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行政處罰程序(12)
消防行政處罰程序(十二)
1、執法人員對違反消防法規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2、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當場處罰決定書》并當場交付當事人。事后,應當將當場處罰情況及時報告行政首長。《當場處罰決定書》存根應當交法制員備案存檔。
3、消防行政處罰除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的以外,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立案;
(2)調查;
(3)告知;
(4)決定;
(5)送達。
屬于聽證范圍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4、凡公安消防機構及其執法人員檢查發現或者通過舉報、控告、移送、上級交辦、當事人主動交待等方式發現違反消防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的,均應當填寫《消防行政案件立案登記表》并將有關案件材料附后,報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審批。
對認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決定立案查處。
5、立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有違法行為發生;
(2)違法行為應當受到行政處罰;
(3)屬于本機構管轄。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立為消防行政案件;已經立案的,應當立即撤銷案件:
(1)經調查發現違法事實不存在的;
(2)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3)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消防法規,以及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已行為時違反消防法規的;
(4)違反消防法規行為在二年內未被公安消防機構發現的;
(5)違法行為人死亡的。
消防行政案件不屬于本機構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公安消防機構處理。
7、公安消防機構查處違法案件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可以依法進行檢查、勘驗或者鑒定。公安消防機構在進行調查或者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8、對案件進行調查時,執法人員可以訊問當事人或者詢問其他知情人。訊(詢)問應當制作筆錄。訊(詢)問結束后,筆錄應當經被訊(詢)問人核對無誤后,由被訊(詢)問筆錄上簽名或蓋章。被訊(詢)問人拒絕簽名或蓋章的應當在筆錄上注明,并由訊(詢)問人簽名或者蓋章。
9、根據調查取證的需要,執法人員可以對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場所、物品等進行勘驗、檢查。勘驗、檢查應當制作筆錄,并由勘驗、檢查人員及當事人、在場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為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可以聘請有關技術部門或者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相應的鑒定或者認定,并提出書面的鑒定或者認定結論。
10、公安消防機構在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攝影、錄像、抽樣取證等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11、公安消防機構在查處違法案件時,根據需要可以傳喚有關人員。傳喚時應當使用《傳喚證》。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經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批準,可以強制傳喚。
12、公安消防機構在調查結束后,對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將受到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及依法享有的權利,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告知應當填寫《告知筆錄》。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及證據,調查人員應當進行復核,并做好記錄。
13、調查人員應當依據查明的違法事實和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填寫《消防行政處罰審批表》連同有關證據材料送法制員審核。
14、法制員應當對下列內容進行審核:
(1)違法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鑿;
(2)定性和適用法規是否準確;
(3)量罰是否得當;
(4)程序是否合法;
(5)法律文書是否規范;
(6)有關證據材料是否全部附卷;
(7)其他需要審核的內容。
法制員審核后認為違法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準確、裁量得當、程序合法的,簽署意見后報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審批;發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程序違法的,應當退回補證;認為適用法律錯誤、裁量不當的,可以提出變更意見后報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審批。
15、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接到法制員審核上報的材料后,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1)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2)經調查發現違法事實不存在的,不予行政處罰;
(3)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4)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需要給予較重行政處罰的,應當由公安消防機構負責人召集有關人員集體討論決定。
16、(市、區)公安消防大隊(科股)需要作出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產停業以及數額較大的罰款處罰決定的,應當事先報市公安消防支隊批準。
17、決定給予行政處罰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填寫《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
《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受送達人或者代收人應當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者蓋章,并注明簽收日期;當事人不在場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18、公安消防機構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對個人處二千元以上罰款以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一萬元以上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組織聽證。
19、公安消防機構組織聽證依照《江蘇省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暫行規定》執行。
20、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后,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1、作出罰款決定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與收繳的機構分離。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公安消防機構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
2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1)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
;
(2)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
23、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公安消防機構及其執法人員作出罰款決定后,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24、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之日起二日內,交至公安消防機構;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公安消防機構。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25、公安消防機構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出具省財政廳統一制發罰款收據。
26、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公安消防機構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3)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27、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公安消防機構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28、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29、消防行政處罰案件辦結后,應當及時按照要求整理裝訂立卷。案卷的文書材料要求完整、排列有序,卷內要填寫文件目錄,逐張編號;法律文書材料要求完整、排列有序,卷內要填寫文件目錄,逐張編號;法律文書、票據、照片等紙張過小或者材料破損的,要使用16開標準紙張裱貼后裝訂整齊。
篇2:消防安全處罰規定范本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除認真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條例》以及市政府、市建委有關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外,還必須遵守此項管理辦法。如擅自違反規定,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經理部將進行罰款。
一、現場消防安全管理
1、施工人員入場前,必須持合法證件(三證)到經理部保衛部門登記注冊,經入場教育,辦理現場“出入證”方可進入現場施工。
2、易燃易爆或有毒等危險材料進場,必須提前書面上報經理部保衛部門(報告要寫明材料性質、數量及將要存放地點),經保衛部現場檢查,確認安全,方可限量進入現場。
3、施工現場不得隨意使用明火,凡施工用火,必須經保衛部門批準,辦理用火證,同時自備滅火器和專職看火人。
4、施工現場嚴禁吸煙,按責任區域劃分,各單位自行管理,自備足夠滅火器材和消防設施,并且各自搞好滅火器材的維護、維修工作。
5、未經項目保衛部門批準,施工單位或個人不得在施工現場、生活區、辦公區和施工區域使用電熱器具。
6、施工現場所設消火栓、泵房、消防水管、滅火器具、消防通道、安全通道、防火間距以及消防標志等設施,禁止埋壓、圈占、挪用、阻塞、破壞。
7、工程內、現場內不得使用可燃材料隨意支搭簡易房屋,確因施工需要,要報請項目工程部、安全部、保衛部,經批準按要求搭設。
8、現場內臨時庫房或可燃材料堆放場所要按規定分類堆放整齊,并懸掛明顯標志,配備相應消防器材。
9、工程內禁止做倉庫使用,禁止存放大量可燃材料。
10、工程內不準住人,確因施工需要,必須經項目經理部及保衛部門同意,由保衛部門報請公司相關部門批準,按要求進住。
11、施工現場、宿舍、辦公室、臨時庫房、工具房、木工棚等各類用電場所的電線,必須由正式電工敷設、安裝,不得私自隨意亂拉接電線。
12、冬施保溫材料的購進,要符合99年建委頒發的(404)號文件精神,達到防火、環保的要求。
13、各分包單位要確定一名專、兼職防火員,負責自己隊伍的日常防火管理工作。
14、遇有國家政治活動期間,各分包單位必須服從項目部統一指揮、統一管理。
15、不按照規定、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造成火災或惡性事故導致人員傷亡、觸犯法律的,經理部將協助配合公安機關立案調查,打擊違章蠻干犯罪活動。
二、現場消防安全處罰規定
1、文件依據
本規定依照《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條例》、《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辦法》、《北京市建設工程現場保衛工作基本標準》、《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問題性質的認定及處罰規定》制定。
2、處罰標準分類
2.1造成火災構成重大火災隱患和嚴重違章或可能造成火災事故,對直接責任單位罰款5000-10000元。
2.2對構成隱患或違章,對直接責任單位罰款2000-5000元。
2.3構成一般性違章、問題或缺陷,對直接責任單位罰款1000-2000元。
2.4對個人一般違章,根據問題性質,批準教育,對直接責任人罰款100-1000元,問題嚴重,還可并罰責任單位1000-2000元。
2.5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處罰額度與性質的確認
3.1違反《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事故或構成重大隱患、嚴重違章,處停工限期整改、通報批評,并依照2.1條罰款5000-10000元。
3.1.1責任區內重點防火區(如庫房、木工棚可燃材料堆放場所、油料庫、乙炔、氧氣存放處)沒有按照規定懸掛明顯標志,配備滅火器材。
3.1.2任意阻塞消防車道、安全通道、防火間距、圈占、埋壓消火栓,破壞消防器材、設施。
3.1.3重點部位從事明火作業,無針對性的安全、防火交底書擅自作業。
3.1.4從事危險作業(如電氣焊、防水作業、油漆噴刷、木工作業)不按規范擅自嚴重交叉作業。
3.1.5擅自在工程內堆放大量可燃材料,未經批準在工程內住人。
3.2違反《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構成隱患、違章。處停工限期整改、通報批評并依照2.2條罰款額處罰2000-5000元。
3.2.1進入現場的易燃易爆或有毒等危險性、傷害性較大的材料,未在項目保衛部門登記備案,私自存放在工程或現場內。
3.2.2參加施工人員未到項目保衛部門登記注冊,拒絕入場教育,集體強行、違章闖入現場。
3.2.3遇有國家重大政治活動期間,違反項目部特殊時期特殊規定,給項目部造成不良影響。
3.2.4未按市建委、消防局及我局要求私自購進、使用不符合規定的非阻燃、非環保型冬施保溫材料。
3.2.5未經項目經理部工程部、保衛部同意,隨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支搭臨時房屋。
3.2.6從事電氣設備安裝、電氣焊、防水等明火作業,無動火證,未清理上下左右作業區附近易燃物,私自動用明火作業。
3.2.7在危險性極大,嚴禁動用明火地帶,違反規定動用明火或吸煙。
3.2.8不了解材料性質,將相互反映,相互抵觸的危險材料混放在庫房或應按規定分類、分庫存放的物品,擅自混放。
3.3違反《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一般性隱患、違章。處停工限期整改、通報批評并依照2.3和2.4條的處罰額度處罰單位1000-2000元,個人100-1000元。
3.3.1未辦理施工現場“出入證”私自強行闖入現場。
3.3.2違章在施工現場施工區域或生活區使用電熱器具。
3.3.3在庫房內違章調配油漆、稀料。
3.3.4違章在施工現場吸煙。
3.3.5從事明火作業未配備滅火器材。
3.3.6從事明火作業看火人擅離職守。
3.3.7從事明火作業未清理附近易燃物,未按用火證指定時間、地點違章作業。
3.3.8氧氣瓶、乙炔瓶工作間距小于5米,兩瓶與明火作業距離小于10米。
3.3.9稀料、汽油、酒精等危險材料當天沒用完,剩余在作業場所未按規定清理。
3.3.10工作完成未將可燃廢料如鋸末、刨花、包裝物等雜物清除。
3.3.11在宿舍、辦公室、庫房、工具房私拉亂接電線。
3.3.12宿舍照明燈超過100W。
3.3.13庫房照明燈或照明燈前后左右50cm內堆放易燃易爆材料。
3.3.14倉庫保管員住在庫房,沒有做到人庫分離。
3.3.15批準使用的電熱器具未按規定使用維護。
3.3.16未經批準擅自將家屬、孩子領入現場。
3.3.17私自在宿舍內使用可燃支搭隔斷。
3.3.18宿舍、庫房、木工棚等未做到人走燈滅。
3.3.19進行焊割作業,氧氣、乙炔導管與電焊把線或帶有熱量的物品搭接、接觸。
3.3.20無故隨意將滅火器藥劑放出。
3.3.21無故將消火栓打開放水。
3.3.22液化氣罐與灶臺用火間距小于1米。
3.3.23施工區、生活區可燃垃圾不按規定倒在指定地點,隨意亂倒,不及時清運。
?三、本規定未盡事宜,應執行其它相關規定。
篇3:消防管理處罰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本泰安中行項目部消防管理工作,保護泰安中行項目部、客人及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實施細則,結合本泰安中行項目部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在本泰安中行項目部范圍內發生的違反消防管理行為,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或治安處罰外,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有以下違反消防管理規定行為者,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警告及500元以下的罰款。
1、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在有禁火標志或存放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場所使用明火、電熱器具或攜帶火種進入以上場所。
2、指使或命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
3、不具有專業合格證進行電工操作、電、氣焊以及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用品。
4、負責監控用火、用電和使用危險物品的人員擅離職守。
5、損壞消防器材、設備、設施(按價賠償后進行處罰)。
6、未到泰安中行項目部消防中心辦理用火手續,在泰安中行項目部內擅自用火作業。
7、未經保衛部門批準,擅自在泰安中行項目部范圍內燃放煙花炮竹、燒香拜神。
9、未經保衛部門批準,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泰安中行項目部。
10、外包、租賃單位或個人未辦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裝修等。
11、在施工現場吸煙或違反施工安全管理規定。
12、在工作崗位擅離職守或違章操作造成輕微火險事故。
13、拒絕、刁難泰安中行項目部消防人員進行消防監督檢查。
14、隱瞞火災事故真相或提供假情況。
15、在消防通道堆放物品,阻塞消防通道。
16、在泰安中行項目部內違章用火造成消防系統報警。
17、其它輕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