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制度(范本)
為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溝通交流,增進全局的團結和諧,制訂本制度。
一、談心主體與對象
(一)局長與中層以上干部每年談心1—2次,同時找一般干部談心;分管局領導與分管部門的中層干部及一般干部每年談心1—2次,談心情況應予記錄;
(二)部門領導與本部門干部談心每年2次以上;
(三)機關黨支部每年與全局黨員、群眾談心1次,根據黨員、群眾思想工作需要,亦可視情隨時開展談心,談心情況應予記錄。
二、談心目的
(一)溝通思想,通過交換黨內外意見和建議,增進黨組織、黨員和群眾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的了解和團結,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二)發現問題,及時研究,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
(三)接受監督,嚴格規范自身言行,時刻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
(四)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推進本單位本部門工作。
三、談心內容
(一)征求全局人員對本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二)黨員、群眾反映比較突出,意見比較集中問題;
(三)思想觀念、行為方法、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四)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需組織予以關心、幫助或支持的事項。
四、談心要求
(一)機關黨支部負責談心活動的組織、管理、安排、協調;
(二)談心活動開展前,機關黨支部要提前做出計劃安排,應根據談話類型的選擇及談心對象的不同,對平時掌握的情況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并提供給有關領導,對談心活動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機關黨支部要確保每位黨員在談心活動中的數量和質量,防止走過場,要負責對談心效果進行監督檢查,對談心中發現的問題、形成的意見,應制定措施及時整改;
(四)機關黨支部應建立談心活動工作臺帳,將年度談心活動的實施情況進行匯總,存檔備查。
篇2:黨員談心制度范本
黨員談心制度
黨員談心制度
為加強溝通,促進交流,融洽黨員、黨群關系,增進**機關的團結和諧,制訂本制度。
一、機關黨委結合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民主評議黨員等活動,每年組織黨員開展談心活動,使談心活動經常化、制度化。
二、談心內容主要圍繞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情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意見和建議,加強溝通,促進交流。
三、談心對象主要分為四個方面:領子班子成員之間、黨員領導干部與所分管部門負責人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談心。
四、談心活動要普遍開展。黨員要主動與困難群眾、離退休職工、對自己有意見的人和先進模范談心交心,通過談心活動找差距、明責任、定方向、增動力。每位黨員每年主動發起談心不少于10人次。
五、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帶頭開展談心活動,每月與黨員、群眾談心不少于2次,每年與分管處室以及聯系點支部的黨員、群眾普遍談心不少于1次。
六、談心雙方要端正態度,做到與人為善,坦誠相見,以利于溝通思想,增強團結,找準問題,形成共識。
七、談心活動要突出一個“真”字,即講真話,動真情,亮真心。同時要做到五個必談:一是工作成績相對突出的必談,及時告誡提醒,保持清醒頭腦,發揚成績、再接再厲;二是工作有失誤和相對落后的必談,幫助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振作精神,積極改進;三是工作生活困難的必談,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使其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四是有矛盾磨擦的必談,消除成見,溝通思想,增進團結;五是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必談,指出問題癥結,進行教育引導,防止矛盾擴大化。
篇3:黨員談心制度
黨員談心制度
為加強溝通,促進交流,融洽黨員、黨群關系,增進**機關的團結和諧,制訂本制度。
一、機關黨委結合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民主評議黨員等活動,每年組織黨員開展談心活動,使談心活動經常化、制度化。
二、談心內容主要圍繞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情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出意見和建議,加強溝通,促進交流。
三、談心對象主要分為四個方面:領子班子成員之間、黨員領導干部與所分管部門負責人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談心。
四、談心活動要普遍開展。黨員要主動與困難群眾、離退休職工、對自己有意見的人和先進模范談心交心,通過談心活動找差距、明責任、定方向、增動力。每位黨員每年主動發起談心不少于10人次。
五、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帶頭開展談心活動,每月與黨員、群眾談心不少于2次,每年與分管處室以及聯系點支部的黨員、群眾普遍談心不少于1次。
六、談心雙方要端正態度,做到與人為善,坦誠相見,以利于溝通思想,增強團結,找準問題,形成共識。
七、談心活動要突出一個“真”字,即講真話,動真情,亮真心。同時要做到五個必談:一是工作成績相對突出的必談,及時告誡提醒,保持清醒頭腦,發揚成績、再接再厲;二是工作有失誤和相對落后的必談,幫助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振作精神,積極改進;三是工作生活困難的必談,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使其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四是有矛盾磨擦的必談,消除成見,溝通思想,增進團結;五是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必談,指出問題癥結,進行教育引導,防止矛盾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