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村級綜治服務站工作制度

村級綜治服務站工作制度

2024-07-14 閱讀 1211

村級綜治服務站工作制度

一、聯席會議制度。工作站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通報轄區治安情況和綜治平安建設工作情況,排查轄區不穩定因素,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工作例會制度。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傳達學習上級有關文件會議精神,通報當月工作情況,研究平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部署工作任務。

三、值班接待制度。由村綜治辦、治保會、調解委、護村隊和流管站等分別派員值班,接待來訪人員,方便群眾辦事。

四、首問責任制度。工作站人員接到群眾來訪后,第一接待人負有調處職責,必須耐心詢問情況,做好記錄和調解工作,絕不能推諉、拒絕。遇有重大情況,應及時報告工作站主任,由主任協調有關部門及人員進行調處。

五、臺帳記錄制度。認真按照有關臺帳工作要求開展工作,配齊配強工作人員,收集、整理涉及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的各種資料和數據,及時進行歸類、歸檔,妥善保存。對要求上報的,及時按要求上報。

篇2:社區服務站管理制度

一、認真學習、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

二、遵紀守法,不徇私情,秉公辦事,堅決抵制不正之風。

三、以社區居民利益為宗旨,加強團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心同德,實現共同進步。

四、注重調查研究,深入了解居民實際,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與社區居委會配合,共同做好社區工作。

五、對待居民群眾要耐心細致,態度和藹,不急不躁,不拖不推,講求效率,切實幫助居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六、嚴格要求,愛崗敬業,努力鉆研,熟練掌握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業務能力、服務水平,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

(一)站長崗位職責

1、負責社區服務站全面工作,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及時匯報任務完成情況;

2、抓好社區服務站人員分工,統籌協調各項工作;

3、建立規章制度、檢查責任落實,負責工作人員考勤和考核;

4、負責對上對外提交業務的簽字和審核確認;

5、協調對上對外關系,建立順暢工作渠道;

6、整合服務資源,提供優質服務;

7、及時解決問題,為社區服務站業務運轉創造條件;

8、完成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信息咨詢受理崗位職責

1、接待社區居民來電、來信、來訪、咨詢、借助96156平臺知識庫解答咨詢;

2、做好受理事項的登記造冊、每周工作情況匯總上報站長;

3、按照內部運行程序,做好分辦落實、協調催促、過程跟蹤、辦理結果錄入系統等工作;

4、負責社區人口、單位、便民服務設施等各類信息的采集、匯總、更新和上報;

5、社區網站的維護及社區服務站業務數據的統計和上報。

6、負責社區服務站檔案資料管理;

7、完成站長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黨團員服務崗位職責

1、在街道組織部和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和科學管理的方法,做好對社區廣大黨員群眾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

2、做好黨團員組織關系接轉工作;

3、做好老干部“四就近”服務工作;

4、為流動黨員、在職黨員提供服務,接受入黨申請人的入黨申請,接受青年志愿者申請人的申請,做好社區青年組織建設和服務;

5、開展各種便民利民服務活動,促使黨團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黨團員的權利;

6、接待轄區內的居民來信、來訪,收集人民群眾意見和建議,向上級領導和信訪部門反應社情民意,妥善處理群眾信訪問題,為群眾排憂解難;超前掌握情況,疏導各類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遇到本級無法處理的信訪問題時,及時向上級或職能部門反應,并做好*群眾的穩定工作,協助上級信訪部門處理群眾信訪問題;

7、完成站長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人口與計劃生育崗位職責

1、負責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的宣傳咨詢,協助辦理各項獎勵扶助工作;

2、協助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辦理各種計劃生育辦公服務事項。代理新生兒登記、流動人口婚育證明驗證登記,代辦生育服務證、獨生子女證、獨生子女父母各類獎勵與幫助,代辦流動人口孕檢證明、做好育齡婦女、流動人口、失業(下崗)人員計劃生育情況的登記建卡工作;

3、了解和反應育齡群眾的社情民意,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反映育齡群眾的意見和需求,提出建議,積極解決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4、負責育齡婦女信息系統(WIS)的維護,做好社區計劃生育基礎資料管理。組織開展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檢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活動,建立生殖保健服務檔案。做好社區計劃生育基礎資料管理和避孕藥具的發放及咨詢指導;

5、按照政府職能部門的要求,為社區育齡群眾開展其他計劃生育服務;

6、完成站長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五)社區福利與服務崗位職責

1、開具申請子女助學金證明、申請減免學雜費手續的證明、申請撫恤金證明、申請殘疾保險金證明;

2、掌握轄區內低保戶及低收入戶基本情況,建立臺賬。代理居民申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初審,低保和優撫對象廉租房申請、兩房申請,困難人員臨時救助、特困人員醫療救助、重殘人員生活困難補助,協助街道社保所和住保辦做好“一老一小”醫療保險參保手續及公租房事宜,代辦企業退休人員醫療關系接轉及醫療費用報銷;

3、掌握轄區內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建立臺賬,代辦老年證、老年優待卡、90歲高齡服務補貼、特殊老人服務補貼。協助街道老齡委做好老年人愛老、敬老等服務工作;

4、協助街道殘聯開展工作,掌握轄區內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建立臺賬,代辦殘疾人證,做好有關殘疾人的康復和就業、培訓及社會救助工作;

5、完成站長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六)社區公共文化和環境衛生崗位職責

1、嚴格執行社區文體器材和圖書室管理制度,切實發揮文體器材和圖書室的作用,并建立文體器材的維護機制和社區圖書室的圖書補充機制,保證器材和圖書不流失、不閑置;

2、加強文明市民學校建設,充分挖掘社區教育資源,建立起社會關心、支持教育,參與監督、管理教育的機制,不斷完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

4、代理流動人口子女在京入托、借讀證明,為流動人口子女兒童開具接種疫苗證明,代辦母子健康檔案證明;

5、協助社區居委會做好文體活動的組織和安排與活動管理;

6、轄區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單位和餐飲業、集體食堂的臺賬更新,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信息上報和及時處理;

7、協助社區居委會做好社區內的公共衛生管理及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

8、轄區精神病人臺賬更新、重點精神病人的管理;

9、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對轄區內學校、托幼園所臺賬更新;

10、對轄區內犬類、鴿子等家養禽畜加強管理、更新臺賬;

11、完成站長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七)綜合治理服務崗位職責

1、負責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礎信息的登記、錄入工作,并定期檢查巡視,動態維護。代理代辦出租房屋登記和流動人口登記,協助辦理暫住證及開具居住證明,檢查流動人口按規定辦理暫住證件,檢查督促房屋出租單位或個人按規定辦理租賃登記手續,檢查督促招用、留宿流動人口的單位(個人)按規定及時辦理登記手續;

2、按規定代理征收出租房屋稅款并及時上交街道流管辦;

3、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社區流動人口和出租房的管理工作;

4、落實各類安全防范措施,參與群防群治,維護社區治安,處理和協助處理火災、事故、自然災害等災害性事件;

5、提供義務咨詢、代書,聯系法律援助、協助開展人民調解工作、幫助維護消費者權益;代向有關部門、單位、組織提意見、提要求、講困難、講建議,代向政府部門咨詢政策及辦事手續;

6、協助開展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社區服刑人員和有不良行為青少年的幫助、教育和轉化工作,消除不穩定因素;

7、做好“法*”人員幫教轉化工作,掌握有關*發展動態及本社區重點人員的現狀,及時向街道綜治辦反應。協調有關反*的社會宣傳工作;

8、協助街道武裝部做好征兵登記工作;

9、加強對各類社情、民情的信息收集和上報下傳工作;

10、完成站長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3:社區志愿者服務站管理制度

某城社區志愿者服務站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規范和促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加快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健全和完善社區保障體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社區志愿服務是指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倡導和扶持下,從社區成員多種需求出發,組建以社區居民為主體的組織網絡,開展各種無償公益服務,協助解決社區問題,倡導社區居民互助,共同推動和諧社區建設的公益服務活動。社區志愿服務的主體是社區志愿者各社區志愿者組織。

第三條社區志愿者是在本街道各社區志愿者組織登記并獲得其同意,自愿為他人和社會提供無償服務的人員。

第二章機構和職責

第四條志愿服務組織機構由社區內自愿者服務隊和各社區志愿者服務隊組成。

第五條志愿者組織機構的職責: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招募、培訓、管理志愿者,確立服務項目,落實服務活動,為社會公益工作和社會保障工作等提供服務。

第六條一個規范化的社區志愿服務站必須具備“八

個有”:有常設的領導機構;有統一的標識〈統一懸掛“管城區北順城社區志愿服務站”牌匾規格:55cm*35cm〉;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辦公場地和必要的辦公設備;有一支相對穩定的志愿者隊伍;有志愿者和服務對象的檔案;有相對固定的服務項目;有完整的活動計劃和活動內容記錄〈圖片文字影像資料〉;有規范的規章管理制度。

第三章志愿者的注冊與管理、權利與義務

第七條志愿者的管理推行注冊志愿者制度。志愿者組織長期接納志愿者的報名申請。

第八條注冊志愿者的基本條件:熱心于公益事業,不怕困難,具有奉獻精神;具備與所參加的志愿服務項目及活動相適應的基本素質;根據自身愿望和條件選擇一個志愿服務項目,從事一定時間的志愿服務工作;思想品質優良,無不良嗜好,無違法亂紀行為,遵紀守法;能遵守《**市志愿服務條例》的相關規定,服從各級志愿者組織地管理;年齡16周歲以上(16周歲以下的可以跟隨監護人或在有組織情況下參加志愿服務)。均可到社區志愿者組織申請。

第九條注冊志愿者的申請程序:憑本人有效證件到所在社區志愿者組織填寫注冊登記表,所在社區志愿者組織按照志愿者的基本條件對申請人情況進行審核,對審核合格的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檔案。

第十條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享有以下權利:

(一)志愿者接受志愿者組織的培訓。培訓分為:志愿者基本知識培訓、服務技能培訓;

(二)志愿者在志愿服務活動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可以請求志愿者組織的幫助解決;

(三)志愿者組織根據志愿者所從事志愿活動的需要,可要求相關部門為參加志愿服務的志愿者提供相應的人身保險;

(四)志愿者享有監督、建議、批評、出入組織自由的權利。

第十一條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開展志愿服務;

(二)遵守《**市志愿服務條例》的相關規定;

(三)完成志愿者組織安排的服務工作等;

(四)維護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的聲譽和形象,保證服務質量;

(五)開展志愿服務時應當統一著裝或佩戴統一的標志。

第四章服務范圍和重點對象

第十二條社區志愿服務范圍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社區文化、社區教育、社區幫困、社區治安以及大型社會活動的服務工作等公益事業。這些服務以志愿者及其組織的行為能力為限。

第十三條社區志愿服務的重點對象是殘疾人、老年人、優撫對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難需要救助的社會成員。志愿者組織根據服務對象的申請或者實際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志愿者、志愿者組織與服務對象之間是自愿、平等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第五章保障與獎勵

第十四條社區要確保有專門的志愿服務工作場所、配備必要的辦公設施。

第十五條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的經費可接受社會捐贈和資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經費的籌集、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街鎮團組織和上級團組織的監督。

第十六條社區黨組織、居委會要落實專人分管志愿服務工作。

第十七條各級黨、團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在社區志愿服務中發揮主體作用。

第十八條社區黨員志愿者組織、婦女志愿者組織等統一納入社區志愿者服務管理體系,接受社區志愿者組織的協調管理。

第十九條建立志愿服務時間累計和績效評價制度,統一發放《**市注冊志愿者工作手冊》,志愿服務的時間累計數和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考核、表彰志愿者的重要依據。注冊志愿者每年至少要參加20小時的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