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運管政務大廳安全衛生制度

某運管政務大廳安全衛生制度

2024-07-15 閱讀 9545

運管政務大廳安全衛生制度

為保證政務大廳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優美的工作環境,制定本制度。

一、政務大廳全體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防范意識,確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政務大廳安全衛生工作由政務大廳主任負總責,具體由每日值班人員及外部保安人員負責,日常安全工作人人有責。

三、值日人員由政務大廳工作人員輪流擔任,提前和延后10分鐘上下班,負責大廳內外衛士清潔,下班時關好門窗,切斷照明、空調及辦公設施電源,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嚴防各類事故發生。

四、工作人員下班時要將重要資料、檔案入柜妥善保管,誰辦理誰負責,以防失竊。

五、政務大廳工作人員要自覺保持大廳的環境衛生,不許隨地吐痰、吃零食;上班期間工作區域內的衛生由窗口工作人員自己清掃;大廳內禁止吸煙。

六、要切實加強對服務對象“文明辦證”意識的宣傳教育,共同營造優良的工作環境。

篇2:藥房藥店店堂內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大藥房(店)店堂內安全與衛生管理制度

1.營業大廳內保持整潔,無有害氣體和污水等嚴重污染;

2.墻壁、頂棚、地面光潔平整,堅固。

3.地面無積水、無垃圾、無塵土。每天隨時進行清掃,保持干凈整潔。

4.營業大廳墻壁應平整、光滑、不起尖、不脫落、不對藥品造成污染。

5.營業大廳內門窗應關閉緊密、堅固耐用,并防止雨水浸入,同時要符合防火安全的需要。

6.滅火器材、消防栓等要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和維修。平時不能挪做它用。

7.營業大廳內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各種電器要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保養,以免出現跑電漏電現象。

8.藥店設兼職安全員負責安全工作。

篇3:礦內工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第一條:目的

改善勞動條件,加強勞動保護、防止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在勞動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加強企業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

第二條:生產場所安全衛生

1、工作場所、生產場地、應該保持整齊、清潔。

2、機器和工作臺等設備的布置應該便于工人安全操作;通道寬度不能小于1公尺。

3、井下、巷道應保持暢通無阻、清潔干凈、照明齊全。

4、斜井、斜坡道、提升口、升降口、工作臺應加護圍欄、欄桿。傳動部分的走臺不能低于或平行于傳動設備。

5、礦石、原材料、工具、設備的堆放都不要妨礙操作和通行,廢料應及時清除。

6、生產車間、廠區的地面、墻壁、天花板、窗戶應保持完好。

7、高空設施、設備、工具要保持穩固、不能墜落。

8、坑道、廠區都不能有積水、廢水停留,排水溝需加蓋板。

9、工作場所的光線應充足,采光部分不要遮蔽。

10、工作地點的照明亮度應該符合操作要求,通道應該有足夠的照明,但不允許光線刺目。

11、工作室、值班室、生產車間的窗戶要經濟擦試,啟閉裝置應該靈活。

12、經常開啟的門戶,在氣候寒冷的時候,應該有防寒裝置,對于較常在寒冷氣候中進行露天操作的工人應該設有取暖設備的休息處所。對于淋雨的露天作業和臨水作業的工人應設雨棚或發放防水雨衣等勞保用品。

13、室內生產工作地點的溫度經常高于攝氏32度的時候,應采取降溫措施;低于攝氏10度時應設置取暖設備。

14、在低溫條件下工作,首先要穿著暖和。

15、在高溫條件下生產操作的工人,應由單位供給鹽汽水等防暑清涼飲料。

16、工廠要供給工人足夠的清潔開水,盛水器和飲水用具應該每日清洗消毒。

17、工作場所應根據需要設置痰盂,每天要清洗一次,工作場所應根據需要設置洗手設備,并且供給肥皂或洗衣粉。

18、工作場所不允許堆放垃圾,臟物腐朽東西。

19、禁止在有粉塵或者散放有毒有害氣體的工作場地就餐或飲水。

20、禁止在工作作業場所大小便,解手必須上廁所,廁所必須按時清洗、沖刷、消毒清池。

第三條:生產性氣體、粉塵治理

1、積極采取措施,保護職工健康,消防粉塵危害,防止塵肺病的發生,杜絕矽塵病例,促進企業生產發展。

2、本礦對坑道掘進采礦作業,碎礦工段礦石裝運等粉塵生產環節和接塵人員定期檢測,坑道作業人員每半年檢測一次,車間作業人員每個檢測一次。

3、通過有效性綜合治理,各作業場所粉塵濃度不能超過國家《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最大允許濃度不超過2-4毫克/立方米。

4、具體治理措施:

①坑道井巷掘進、采礦必須保證供水,堅持濕式作業,杜絕打干鉆。

②合理安全勞動力,減少接塵人員。

③創造良好的通風條件,首先保證坑內貫通和自然通風,不能自然通風的井巷必須設置良好的機械通風,及時排除炮煙和粉塵。

④碎礦工段車間的老虎口,圓磨振動篩、礦倉、漏斗等粉塵散發量較大的流程和工作場所,必須采取密閉式作業。礦石應保持5-10%的水份。

⑤礦石和精礦粉的裝卸,要保持3-5%的水份,粉塵濃度不能超標。

⑥廠房、車間要設置良好的吸塵、除塵設備或濕式霧化設備。

⑦入廠新職工必須經過入廠前的健康檢查。

⑧從事粉塵作業的人員,應使用好勞保用品,特別是口罩和防塵口罩。

⑨塵埃要按時清掃干凈。

⑩散放易燃易爆物質的工作場地應嚴禁煙火。

⑽生產性廢氣必須合理排放,防止跑冒、泄漏。

第四條:生產性防毒治理

1、嚴格防止硫化鉛、氧化鋅、一氧化碳、游離二氧化硅中毒以及加強藥劑管理,特別要加強三酸和劇毒藥劑的管理,防止職業危害,防止中毒。

2、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人員要定期檢查。

3、毒性濃度不能超過0.02毫克/立方米。

4、對于鉛粗礦堆、鉛粉裝卸、鉛浮選必須有嚴格的防護設施和防護用品。

5、各種原礦、精礦作業都要堅持濕式作業。

6、對藥劑工要加強專職業條訓練并要戴好防毒手套和口罩,使用巨毒藥劑時,必須帶好防毒面具。

7、對接觸酸、堿等腐蝕物質以及有燒傷危險的工作地點,應該設有沖洗設備。

8、對散放有毒有害氣體的地點應加強防護設施。

9、對化驗室的劇毒藥品要有專人管理,責任要到人,嚴防使用不當和流入社會。操作人員必須符合技術規范。

10、加強藥劑的管理作用。

第五條:生產性噪聲防治

1、噪聲防治和國際性衛生標準和工業防治重點,噪聲超標對人體危害較為嚴重,必須加強防治。

2、噪聲最大允許量為ad90分貝。

3、打鉆人員必須要保護好消音罩,并要將消音罩的出口方向朝前。

4、圓磨、篩分機、球磨機、空壓機等較大設備應加設防護隔音消音設備。

5、積極采取個人防護措施。

6、操作時不能靠近噪聲較大的設備。

7、嚴禁聽覺失常、心臟病以及身份虛弱者操作聲級較高(ad80分貝)以上的設備。

8、對從事超標設備(90分貝)以上的操作工,應發給護耳器。

9、對(90分貝)以上的超標設備、設施,應采取密封隔音和消聲措施。

10、對從事聲級較高的崗位操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崗位輪換。

第六條:礦區安全衛生

1、加強外來車輛、外來人員的安全衛生管理,常駐礦區的外來人員應服從本礦的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2、加強外包工程隊和施工人員的安全衛生管理,外包工程的施工組織和施工人員必須參照執行本礦的安全衛生規章制度,接受本礦的安全監督管理,衛生監測檢查。

3、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礦區堆放廢品、垃圾、臟物和柴草、廢石、廢碴必須按工業設計地點專門堆放處理。

4、工業建筑必須整齊有序,不許任何人亂建私房,亂搭工棚。

5、不許隨意排放有害氣體、有害毒物、臟水。

6、井巷、道路、廠容廠貌、宿舍院落必須整潔衛生。

7、禁止隨地大小便。

第七條:生活環境安全衛生

(一)生活環境安全

跑冒滴漏,堅持治理臟、亂、差。

7、尾礦要進尾礦庫壩。

8、車輛運行要有序,停放要進庫整齊。

第八條:生活環境保護

1、辦公樓、宿舍樓、家屬庭院都要每天清掃,不準亂堆亂扔雜物垃圾。

2、陽臺、樓道、門口、洗臉間、水房要清潔衛生。

3、住室床鋪要擺放整齊,不許亂倒亂扔、隨地吐痰潑臟水,不許貼掛黃色畫面圖片。

4、廁所要男女有別,定期打掃,夏季消毒滅蠅,禁止在房前屋后、道路兩旁大小便。

5、大力提倡種花養花,發展盆景書畫,創造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

6、搞好業余文化生活,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陶冶職工的情操。

7、開展各種體育活動,開展體育比賽,發展體育運動。

8、激發職工愛礦熱情,把我礦建設成花園式的企業、城市化的風貌,園林化的環境,造福于自己、造福于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