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A醫療隊醫師管理制度

A醫療隊醫師管理制度

2024-07-14 閱讀 6336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醫療隊醫師管理制度,歡迎閱讀!

醫療隊醫師管理制度

一、儀容儀表

1、上班時必須服裝整齊統一,如有工作證必須佩帶,診斷醫師一律穿白大褂,其他醫師須按照醫院發的工作服穿戴,男士一律藍色套裝,女士一律白色套裝,不許私自穿白大褂,新員工在工作服未發下來之前,可以根據情況酌情考慮,違反規定者罰款100元/次。

2、上班不得留長指甲,男士不許留長發,女士不準披頭散發,一律將長發扎起,任何人不得做夸張或另類的發型及顏色,違反以上規定者罰款200元/次。

二、考勤制度

1、每天早上8:30準時召開晨會,無特殊原因不得遲到。

2、每天18:00為下班時間,如果醫師下班前1小時沒有患者,可提前下班,但不得早于17:00,周六不得早于16:00,如發現無故早退者罰款100元/次。

三、工作崗位職責及管理制度

1、治療前做好治療室的準備工作,看所需物品是否備齊,治療進行時不允許以任何理由竄房間,違反者罰款200元/次。

2、病人到來和離開時應禮貌問候,合十問好再握手表示歡迎,違反者罰款100元/次。

3、治療前和做完身體按摩再做頭部按摩時,必須洗手,違者罰款100元/次。

4、在治療時必須勤擦汗,如發現汗水滴在患者身上則罰300元/次。

5、病人去衛生間時醫師要引領,不得讓病人私自亂竄,違反者罰款100元/次。

6、不得私自提前結束治療,如有提前必須親自告訴患者,投訴者罰200元/次。

7、在營業區內見到客人或領導要問好。

8、上班期間不得馬虎客人,擺架子、耍脾氣,投訴者罰200元/次。

四、治療室管理制度

1、保持治療室的衛生清潔,醫師在任何房間治療后必須將所用物品歸回原位,如發現治療后物品亂放,房間臟亂差者,罰款100元/次。

2、使用一次性針灸針后,必須將用完的針放進廢針桶,違者罰款100元/次。

3、每次治療后,確保按摩床底下和周圍無頭發,醫師需用一次性床單將按摩床周圍的頭發擦拭干凈,并同時注意保持洗手池的衛生,維護其整潔。

4、保持辦公桌的清潔,常用一次性消毒紙巾擦去油漬和灰塵。

5、治療時使用按摩油后,先用軟衛生紙擦去油漬,再用熱毛巾擦拭或熱敷。

6、房間無病人時,請及時開窗通風,開門透氣,保持空氣流通,如果發現室內有異味,罰款100元/次。

7、使用艾灸治療年老病人時,注意艾灸溫度與時間,避免造成燙傷,艾灸后注意滅灸問題,造成火災隱患者,罰款500元/次。

8、室內暖氣較充足時,不要使用空調熱風。

9、病人做足療時,或者是VIP到來時,可以穿拖鞋,其他情況下都建議病人使用一次性襪套。

10、每次病人走后要注意檢查下更衣處,避免病人落下財物。

11、下班時,請注意檢查門窗、燈、空調、毛巾加熱機等所有電源,確保關閉后再離開。

五、紀律制度

1、醫師之間要和睦相處,不允許吵架、拉幫結伙、相互斗毆、造謠生事,違者罰款500元/次。

2、不得在治療室大聲喧嘩、吵鬧。

3、上班時間不得在治療室內接打私人電話,確有需要,可以在三樓陽臺或藥房進行接打,違者罰款100元/次。

4、任何人必須是先服從,后上訴,違者罰款200元/次。

5、患者在做足療泡腳期間,醫師不得擅自離開治療室,違反者罰款100元/次。

6、上班時間9:00—13:00和14:00—18:00,醫師累了只能在椅子上休息,只有午休時才可以躺在按摩床上休息,違反者罰款100元/次。

7、醫師在治療病人的1個小時內不允許上網,堅決杜絕邊做病人邊上網的現象,違者罰款200元/次。

以上管理制度望大家嚴格遵守和維護,若是在工作中出現以上條例中沒有的事項,則按照情節輕重給予酌情考慮。

篇2:市醫院臨床科室和醫師用血評價公示制度

市級醫院臨床科室和醫師用血評價及公示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醫院臨床用血管理,推進臨床科學合理用血,保護血液資源,保障臨床用血安全和醫療質量,根據《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將臨床用血情況納入臨床科室和醫師個人工作考核指標體系,以促進臨床用血更加科學、合理、安全有效。

第三條評價方法

實行對臨床用血全過程的評價,包括輸血前、輸血過程中、輸血后三過程,每過程設立不同要求,共計14個要求點,對要求點采取缺陷A、B、C積分,如一份用血病歷存在下列之一缺陷即為不合格:1個A、2個B、3個C、1個B+2個C。

(一)輸血前評估有8個要求點

輸血申請分級管理:B/A,其中大量用血未履行審批手續的:A。

輸血前各種檢測:B。

簽署《輸血治療同意書》:A。

完整填寫《輸血申請單》:C。

輸血適應癥明確:A。

病程記錄中輸血指征描述:B。

符合貯存式自體輸血適應癥:是否采取該血液保護措施:B。

符合術中自體血回輸適應癥:是否采取該血液保護措施:C。

(二)輸血過程管理有3個要求點

病歷中記錄輸血過程觀察及監測:B

輸血反應記錄:B

輸血前輸血報告單查對記錄:A。

(三)輸血后評價有3個要求點

輸注療效描述:B。

實驗室檢查指標:C/A。

輸血后72小時內復查血常規血紅蛋白≥100g/L:A。

發生輸注無效后措施:C。

第四條其他重要的數據評價指標

(一)各科室年度用血總量,年度間用血量對比。

(二)各醫療組用血量。

(三)平均每次輸血數量。

(四)患者輸血百分比。

(五)紅細胞輸注不合理輸血的百分比,血漿輸注不合理輸血的百分比,血小板輸注不合理輸血的百分比。

第五條評價后的公示制度

(一)公示內容用血記錄不完整的病歷;各科室、各醫療組用血量;全院不合理輸血或輸血過量的病歷。

(二)公示方式院周會;醫院內網。

(三)公示頻率每季度一次。

第六條評價后的處理

醫院把合理用血作為用血科室和醫生考核的重要指標。考核成績記錄到個人技術檔案,作為個人晉升、評聘職稱的參考及用血權限的認定。

本制度從發文之日起實行,《zz市第一醫院輸血前評估和輸血后評價暫行規定》(z市醫[20**]160號)同時廢止。

篇3:醫院核心制度之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醫院十三項核心制度之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1.查房時間

1.1主任(副)醫師:每周至少查房1次;負責病區大查房。

1.2主治醫師:帶領實習醫師、住院或進修醫師每周查房不能少于2次,重危病人隨時查房。

1.3住院、進修醫師:每日查房3次(包括下午與值班醫生的交接班查房)。

2.新入院病例:住院醫師應當于病人入院2小時內查房,并于8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錄;主治醫師應當于病人入院48小時內查房,并完成主治醫師首次查房記錄;主任(副)醫師應當于病人入院72小時內查房,并完成主任醫師查房記錄。

3.一般病例:新入院病人入院3天以上未滿一周出院者,需具備三級查房記錄。主任查房記錄中應包括:疾病診斷依據,必須鑒別的鑒別診斷,治療原則,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4.危重病例:住院醫師應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必要時請上級醫師臨時查房。主任查房記錄中應包括:當前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的途徑、措施和方法。

5.疑難病例:每周必須進行三級查房,必要時組織院內、外會診。主任查房記錄中應包括: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在鑒別診斷中的意義,明確診斷的途徑、措施和方法。

6.住院醫生應在查房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病歷、*光片、各項有關檢查報告及所需要的檢查器材等。查房時,住院醫師要報告病歷摘要、目前病情、檢查化驗結果及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上級醫師可根據情況做必要的檢查并提出診治意見,并做出明確的指示。

7.查房內容:

7.1住院、進修醫師查房

7.1.1查房對象:對分管病人進行系統查房,危重患者隨時查房,要求重點巡視急危重、疑難、待診斷、新入院、手術后的患者。

7.1.2查房準備:體檢、輔助檢查報告、醫囑。

7.1.3查房內容:督促上級醫師查房時實習醫師的準備工作,完成病史(主訴、現病史、個人史、家族史)、體檢(體位正確)、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并對實習醫師匯報病員病情的不足部分加以補充,提出自己的診療建議;檢查化驗報告單,分析檢查結果,提出進一步檢查或治療意見;核查當天醫囑執行情況;給予必要的臨時醫囑、次晨特殊檢查的醫囑;詢問、檢查患者飲食情況;主動征求患者對醫療、飲食等方面的意見;對上級醫師提出的問題必須認真回答,做好床頭筆記(查房備忘錄)等。

7.1.4病史記錄:(a)首次病程錄、病程錄、醫囑、三級醫師發言討論記錄、搶救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交(接)班記錄、專科記錄、階段小結、出院記錄。(b)督促檢查實習醫師所填寫的各種申請單、會診單,并在此申請單上簽名。

7.1.5教學:對實習醫師督導,做好實習醫師病史、病程錄的修改工作。對不合格病歷應責令重寫;對實習醫師進行教學查房,查房時進行考查性提問。

7.2主治醫師查房

7.2.1查房對象:新病人、分管病人。

7.2.2查房形式:對所分管病人進行系統查房。

7.2.3查房準備:體檢、做出診斷與鑒別診斷、完成新病人48小時內第一次診斷、決定制定具體診療計劃。

7.2.4查房內容:傾聽患者的陳述,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并征求對醫療、護理、飲食等的意見;尤其對新入院、急危重、診斷未明及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進行重點檢查與討論,制定具體診斷計劃;聽取住院醫師和護士的意見;檢查病歷;核查醫囑執行情況及治療效果;點評住院醫師匯報、病史小結、診斷與鑒別診斷、手術方案、患者病情進展的預見性分析及防范意見;主任醫師查房前的準備;對下級醫師病情匯報做必要的補充,尤其對疑難、重危病例應及時提出自己的診療建議,并完成主任醫師的各項指示。

7.2.5病史記錄:新病人入院后48小時內修改住院醫師病史,做出診斷并在病史相應欄目上簽字;書寫病程錄、醫囑更改理由、修改三級醫師發言討論記錄、補充搶救記錄、修改下級醫師病史、簽發告知書、會診單。

7.2.6帶教:對下級醫師應嚴格要求,積極管理;分析教育啟發、注意保護病人隱私,關鍵詞用英文;認真檢查下級醫師診療工作完成質量,修改病史,對不合格病歷應責令重寫,明確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帶領下級醫師查房,多做考查性提問,檢查住院醫師對實習醫師的帶教工作的完成情況。

7.3主任(副)醫師查房

7.3.1查房對象:新病人3天內查房、危重病人、重大手術、疑難病人、告病危后3天內連續查房。

7.3.2查房形式:正規(大)查房、告病危后3天內連續查房。

7.3.3查房準備:組織討論、考查提問。

7.3.4查房內容:指導疑難病例的診治;審查對新病人、重危病人的診斷、診療計劃;決定重大手術及特殊檢查項目治療方案;檢查病人診療進展情況,及時了解治療效果,決定出院、轉院等事宜;抽查病歷、醫囑、醫療、護理質量;聽取醫師、護士對診療護理的意見;查房時應介紹國內外最新診療進展,并有選擇性地指導臨床實踐;積極參與重危病人搶救工作;分管床位的副主任以上醫師必須每日留有明確去向,以便下級醫師請示,及時參與患者的診治。

7.3.5帶教:對下級醫師病史匯報進行分析;講解診斷與鑒別診斷及治療(手術)方案新進展;明確診斷、主要診療矛盾、治療原則、預見分析,講述時中英文相結合;對下級醫師督導、啟發式提問,結合臨床實踐介紹國內外新進展;對各級醫師嚴格要求,科學管理,針對診療工作中的不足,及時指出、以提高下級醫師的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