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自動焊工人職業衛生保護措施

自動焊工人職業衛生保護措施

2024-07-14 閱讀 9749

潤腸排毒

腸道可以迅速排除毒素,但是如果消化不良,就會造成毒素停留在腸道,被重新吸收,給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魔芋、黑木耳、海帶、豬血、蘋果、草莓、蜂蜜、糙米等眾多食物都能幫助消化系統排毒。魔芋:是有名的“胃腸清道夫”、“血液凈化劑”,能清除腸壁上的廢物。

黑木耳: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吸附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雜質,清潔血液,經常食用還可以有效清除體內污染物質。

海帶:海帶中的褐藻酸能減慢腸道吸收放射性元素鍶的速度,使鍶排出體外,因而具有預防白血病的作用。

豬血:豬血中的血漿蛋白被消化液中的酶分解后,產生一種解毒和潤腸的物質,能與侵入人體內的粉塵和金屬微粒反應,轉化為人體不易吸收的物質,直接排出體外,有除塵、清腸、通便的作用。

蘋果:蘋果中的半乳糖荃酸有助于排毒,果膠則能避免食物在腸道內腐化。草莓:含有多種有機酸、果膠和礦物質,能清潔腸胃,強固肝臟。

蜂蜜:自古就是排毒養顏的佳品,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維生素。常吃蜂蜜在排出毒素的同時,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經衰弱等癥也有一定效果。糙米:是清潔大腸的“管道工”,當其通過腸道時會吸掉許多淤積物,最后將其從體內排除。

預防措施

防止粉塵危害仍是當前勞動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建國以來,為了防止粉塵危害保護工人健康,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條例。1956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防止廠礦企業中的矽塵危害的決定》,規定含1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粉塵最高容許濃度為2mg/m3.1958年衛生部、勞動部等聯合公布了《工廠防止矽塵危害技術措施辦法》、《礦山防止矽塵危害技術措施暫行辦法》。近年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防治條例》(簡稱條例)和經過修訂的《粉塵作業工人醫療預防措施實施辦法》等,使塵肺防治工作已逐步納入法制軌道。多年來各級廠礦企業和衛生防疫機構;在防塵工作上,結合國情已經做了不少工作,總結出“革、水、密、風、護、管、教、查”八字經驗,取得了很大成就。革,即工藝改革和技術革新;水;是濕式作業;密,即密閉塵源;風,是通風除塵,護,即個人防護;管;是建立規章制度,維護管理;教,是宣傳教育;查,是定期檢查評比、總結,定期健康檢查。除此,還制訂、修訂、乃至增訂了粉塵衛生標準,為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這樣,使得不少廠礦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逐年下降,塵肺發病率降低,發病工齡和死亡年齡均有延長。但我國工農業發展速度增長很快,新的廠礦允其是鄉、鎮工業的廠礦增長迅猛,接塵作業工人日漸增多,而其中一些廠礦企業防塵措施尚不完善,從而造成環境污染嚴重,塵肺發病例數日漸增多,粉塵危害仍十分嚴重,值得引起重視。

(一)組織措施

根據條例規定不僅地方政府,企事業主管部門以及廠礦領導應十分重視防治塵肺的.組織領導工作,而且應在制定經濟發展計劃的同時,要安排落實這項工作,并應設有專人組織實施。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塵肺病防治工作負有直接的責任,應采取措施不僅要使本單位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達到國家衛生標準,而且要建立健全粉塵監測、安全檢查、定期健康監護制度,加強塵肺患者處置、療養管理和宣傳教育等工作。

(二)技術措施

采用革、水、密、風、護等綜合措施,做好防塵、降塵工作,是防治塵肺的最根本的預防措施。

1.改革工藝過程,革新生產設備即“革”,是消除粉塵危害的根本途徑。如遠距離操縱、計算機控制、隔室監控等避免接觸粉塵;采用風力運輸、負壓吸砂等減少粉塵外逸;又如用含石英低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作為鑄型材料,減輕粉塵的危害。

2.濕式作業,是一種既經濟又簡便實用的防塵措施。如采用濕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原料;礦山濕式鑿巖、井下運輸噴霧灑水、煤層高壓注水等作業,基本上可以防止粉塵飛揚,降低環境粉塵濃度。

3.密閉、抽風、除塵。對不能采取濕式作業的場所,應采用密閉抽風除塵辦法。如采用密閉塵晾與局部抽風相結合,防止粉塵外逸。抽出的含塵空氣再經除塵裝置處理后排入大氣。

(三)衛生保健措施

1,接塵工人健康檢查根據“粉塵作業土人醫療預防措施辦法”規定,從事粉塵作業工人必須進行就業前和定期健康檢查,有的還應做脫塵作業檢查。

(1)就業前檢查;準備從事接塵作業(含轉崗準備接塵)的職工,必須參加就業前檢查。檢查項目有職業史;自覺癥狀和既往病史;結核病接觸史;一般臨床檢查;拍攝胸大片以及必要的其他化驗檢查。不滿18歲以及有下列疾病者均不得從事接塵作業:

①活動性結核病;②嚴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及支氣管疾病,如萎縮性鼻炎、鼻腔腫瘤、支氣管喘息、支氣管擴張及慢性支氣管炎等;③顯著影響肺功能的胸部疾病,如彌漫性肺纖維化、肺氣腫、嚴重的胸膜肥厚與粘連、胸廓畸形等;④嚴重的心血管系統疾病。

(2)定期檢查:其目的是及時發現塵肺患者并觀察病情變化。檢查間隔,由地方衛生主管部門根據情況決定,原則是接觸情況重的每1-2年檢查一次,接觸情況輕的每2-3年檢查一次,有的情況可隔3-5年檢查一次。

已脫離粉塵作業的職工,檢查間隔可根據接觸粉塵性質的具體情況確定;塵肺患者復查一般每年1次,視病情的變化可適當縮短或延長;診斷O+者,每年復查1次。體檢項目應包括職業史、自覺癥狀和拍攝后前位胸大片。發現有不宜再繼續從事接塵作業的疾病的工人時,應及時調離。

脫塵作業檢查。凡因故調離接塵作業職工,在脫塵前應盡可能進行一次健康檢查,記載職業史,拍攝胸片。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解脫塵時的健康狀況,而且也為今后隨訪觀察是否發生晚發型塵肺存留檔案資料。

2。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在生產現場條件受限制,粉塵濃度暫不能達到衛生標準時,可佩戴防塵口罩,作為輔助措施。國內常用的防塵口罩有湘勞—I型、武安303型、包鋼I型以及其他簡易型的口罩等。有時還可佩用送風式防塵頭盔等密閉式個人防護用具。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對增強個人體質,提高防病能力十分有意義。另外,還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養成良好習慣。

篇2:工人安全環保職業衛生工作職責

1、應當嚴格遵守單位及部門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2、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3、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本部門負責人報告。

4、有權對本部門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5、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6、精心維護設備、保持作業環境整潔,搞好文明生產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