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花城小區自行車摩托車行駛管理規定

花城小區自行車摩托車行駛管理規定

2024-07-14 閱讀 4799

花城小區自行車、摩托車行駛管理規定

為維護小區公共秩序、交通秩序,及時控制自行車、摩托車亂停、亂放的現象發生,為業主提供寬敞的單車、摩托車停放場地,維護小區全體業主的利益,特作出以下規定:

1、服務中心、地產返修辦、監理公司及需要進入小區的合作單位的員工均必須嚴格執行此規定。

2、自行車、摩托車行駛要求:在zz花城小區內行駛僅限于各主要干道(瀝青路上),帶有燃氣集團標識的煤氣搶修警用摩托車除外,騎車對象僅限zz花城的業主及崗位巡邏人員。

3、安全、技術、環境、返修等部門因工作需要在小區巡視或巡邏檢查的公用車輛,要求在巡邏自行車上必須懸掛明顯的標識,否則將嚴禁進入小區。

4、允許為業主配送貨物、送水的三輪車和遞送信件的自行車或摩托車進入小區主干道,但必須由安全員全程監控,停放在指定區域;

5、小區內自行車、摩托車停放位置有限,所以此車位僅限于本小區業主和因工巡邏車停放使用。

6、服務中心、返修辦、清潔公司、監理公司及其他合作單位人員的個人單車或摩托車嚴禁進入小區,只限停放于南海方向在項目部食堂外圍馬路邊,廣州方向停放在公交車終點站對面的馬路邊(安全5號崗前面)。

7、凡是到小區辦事、來訪施工的自行車、摩托車(除載重物外)全部停放在小區的出入口,安全應做好解釋工作。

8、服務中心安全部的巡邏警用摩托車可進入小區瀝青主干道及外圍崗位的巡邏檢查,但時間要求在早上8:00至晚上10點前。

9、嚴禁工作人員將自行車停放在各辦公室門前或駛入組團內,發現停放現象安全人員可直接推走上交服務中心理。

10、嚴禁在小區內用公用自行車載人,允許有強烈要求的業主將單車通過組團進入,停放在自己家里,但禁止停放在非制定區域(如公共樓道等)。

11、zz花城安全崗位:1號、5號、19號應不定時對單車、摩托車停放點進行理順,盡可能的讓臨時停車場發揮大最大的效用。

篇2:A廠區車輛行駛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在廠內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輛時速一律不得超過10公里,進出廠門、交叉路口、彎道,不得超過5公里,前后車保持一定的車距,并在車輛進出和彎道等處設置安全警示牌。

第二條交叉路口、彎道、狹路、車間門口、消防栓附近、危險地段及要道一律不準停車。

第三條在裝運各種超高、超寬、超長等材料物件時,要設明顯的安全標志及必要的安全措施。在運輸時,如發現有不安全情況時,應及時停車,妥善處理。

第四條在裝運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時,要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確保安全。

第五條鏟車、電瓶車等在行駛時,應到“六減速”(在不平路上減速、在狹路減速、在轉彎道時減速、在交叉路口減速、在人多處減速、在接近目的地時減速)。

第六條嚴禁兩輛鏟車合抬貨物共同行駛;嚴禁在鏟車上站人行駛;非生產和工作需要,嚴禁動用車輛。

第七條騎車不準雙手脫把,不準撐傘,不準騎快車,不準攀扶其它車輛。

第八條車間內不準騎自行車,進出廠門下車推行。

第九條摩托車、助動兩用車等應置放在廠區指定地點,一律不準駛入廠生產區域內。機動車輛駛入廠防火防爆區域必須經企業安全部門批準同意,并在排氣口安裝符合要求的阻火器(限火星熄火器)。拖拉機一律熄火推入(出)生產區域。

篇3:車隊司機安全行駛規定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車輛管理工作,理順用車秩序,更好地提高車輛使用效率,降低費用,減少開支,根據“安全、便捷、降耗、增效”的原則,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和以往經驗,特制定本規定。

一、交通安全方面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的方針,部門主要負責人對本部門駕駛人及車輛交通安全負領導責任,堅決杜絕本部門人員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

2、所有駕駛人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禮貌行車,謹慎駕駛,嚴禁酒后駕車和無證駕駛,杜絕行車責任事故。

3、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協助車管部門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及時向車管人反饋所管轄范圍駕駛人、機動車的相關信息。

4、所有駕駛人應按時參加公司組織的各種安全學習、年審等活動,因工不能按時參加者由部門負責人報分管領導同意,否則按公司有關規定處罰。

5、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積極完成任務,不違章,對于危及行車安全的違章指揮,應講明道理堅決杜絕。

二、駕駛員管理

1、公司職工駕駛證更換或增駕后應及時重新登記。

2、積極學習車輛知識,熟悉所駕車輛的技術性能和技術狀況,不斷提高駕駛技術,努力降低消耗,確保行車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3、愛護車輛,保證設備完好和隨車手續、工具滅火器齊全有效。認真執行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的“三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經常保持車輛整潔和技術狀況良好。

4、嚴格遵守公司紀律,未經領導批準,不準自行選擇和改變行車路線,更不準繞路辦私事、出私車、謀私利。

5、嚴格執行值班制度,所有定車駕駛員(含兼職駕駛員)均需按規定參加值班。值班時交接及時、清楚,按時值班。

6、未經公司領導同意,不得駕駛他人駕駛的車輛,也不準私自將自己所駕車輛交給他人駕駛。

7、提高服務意識,講求服務質量,盡心盡力讓用車單位滿意,愛護客、貨,不發生貨差、貨損和貨物丟失等事故。

8、發生交通事故,必須首先搶救傷員并向交警報案。同時盡快報告部門領導和車管負責人共同予以妥善處理,嚴禁私自處理,更不得肇事逃逸。

9、公司所屬車輛,必須責任到人,實行專責人制度,專責人要對指定車輛的技術狀況和技術性能及維護修理等負責,保持車輛性能良好。

10、專責人必須按期將需要審驗的車輛交汽修中心按審驗要求作好審驗,未按時審驗及造成的一切損失由專責人負責。

三、機動車輛管理

1、車管負責人必須對公司所有車輛建立技術檔案,對車輛的行駛里程、維護、修理、換件等進行登記,所有車輛必須服從車管負責人的管理。

2、公司所有車輛上路,必須牌證齊全、有效。專責人應每季度末到汽修中心對負責車輛進行一次技術檢驗并有檢測人簽字,不合格的必須進行維修,否則不準上路行駛,公司也不下撥下一季度的車輛所需經費。對不按規定檢測且告知無效者,車管負責人將收回其所駕車輛,待檢修完畢后方準行駛。

3、公司屬車輛的正常保養、維修必須到公司汽修中心進行,需要在外維修須請示車管負責人同意,并將結算單據交車管負責人存檔。新購車輛尚在保修期內的可到維修站保養維護,保養維護后必須將結算單據交車管負責人存檔。專責人須嚴格按車輛保養周期保養,保養后由汽修中心登記并在隨車保養記錄上簽字方為一次有效保養,車管人不定時對保養狀況進行抽查,未及時進行車輛保養、維修的或兩次(含兩次)以上未及時參加公司組織的季度檢測,大修費用自理。

4、公司車輛使用范圍,一般只在指定部室使用,未經公司領導同意不得自行調換。車輛未經公司領導許可不得外借,外借時須由本公司該車駕駛員駕駛,不得單借車輛。

5、嚴格車輛派出手續,所有車輛必須記好行駛記錄。

6、公司車輛實行燃油定量消耗制度,各部室應根據標準進行考核,做到節獎超罰。

7、公司所有車輛(含私家車)進出庫區必須減速行駛,在庫區必須按規定位置停放,不得妨礙交通。所有公車駕駛員不準開車回家過夜,也不準在公司大院以外的地方過夜。(外派車輛除外)

8、公司所有車輛的維修必須到公司汽修中心實施。汽修中心應確保維修質量,并按照市場收費標準收費。

9、所有車輛必須按規定及時進行一、二級維護,以確保車輛完好率達到95%以上。車輛大修、事故修理、更換輪胎、電瓶等須經車管負責人檢驗同意,否則,不準更換。

10、車輛維修出廠時,駕駛員應認真檢驗,確認維修質量合格方準接車出廠。否則應予返修。

11、任何人不準駕駛公車辦私事,也不準駕駛私家車辦公事,否則出現任何觸及法律、法規等問題后果自負。

四、處罰管理

1、凡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對責任人處以1000元罰款。

(1)未經領導同意,私自將車輛外借的。

(2)未經領導同意駕駛他人車輛或私自將車輛交給未經準駕許可的人駕駛。

(3)駕車肇事,不向領導報告的。

(4)駕車肇事,負主要責任的。

2、凡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對責任人處以800元罰款。

(1)不按規定檢查、保養、維護車輛或盲目蠻干、違章操作,造成車輛不正常損壞的。

(2)不按規定進行車輛季度檢測、保養,沒有保養記錄本的。

(3)未經領導同意,私自進行經營活動的。

(4)倒賣車輛燃油或將燃油送人、私用的。

3、凡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對責任人處以500元罰款。

(1)未經領導同意自行改變行車路線和出私車、辦私事的。

(2)未經領導同意,開車回家過夜或在公司辦公區以外的地方過夜的。

(3)未經領導同意,自行維修車輛更換部件總成的。

(4)丟失車輛行駛證。

(5)造成車載貨物損壞、丟失的。

4、凡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對責任人處以300元罰款。

(1)車輛在庫區內不按規定位置停放、妨礙其他車輛通行的。

(2)不按規定進行車輛“三檢查”制度,駕駛故障車上路,影響工作的。

(3)駕車肇事,負同等責任的。

(4)無故不參加車輛季檢、年審的。

(5)駕駛與駕駛證準駕車型不相符合的車輛的。

5、對違反1-4條之規定,造成公司財產損失的包賠損失,視情節輕重酌情處理。

6、特別處罰

根據公司《管理工作規范》補充規定,嚴禁酒后駕車。一經發現或被舉報查實立即解除勞動合同。

六、乘車人員要求

1、乘車人員要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爭做文明乘客。

2、乘車時,乘客要坐穩扶好,聽從駕駛員指揮系好安全帶,不得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車外,車未停穩不準上下車,不準私自開啟車門。

3、車廂內禁止吸煙,不準隨地吐痰或向窗外亂扔雜物。

4、行車中不準與駕駛員閑談及其他妨礙駕駛操作的行為。

5、乘車人應注意保管隨身物品,下車時及時帶走避免遺漏。

6、車輛發生危急情況時,應服從駕駛員安排,及時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