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皮帶機司機危險源辨識

皮帶機司機危險源辨識

2024-07-14 閱讀 2332

一、工作流程

接班→開機前安全檢查(崗位場所、消防設施、各設備部件、各保護及防護設施、

信號裝置、周圍人員和障礙物)→開機→運轉→停機→清理衛生→交班

二、危險源

1、巷道片幫,頂板離層、脫落及支護不完好;

2、消防設施不齊全;

3、設備部件不緊固;

4、各安全防護設施和保護不齊全、不靈敏可靠;

5、儀表、信號、操作按鈕失效或不靈敏;

6、附近或機上有人或障礙物,沒有信號或信號不清開車;

7、巡檢時過于靠近運轉部位或去牽拉觸摸運轉部位;

8、重載停機或停機不斷電、閉鎖;

9、有雜物、積水、積塵、備件碼放不歸整;

10、人員未按“三緊”著裝,精神狀態不好。

三、預控措施

1、發現巷道片幫嚴重,人員必須撤離至安全地點,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進行敲幫問頂時,人員要站在頂板完好的安全地點,先頂后幫、由外向里的順序對其進行認真撬除。撬除幫頂時,必須有兩人進行作業,一人敲幫問頂一人負責觀察頂板,以確保敲幫問頂人員的安全。撬除作業只限一組進行,撬除點下方嚴禁站人。且撬幫頂時必須由班長親自指揮進行;

2、膠帶機機頭、機尾必須配備一個容量不少于0.2m3的沙箱,沙袋不少于6個;設置消防水管的地點必須保證消防管路暢通,手閥、閘門完好,開閉靈活;滅火器(不少于2只),壓力指針在綠色區域,鉛封噴管完好,罐體無變形擠壓現象。以上任何一項不符合規定,必須及時更換;

3、每班皮帶司機必須對膠帶機電機、減速器、制動閘、逆止器、滾筒、儲帶架、張緊架等連接螺絲緊固一遍,并巡視檢查有無缺失部件,發現有損壞、丟失的及時更換或修復;

4、每班皮帶司機必須對膠帶機各保護裝置試驗一遍,保證靈敏;對安全防護設置進行巡視檢查一遍,保證安設牢固可靠。發現有損壞的,及時通知維修電工或維修工進行處理;

5、每班皮帶司機必須對膠帶機顯示儀表、信號裝置、操作按鈕試驗一遍,確保靈敏;發現儀表顯示不正常,信號、擴音電話不靈敏清晰,操作按鈕動作不靈敏,及時處理或匯報;

6、司機開機前,必須巡視檢查機頭轉動部位、機架、膠帶上無人工作或無障礙物,并向沿途及機尾人員發出開機信號,得到回復信號,方可開動膠帶機;

7、司機在巡檢時,不得進入膠帶機里側,跨越膠帶機必須經過橋通過,觀察轉動部位時,身體任何部位與轉動部位保持不少于300mm的距離,嚴禁牽拉、觸摸轉動部位;

8、司機在非緊急情況下,禁止緊急停機,正常停機時,必須將膠帶上煤拉空;在停機處理故障或交班時,必須將膠帶機電源開關斷電、閉鎖,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或設置專人看護;

9、司機必須班班清理機頭、機尾的浮煤,擦拭電氣設備、纜線上的煤塵,清掃機架上煤泥,清除行人側雜物,將備料碼放在制定位置,并做好標記;

10、司機在入井前,必須仔細檢查著裝情況,袖口、領口、衣角是否扎緊,毛巾、礦燈、自救器、定位卡、瓦斯報警儀是否佩戴齊全,以上有一項缺失或不符合要求,必須進行整改。

四、作業標準

1、巷道無片幫,頂板無破碎,支護牢固可靠;

2、消防管路暢通,手閥完好;滅火器壓力指針在綠色區,鉛封噴管完好;沙箱容量不少于0.2m3,沙袋不少于6個;

3、設備部件齊全、緊固完好;

4、保護裝置齊全完好、靈敏可靠,安全防護設施齊全、穩固;

5、閉鎖裝置齊全完好,按鈕動作靈敏可靠;信號、擴音電話語音清晰,儀表指示準確;

6、開機前必須檢查附近周圍無作業人員及障礙物;

7、司機“三緊”著裝符合規定,巡檢時身體任何部位與機架必須保持不小于300mm的間距;

8、停機前將膠帶上的煤拉空,停機后處理故障或司機離崗時,必須將電源開關斷電、閉鎖;

9、清理非人行道側、轉動部位衛生,必須在確認停機斷電進行;備件擺放整齊無阻礙,人行通道無積水、無淤泥及障礙物;

10、作業人員嚴格按“三緊”要求著裝,班前會確認精神狀態良好,方可上崗。

篇2:防爆叉車司機主要危險源辨識卡

叉車司機共有主要危險源10條,其中重大危險源2條。序號風險源及后果等級標準及措施1未檢查保護系統或檢查不到位,引起瓦斯爆炸事故重大1.出車前檢查防爆叉車的隔爆接合面、阻火器、水洗箱、空氣關斷閥。

2.入井前打開保護系統。

3.井下嚴禁隨意打開電器系統。

4.定期強制保養維護,保證保護系統靈敏可靠。2強行、強會、強超,人員受傷、車輛損壞重大1.根據路況確認能否通行。

2.會車時靠近水溝或水管(纜線)側的車輛停車關閉大燈讓行。3.坡道相遇時,下坡車輛給上坡車輛讓行。

4.超車時鳴笛,待對方讓行時方可超過。

5.嚴禁強行、強會、強超。3出車前未檢查車輛或檢查不到位,人員受傷、車輛損壞中等1.出車前按要求對車輛進行點檢并做好記錄。

2.液位、燈光、轉向、剎車等系統完好。4停車時未拉手剎,造成人員傷害或車輛損壞中等1.車輛停在合適位置。

2.叉車司機定期檢查手剎系統。

3.停車時拉起手剎。5作業時未對周圍環境檢查,造成人員傷害和車輛損壞中等1.叉車司機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區域內是否有人員存在,確認作業區域內沒有人員存在時方可作業。

2.叉車司機在作業時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6牽引故障車輛時繩索斷裂或脫鉤,造成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壞中等1.叉車司機在牽引故障車輛前必須檢查繩索、掛鉤的完好性。

2.牽引故障車輛時主要巷道不得超過15km/h,拐彎,上、下坡時不得超過5km/h。7車輛超速行駛,轉彎、十字交叉處不減速,導致人員受傷中等井下主要運輸巷道內行使速度不得超過30Km/h,其他巷道車速不得超過20Km/h,會車速度不得超過5Km/h,行使到巷道交叉點、轉彎及前必須鳴號變換燈光減速慢行。8物料裝卸過程中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設備損壞中等1.叉車司機在開機之前,要檢查裝載機周圍的安全情況,是否有人走進,車后有一個盲區,要鳴號示意,確保安全運作。

2.抓舉或鏟運物料時,應避免過多的偏重一側,不允許提升到最高位置運輸物料,裝運時不得超出額定噸位,以防機器受到損壞。

3.卸料后,應將鏟斗(或抓具)上翻,然后方能下降大臂,工作完畢離開駕駛室前,要將鏟斗(或抓具)放到地面,然后關掉發動機,并切斷電源。9鏟運物料時未固定或固定不牢固,貨物掉落傷人、損壞貨物中等在鏟運設備材料時要捆綁牢固,勻速、慢速行駛。10進入低采高巷道工作時,駕駛室頂棚與巷道頂板安全距離不足,造成人員傷害、設備損壞中等進入低采高巷道工作時,叉車司機要確認作業范圍內駕駛室頂棚與巷道頂板的安全距離是否達到20cm以上,同時作業時要控制車速,防止叉車顛簸時與頂板碰撞。本崗位主要不安全行為1.裝載貨物時未進行觀察周圍環境。

2.出車前車輛檢查不到位。

3.叉車載人。

4.叉車行走時鏟斗或兩側站人。

5.駕駛無防護頂棚的叉車。

篇3:乳化液泵司機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上崗前準備→作業地點安全檢查→開泵前檢查→開泵→巡回檢查→停泵檢修→

試運轉→文明生產

二、危險源

1、檢修前,作業工具不完好或不齊全;

2、未對作業地點的安全情況進行檢查;

3、高壓管路連接銷子不完好;

4、乳化液泵站出口壓力不符合規定;

5、檢查轉動部位時,觀察距離過近或用手直接觸碰;

6、檢修或更換液壓元件、管路時,不停電閉鎖或沒有泄壓;

7、對乳化液泵檢修完后,沒有按照規定進行試運行;

8、乳化液泵壓力表不完好;

9、乳化液配比濃度未達到規定要求。

三、預控措施

1、檢修前,泵站司機必須檢查工具齊全完好情況;

2、作業前,必須仔細檢查作業地點的支護情況和設備的完好情況;

3、開泵前,必須檢查管路連接銷的情況,發現不完好時,必須處理后方可開泵;

4、泵站司機必須隨時檢查泵站的出口壓力,發現過低時,必須調整泵站壓力值;

5、泵在運行時,泵站司機檢查轉動部位時,必須保證身體與轉動部位不得小于1米,嚴禁用手觸摸轉動部位;

6、檢修乳化液泵或更換管路時,必須將泵停電閉鎖,釋放余壓;

7、乳化液泵檢修完畢后,必須進行試運轉,試運轉正常后,方可結束作業;

8、發現乳化液泵壓力表不完好時,必須進行更換;

9、泵站司機隨時檢測泵箱內乳化液濃度,低于規定時,必須增加乳化油量,提高乳化液濃度。

四、作業標準

1、作業工具齊全完好,符合作業要求;

2、開泵前,首先檢查作業地點的安全情況;

3、開泵前,檢查乳化液泵、液壓管路的完好情況;

4、開泵前,檢查乳化液配比濃度必須達到3%~5%;

5、檢修乳化液泵時,必須停電閉鎖,并對管路和乳化液泵進行泄壓;

6、對乳化液泵檢修后的狀態必須符合完好標準;

7、乳化液泵站管路上不得有煤塵,周圍無雜物和大面積的積水;

8、乳化液泵站運行時,泵站司機必須不定期進行巡回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