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藥品使用安全—丙酮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透明、無色、易揮發辛辣氣味的液體。沸點:56℃;蒸氣密度:2.0;閃點:-18℃;自燃點:538℃。爆炸極限:2.5~13%。蒸氣有甜味,似薄荷香味。作為一種溶劑,用于許多工業。用來制造涂料、清漆、除漆劑、橡膠、塑料、炸藥、染料、人造絲和攝影用化學物質。
二、毒性
屬于微毒性,對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并對黏膜有刺激作用。
最高容許濃度:400mg/m3(750ppm)
三、短期暴露的影響
吸入:濃度在500ppm以下無影響,500~1000ppm之間會刺激鼻、喉,1000ppm時可致頭痛并有頭暈出現。2000~10000ppm時可產生頭暈、醉感、倦睡、惡心和嘔吐,高濃度導致失去知覺、昏迷和死亡。
眼睛接觸:濃度在500ppm會產生刺激,1000ppm會有輕度、暫時性刺激。液體會產生中毒刺激。
皮膚刺激:液體會有輕度刺激,通過完好的皮膚吸收造成的危險很小。
口服;對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進大量會產生和吸入相同的癥狀。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皮膚接觸會導致干燥、紅腫和皸裂,每天3小時吸入濃度為1000ppm的蒸氣,在7~15年會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暈、乏力。高濃度蒸氣會影響腎和肝的功能。
五、火災和爆炸
高度易燃性。有嚴重火災危險,屬于甲類火災危險物質。在室溫下蒸氣與空氣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用干粉、抗溶泡沫滅火劑、鹵素滅火劑或二氧化碳來滅火。用水來冷卻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并驅散丙酮蒸氣。
六、化學反應性
與氧化劑(如過氯酸鹽)以及氯化劑與堿類混合物(如氯仿與氫氧化鈉)都能產生刺激反應。與二氯化硫和六氯三聚氰(酰)胺也能產生劇烈反應。對合成纖維有腐蝕作用。
七、人身防護
吸入:如蒸氣濃度不明或超過暴露極限時,應佩帶合適的呼吸器。
皮膚:如果需要,應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適的材料是丁基橡膠。在直接工作的場所應備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眼睛:戴化學放濺眼鏡,必要時可佩帶面罩。
八、急救
吸入:脫離丙酮產生源或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如呼吸停止應進行人工呼吸。
眼睛接觸:眼瞼張開,用微溫的緩慢的流水沖洗患眼約10分鐘。
皮膚接觸:用微溫的緩慢的流水沖洗患處至少10分鐘。
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給患者飲水約250ml。
一切患者都應請醫生治療。
九、儲藏與運輸
將丙酮儲藏于密封的容器內,置于陰涼干燥優良好通風的地方,遠離熱源、火源和有禁忌的物質。所有容器都應放在地面上。包裝號2(甲)、6。
十、安全與處理
提供良好的通風設備、防護服裝和呼吸器。移去熱源和火源。應停止或減少泄露。用黃沙或其他吸收物吸收液體。廢料可在被批準的溶劑焚爐中燒掉或在被指定的地方作深埋處理,遵守環境保護法規。
篇2:危險化學藥品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
一、實驗教學使用的化學危險藥品必須貯藏在專用室柜內,不得和普通試劑混存或隨意亂放;還要按各自的危險特性,分類存放。
二、化學危險藥品室、柜,必須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懂得各種化學藥品的危險性,具有一定的防護知識,并做到“五雙”管理,即雙人管理、雙本賬目、雙把門鎖、雙人領發、雙人使用。
三、化學危險品室要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栓、消防桶、黃沙等,學校主管領導和專管人員要定期檢查,節假日安排值班時,要把化學危險品室列為重點防范區。
四、定期對化學危險品的包裝、標簽、狀態進行認真檢查,并核對庫存量,做到帳物一致。
五、使用危險品試劑進行試驗前,必須向學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教師領用危險品時,必須提前計算數量,填寫《危險試劑領用單》,由專管人員和教師送取,不得讓學生代替。
六、對實驗中危險品的遺棄及廢液、廢渣要及時收集,妥善處理,不得在實驗室存留,更不可隨意導入下水道內。
七、危險試劑的管理和使用如出現問題,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須及時向學校領導如實報告,不得隱瞞。
八、專管人員對化學危險品保管和使用的安全性負有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