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
1、不穿戴勞保用品外露的轉動部位、部件及鐵屑夾傷或崩傷。預防措施: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開車時保持安全距離。
2、機床運行時,用棉紗、破布擦拭工件,造成運轉的工件將人員的手臂絞入。預防措施:機床運行時,嚴禁用棉紗、破布擦拭工件。
3、各傳動部分的防護、限位裝置不齊全,因保護不全造成人身傷害。預防措施:各傳動部分的防護、限位裝置應齊全可靠。
4、機床運轉時,操作者手持棉紗、破布或者戴手套造成人身傷害。預防措施:機床運轉時,嚴禁操作者手持棉紗、破布或者戴手套。
5、維修時不注意周圍環境,行車吊裝設備碰傷。預防措施:避免在可能發生設備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動、停留。
6、自行開蓋修理電器設備,造成觸電事故。預防措施:不擅自接觸或修理電氣設備。
7、停車不閉鎖,停運車床的誤動作夾傷。預防措施:停車狀態下必須切斷電源。
8、用手直接清除鐵屑,造成碰劃傷。預防措施:用專門工具清理。
9、開機時離開,傷及他人。預防措施:離開必須停機停電。
10、操作時對自己著裝未確認,將人絞傷。預防措施:操作前對自己著裝按規定穿戴。
11、加工超長物料且未加防護,碰傷人員。預防措施:加設托架防護欄等。
12、機床運轉時,用手觸摸刀具、機床的轉動部分和轉動的工件,造成人身傷害。預防措施:機床運轉時,嚴禁用手觸摸刀具、機床的轉動部分和轉動的工件。
篇2:抱車工工作操作規程
抱車工操作規程
1.查看交接班記錄,檢查抱、叉車油位及電瓶使用情況;
2.上料時應謹慎駕駛,煙包抬起高度不得高于操作臺0.5m,抱車不得碰撞工作臺;
3.上料完成后按照生產任務單將下一班次的料備到位;
4.煙葉原料按每批次生產類別堆放,各類別之間用標識線間隔開;不得錯堆、混堆或超高堆放;
5.煙葉來料要輕卸輕裝,嚴禁用力拋放,以防造成煙包破碎、煙葉造碎;
6.煙葉來料進入生產線以前,認真作好原始記錄,對配方不清楚的煙葉來料禁止進入貨位;
7.堆置煙包要整齊規范,煙包一律堆置在標識線以內,不允許有出線,壓線現象;
8.所有工作完成后應及時對抱、叉車加油充電。
篇3:人車跟車工作操作規程(2)
人車跟車工作操作規程(二)
1.開車前要嚴格檢查每輛人車聯接裝置是否牢固可靠,各人車固定螺絲是否松動。
2.檢查每節人車內有無爆ZHA物品及腐蝕物品,乘車人員是否按規定人數乘座。
3.經檢查確認無誤,方可向機車司機發出開車信號。
4.人車在運行中,跟車員應關注人車的運行情況,發現異常現象立即發出停車信號。
5.人車開到地面車場后跟車員要配合司機把每輛人車的清潔衛生打掃干凈,并檢查每輛人車的固定螺絲是否松動,發現有危及安全的問題要立即通知人車維修工進行檢修。
6.凡不合要求的人車應匯至空車道,不完好的人車不準使用。
7.跟車員嚴禁用口語指揮司機,必須用口哨指揮人車運行。
8.跟車員在聯車時,應向司機發出慢行信號,使其在聯車時不發生碰擊,聯接時動作要快,頭部嚴禁伸入兩車之間。
9.人車跟車員應站在尾車末端的碰頭上跟車,嚴禁站在兩車之間,紅尾燈應掛在尾車上。
10.制止乘車人員攜帶的工具伸出車外,不準列車后面掛其它車輛。嚴禁車內超座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