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校德育主任職責
中學(學校)德育主任職責
一、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同志建設有***主義理論,學習教育行政管理業務和教育理論,注重調查研究,探索德育工作規律,不斷提高理論和工作水平。
二、提出班主任人選名單,供校長審定聘任。制訂和組織實施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工作計劃要符合上級有關行政部門及本校的實際情況。學期末寫出工作總結。
三、主持每周或重大節日升旗儀式。
四、認真貫徹執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德育大綱》,對學生進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政治方向教育、社會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史情”教育、法制教育和時事教育,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培養“四有”新人。
五、面向全體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抓典型。深入開展“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組織優秀班集體和“三好”學生的評定和獎勵工作。每年5月份召開學校“三好生、特長生、優秀班集體及金鑰匙獎”表彰頒獎大會。
六、審定年級組長、班主任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檢查班主任貫徹《班主任工作條例》情況。堅持班主任、年級組長例會制,部署階段工作,學習教育心理學理論,總結交流工作經驗與論文,分析全校學生思想狀況和學生表現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努力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理論水平。抓好主渠道的德育滲透,加強政治思想教育隊伍的建設。
七、指導班主任對學生的操行評定工作。
八、支持共青團、少先隊的教育活動。在教育活動中互相交流情況,緊密結合。做好學生干部的培訓和管理工作。
九、組織全校學生的“愛科學”、“學科學”的科技周、科技月活動,搞好國防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體育活動。
十、經常深入年級、班級,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學生思想狀況,及時研究和提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十一、協助校長召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家長座談會和家長委員會,開辦家長學校,探索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和途徑。
十二、認真實施獎懲制度,做到獎罰分明,大力表彰優秀班主任、班集體、班干部、三好生、特長生。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鼓勵先進,嚴懲違紀者,樹立良好的校風與學風。
十三、配合各處室做好其他有關工作。
十四、主持召開處務會,領導處內日常行政工作。
十五、完成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校長交辦的有關事宜。
篇2:德育處主任安全職責
1、負責協調、檢查、督促班主任落實安全工作職責;配合安全副校長組織學校安全應急演練。
2、負責學生安全教育,指導、督促班主任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法紀和安全教育,落實安全檢查制度和不安全行為的處理,及時處理在師生中出現的不安全隱患。
3、做好通勤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
4、負責對學生課外活動、教室內外、寢室內外、運動場所的活動、晚自習后住校生活動進行安全監督;負責學校組織的各種*和活動的安全防范工作。
篇3:中學德育主任崗位工作職責
1、依據學校總體計劃精神和校德育領導小組的要求,制定全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學期計劃與實施辦法及其他規章制度,組織管理全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紀律作風培訓工作,并在期末做好德育工作總結。
2、領導各年級組工作,組織班主任工作。檢查總結和經驗交流,按照“德育處──年級組──班主任”這一工作程序,以《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主要依據,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組織學校的常規德育活動,如晨會、升旗儀式、班隊會、周會、軍訓、義務勞動、節日紀念、參觀考察和其它文體、衛生活動。
4、制定值周教師工作職責及工作常規,并負責落實。組織全校值日與各項紀律、衛生等檢查評比工作,負責學生的考勤工作,針對學生品行的各項獎罰制度的評議和實施工作。
5、遵循“科研興校”的指導思想,大力組織德育科研、落實課題并把成果與工資掛鉤。
6、組織領導學生的早操隊列訓練。
7、負責組織學生的德育考核及三好學生、優秀干部的審批工作。
8、組織有益學生身心發展的各種課內外社會調查、生產實踐和文體活動。
9、主管學校廣播站、黑板報等全校宣傳工作。
10、積極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