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廠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水泥公司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一、總務部按照安監總局《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規定,向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
二、公司存在或者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項目按照衛生部發放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確定。
三、職業危害項目申報的主要內容是:
(一)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情況;
(二)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的情況;
(三)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和強度的情況;
(四)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
(五)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
(六)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況;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資料。
四、公司應當每年組織一次職業危害項目申報。當出現下列事項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按照本條規定向原申報機關申報變更。
(一)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進行申報;
(二)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三)生產經營單位名稱、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在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篇2:生產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制度
1目的
為適時監測生產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保護員工免受職業病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公司粉塵區、噪聲源區及有毒有害氣體區;主要具體位置:乙炔發生崗位、乙炔壓縮車間、乙炔充裝崗位、丙酮補加崗位、氧氣車間灌裝崗位、氬氣車間灌裝崗位。
3職責
3.1綜合管理部負責組織進行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并建立職業衛生管理檔案。
3.2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職業衛生日常管理,配置職業健康安全設施,設置警示標志,督促員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4內容
公司生產活動中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場所和崗位必須按規定進行危害因素監測。
4.1驗收監測
公司新、改、擴項目必須嚴格執行“三同時”原則。工程竣工后要進行職業危害驗收監測,驗收不過關的項目不得投入生產。
4.2年度監測
4.2.1其他塵檢測,乙炔裝置一層、乙炔裝置二層;檢測頻率為三年一次。
4.2.2噪聲檢測,乙炔發生裝置二層、乙炔壓縮車間、乙炔充裝崗位、氧氣車間灌裝崗位、氬氣車間灌裝崗位;檢測頻率為三年一次。
4.2.3有毒物質檢測:丙酮補加車間,檢測頻率為三年一次。
5.附則
5.1本規定由綜合管理部制定并負責解釋。
5.2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篇3:作業場所職業危害控制管理制度檢測制度
1、為了加強對生產過程中職業健康的控制和預防,消除職業危害,保證本公司員工的職業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臨猗分公司。
2、凡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項目,必須將預防、控制職業危害因素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3、公司各單位第一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負責。
4、公司生產管理部安全組負責制訂年度職業危害預防和控制工作計劃。
5、公司職工醫院負責協調有關醫療單位對員工職業健康情況進行檢查,當發生急性事故時,積極協調有關醫療單位進行搶救。
6、公司各分廠安環處,負責對轄區范圍內有粉塵、噪聲、高溫、毒物等有職業危害產生場所建立職業衛生檔案。
7、公司職工醫院負責按《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的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訂職業健康檢查計劃,并按照要求進行實施。
8、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需要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存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9、公司各單位應對作業現場的塵毒監測儀和職業健康器材、設施進行維護和保養,保證設施正常運行。
10、各單位要不斷改善作業現場的勞動環境,加強員工的勞動保護措施,減輕職業危害程度,積極預防職業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