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個人防護用品制度維護規范

個人防護用品制度維護規范

2024-07-14 閱讀 6697

1、相關制度:

由于用人單位負責人和勞動者本人對個人防護用品(PPE)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用人單位負責人認為購買PPE加大生產成本而不愿意使用;勞動者佩戴PPE感到不習慣等原因,在不少用人單位PPE未得到很好應用。因此,應從立法和規章制度上來規范PPE的使用。一些發達國家,從立法角度強制性使用PPE,如有違反,用人單位主被課以高額罰金,嚴重者吊銷經營許可證;勞動者除被課以罰金外,并有解除工作合同的可能。我國針對PPE的制造和使用也制定了一些國家標準,但大多數是技術規范,對強制使用還缺乏有力的法律條款,應進一步完善。

2、注意事項:

要正確選擇PPE。企業應應針對防護要求,正確選擇性能符合要求的用品,絕不能選錯或將就使用,特別是絕不能以過濾式呼吸防護器代替隔離式呼吸防護器,以防止發生事故。

加強使用意識,進行培訓與訓練。企業應利用各種途徑,如培訓班、宣傳冊、車間板報和標語等,對使用PPE者加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使用的目的和意義,反復訓練,熟練掌握使用方法。

對于結構和使用方法較為復雜的用品,如呼吸防護器,宜反復進行訓練,使能迅速正確;反復進行訓練,能迅速正確地戴上、卸下和使用,并逐漸習慣于呼吸防護器的阻力。

使用PPE前,必須嚴格檢查,損壞或磨損嚴重的必須及時更換。用于緊急救災時的呼吸防護器,更要定期嚴格檢查,妥善地存放,便于及時取用。

3、PPE的維護:

企業內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分發、收集和維護保養防護服務器。這樣不僅可以延長PPE的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證其防護效果。耳罩、口罩、面具等用后應以肥皂清水洗凈,并以藥液消毒、晾干。過濾式呼吸防護器的濾料要按時更換,藥罐在不用時應將通路封塞,以防失效。防止皮膚污染的工作服,用后應立即集中處理洗滌。

篇2:煤氣防護用品使用維護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證煤氣防護用具能夠得到及時維護、有效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圍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從事煤氣生產、回收、輸配、貯存、使用等作業單位、人員。

3職責

3.1各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負責煤氣防護用品的具體管理,并責成專人管理。

3.2安全科負責監督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使用。

4管理要求

4.1煤氣防護用具只允許作業人員進行煤氣作業時使用,不準隨意外借和挪作他用。

4.2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建立防護用具管理臺帳。

4.3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對防護用具進行經常性檢查,并做好記錄,防止丟失、損壞或急用時出現故障,隨時保證空氣呼吸器氣瓶內有足夠的壓力和氣量。

4.4檢查內容:

4.4.1空氣呼吸器要保持氣瓶內滿瓶或最高壓力。

4.4.2每次使用后對空氣呼吸器用具進行清潔,把氣瓶存滿或存到備用狀態下,壓力應達到額定壓力,再存放到箱內保存,存放箱要放在本崗位操作室,專人監護,防止丟失、損壞。

4.5煤氣防護用品使用人員必須經安全科培訓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使用。

4.6使用空氣呼吸器時,應首先檢查面罩是否嚴密,檢查辦法遵照產品說明書。

4.7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煤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如發生故障或損壞,及時匯報安全科,并由專業人員處理。

4.8空氣呼吸器規定使用二年,到期提前上報安全科進行年檢。

4.9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有非正常損壞,要追究責任,照價賠償。

5相關記錄

5.1《煤氣防護用具臺帳》

篇3: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維護管理制度范本

勞動防護用品,是指在勞動過程中為了保護勞動者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和職業危害,而由用人單位無償提供給個人穿(佩)戴的用品,是保障職工安全和健康的一種預防性輔助措施,不是生活福利待遇。用人單位應根據企業安全生產、防止職業性傷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種、不同勞動條件,發給職工個人的勞動防護用品。用人單位應指導、督促勞動者在作業時正確使用。?

本公司根據國家經貿委《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國經貿安全[2000]189號),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訂本管理制度。

?一、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原則要求

1.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根據勞動條件,需要保護的部位和要求,科學合理地進行選型。

2.使用人員必須熟悉勞動防護用品的型號、功能、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

3.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正確使用。使用前,要認真檢查,確認完好、可靠、有效,嚴防誤用,或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護具,禁止違章使用或擅自代用。

4.特殊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等還應經培訓、實際操作考核合格。

5.職工進入生產崗位、檢修現場,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并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否則,按違章論處。

6.不許穿戴(或使用)不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不許濫用勞動防護用品。對于在易燃、易爆、燒灼及有靜電發生的場所,明火作業的工人,禁止發放、使用化纖防護用品。防護服裝的式樣,應當以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為主,做到適用美觀、大方。

7.勞動防護用品應妥善保護,不得拆改,應經常保持整潔、完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如有缺損應及時處理。

?二、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

1.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和發放周期,由企業的安全、技術部門根據《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根據各工種的勞動環境和勞動條件,配備具有相應安全、衛生性能的勞動防護用品。

2.對于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帶、絕緣護品,防毒面縣,防塵口罩等職工個人特殊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根據特定工種的要求配備齊全,并保證質量。

3.安全、技術部門應對購進的勞動防護用品進行驗收。安全、技術部門和工會組織進行督促檢查。

4.公司采購、發放和使用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具有安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對一般勞動防護用品,應該嚴格執行其相應的標準。

5.凡是從事多種作業或在多種勞動環境中作業的人員,應按其主要作業的工種和勞動環境配備勞動防護用品。如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在從事其他工種作業時或在其他勞動環境中確實不能適用的,應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它勞動防護用品。

6.防毒面具的發放應根據作業人員可能接觸毒物的種類,準確地選擇相應的濾毒罐(盒),每次使用前應仔細檢查是否有效,并按國家標準規定,定期更換濾毒罐(盒)。

7.生產管理、安全、技術部門等有關人員,應根據其經常進入的生產區域,配備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8.企業應有公用的安全帽、工作服,供外來參觀、學習、檢查工作人蒞臨時借用。公用的勞動防護用品應保持整潔,專人保管。

9.在生產設備受損或失效時,有毒有害氣體可能泄漏的作業場所,除對作業人員配備常規勞動防護用品外,還應在現場醒目處放置必需的防毒護具,以備逃生、搶救時應急使用。公司安全人員應定期檢查這些防毒護具,保證其處于良好待用狀態。

10.一般個人勞動保護用品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按時發放,不得拖延。特殊勞動保護用品,若需要時可向責任勞動保護用品發放的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后發放。

11、建立和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登記臺帳。按時記載發放勞動防護用品情況和辦理調轉手續。定時核對工種崗位勞動防護用品的種類和使用期限。

12.凡發給車間、工段、班組公用的勞動防護用品,應指定專人管理。如有丟失,要查清責任,折價賠償。屬于借用的,應按時交還。

13.勞動防護用品應定期檢查,失效后應報廢。

14.禁止將勞動防護用品折合現金發給個人,發放的防護用品不準轉賣。

?三、勞動防護用品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國家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制度。對一般勞動防護用品,應該嚴格執行其相應的標準。

2.能夠有效地預防對人各個暴露部位的危害達到全面防護。

3.必須符合安全要求,適用、美觀、大方,使職工穿著舒適,佩戴使用方便,不妨礙作業活動。

4.選用輕質材料,耐腐蝕,抗老化,對皮膚無刺激,各部、配件的吻合嚴密,牢固,經濟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