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勞動衛生作業環境評價—概述

勞動衛生作業環境評價—概述

2024-07-15 閱讀 6908

一、勞動衛生

勞動衛生又稱職業衛生或工業衛生。勞動衛生工作是保護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為目的工作領域,首先任務是識別和控制不良的作業環境、保護勞動者的健康與安全。

二、作業環境

作業環境是指勞動者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安全衛生狀況:包括生產工藝、設備、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間、操作體位、操作程序、勞動組織、氣象條件等。

三、評價

評價是《工廠安全性評價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職業危害因素、勞動者個體因素及產生職業性疾病的作用條件等的危險性度量。它既是硬件內容,又是管理效果的體現。通過環境監測,職工健康監護、勞動衛生調查、預測職業危害發展超勢,以便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職業危害的蔓延。

四、生產性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常見的有苯、汞、錳、鉛、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氣等。

2生產性粉塵矽塵、煤塵、有機粉塵等。

3物理因素噪聲、振動;電磁輻射;異常氣象條件、高溫、高寒、高氣壓、低氣壓。

4生物因素如炭疽桿菌、森林性腦炎。

五、常見的有害作業工種

1矽塵作業如鑄造生產中的配砂(包括篩砂、送砂、混砂、舊砂再生等),造型、澆注、修爐、清砂(包括落砂、拆箱、清理、噴丸、噴砂、滾簡清理),澆口打磨、吹掃;電瓷生產的原料制作(包括破碎、精碎、球磨(過篩),切割、研磨;磨具磨料生產的粉碎、篩分、成型。

2非矽粉塵作業如鑄件高速粗車、粗銑、砂輪切割鋼材、砂輪打磨、工具磨、平面干磨、板材磨銹、焊縫打磨、粉末冶金制粉;焊接、木加工、煤輸送、玻璃纖維編制、石板制品加工、焊接制作、橡膠混煉、塑料加工等。

3有毒作業如油漆涂覆(調漆、噴漆、刷漆、浸漆、漆包線涂漆、矽鋼片涂漆、粉末噴漆、電泳涂漆、電機電器絕緣制作)中的苯作業;溫度計、氣壓計等儀器儀表的汞作業;壓力容器的焊接中的錳作業;蓄電池制作中的鉛作業;以煤為燃料的工業爐窯、煤氣發生爐、煤氣加熱爐的一氧化碳作業;沖天爐、燃煤爐的二氧化硫作業;電鍍及熱處理的氰化物作業;電器制作的三氯聯苯作業,聚塑及塑纜制作的氯乙烯作業;表面處理及電纜擠塑的氯化氫作業、電碳及電纜制作的瀝青作業,此外還有強酸、強堿及汽油等有機物作業。

4物理因素作業如工業爐窯的高溫作業;壓縮機(空壓、氨壓、透平)、鼓風機(羅茨風機、離心及透平高壓風機)、柴油機、風動工具、吹掃噴咀等空氣動力噪聲源作業,電碎輻射、高頻作業等。

六、勞動安全與勞動衛生

勞動安全與勞動衛生兩者是同等重要的,是不可分割的。勞動衛生與作業環境評價與綜合管理評價、設備設施評價也是彼此分不開的,要注意銜接,妥善處理相關問題,充分體現系統性和整體性相關性的評價原則。

篇2:勞動衛生作業環境評價—生產場地采光

1.設置目的

生產場地采光是生產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條件,如果采光不良,長期作業,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勞,視力下降,產生誤操作,或發生意外傷亡事故,同時合理采光對提高生產效力和保證產品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生產場地要有足夠的照度,以保證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

2.適用范圍

凡屬生產和輔助生產車間以及動力站房及變配電站(所),都應列為評價范圍。進入上述場所的主干道和安全通道,進入2、3、4樓車間的樓道樓梯按安全照明要求評價。

3.查證方法

3.1查證照度測定資料:包括評價范圍的建筑平面圖、采光窗設置圖和測定數據完整準確。

3.2場地一般采光在白天。主要依賴自然采光,在陰天及夜間則由人工照明采光作補充或代替。白天的一般自然采光,要符合國家規定的工廠廠房設計規范的要求,如混合照明自然采光不足時,可用人工照明采光被充但應達到要合照明自然采光不足時,可用人工照明采光補充但應達到要求。夜間生產的場所,人工照明也要符合工廠廠房設計規范的要求。自然采光取決于廠房的側面和天窗的高度與面積,人工采光取決于工作燈的亮度和通道燈的設置和亮度。

3.3本評價指標以《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附錄二附表2.1的一般照明及混合照明中的一般照明要求(見本文表3-8-1)為評價標準,但露天作業場所的地面照度應大于5~30L*,安全通道照度應大于10L*。以合格廠房跨數占全廠廠房跨數合格率評價生產場地采光。

3.4對廠房一般照明也可用采光窗設置評價

3.4.1廠房跨度為大于12m時,本跨廠房的兩邊應有采光側窗,窗戶的寬度不小于開間長度的一半時,則評定該跨廠房采光合格。若只有單側有窗戶或另一側被墻封死則判定該跨為不合格。

3.4.2多跨廠房相連,邊跨墻窗設置符合8.3.4.1要求,相連各跨有天窗,可判定各跨廠房采光合格,但跨與跨之間不得有墻封死。

3.4.3跨度小于12m的單跨廠房,若屋架下弦高度低于5m時,應按8.3.4.1判定;若屋架下弦高于5m單側有窗戶且寬度不小于開間長度一半時,判定為合格。

3.4.4在對采光窗進行判定時,還應檢查車間通道照明燈,是否將所有通道覆蓋,覆蓋長度小于90%車間安全通道長度時,應判定該跨為不合格。

3.5照度值測定由法定職業衛生檢測單位或單位自行測定。一般照明指每跨廠房必須沿縱向兩邊離墻(或窗)1m,高度0.8m處,假定工作面上的照度值,每3m取一點測定照度值,取平均值為本跨采光照度。一般測定時間應是白天,允許局部照明工作燈(混合照明)開亮,所得出的本跨廠房平均照度值。

3.6混合照明指工作面上的局部照明,其照度要求按識別對象的最小尺寸確定,對每臺照明燈都必須測定。混合照明、混合照明中的一般照明、一般照明任一跨中某點不合格時,就判為該跨不合格。

表3-8-1

附表

車間和作業場所

視覺作業等級

照明范圍(L*)

混合照明

混合照明中的一般照明

一般照明

金屬機械加工車間

粗加工

Ⅲ乙

300

500

750

30

50

75

-

-

-

精加工

Ⅱ乙

500

750

1000

50

75

100

-

-

-

精密

Ⅰ乙

1000

1500

2000

100

150

200

-

-

-

機電裝配車間

大件裝配

-

-

-

-

-

-

50

75

100

小件裝配、試車臺

Ⅱ乙

500

750

1000

75

100

150

-

-

-

精密裝配

Ⅰ乙

1000

1500

2000

100

150

200

-

-

-

焊接

車間

接觸焊

手動焊接,切割

電渣焊

-

-

-

-

-

-

50

75

100

自動焊接,一般劃線

Ⅳ乙

-

-

-

-

-

-

75

100

150

精密劃線

Ⅰ甲

750

1000

1500

75

100

150

-

-

備料(如有沖壓,剪切設備則參照沖剪壓車間)

-

-

-

-

-

-

30

50

75

鍛金車間

V

-

-

-

-

50

75

100

沖壓剪切車間

Ⅳ乙

200

300

500

30

50

74

-

-

-

鍛工車間

*

-

-

-

-

-

-

30

50

75

熱處理車間

-

-

-

-

-

-

30

50

75

鑄工

車間

熔化、澆鑄

*

-

-

-

-

-

-

30

50

75

型砂處理,清理,落砂

-

-

-

-

-

-

20

30

50

手工造型

Ⅱ乙

300

500

750

30

50

75

-

-

-

機器造型

V

-

-

-

-

-

-

30

50

75

木工

車間

機床區

300

500

750

30

50

75

-

-

-

鋸木區

V

-

-

-

-

-

-

50

75

100

木模區

Ⅵ甲

300

500

750

50

75

100

-

-

-

噴漆區

V

-

-

-

-

-

-

50

75

100

表熱處理車間

酸洗間,發蘭間,噴砂間

-

-

-

-

-

-

30

50

75

拋光間

Ⅱ甲

500

700

1000

50

75

100

150

200

300

電鍍涂漆間

V

-

-

-

-

-

-

50

75

100

電修

車間

一般

Ⅵ甲

300

500

750

30

50

75

-

-

-

精密

Ⅲ甲

500

750

1000

50

75

100

-

-

-

拆卸,清洗場地

-

-

-

-

-

-

30

50

75

4.計分方法

本項目分值為8分。

4.1計算公式

4.2計分公式

計算得分=8-0.24×(1-合格率)×100

篇3:勞動衛生作業環境評價—生產區域地面狀態

1.設置目的

生產區域地面平坦,整潔是確保物料流轉,人員通行和操作安全的必備條件。

2.適用范圍

凡屬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車間的作業場所均為評價范圍。

3.查證方法

3.1評價時以廠房的一跨或一個工作間為一個計數單位。

3.2人行道、車行道和寬度要符合規定的要求(“人行道”指為生產操作所需的工位,如開斷電源、檢修或調整工作位置時,操作者必須經過的地方。“車行道”指電瓶車、手推車等需進出的地方)。

3.3在生產區域內生產而設置的深>0.2m,寬>0.1m的坑、壕、池應有可靠的防護欄或蓋板,夜間應有照明。

3.4作業場所工業垃圾、廢油、廢水及廢物應及時清理干凈,以避免人員通行或操作時滑跌造成事故。任何一個工位的工業垃圾不應超過一個班次的發生量。一處的廢油,廢水,漫漬面積應小于1平方米。

3.5車間人行道及其他地面應平坦、無絆腳物。“平坦”指無臺階和高差小于5厘米的凹凸地面。“絆腳物”指埋于地下而突出地面2厘米以上管、線、零年等非浮放物品。由于工作(生產)需要暫時突出的物件,應設醒目的標志。

3.6在車間內搭建的平頂房屋頂上堆物,作業或作為通道的,房頂應有足夠的安全強度和防護欄桿,并參照作業平臺進行評價。

4.計分方法

本項目分值為10分。

4.1人行道、車行道都符合要求給2分。任意一處不符要求扣1分,兩項中各有一處不符合要求或一項中有二處不符合要求則該條款不得分。

4.2坑、壕、池有任意一處不符要求扣1分。車間內小屋平頂護欄不符要求,則該條款不得分。

4.3現場廢油、廢水浸漬面積超過1平方米;工業垃圾在任何一個工位如超過一個班次發生量;在安全通道上或生產區域多點散布廢物;廢物無容器集裝或堆放在非指定地點。存在上述任何一條,則該條款不得分。

4.4在現場任何一處發現有絆腳物或空地凹凸不平,則該條款不得分。

4.5計分方法:將各考核點的得分取平均值為實得分。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