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氯氣使用操作規程

氯氣使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6715

適用及注意點:

1、對于通氯崗位及需要用到氯氣鋼瓶的崗位適用本規程

2、對于氯氣極易溶解的物料,要防止氯氣溶解后形成真空倒吸物料

操作規程

對于氯氣鋼瓶用完后要換瓶時,首先關反應釜面通氯閥門,之后迅速(防止緩沖包壓力過高)關氯氣鋼瓶瓶閥并擰緊(力度適當,注意不要把瓶閥閥桿擰斷或擰壞),接著關掉銅管另一頭的閥門,用扳手將瓶閥一邊的銅管與瓶閥脫開,將鋼瓶滾下磅秤,并滾到空鋼瓶區。

在滿瓶區將滿瓶滾出并調好頭,滾上磅秤,并調整要用的瓶閥在上面,觀察接頭墊片,如損壞嚴重則要更換,之后擰上銅管(力度要適當,因為絲口是銅的),擰緊之后要用手轉動或搖動銅管目測一下是否擰緊,擰緊之后打開銅管與汽包一頭的閥門,用汽包余壓以及氨水先試驗鋼瓶接頭處是否泄漏,如果發現氨氣與氯氣產生的白霧,則需要重新擰緊瓶閥至無泄漏為止。

接著由兩人配合,先用專用工具打開瓶閥,至一定壓力,一般壓力開到8~10Kpa,再打開釜面通氯閥門,觀察氯氣流量,并調整鋼瓶閥門開度大小直至維持流量穩定。

注意事項

1、防止高溫,在夏季高溫季節,當氣溫在30℃以上時,嚴禁鋼瓶瓶體在太陽底下暴曬,要滾入庫房或者在鋼瓶上加蓋草包并用水噴灑冷卻。

2、通氯氣用的銅管應盡量少彎折,以防銅管折破。發現銅管破損后應及時更換。

3、如果空氣中有大量泄漏的氯氣,則可以使用氯氣捕消器,使用時一定要佩戴好自動供氧形式的呼吸面具,以防止使用過程中缺氧而產生意外。

4、如果瓶體破裂或者瓶閥泄漏而導致的泄漏,則應盡快將事故鋼瓶滾入氯氣破壞池,并向池中加入堿液破壞氯氣以及放出氨氣中和空氣中的氯氣,并打開破壞池引風以防氯氣外泄。

毒性機理及急救方法

品名:氯氣

空氣中允許濃度:≤1mg/m3

中毒途徑和機理: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作用于氣管、支氣管肺泡,致支氣管痙攣炎癥,甚至肺水腫。

中毒癥狀:咳嗽、胸悶、氣急、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出現大汗淋漓,咯白色或粉紅色泡沫樣痰等。

急救方法:

1、搶救不能臥伏進室,進室須戴面具;

2、脫離現場,安靜保暖吸氧氣;

3、消泡凈的應用及早期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4、對癥處理;

5、堿性藥物霧化吸入。

篇2:氯氣使用工藝中防火防爆防中毒制度

防火制度:

1、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組織機構,制定安全防火措施,加強防火教育,提高防火意識。

2、做好宣傳工作,定期召開安全會議,對上級的批示要及時傳達并貫徹執行。

3、按操作程序使用電器設備,注意安全用電。

4、對于防火防盜工具及電器設備及時檢查、修理,并有專人負責。

5、對易燃、易爆物品由專人負責,安全保管。

6、注意節約用電,做到人走燈滅,并及時切斷所有電源。

7、不得在庫房、易燃品處吸煙、使用明火或放鞭炮。

8、凡在室外動用明火時,必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經領導批準后方可動火,并設專人負責現場管理。

九、發揮安全小組的領導作用,加強對安全工作的監督和檢查。負責安全的領導,每日要組織有關人員檢查一次,發現隱患時處理出現重大火情要及時報警并及時組織搶險滅火

防爆制度

1氫氣-空氣混合氣的燃燒爆炸預防制度

氫氣和空氣的混合氣,當其中氫的含量達到4.1%~74.2%(體積百分比)時,在20℃和常溫下,就具有爆炸危險。為了氯化生產的安全,氯氣和空氣混合氣中氫的允許含量為4%(體積)。設備和管道嚴格密封是防止氫氣和空氣的混合氣發生爆炸的最重要措施。

2三氯化氮爆炸預防制度

三氯化氮(NC13),常溫下為黃色油狀液體,類似氯氣味,比重1.653,沸點小于71℃,三氯化氮更強的氧化劑,很不穩定,受熱易引起爆炸。三氯化氮爆炸時威力很大,聲音響,有明亮閃光,2mol三氯化氮在爆炸時分解成1mol氮氣和3mol氯氣,同時放出459.8KJ熱量。氯堿生產中采用銨鹽含量很高的水或氯化鈉水溶液時,在制得的氯氣中就可能出現三氯化氮,在氯氣液化過程中三氯化氮一起被液化,但當液氯在蒸發氣氯時,由于三氯化氮的沸點比氧氣高得多,所以液氯被蒸氣發時,三氯化氮作為液體上被相被濃縮,而當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則極易發生爆炸。所以,為了安全生產,一定要定期排污。

3液氯容器的爆炸預防制度

液氯容器如鋼瓶、貯槽等,如是內部的墳力超過其最高操作壓力,就會出現泄漏、爆炸等惡性事故。產生這種高壓的原因主要有:陽光暴曬、火災或其它外部源、容器無氣體空間或空間太小,溫度升高時液體膨脹等等。為了確保液氯容器的止常運行,必須嚴格遵守氯氣安全規程,杜絕違章;另一方面,可以在容器上安裝安全閥、爆破膜等,以便在超過最高操作壓力時自動排出容器內的物料。

4有機氯產品生產過程的爆炸預防制度

有機物的氯化過程,要視有機物原料的理化特性做好防火防爆工作。

工作人員都要從自己的崗位做起,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技術知識,并緊密聯系生產實際,真正懂得怎樣才安全,化被動為主動,以推動整個企業的安全工作及經濟效益的發展。

防中毒管理制度

1一切生產和使用氯的設備和管道閥門,應絕對密封,并有充分的措施防止氯外泄。

2干燥的氯氣和液氯對銅、鋁沒有腐蝕性,但氯的水溶液對一般金屬除金、鉑和銀外都有很大的腐蝕作用。因此,使用液氯瓶時,應嚴防水通過加氯設備進入氯瓶內。玻璃、陶瓷不受氯水腐蝕,一般塑料和橡膠與氯水接觸也會產生一定的腐蝕作用且易老化,故使用這兩種管道、零件時應定期更換。

3液氯在液氯瓶內存在著氯液平?,隨著溫度的升高,瓶內氣體量增大,壓力升高。因此當外界溫度高時,應采取向氯瓶噴淋冷卻水等辦法降溫。如果氯瓶內壓過高,引起限壓閥自動打開,雖然避免了氯瓶爆炸,但造成氯外泄,污染環境,使人畜中毒甚至死亡。

4由于氯的危險性,當氯瓶大量泄漏不能制止時,必須及時??理,可把整個氯瓶放入水池中或石灰乳池中,讓氯氣溶解在水中。

5)由于氯氣比空氣重,當氯氣泄漏時,在低洼處會積累,同時,在人嗅不到氣味的濃度下(尤其是經常接觸氯氣的人員)就可對人產生損害。所以在設計中一方面把加氯機房和工作間隔開,另一方面在加氯機房低點設定期排氣裝置。防止氯氣積累。

6)當直接使用氯氣處理廢水時,未被吸收的氯氣必須經堿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氣。

篇3:氯氣使用安全規程范本

1、當班人員應每2小時檢查一次氯氣使用情況是否正常,每周三上午廠內組織一次氯氣管路的全面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2、操作人員應穿戴好相應的勞保用品并經過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應嚴格遵守工藝規程和崗位安全規程。

3、氯氣間內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遠離火源、熱源,氯氣間的溫度不得超過30℃,相對濕度不得超過80%。

4、氯氣間禁止無關人員入內并注意平時保持好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條件。

5、氯氣罐應橫向臥放,防止滾動,氯氣的存放期不得超過3個月。

6、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飲食和飲水,當班工作完畢要沐浴更衣。

7、進入塔罐容器和限制性空間作業前,必須對工作環境有正確的分析,并有人監護。

8、若發生火災,消防人員必須穿戴過濾式防毒面具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安全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情況下將容器從火場轉移到空曠處。

9、若發生氯氣泄漏事件,現場人員迅速撤離污染區至上風口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米,大泄漏時隔離450米,現場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應急處理。當發生泄漏報警時,在確認是小泄漏時,氯氣間當班人員戴好過濾型防毒面罩,用氨水檢測氯氣泄漏點,確定之后立即用浸透蘇打水(或石灰水)的毛巾纏裹泄漏點,并告知維修鉗工立即處理,若發生較大氯氣泄漏,則盡可能切斷泄漏源,搶救人員必須戴空氣呼吸機,橡膠手套,及橡膠防毒衣,進入現場搶修,搶修中應利用通風噴水霧稀釋、溶解等方式降低氯氣濃度并盡快處理好泄漏點。

10、過濾性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橡膠手套、橡膠防毒衣等安全保護用品及工具要進行正確使用、保管、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