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動車改裝管理規定辦法

機動車改裝管理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4066

2016關于改裝車輛最新規定【1】

何為合法改裝車?

改裝無小事,一輛車包含數千個零件,看似簡單其實非常復雜。

新修訂的《機動車登記規定》正式實施。

這表明國內原廠改裝車將具有“合法身份”。

原廠改裝:是指汽車在出廠前或在出廠以后,由汽車制造廠商本身根據個性化要求,定制的型號不一、配置不一的,但是已經經過生產廠家檢驗合格裝車、整車。

因此,購買了原廠改裝車的消費者,在上牌時無需再提供額外的改裝證明,直接就可以上牌上路。

這樣的政策下實施確實有利于我們這些熱衷于改裝車的車主,再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被罰款或是被扣了。

然而,對該政策細心閱讀后,新法并不如車主所愿。

目前,不是所有改裝車都是合法的,合法的改裝車只能是原廠改裝車,車主私自加裝尾翼、更換車標等車身外觀和更換發動機等改裝行為依然屬于違法行為。

政策有放寬,并不代表可以隨意改

新規在機動車改裝政策方面有所“松動”,但并不代表可以將車隨意亂改。

雖然內容放寬、手續簡化,但改裝車的規范仍有嚴格要求,特別是對于改裝車輛發動機、車身或者車架的,還應當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確保安全。

新修改條例規定僅限“原廠改裝車”擁有合法身份,而非車主私自改裝的車輛,這是車主必須注意的。

改裝需申請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不允許擅自改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

擅自改變車身外觀、發動機性能、增加渦輪等都是不允許的。

若切實需要改裝的車主,必須先到車管所申請備案,才能改裝。

內飾方面,在不影響安全行車的情況下,原則上可以改裝。

但是,座椅不能取走,車內結構不能改變,在車管所機動車登記的車輛結構特征,也不能擅自更改。

車身顏色變更

根據公安部規定,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改變車身顏色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變更登記:

申請變更登記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填寫申請表,交驗機動車,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1)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2)機動車登記證書;

(3)機動車行駛證。

道路運輸車輛改裝管理規定【2】

1.依法認定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

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是指未經有關部門批準,擅自改變已獲得《道路運輸證》車輛結構、構造或者特征的車輛,主要包括:

(1)擅自改變車輛類型或用途。

指擅自將客車改為貨車、貨車改為客車、普通貨車改為專用貨車、專角貨車改為普通貨車、臥鋪客車改為座位客車、座位客車改為臥鋪客車。

(2)擅自改變車輛顏色。

指擅自將駕駛室和車身改為與原車輛不同的外觀顏色。

(3)擅自改變車輛主要總成部件。

指擅自更換與原車型不一致的發動機、變速器、前橋、后橋或者車架.擅自更換車輛車身或者罐車罐體;擅自改變車輛懸架形式(空氣懸架、合懸架、鋼板彈簧式懸架等懸架形式之間的改變)。

對于小型、微型道路客運車輛加裝前后防撞裝置,道路貨運車輛加裝防風罩、水箱、工具箱、備胎架等,道路運輸車輛增加車內裝飾等,在不影響安全和識別號牌的情況下,可由道路運輸經營者自行決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得將其認定為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

(4)擅自改變車輛外廓尺寸或者承載限值指擅自加高、加寬、加長、拆除貨廂攔板或者增加車輛外廓尺寸;擅自增加或者減少輪胎數量;擅自增加或者減少車軸數量;擅自增加客車座位或者臥鋪鋪位。

非法改裝道路運輸車輛,將破壞車輛本身的結構和性能,給車輛行駛帶來安全隱患,同時會造成道路運輸市場的不公平競爭,不利于道路運輸市場健康協調發展,危害很大。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相關配套規章的規定,嚴格道路運輸車輛改裝管理,對擅自改裝車輛的行為要予以產厲打擊。

2.堅決防止非法改裝車輛進人道路運輸市場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必須嚴把道路運輸車輛市場準人關。

對非法改裝等不符合技術標準的車輛,一律不得允許進人道路運輸市場。

對準許非法改裝等不符合技術標準的車輛進入道路運輸市場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追究責任。

3.規范已取得《道路運輸證》車輛的改裝行為

已獲得《道路運輸證》的車輛確需改裝的,道路運輸經營者應當事先獲得有關部門的批準,交由合法改裝企業實施車輛改裝作業。

改裝完畢后,道路運輸經營者應當到有關部門辦理車輛行駛證變更手續,并經車輛綜合性能檢測合格后,到交通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辦理《道路運輸證》變更手續。

篇2:安全責任制:機動車檢修班長

1、班長在行政上受分場正、副主任領導,對本班人員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負責,對所管轄設備的安全生產負責。班長是本班組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副班長對正班長負責。

2、制訂和組織實施控制異常和未遂的措施,按設備系統進行安全生產分析預測,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和異常、控制好危險點。及時糾正班員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失職和違章行為。

3、帶領本班人員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規程、制度,及時制止違章違紀行為。及時學習事故通報,吸取教訓,采取措施,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

4、主持召開班前、班后會和每周一次的班組安全活動,并做好記錄。

5、督促有關技術人員和工作負責人做好每項工作(倒換操作、檢修、試驗等)的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

6、做好崗位安全技術培訓、新工人的三級安全教育和全班人員(包括臨時工)經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每年組織一次班組人員參加現場急救培訓,做到能進行現場急救。

7、經常檢查本班組工作場所(每班不少于一次)的工作環境、安全設施、設備、工器具的安全狀況。對發現的隱患做到及時消除、登記和上報,對本班人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進行監督檢查。不準不合格人員進行頂崗操作或獨立工作。

8支持班組安全員履行自己的職權。對本班組生產中發生的障礙、異常、未遂及事故等不安全事件,要認真記錄,及時上報,保護好現場。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組織本班人員進行原因分析,吸取教訓,落實改進措施。

9、嚴格執行“兩票三制”,認真審查工作票,把好作業、操作的安全第一關。

10、定期對所管轄的機動車檢查、維護、檢修。負責抓好安全合格班組建設工作,扎扎實實地開展安全活動。

11、工作負責人應做到:

11.1核對工作票所列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和安全技術措施正確無誤。

11.2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不使用不合格的工作票,不發生無票作業后補工作票的事件。

11.3在開工前向全體工作組成員交待被檢修的設備、檢修質量的要求、工期以及作業危險點及其控制措施,并在安全技術交底處簽字后方可工作。

11.4在工作開始后要認真監護工作組人員嚴格執行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對違章作業人員要立即制止,杜絕違章作業現象發生。

11.5工作結束后,應認真檢查設備全部恢復正常和工作班人員全部撤離現場后,方可辦理終結手續。

12、在工作中嚴防觸電、高空墜落、高溫介質、高壓設備的燙傷、燒傷及爆炸傷害,高速轉動設備對人身的傷害。嚴防鏟車、翻斗車、推土機、龍門吊、拖拉機對人身的傷害。嚴防重物砸傷、碰傷、窒息傷害。防止轉動皮帶、機器對人身的絞傷。

篇3:安全責任制:機動車檢修人員

1、檢修人員在班長的領導下,全面負責所轄設備及其系統的檢修、維護等安全生產工作。

2、嚴格遵守安全規程、檢修規程、各種規定及安全技術措施,做到不違章作業。有權制止他人違章作業,對安全措施不符合規定、任務不清和停、帶電(汽、水)范圍不清的工作項目,以及違章指揮,有權拒絕作業。

3、參加班長召開的班前和班后會,服從領導,聽從指揮,保質保量安全地完成任務,保證做到“三不傷害”。發生異常、未遂、事故時,應及時向班長、主任匯報,并保護好現場,不隱瞞事故真相。

4、認真參加班組安全活動和安全培訓,認真學習緊急救護法,能進行現場搶救;認真學習事故通報,吸取教訓,防止事故。崗位技能達到“三熟”、“三能”。

5、工作前檢查安全用具,工具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工作時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

6、積極參加本班組的安全檢查活動,管好所維護的設備,對設備安全生產負責。

7、工作負責人應做到:

7.1核對工作票所列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和安全技術措施正確無誤。

7.2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不使用不合格的工作票,不發生無票作業后補工作票的事件。

7.3在開工前向全體工作組成員交待被檢修的設備、檢修質量的要求、工期以及作業危險點及其控制措施,并在安全技術交底處簽字后方可工作。

7.4在工作開始后要認真監護工作組人員嚴格執行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對違章作業人員要立即制止,杜絕違章作業現象發生。

7.5工作結束后,應認真檢查設備全部恢復正常和工作班人員全部撤離現場后,方可辦理終結手續。

8、在工作中嚴防觸電、高空墜落、高溫介質、高壓設備的燙傷、燒傷及爆炸傷害,高速轉動設備對人身的傷害。嚴防鏟車、翻斗車、推土機、龍門吊、拖拉機對人身的傷害。嚴防重物砸傷、碰傷、窒息傷害。防止轉動皮帶、機器對人身的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