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配制和使用堿液安全操作規程

配制和使用堿液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8029

①配制和使用堿液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女同志要戴好工作帽,以免頭發偶然遮住視線誤事。發藍操作時,應穿戴好防護眼鏡.口罩.橡皮手套.橡皮圍.長統橡膠鞋。

②堿液的使用溫度,一般不應超過80℃(發藍溶液外)以防堿性氣體逸出

③向發藍溶液中加入濃堿時,槽溫最好降到100℃以下。以防止槽液飛濺。

④工件進出槽時,操作應緩慢起進行,以免溶液濺在身上。需要將固體堿類加入溶液時,應以吊籃或盛裝的方式加入。

⑤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需要打碎時,應穿戴好用品后進行。打碎大塊堿時,最好用布包好后再打,以免堿屑飛出傷人運送氫氧化鈉時,其容器用圍要保持干燥。

⑥工作完畢,應將工作場地清洗干凈。未用完的堿液應裝入容器,加蓋密封,以防潮解。

⑦當堿濺到皮膚上或工作服上時,應立即用水沖洗干凈。當被堿灼傷時,先用水沖洗干凈,然后用于1%的醋酸洗滌,再用酒精消毒,最后涂上醫用凡士林或湯傷藥膏并進行包扎。灼傷嚴重時,應送醫院療。當堿液濺入眼睛內或口內時,先用水沖洗,然后用飽和的硼酸溶液洗滌,再用蓖麻油入眼內。當被堿蒸氣及其溶液中毒時,可吞下冰塊,并飲淡醋溶液。

篇2:堿液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車間脫硫工藝的安全,從維護職工人身安全和國家財產不受損失,根據<>中關于堿液使用的安全規定,并結合我廠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制度:

1、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脫硫設備中堿液使用發現的問題,并及時協商解決.

2、凡參與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鏡、防護手套)

3、操作人員要熟悉堿液的性質和具體工藝,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發生人員傷害。

4、在操作中不慎將堿液濺粘到皮膚或眼睛上,要及時用清水進行沖洗10-15分鐘。

5、凡參與作業人員嚴禁赤背或穿皮膚暴露多的衣褲(特別是夏天)以防治堿液灼傷。

6、加強堿液管路的巡檢工作,發現跑、冒、滴、漏、現象要果斷采取相應措施,同時通知相關部門做好妥善處理。

7、存放堿液的部位要由專人負責,任何人員未經許可嚴禁動用。

附錄:堿液的性質

1、名稱:NaOH又稱火堿、燒堿。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2、對人體的危害:

濺粘到皮膚上會燒損皮膚,濺粘到眼睛里會導致失明。

篇3:工貿企業堿液制備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班前、班中嚴禁喝酒。

2、操作時應佩戴乳膠手套和防毒罩。

3、若堿液不慎接觸到皮膚,應立即用清水沖洗15分鐘,嚴重時應立即送醫院。

4、嚴禁用水沖洗電機、配電箱及開關按鈕,受潮設備嚴禁開啟。

5、檢修設備時,應切斷配電箱內電源,并出示“禁止合閘”標識牌。

6、地面積水要及時處理,以防摔倒。

7、高空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