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范
完善的使用管理制度,可以使勞動防護用品在受控狀態正確地發揮作用,有效地保障從業人員的安全和健康。其內容應包括:正確選擇、使用、現場存放、維護、更換、培訓人員掌握必要的知識、日常監督等。
1.識別每個工作場所的危險因素,提供正確類型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都是為防護特定的危險因素而設計的。一旦選用錯誤,危害極大。2005年,沈陽市某單位在空調井維修過程中,發生了1起3死1傷的惡性事故。1人先在氧氣不足的密閉井里被熏倒,后面3人為救人錯誤地使用了過濾式防毒面具。正確的勞動防護用品應該是空氣呼吸器。如果該單位能夠對密閉井的缺氧因素進行識別,制訂開蓋換氣達到規定時間后,用火柴能否在井內正常燃燒來判斷氧氣是否正常的控制措施,這起事故就會避免。后面3人如果掌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知識,就不會造成事故的擴大。
在每個識別出危險因素的工作場地或設備上,清楚地標出需要佩戴的勞動防護用品。標記可以消除從業人員對是否佩戴勞動防護用品的疑問,提醒從業人員在此必須佩戴防護用品。
2.培訓從業人員正確使用和維護自己的勞動防護用品通過適當的指導、演示、員工試用等培訓手段,通過口頭和書面2種方式,告訴需要佩戴勞動防護用品的每個從業人員:①為什么必須使用勞動防護用品;②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需要使用;③怎樣使用;④怎樣保管;⑤使用中的注意事項。保證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培訓必須達到人人都懂,個個會用的目的。
3.為勞動防護用品提供適當的存放場所
規定在什么地方儲存和儲存的方法。如果不能直接看到里面存放的勞動防護用品,則應該在儲存地點外準確醒目地標示出儲存的勞動防護用品的名稱、數量等信息,并保證存取及清點方便。用完后要及時歸位。
4.防護用品的維護和更換
任何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效率都可能隨時間和重復使用而減少,為了保證勞動防護用品的正常使用,正確的維護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應該建立維護計劃。指定一組人負責個人防護用品的維護,讓所有使用它的工人都知道怎樣保存、定期清洗和維護、出了問題應由誰負責。為清洗提供物質支持,例如提供好的沖洗、清洗設施。一定要使所有的備件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
5.日常監督是制度有效運行的保障工作場所內存在的危害并非每天都引起死亡、受傷和疾病,這就給從業人員一個錯覺,認為勞動防護用品是不需要的,因此,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并結合相應的管理手段加強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使用單位根據自己企業的規模,建立安全機構或設立專(兼)職安全監察人員,定期對不同的工作場所進行巡視,識別隱患和不安全行為,包括檢查是否在需要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崗位沒有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檢查人員一定要在發現問題后立即糾正錯誤行為,并寫出不安全情況的書面記錄。對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從業人員應給予鼓勵,對不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從業人員應給予批評教育,并要做到持之以恒。
監督檢查前應做好人員培訓、檢查計劃、檢查表等準備工作,明確檢查的目的、范圍、時間、參加人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對結果進行匯總評價,利用“不”字分析法,針對各個環節存在的不適合、不完善、不滿意、不足等情況,結合單位的資源情況,對每個環節提出改進目標。通過一點一滴的改善,逐步達到理想的狀態。
篇2: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煤氣防護用品使用維護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證煤氣防護用具能夠得到及時維護、有效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圍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從事煤氣生產、回收、輸配、貯存、使用等作業單位、人員。
3職責
3.1各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負責煤氣防護用品的具體管理,并責成專人管理。
3.2安全科負責監督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使用。
4管理要求
4.1煤氣防護用具只允許作業人員進行煤氣作業時使用,不準隨意外借和挪作他用。
4.2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建立防護用具管理臺帳。
4.3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對防護用具進行經常性檢查,并做好記錄,防止丟失、損壞或急用時出現故障,隨時保證空氣呼吸器氣瓶內有足夠的壓力和氣量。
4.4檢查內容:
4.4.1空氣呼吸器要保持氣瓶內滿瓶或最高壓力。
4.4.2每次使用后對空氣呼吸器用具進行清潔,把氣瓶存滿或存到備用狀態下,壓力應達到額定壓力,再存放到箱內保存,存放箱要放在本崗位操作室,專人監護,防止丟失、損壞。
4.5煤氣防護用品使用人員必須經安全科培訓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使用。
4.6使用空氣呼吸器時,應首先檢查面罩是否嚴密,檢查辦法遵照產品說明書。
4.7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煤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如發生故障或損壞,及時匯報安全科,并由專業人員處理。
4.8空氣呼吸器規定使用二年,到期提前上報安全科進行年檢。
4.9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有非正常損壞,要追究責任,照價賠償。
5相關記錄
5.1《煤氣防護用具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