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危害申報制度(范本)

職業危害申報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4069

為了規范我礦職業危害因素的申報工作,加強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鐵礦下屬各基層單位在工藝改造或采用新工藝后,新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的申報均應嚴格按照本制度執行。

一、各基層單位申報職業危害時,應當提交《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和下列有關資料:

(一)單位基本情況;

(二)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施工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情況;

(三)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

二、鐵礦安全科在接到報送資料后,認真組織對所報職業危害因素場所監測,如需監測機構配合,由鐵礦安全科負責協調。

通過監測,掌握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和強度情況,并分析危害程度。

鐵礦安全科根據監測、分析結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對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及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況向鐵礦綜合辦公室匯報,提出相應措施和建議,并按照指示監督落實。

三、鐵礦安全科應及時整理《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及相關材料,報送市安監局職業安全科備案。

四、本制度從*年*月*日起實施,解釋權屬鐵礦安全科。

篇2:水泥廠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水泥公司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一、總務部按照安監總局《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規定,向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

二、公司存在或者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項目按照衛生部發放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確定。

三、職業危害項目申報的主要內容是:

(一)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情況;

(二)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的情況;

(三)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和強度的情況;

(四)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

(五)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

(六)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況;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資料。

四、公司應當每年組織一次職業危害項目申報。當出現下列事項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按照本條規定向原申報機關申報變更。

(一)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進行申報;

(二)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三)生產經營單位名稱、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在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篇3: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一)總則

1.為保障職工的安全和職業健康,防治職業危害,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特制訂本制度。

2.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各部門、班組。

3.在安全生產中凡涉及職業危害的場所和工作地點必須嚴格執行本制度。

(二)申報

1.公司各部門均可申報提交有利于防治職業危害和保護從業人員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上報公司領導。

2.各生產班組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或察覺有粉塵、毒物等有害因素釋放、泄漏時,第一時間必須上報主管領導,書面申請上級部門檢測,檢測后,方可繼續生產。

3.行政人事處是主管職業危害申報的部門,每年向所在區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申報一次本單位作業場所存在的職業危害。

4.申報職業危害時,應當提交《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和有關資料:

4.1本單位的基本情況;

4.2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情況;

4.3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及其濃度或強度情況;

4.4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

4.5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體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

4.6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作業人員的管理情況;

4.7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資料。

5.下列事項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按照本條規定向原申報機關申報變更:

5.1、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進行申報;

5.2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5.3生產經營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在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三)附則

1.本辦法解釋權歸行政人事處

2.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