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口憋壓操作規程

井口憋壓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5497

一、檢查和準備

1、對施工現場、設備、工藝流程進行檢查,無關人員撤離現場。

2、檢查現場有無火種,現場嚴禁煙火。

3、檢查壓力表量程及完好情況,憋壓時,壓力?能超過壓力表量程2/3,壓力表接頭處不得滲漏油氣。

4、準備記錄紙筆。杏子川采油廠采油、集輸系統崗位操作規程

10

5、壓力上升至2.5Mpa左右時要及時停抽,憋壓時,現場人員禁止站在絲杠正面。

二、操作

1、關井口回壓閘門,觀察壓力表,憋壓至2.5Mpa左右,停抽油機,穩壓開始計時,每隔1分鐘計1次數值,再停10-15分鐘即可;

2、確認憋壓數據取全后,開回壓閘門,壓力降到正常后啟動抽油機;

3、繪制憋壓曲線;

4、檢查抽油機和工藝流程無異常后方可離開。

篇2:井口下放兩路電纜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一、概述

紅慶河項目部1#風井由我單位施工,現已進行巷道掘進施工,項目部準備兩臺綜掘機同時進行施工,為了提高掘進效率,項目部特安排下放兩路電纜,為了安全高效的施工,特編制此措施。

下放電纜和鋼絲繩的具體參數如下:

穩車型號:JZ-16/1000鋼絲繩型號為:18×7+FC-32-1670

電纜的型號為:MYP-3×70mm2+1×25mm2長度為680m

MYJV22-3×35mm2+1×16mm2(電壓等級10kv)

長度為680m

二、施工準備:

1、施工所有的電纜卡、螺栓等。

2、熟悉下放設備的外型尺寸及重量。

3、做好施工人員的組織安排。

4、對井口使用的設備,如回柱絞車、井口、井下信號要認真仔細的檢查一邊。

三、施工工序及方法

(一)施工工序

1、在二平臺對應下放電纜位置安裝電纜導向輥。

2、將電纜通過導向滑輪下放懸吊鋼絲繩位置準備下放。

3、井口下放電纜。

(二)施工方法與技術要求

1、在二平臺下放電纜的垂直位置安裝電纜導向輥,然后再下放通過導向輥下放電纜,下放期間二平臺此位置安排一人專門監視下放情況,如有情況發生,立即用對講機和集控室操作人員聯系。

2、將需要下放電纜在下放之前全部運放到井口的指定位置,并將所用到電纜卡以及螺栓等全部運輸到封口盤3#模板繩處。把電纜通過二平臺導向滑輪下放到封口盤空洞口處,準備下放。

3、電纜下放時井口人員要把電纜從電纜捆中拉出,方便電纜順著3#模板繩一并下放。二平臺的工作人員要注意,時刻觀察電纜下放的情況,電纜下放100m后安排專人拿著對講機通過吊桶慢慢下放,觀察所下放電纜在井筒中和其他懸吊鋼絲繩的安全距離,符合要求后繼續下放。

4、技術要求

1)電纜卡敷設在管卡上部要連接可靠。

2)連接螺栓要緊固。

3)電纜卡每隔5米安裝一付。

四、安全注意事項

1.在井口使用的工具一定要留繩,防止高空墜物。

2.二平臺工作人員保險帶一定要生根。

3.在井口干活的人員要聽清信號,穩車操作工要按規程要求操作。

4.所有施工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帽和安全帶,并且使用安全帶時要生根。

5.在擺放氧氣、乙炔時一定要按規定擺放,使用也一定要規程使用,旁邊必須有滅火器材。

6.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7.使用電焊機時一定要確定有接地保護。

8.現場使用電氣焊時,必須嚴格遵守電氣焊操作規程。

9.電纜下放的同時,要有專人在穩車群巡視,發現異常立即用對講機通知井口,停止穩車運行。

10.懸吊用具一定要提前檢查,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時一定要按要求使用。

11.加強穩車的檢查工作,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上報和處理。

12.加大對作業人員安全培訓教育的力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

五、文明施工

1、施工中使用的工具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手亂扔,下班前應清點找齊。

2、施工完畢后要及時清理現場,必須做到工完料盡、活盡場清,確保文明生產。

懸吊電纜鋼絲繩驗算

為了保證鋼絲繩懸吊重量在安全系數范圍內,故對鋼絲繩進行校驗。懸吊鋼絲繩型號為:18×7-FC-32-1670

電纜:MYP-3×70mm2+1×25mm2長度為680m重4.5kg/m

MYJV22-3×35mm2+1×16mm2(電壓等級10kv)

長度為680m重3.5kg/m

1、懸吊鋼絲繩安全系數驗算:

M=Qd/F=7.3>5倍

式中Qd-鋼絲繩中所有鋼絲破斷拉力總和Qd=1.283×560000/9.81==73239.5kg

F=4.5×680+3.5×680+1569+200+3.99×680=9922.2kg

因此懸吊鋼絲繩18×7-FC-32-1670符合要求。可以使用

篇3:采油崗位風險評估放套管氣時可能發生刺壞井口流程事故

1.風險預想:放套管氣時可能發生刺壞井口流程事故

2.風險危害:污染環境;造成地層出砂。

3.原因分析:

(1)放氣過大、過猛,造成系統憋壓;

(2)放氣過大時造成地層出砂刺壞井口流程;

(3)控制閘門不靈活;

(4)流程不暢通。

4.預防措施:

(1)套壓在3MPa以上的井放套管氣時必須安裝油嘴;

(2)放壓前認真檢查流程、閘門;

(3)平穩放壓,避免油層激動;

(4)不允許對空放壓;

(5)放套管氣時要有人執守,認真觀察。

5.綜合評估:

(1)人員中

(2)財產高

(3)環境高

(4)影響低

6.應急措施:

(1)發現異常立即關閉套管閘門,停止放套管氣;

(2)刺壞流程時要立即向調度匯報,組織力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