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防護用品時影響因素
當作出了使用個體防護用品的決定并選定護品的類型后,為了正確的使用,需要考慮以下因素。對于一項考慮周詳的個體防護用品使用計劃,這些因素構成了一個基本的檢查有。
(1)佩戴合適
為保證完全的保護,佩戴合適是一項必須的要求。有些個體防護裝置的設計及尺寸僅局限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不同種族其臉型也有差別。例如,針對高加索人設計的面罩,載在黑色人種臉上就不合適。對于個體防護用品自身來講,用來在穿戴上調節的余地是有限的。
(2)使用期限
護品使用者必須做到無論何時出現危害,個體防護用品都佩戴在身,所以佩戴者的接受程度就很重要。不管是出于何種原因,一種用品不能被接受,人們就不愿意佩戴它,從而影響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注意力和精力。
(3)舒適
舒適雖然是一個主觀性的指標,但是,對用戶而言通常也能有一致的感受和看法。
(4)保養
要經常清潔、檢查和維護,其使護品處在可以使用的狀態。
(5)培訓
使用者及主管必須了解其使用限制、正確的使用方法、正確的佩戴方法及必要的保養方法。為達到所需要的保護效果的標準,這些知識是必須的。
(6)相互關系
這是考慮到在工作環境中,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的實際問題提出來的。有些眼部保護用品與周圍的光線不相匹配,還有一些在戴上呼吸保護器具后,使用不方便。這類問題可以通過正確的選擇來解決。但是,在選擇單項的個體防護用品時,需要有一個全面的考慮,這樣可以對個體防護用品作出組合的選擇。例如,一個防毒面罩除了可以保護呼吸道之外,還可以在設計中加入對眼的保護。
(7)管理承諾
這是在任何一種安全計劃中都要有的必須條款,特別是對個體防護用品來講更為需要,因為這是防止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線。任何一起工人未遵守要求來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的事件都會引起勞資關系及政策方面的糾紛。
篇2:中建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中建六局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采購、個人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帶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等,必須符合《安全帽》(GB2811)、《安全帶》(GB6095)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不得采購和使用無安全標記或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
二、采購勞動防護用品時,應查驗勞動防護用品生產廠家或供貨商的生產、經營資格,驗明商品合格證明和商品標識,收集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或由供貨商簽字蓋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以確保采購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三、購置的勞動防護用品按照相關規定按批量進行安全性能試驗、檢驗,并按照有關要求進行周期性檢驗。
四、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和管理堅持“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免費發放,不得以貨幣或實物替代。購置的勞動防護用品應有采購、發放管理臺帳,臺帳中應明確領取人簽字手續,管理臺帳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五、勞動防護用品應專人管理,貯存過程中通風,避光,隔熱,并避免化學品的侵蝕。
對施工作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定期檢查,督促相關分包企業和人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六、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保證施工作業人員能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工程項目部應有教育培訓記錄,有培訓人員和被培訓人員的簽名和時間。
七、對損壞或性能不符合防護條件的防護用品應予以報廢。
篇3:特種防護用品管理檢驗制度
(1)、特種防護用品暫定為: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繩、安全鞋、防靜電導電安全鞋、絕緣靴鞋、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電焊面罩、防噪聲護具、電焊護目鏡、爐窯面罩、防塵口罩、防塵口罩濾料、防靜電工作服、防酸工作服、防堿工作服、防塵工作服、防水工作服、阻燃防護服、專用防護手套等。
(2)、采購特種防護用品必須向生產廠家、銷售單位索取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安鑒證、銷售許可證、檢驗報告書等有關證件。規定的證件不全的特防品不得采購。
(3)、特防品入庫前必須經作業隊設備物資室與安全質檢室對其質量、安全性能等進行嚴格檢查驗收,證件不全、質量不合格、安全性能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得驗收入庫。
(4)、特防品必須設專人保管、維護和檢驗。建立發放使用管理臺帳,隨時掌握其質量安全狀況,失效和報廢的特防品必須及時更換。
(5)、特防品必須按規定的使用周期到當地有關權力機關批準的檢驗單位進行定期檢驗和測試,不合格的或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特防品不得繼續使用。
(6)、特防品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輕微破損要及時修復,嚴重破損達報廢程度時必須報廢。每年開工前,物資設備室與安全質檢室聯合組織專人對特防品進行檢驗和試驗,確保其使用狀態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