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發電廠職業衛生防護措施
國內火力發電廠的工程建設應考慮所處地理位置的大陸性氣候,以及全年四季的盛行風向。廠區易采用三列式布置,合理地依次安排升壓站和冷卻塔、主廠房、煤場,將廠前區、生活區、生產區、施工區的功能區分明確,布置緊湊合理。
?職業病防護措施的實施
?1.工程選址及總評面布置
國內火力發電廠的工程建設應考慮所處地理位置的大陸性氣候,以及全年四季的盛行風向。廠區易采用三列式布置,合理地依次安排升壓站和冷卻塔、主廠房、煤場,將廠前區、生活區、生產區、施工區的功能區分明確,布置緊湊合理。儲煤場所處位置應于廠區全年最小風頻的上風側,盡量減少對廠區建筑物的污染,生產布局合理,將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離,作業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離,高毒作業場所與其他場所隔離,作業場所不住人。還應考慮周邊有無其他大型廠、礦企業,是否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相互影響。
?2.建筑物衛生學要求
?火電廠建筑物應具備良好通風條件,控制(操作)室應有空調裝置和機械通風,保證作業人員有足夠的新鮮空氣量。建筑物的構造應使產生粉塵、毒物的車間結構表面不易積塵、沾毒,并易于清除,熱散發車間應易于通風散熱。建筑物應采用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相結合,滿足各操作崗位作業人員對照明度的要求,主控室應以人工照明為主。
?3.衛生工程防護設施
?火電廠的工程建筑應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從根本上防止和減少職業病危害的發生,同時對毒物、粉塵、噪聲采取防范和管理措施,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必須做到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防塵:在工藝設計和施工中對設備和管道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和防磨材料,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杜絕無組織排放。防塵措施主要包括:
?(1)煤場每隔若干米裝一噴頭,每天噴水若干次,并在周圍增加綠化帶,以減少煤塵污染。
?(2)如采用門式滾輪堆取料機,應加噴霧裝置,每臺滾輪機噴水量為5-6m/h。
?(3)筒倉原煤斗設重力式擋板,在葉輪給煤機上應設除塵器。
?(4)在碎煤機室及各運轉站設置緩沖鎖氣器,設密閉裝置和除塵系統,皮帶、地面設水沖洗設施,及時清洗地面灰塵。
?(5)在輸煤系統的值班室安裝隔塵隔聲裝置,實行巡檢制。
?(6)煤倉間每個原煤斗安裝布袋式除塵器或其他除塵效果好的除塵器。
?(7)采用負壓式吸塵系統清除鍋爐房和煤倉間輸煤皮帶層的散落灰塵。
?(8)鍋爐底層及運轉層、灰漿泵房、各運轉站、碎煤機室、筒倉均應設水力清掃裝置,防止二次揚塵。
?(9)磨煤制粉系統、干灰系統檢修時要抽盡存粉或用水沖洗干凈。
防塵口罩
?防噪聲:在工藝設計中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對噪聲較大的設備設置相關消音器,在噪聲集中地區設置隔聲操作室,實行遠距離操作控制。防噪聲措施主要包括:
?(1)送風機、空壓機的入口設消音裝置。
?(2)鍋爐各閥門排汽口設高效消音器。
?(3)汽輪發電機組設置隔音罩室,內襯吸音板,以達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4)對高溫高壓蒸汽管道,控制其流速在設計流速范圍內,避免接近流速上限;并采用特殊保溫材料,以降低高速氣流產生的噪聲。
?(5)在煙氣管道設計時,努力做到布置合理,流道暢通,以減少空氣動力噪聲。
?(6)集中控制室周圍布置環行走廊,并選用有較高隔聲性能的隔聲門窗及有較好吸聲性能的墻面材料,能夠起到防噪隔聲作用。
?(7)各值班室應為單獨的值班房間,均應采用適當的隔聲措施。
?防毒及防酸堿:在工藝設計中對產生毒物的生產過程和設備,考慮機械化和自動化,加強密閉,避免直接操作,并應結合生產工藝采用通風措施。防毒、防堿措施主要包括:
?(1)對氨、聯氨倉庫及加藥間、化驗間設有自然進風、排風設備。
?(2)對酸堿庫、酸堿泵房、酸堿計量間、蓄電室,設有自然進風、排風設備。
?(3)檢修作業或輔助生產時,作業場所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加強現場通風,以減少對作業人員的危害。對特定崗位設置防毒面具等防護用品,對接觸強酸強堿的作業人員應配備專用防護用品。
?防高溫:在工藝設計中應盡量使操作人員遠離熱源,同時根據其具體條件采取必要的隔熱降溫措施。隔熱降溫措施主要包括:
?(1)汽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余熱,可采用機房側窗自然進風,屋頂機械排風。
?(2)對高溫設備和管道應進行保溫或加隔熱套,保證其外表溫度小于50℃。
?(3)集控樓應設置集中制冷、加熱站,為機爐電集控室、計算機室、化學運行控制室、低溫取樣架間提供冷、熱源。
?4.應急救援措施
?(1)對產生劇毒物質、高溫等作業場所、崗位,應考慮相應的事故防范和應急救援設施、設備;在廠房項目建設中應增設必要的應急救援和事故防范設施,同時制訂應急救援預案,配備經培訓的應急救援人員和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應急救援預案應及時修訂、不斷完善,并定期組織演習。
?(2)生產中可能突然溢出大量急性中毒或易燃爆的化學物質,作業區域應設置監控報警裝置和警示牌。在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區域,如:高爐煤氣凈化與TRT發電、煤粉制備干燥處等應設置一氧化碳監測報警儀器。
5.個人防護用品
在工程技術治理手段仍無法達到衛生限值時,應根據作業人員所在崗位特點,配備必要的防塵口罩、防噪聲耳塞等勞動安全防護用品。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應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對有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在醒目的位置上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包括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急救措施等內容。化學車間應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
6.衛生輔助設施
應根據車間的衛生特征,在區域內的適當場所設置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女工衛生室等生活衛生輔助用室。
7.職業衛生管理
應根據企業生產性質,設置職業衛生及職業病防治管理機構,配置必要的儀器設備,設置職業衛生檢測站和安全教育室,配備有關的檢測分析儀器。應有專人負責職業衛生管理及衛生防護設施的保養、維護工作。
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的學習和宣傳,進一步增強企業和員工的法律意識,嚴格依法辦事,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方針,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加強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充分認識職業病危害的嚴重性和可預防性,增強個體防護意識。
應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對職業病防護用品、勞保防護用品的配置、發放、個人佩帶使用情況進行檢查,以保證企業遵循國家關于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原則,保證員工在正常生產情況下和嚴格使用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條件下,在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條件下工作。
建立企業的職業健康監護制度,實行制度化管理,高度重視生產環境監測工作以及設備檢修期間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作業人員的影響,增設事故、維修防護措施;加強生產設備及防護設施的維修和管理,確保衛生防護設施正常運行;定期對作業人員所在的作業場所進行有害因素監測。按《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的規定,定期對作業人員進行健康監護體檢,及時發現職業禁忌癥患者和疑似病人,對該類人員進行相應的工作調整、變動,必要時給予休假,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篇2:附一醫院醫務人員職業衛生防護制度
第一醫院醫務人員職業衛生防護制度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操作規程,減少各種危險行為。
二、強化職業安全意識,建議醫務人員接種乙肝疫苗。
三、嚴格遵循標準預防的原則,熟練掌握和正確使用防護技術和用品。,
四、避免有可能造成醫務人員傷害的操作,正確處理意外刺傷事件:
五、正確處理病人使用后的設備、污染物品以及醫療廢物。
六、當出現職業暴露傷害時,應遵循暴露后的處理原則,按規定進行報告、登記、評估、預防性治療和定期隨訪。
七、發生銳器傷后積極采取補救措施:
銳器傷后傷口緊急處理:
1、捏住傷口近心端,以阻斷靜脈回流
2、立即用流動水沖洗,向傷口部位方向持續推擠,擠出傷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擠一松,避免將污血倒吸入血循環。
3、碘伏或酒精或碘酒消毒傷口;其他處理
病人HIV(+)
(1)發生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后盡早服用雙汰芝,最好在4小時內實施,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即使超過24小時,也應當實施預防性用藥
(2)醫務人員抽血檢查Anti-HIV,并于暴露后4周、12周、6月定期追蹤檢查Anti-HIV病人HbsAg(+)
(1)醫務人員HbsAg(+)或Anti-HBs(+):不需要注射疫苗或HBIG
(2)醫務人員HbsAg(-)Anti-HBs(-)未注射疫苗:24小時內注射HBIG并一周后接受HBV疫苗注射
(3)醫務人員HbsAg(-)Anti-HBs(-)已完成疫苗注射未產生抗體:24小時內注射HBIG并補一劑疫苗
(4)醫務人員HbsAg(-)Anti-HBs(-)正接受疫苗注射未產生抗體:24小時內注射HBIG并繼續完成疫苗注射
(5)暴露后六個月、一年,追蹤HbsAg、Anti-HBs病人Anti-HCV(+)
(1)醫務人員Anti-HCV(+):繼續追蹤肝功能
(2)醫務人員Anti-HCV(-):注射干擾素3天,暴露后3個月、6個月、7個月、1年定期追蹤肝功、Anti-HCV病人TP(+):醫務人員預防注射長效青霉素,暴露后三個月追蹤TP
篇3:職業衛生個人防護用品發放使用管理制度
1、勞動防護用品時企業免費發給職工個人保管使用的公共財物,是保證職工在生產過程中安全和健康的一種輔助措施,必須堅持在生產中使用,不得折發現金給個人。
2、勞動防護用品根據車間的實際工作需要實行定額、定量、定期統一發放,個人自己保管,同時為杜絕用完的含鉛的防護用品亂扔亂丟,保障公司環境和員工健康,公司規定以舊的定期以舊的勞保用品換新的,如在個人保管過程中丟失或用完后亂扔不回收的,按成本價扣款。
3、員工自愿多領勞動防護用品的按成本價扣款。
4、勞動防護用品分防毒,防腐蝕,防噪音,按不同部門分發,如職工工種有變動時,應及時辦理手續改發現行工種的勞動防護用品。
5、勞動防護用品的購置必須符合《職業病防治法》中的相關規定及具有合格檢驗證書。
6、員工進入車間工作時必須嚴格按公司的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由各車間主管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