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醫院工作管理制度
財務科工作制度
1、正確貫徹執行各項財經政策,加強財務監督,嚴格財經紀律。財會人員要以身作則,奉公守法,同一切貪腐盜竊、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
2、合理組織收入,嚴格控制支出,凡是該收的要抓緊收回。凡是預算外的、無計劃的開支應堅決杜絕。對于臨時必須的開支,應按審批手續辦理。
3、根據事業計劃,正確及時編制年度和季度的財務計劃(預算),辦理會計業務。按照規定的格式和期限,報送會計季報和年報(決算)。
4、加強醫院經濟管理,定期進行經濟活動分析,并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經濟核算的管理工作。
5、凡本院對外采購開支等一切會計事項,均應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如發票、帳單、收據等)。原始憑證由經手人、驗收人和主要負責人簽字后,方能依據報銷。一切空白紙條不能作為正式憑據。出差或因公借支,須經主管部門領導批準,任務完成后及時辦理結帳報銷手續。
6、會計人員要及時清理債權和債務,防止拖欠,減少呆賬。
7、財務部門應與有關科室配合,定期對房屋、設備、家具、藥品、器械等國家資財進行經常性的監督,及時清查庫存,防止浪費和積壓。
8、每日收入的現金要當日送存銀行,庫存現金不得超過銀行的規定限額。出納和收費人員不得以長補短。如有差錯,由經手人詳細登記,每月集中討論,找出原因后報領導批示處理。
9、原始憑證、帳本、工資清冊、財務決算等資料,以及會計人員交接,均按財政部門的規定辦理。
入出院工作制度
一、病員住院由本院醫師根據病情決定,憑醫師開具之住院通知單,門、急診病歷,醫療保障卡,到住院處辦理手續,住院處再通知病區。危重病員可先住院后補辦手續。?
二、病員住院應登記其聯系人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護士要主動、熱情地接待住院病員,介紹住院規則及病房有關制度。?
三、病員出院由主治醫師或負責醫師決定,并由護士通知住院處辦理出院手續。病房護士應憑結賬單發給出院證,并清點收回病員住院期間所用醫院的物品。
四、病員出院前,經管醫師應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項,并主動征求其對醫療等各方面的意見。
五、病情不宜出院而病員或家屬要求出院者,醫師應加以勸阻,如說服無效應報科主任批準,在短期醫囑上注明“自動出院”,并由病員或其家屬出具手續。(可在“自動出院”欄處簽名)應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所在單位或有關部門接回或送回。
掛號室工作制度
一、門診病員,應先掛號后診病(病危搶救例外)。
二、掛號室逐步實行分科掛號,開診前半小時即應掛號。
三、掛號室工作人員要態度和藹,盡量為病人指明就診地點。
四、同時就診兩個科室或轉科病員,須重新掛號(會診例外)。
五、掛號診病當日一次有效,繼續就診,應重新掛號。
六、專科門診應公布醫生職稱。
七、作好各類掛號的統計工作。掛號費、病歷費應錢、物、帳相符。
門診收費處工作制度
一、收費處負責辦理門診病員的交費工作。
二、收費處是醫院重要文明窗口之一,對病員要態度和藹,堅持文明用語,解釋問題要耐心,對病員不頂、不氣、不刁難。
三、收費人員必須工作認真、仔細,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病員排隊等候時間。
四、收據要項目齊全,字跡清晰,準確無誤,接收現金要唱收付,當面點清。
五、周轉現金不得超過規定限額,不準挪用公款,做到日清、日結、填制日報表,核對無誤后,將款、表存根交出納。
六、妥善處理病員退款,凡退款者須持有關憑證,符合退款手續的方可退款。當日發生者可由原收費員退款。
七、工作時間不得擅離崗位,不準由外人代替收費員開據收費,否則追查處理。
八、提高警惕,加強防范,做到人離加鎖,出入帶鎖,注意安全。非本室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嚴禁室內會客。
九、出納審核必須認真負責,每天下午必須將當日所收現金送存銀行,加強各項工作中的復核工作,所管空白收據以及掛號票據,要做到“順號發放、銷號收回”。如遇問題,要隨時查清做出登記,報請領導處理。
十、收費處實行三班制,嚴格交手續,及時交待需辦的有關事項。
篇2:醫院血透室管理制度
醫院血透室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員工守則及血透室的各項規章制度。
二、凡進入透析室的工作人員必須按規章著工作衣、帽、鞋。
三、進入血透室應保持安靜,室內定期進行消毒,做空氣培養并記錄。
四、室內各種儀器、器械、家具、被服等物品放在規定的位置上,嚴格遵守物品、設備的使用保管及檢查核對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記錄破損、維修、遺失情況。
五、愛護公物,室內器械、物品均有專人負責,不得擅自外借挪用,如有特殊情況及時請示。
六、增收節支是每個員工的責任,注意節約水、電氣,為了更好的提高經濟效益,力求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
七、提高警惕重視安全保衛工作,注意防火,防盜,防破壞,防事故。隨時注意消除隱患。
八、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在涉外活動中要做到內外有別。
九、禁止吸煙和隨地吐痰。
篇3:醫院領血發血管理制度
醫院領血、發血管理制度
1.從血站領取血液時,派經過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持取血證領取。
2.從輸血科(血庫)領取血液,由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持取血單領取。
3.輸血科(血庫)有專人負責發血或誰配血誰發血,禁止非專業人員發血。
4.取血與發血的雙方必須共同查對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病區、床號、血型,獻血者條形碼號、血型、血量、品種、配血結果、有效期、失效期及血液的外觀質量等,準確無誤后,雙方簽字發血。
5.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一律不得發血:
(1)標簽破損、字跡不清;
(2)血液中有明顯血凝塊;
(3)血袋有破損、漏血;
(4)血漿呈乳糜狀(暗灰色)或紅色(溶血);
(5)血漿中有大量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
(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有溶血;
(7)紅細胞層呈紫色;
(8)過期或其它需要查證的情況。
6.配血結果未出來前或配血結果有疑問時嚴禁發血。血液發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樣于2~6℃冰箱保存至少7d。
7.血液發出后不得退回輸血科(血庫),醫護人員取血時,一次只能領取一位受血者的血液,決不允許一人同時領取幾位受血者的血液。
8.輸血后的血袋應交回輸血科2~6℃保存至少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