃右下角,進入校園后須將車輛按要求停放。在校園內若本校教職工違反本制度而出現任何交通事故,一切后果由當事人承擔,扣發全年獎金和當月績效工資并按情況追究當事人責任。

  六、客運出租車禁止進入校園。特殊情況可由保安請示學校領導后方可進校。

  七、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需出入學校執行任務的,保安應及時放行并指明路徑。

  八、由學校相關部門組織的有校外人員參加的活動,組織部門應事前通知保衛處,將活動時間、地點和車輛情況提前告之,協助保安做好車輛停放的管理工作。

  九、探訪本校教職員工者隨行機動車輛請將車輛停放在校門西側停車場內,請教職員工告知探訪者。

  十、如有違反學校《機動車輛進出校園管理規定》的行為,經勸阻教育不聽者,門衛有權拒絕其車輛進入校園,并立即報告學校領導,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