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氣體分析儀安全操作規程
奧氏氣體分析儀工作原理:
利用不同的溶液來相繼吸收氣體試樣中的不同組分,用40%的氫氧化鈉吸收試樣中的二氧化碳;用焦沒食子酸鉀溶液吸收試樣中的氧氣;用氨性氯化亞銅溶液來吸收試樣中的一氧化碳。然后根據吸收前后試樣體積的變化來計算各組分的含量。CH4和H2用爆炸燃燒法測定,剩余氣體為N2。
分析步驟:
(1)首先檢查分析儀器的密封情況。關閉所有旋塞觀察三分鐘,如果液面沒有變化說明不漏氣。
(2)將樣氣送入量氣管然后全部排出,置換三次,確保儀器內沒有空氣。準確量取樣氣100ml為V1。讀數時保持封閉液瓶內液面與量氣管內液面水平。
(3)第一個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因為氫氧化鉀溶液可以吸收CO2及少量H2S等酸性氣體,而其他組分對之不干擾,故排在第一。將樣氣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將樣氣送入量氣管讀數,再往返吸收兩次后重新讀數,如果兩次度數一致說明氣體完全吸收,吸收至讀數不變記為V2。
(4)第二個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不飽和烴。不飽和烴在硫酸銀的催化下,能和濃硫酸起加成反應而被吸收。將樣氣送入不飽和烴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2次,然后將樣氣送入量氣管讀數,再往返吸收兩次后重新讀數,吸收至讀數不變記為V3。
(5)第三個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氧氣。焦性沒食子酸堿性溶液能吸收O2,同時也能吸收酸性氣體如CO2,所以應該把CO2等酸性氣體排除后再吸收O2。將樣氣送入氧氣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將樣氣送入量氣管讀數,再往返吸收兩次后重新讀數,吸收至讀數不變記為V4。
(6)第四,五,六個吸收瓶作用是吸收一氧化碳。氯化亞銅氨溶液能吸收CO,但此溶液與二氧化碳,不飽和烴,氧氣都能作用,因此放在最后。吸收過程中,氯化亞銅氨溶液中NH3會逸出,所以CO被吸收完畢后,需用5%的硫酸溶液除去殘氣中的NH3,因為煤氣中CO含量高,應使用兩個CO吸收瓶。將樣氣送入第一個CO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8次,再用第二個CO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再送入硫酸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將樣氣送入量氣管讀數,再往返吸收兩次后重新讀數,吸收至讀數不變為V5。
(7)將樣氣送入第六個吸收瓶,取剩余樣氣的1/3送入量氣管,在中心三通旋塞處加氧氣,將中心三通旋塞按順時針旋轉180°,將氧氣送入量氣管,混合后量氣管讀數為100ml,將中心三通旋塞按順時針旋轉45?,把量氣管內氣體分四次使用高頻火花器點火進行爆炸,第一次爆炸體積為10ml左右,第二次爆炸體積為20ml左右,第三次爆炸體積為30ml左右,第四次將剩余氣體全部爆炸。冷卻后將全部氣體送入量氣管中,記下量氣管讀數V6。
(8)將剩余氣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將樣氣送入量氣管讀數,再往返吸收兩次后重新讀數,吸收至讀數不變記為V7。
(9)通過上述的吸收及燃燒法測定后,剩余的氣體體積為N2。
5.注意事項
(1)保持室內通風。
(2)分析室溫度要保持15℃以上否則焦性沒食子酸鉀吸收率低,造成誤差。
(3)發現吸收劑效率下降,應及時更換,正常情況下根據吸收頻率更換吸收劑。
(4)各吸收瓶應注入液體石蠟,以隔絕空氣。
(5)各吸收瓶液體不能沖出規定刻度而到梳形管,以免影響準確度。
(6)前后讀數時間間隔應保持一致。
(7)爆炸瓶的鉑金絲有油污時不爆炸應清洗或通電燃燒。
(8)爆炸實驗時不要對著有人的地方以免發生危險。
(9)爆炸時用手固定爆炸瓶旋塞,防止爆炸時將旋塞沖開。
(10)爆炸時爆炸瓶和高頻火花器接口處應保持有水。
篇2:廢氣分析儀操作規程
⒈接通儀器電源,打開電源開關。⒉儀器進行分段測試,預熱30分鐘。⒊將取樣探針用密封塞密封,進行匯漏測試(每天開機后進行一次)。⒋匯漏測試無故障后進入等待測試模式。⒌將取樣探針插入排氣口,按下"測試"鍵,當屏幕顯示測試結果后,電腦自動提示進入車速檢測程序,待整車檢測程序檢測完畢后,"檢測監控"機自動將信息存盤后,傳輸經打印機,并打印出檢測結果。⒍廢氣分析測試必要條件:a、發動機必須熱(機油溫度必須>60oC)b、排氣管不能有泄漏。C、點火正時應調整到標準參數。d、車輛怠速運行,不能使用輔助啟動方式。⒎廢氣測試標準:汽油車尾氣CO(%)不大于檢測項目車輛類型新車在用車95.7.1前95.7.1后95.7.1前95.7.1后輕型車43.54.54.5重型車4.5454.5汽油車尾氣HC(ppm)不大于檢測項目車輛類型新車在用車95.7.1前95.7.1后95.7.1前95.7.1后輕型車重型車
篇3:尾氣分析儀操作規程
一、接通電源,載機預熱30分鐘,檢查儀器是否正常工作,用機械檢查法,并進行簡易校正;
二、被測發動機需達到規定的熱狀態,并調整到規定的怠速和點火正時,其排氣系統不得有泄漏,取樣管插入到排氣管內的深度不小于40厘米;
三、測量時,發動機由怠速加速到中等轉速,維持5秒以上,再降至怠速,保證取樣準確;
四、測量時,氣管不得彎折,若為多排氣管,取各管實測讀數的平均值;
五、測量結束后,不得立即關閉電源,待儀器指針回零位后再斷電;
六、測量結束后,取樣探頭要懸掛,不得平放;
七、儀器使用一周,應用簡易方法校準,若校不準時,用標準氣樣較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