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職工宿舍區疾病防疫管理方案
職工宿舍區疾病防疫管理方案
zz職工宿舍區物業值班室將依靠zz醫院專業防治技術,配合zz后勤部門對zz職工宿舍區實施定期、不定期消毒工程,嚴格執行消毒控制程序并建立快速監控反饋運作機制,并向小區提供家庭消毒特約服務,確保小區業主與住戶最大程度上免受疾病侵襲。
1、成立疾病防治聯防小組,承擔宣傳、監控、消毒實施、特別消毒服務等職能;
2、有計劃地開展疾病防治信息傳遞與宣傳活動;
3、制訂并執行小區消毒制度與程序,對小區各部分分區分時定期消毒,確保小區公共場所無病毒存留;
4、對進出小區的有關傳染性疾病人員實施病例監控并快速反應;
5、擴大防范范圍,為小區提供家庭消毒服務,建立傳染性疾病防治第二陣線;
6、配合小區所在社區有關機構或部門,進行相關配合工作,對小區周邊社區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與病毒監控。
篇2:經血液傳播疾病職業防護工作指引
經血液傳播疾病的職業防護指引
1)堅持標準預防的原則,嚴格遵守醫療技術操作規程。
2)在醫院內進行的所有操作,都視為可感染性操作。將操作中所有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暴露源均列為有潛在危險的傳染源,積極做好職業防護。
3)各科配備必要的隔離防護用品,如:一次性手套、護目鏡、隔離衣、標準利器收集盒等,物品放置做到定位、定數、定時檢查。
4)當皮膚接觸或可能接觸血液、血制品、體液、組織液、黏膜或與可疑被污染的環境直接接觸時,應戴手套,并使用正確洗手方法。
5)預計血液、體液有噴濺、飛濺至眼、口腔、其他黏膜或身體其他部位的可能時,應戴護目鏡和防滲透性口罩。
6)預計有大面積血液、體液飛濺的可能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7)凡是與血液、體液或感染性材料接觸后的設施、設備、環境均應盡快消毒。
8)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場所進食,不得將食物及飲料放在放置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內。
9)規范操作行為,禁止易引起銳器傷的高危動作:禁止將利器端直接傳遞給他人;禁止將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針頭套回針頭帽;禁止對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毀形;在工作場所不得用雙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10)操作時或操作后,盡快將使用過的暴露源丟棄在專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箱中,將銳器物放入符合國家標準的銳器物收集器中。
11)進行侵入性操作時,一定要保證光線充足。
12)護理人員自身帶有皮膚傷口、皮炎或皮膚粘膜完整性受損(如口腔潰瘍)等,不應參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治療、護理、檢查工作。
13)護理人員應參加職業防護知識和操作培訓,學習、掌握職業暴露后緊急處理措施,熟悉上報制度和流程。
篇3:社區衛生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設專(兼)職人員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區慢性病防治網絡,制定工作計劃。
2.對社區高危人群和重點慢性病定期篩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況,建立信息檔案庫。
3.對人群重點慢性病分類監測、登記、建檔、定期抽樣調查,了解慢性病發生發展趨勢。
4.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健康咨詢及危險因素干預活動,舉辦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發放宣傳材料。
5.對本社區已確診的五種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腫瘤)患者進行控制管理。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實行規范管理,跟蹤隨訪,詳細記錄。
6.建立相對穩定的醫患關系和責任,以保證對慢性病患者的連續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