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校文明禮儀規范
學校文明禮儀規范
禮是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理解,表示尊敬的語言和動作;儀是指人的儀表、儀容和儀式,講究禮儀也是一個人修養與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當代青少年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校園基本文明禮儀
1.校內提倡使用普通話。
2.參加升旗儀式,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3.不穿奇裝異服,禁止穿內衣或拖鞋離開宿舍,坐正立直,談吐舉止文明。
4.穿戴整潔,勤洗頭發洗澡,勤剪指甲,臉、手干凈無污垢。
5.男生不留長發,不染發,不帶耳環;女生不染發,不燙發,不化裝,不穿高跟鞋,嚴禁佩帶首飾和迷信用品。
6.使用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7.學生標志卡(學生卡、值日章)需按要求佩帶整齊。
8.使用良好的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9.精神飽滿,舉止大方,文明禮貌。公共場合禁止搭肩行走、大聲喧嘩、追逐打鬧。
10.按時到食堂就餐,飯前要洗手,飯菜要吃干凈,骨頭棄物要放在盤中,不扔在桌上、地上。吃飯時不說話,不使用餐具發出大的聲響。
11.生活簡樸,不吃零食;愛護公物,節約水電。
12.不吸煙、不喝酒,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廢品,不亂涂亂畫,不隨地大小便。
13.愛護花草樹木,不搖晃、不攀折花木。愛護學校公物,損壞公物要賠償。
二.尊師禮儀
1.對學校的教職員工不能直呼其名,應稱呼“老師”。
2.見好老師應呼“老師好!”。
3.進出校門、教室、上下樓梯時遇到老師,應該老師先行。
4.預備鐘響后立即進入教室,端坐恭候老師到來,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回答問題要舉手,回答問題站立要端正,大聲回答。上課遲到要在教室門口喊“報告”,得到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并主動向老師簡單說明遲到的原因,得到老師允許后方可落坐。
5.進入教師辦公室或宿舍時要喊“報告”,進入教師宿舍時還可輕叩門,得到允許后方可進入。問老師問題要用“請問”,老師回答后要道謝,說“老師再見”后才能離開。不能隨便翻閱教師辦公桌上的東西。
6.對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的提出,要讓老師有思考和商榷的余地。不能使老師當面難堪,下不了臺。
7.與老師交談時應站好,認真聆聽,不可東張西望,兩眼應平視老師。
8.領導來校檢查工作或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來校參觀時,應行尊師禮儀。
三.同學間的禮儀交往
1.同班同學間要相互問候、招呼。
2.要注意與同學說話的禮儀。與同學講話態度要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不裝腔作勢;聽同學說話要專心,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同學若有說得欠妥善或差錯的地方,要在不傷害自尊心的前提下委婉提出。
3.詢問同學問題要選擇能答復的問題對象;要在同學有空或方便的時間去詢問;詢問前要用謙語,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向您請教個問題。”詢問后要答謝;若同學回答不上,應盡快說“不要緊,打擾您了,謝謝!”
4.要主動幫助有困難或身體有缺陷的同學,要尊重和照顧女同學,尤其不能欺侮女同學。
5.同學間稱呼應連帶姓名,也可去姓,以示隨便,不要只要名的一個字,不能叫小號,更不能取外號。
6.同學間應特別注意以禮相待,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
7.男同學間彬彬有禮,女同學間應文雅大方。對異性同學的弱點、缺點或殘疾不可嘲諷,而應熱心幫助。
8.對同學容貌、衣著、身材等不應評頭論足,不應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9.同學之間不能相互綽號,不能講粗話、臟話和庸俗的傳聞。男女同學之間不能久久凝視對方,不能打打鬧鬧。
10.在體力勞動方便,男同學應主動關心、幫助和照顧女同學。
11.異性同學之間的接觸要正要正大光明、地點、時間公開。舉止文明,言談高雅,要有禮貌。談話時間不宜過長,相互不要靠得太近。
12.學生在校期間要拒絕異性同學的追求,所采用的方式要講文明、有分寸、不可譏笑對方,更不可傷害對方。
四.會議活動禮儀
1.會議活動應提前幾分鐘入場。在集合中不應隨便走動和發出聲響,報告和結局完后要鼓掌,對精彩的報告或節目要不斷得報以掌聲,切不可喝倒彩或發出噓聲。
2.*中如有安排自由發言程序,想發言也應先舉手,得到同意后方可上臺發言。
五.行走禮儀
1.抬頭、平視前方。挺胸微縮腹,雙手前后擺動。
2.行走時,不能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3.行走時,不能邊吃東西。
4.行走時,切忌隨地吐痰,亂仍紙屑。否則顯得文明程度不高,沒有涵養。
5.如果幾個人同行,不可勾肩搭背,不能橫穿馬路。
行走如果帶有東西,則應規則地提好、背好。
篇2:區高中文明禮儀規范十則及實施要求
區高級中學文明禮儀規范十則及實施要求
中華民族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講文明、懂禮貌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學習實踐常見的禮儀規范,是**高級中學全體師生員工義不容辭的責任。
1、穿著禮儀
⑴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佩戴校徽,著裝整齊,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⑵在校園教學區不準穿背心、拖鞋、褲衩。課堂上不準敞衣、脫鞋。
⑶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⑷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⑸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⑹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2、行走禮儀
⑴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手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⑵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⑶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⑷行人互相禮讓,青年人主動給長者讓路,健康人主動給殘疾人讓路。
⑸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E*cuseme,couldyoutellmehowtOgetto…?)(Sorry,1don'tknow,Pleaseasksomebodyelse.)
3、稱謂禮儀
⑴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張老師、于叔叔等
⑵不給他人取綽號。
⑶使用文明用語(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4、尊師禮儀
⑴見老師主動問好,分別時說“再見”。(-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Goodbye,teacher!)
⑵進出校門及上下樓梯給老師讓行。
⑶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后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后要道謝,說“再見”后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Maylcomein?)
(E*cuseme?)(Thanks.Goodbye.)
⑷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Teacher,1’mafraidyoumadeamistake.)
⑸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
⑹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⑺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⑻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
⑼在校道上遇見老師,應主動停下,微微鞠躬問好。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
隊伍在行進中遇見老師,由領隊代表全體同學問“老師好”。(hello,teachers.)
⑽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并主動給老師讓坐。(haveaseat,please,teacher.)
⑾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后再找老師。
⑿老師進入學生宿舍,學生主動站起問好讓坐;老師離開時起身送出。
5、同學禮儀
⑴同學間要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Goodmorning,,)(Hello,,)
⑵與同學說話態度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⑶同學間的交往應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后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謝謝”等。(E*cuseme,…)(Mayldisturbyouforamoment?)(May1askyouaquestion?)(n’sOK.It’sdifficulttOanswerthisquestion.1reallyappreciateyourtime/help.)
⑷尊重同學,不給同學取綽號,或叫同學的綽號
⑸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⑹尊重和照顧女同學,不欺侮女同學。不說仗別人感到傷心羞愧的話。
⑺向同學借東西,要先征得同學的同意。對同學的東西要特別愛護,且按時歸還。
(E*cuseme,mayluseyour…/Maylborrowyour…/Couldyoulendmeyour…?)
⑻不在同學面前說長論短、搬弄是非。
⑼不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大量。
⑽講究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辦到。
6、升旗禮儀
⑴快速集合,立正站直。
⑵升旗時,全體行注目禮,在任何地方都要立定行禮。
⑶認真聽國旗下講話,依次退場。
7、*禮儀
⑴集合時,提前到達,準時進入會場,列隊快、靜、齊,并在指定位置坐好。
⑵聽報告聚精會神,保持肅靜,不亂議論,不亂走動。
⑶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
⑷報告或演出結束,要鼓掌致謝:精彩之處適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⑸學生上臺發言,要向主席臺領導和場內同學鞠躬行禮。發言結束后道謝。(That’sall,Thankyou)
⑹會議、演出進行中,不擅自離場;演出結束后,等演員上臺謝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場。
8、賽場禮儀
⑴文明觀看。有秩序地進場和退場,比賽精彩處要熱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賽場內投擲物品,離場時主動清理自己使用過的物品,不亂扔垃圾。
⑵文明參賽。遵守比賽規則,不弄虛作假,騙取榮譽。
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認為裁判有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人員捉出。
⑶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
9、待客禮儀
⑴客人來訪,要事先有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⑵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圖書等招待。
⑶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聽音樂、看電視。
⑷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聲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⑸接待老師應象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⑹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10、做客禮儀
⑴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⑵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⑶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E*cuseme,mayI…?)
⑷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品;
⑸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ThankyouverymuchI/Wereallyhada-goodtime.)(1’11/We'llbee*pectingyourvisit.)
實施要求:
1全體同學要自覺學習,認真練習,大膽使用,倡導文明新風尚。
2班主任要積極組織,嚴格要求,率先垂范,講求實效。
3各考核評價部門要加強考核,評優推先。
篇3:外語學校教師文明禮儀規范
外國語學校教師文明禮儀規范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一、校園禮儀
教師的行為舉止:
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1)目光:
在講臺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有損于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
老師站著講課,既是對學生的重視,更有利于用身體語言強化教學效果。站著講課時,應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于昂著頭。需要在講臺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
(3)手勢:
老師講課時,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敲擊講臺、或做其他過分的動作。
2、教師的言談:
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
表達要準確:老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導致影響教學效果。
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余的話,給學生干凈利索的感覺。
講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課堂禮儀
1)堅持預備信號響后一分鐘內到位。教師到達教室門口時,應面向學生側身站立,檢查班級學生課前準備的情況,進行表揚鼓勵或批評教育,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2)上課信號響起,教師進入課堂走上講臺,同時用“Classbegins.(上課)”示意班長或值日學生喊“起立”。教師在講臺上站定后,檢查學生起立致敬情況,要求學生向教師行注目禮,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然后再向學生說“Goodmorning/afternoonClass.同學們好”。學生齊答“Goodmorning/afternoonteacher.老師好。”之后,教師向學生行鞠躬禮致謝。課堂禮儀過程雖然簡短,但要求應嚴格,氣氛應莊重,感情要親切。如學生不符合要求,要進行教育,必要時重新組織。
3)下課信號響后,教師應結束講課,用“Westopherefortoday.今天就到這。”示意班長或值日生喊“Standup!起立!”,待全體學生起立站好后,教師說“Classisover.Thankyou,Good-byeclass.下課。謝謝!同學們再見。”,學生齊答“Good-byeteacher.老師再見。”。如果有本校或校外人員聽課,教師應示意學生請聽課人員先行,必要時鼓掌歡送。
三、辦公室禮儀
教職工辦公室是教師在學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教職工集體生活的場所。教職工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關系,應該互敬互愛,互幫互助。
1、以禮相待。早晨相遇,主動打招呼,互祝“Goodmorning.早晨好!”,課間相見,點頭微笑,互致“Hello.你好”。下班道別,說聲“Solongfornow./Bye-bye/Seeyou.再見!”得到別人幫忙,趕緊說聲:“Thankyou.謝謝!”“辛苦了!”
2、言談舉止,文明高雅。不打聽別人私事,不背后議論其他教職工,不散布是是非非的事情,不高聲談笑。在辦公室認真備課,批改作業,或研究教學上的問題。
3、保持辦公室清潔。自己的東西不亂丟亂放,辦公桌保持整潔。早晨到校主動打掃衛生,打開水。當下班時,最后一個離開辦公室,把門、窗、燈關好。
4、樂于助人。有客人(或家長)來訪時,而被訪的教職工正好不在,一定要熱情接待,并幫助尋找被訪者。
5、電話禮儀
①打電話禮儀。當電話接通后,應首先說:您好!無論是給家長或同事打電話,說話時要保持一種高興的語氣和聲調,切忌冷漠無情。交談結束后,應客氣地道上一聲:“再見!”切忌魯莽地將電話“喀啦”一聲掛斷。
②接電話禮儀。當聽到電話鈴一響(一般不應超過三聲),便要拿起話筒,說:“Hello,thisisPingshancountymiddleschoolofforeignlanguage.您好,這里是**縣外國語中學!”,接下來再用普通話詢問和交談,接話完畢,應謙恭地問一下對方:“請問你還有什么事情嗎?”然后再道上聲“再見!”。
四、與學生家長交往的禮儀
1)家長座談會的禮儀(包括在校會見家長時的禮儀)。
服飾莊重,舉止文雅,給家長以親切和信任感。
2)尊重家長,語言禮貌。要求:
A、接待來訪家長
教師在校園會見來訪的學生家長,首先要說“Welcometoourschool.I’mveryglardtoseeyou.(見到你非常高興,歡迎你(們)到我們學校來。),接下來再用普通話和家長寒暄溝通;
B、實事求是地介紹學生的情況;
C、對學生多一些表揚,鼓勵,少上些批評指責;
D、對家長應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氣。
E、多給家長一些發言機會。
F、不要把家長當作發泄的對象,不要把家長當作什么都不懂的人來教訓一番。
G、做好準備,中心突出,內容豐富,熱情待客,使家長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2、家訪禮儀
1)選好時機,預約前往。
家訪前應寫便條或打電話預約,并把家訪的主要內容告訴家長,讓家長有思想準備。預約的口氣,應該是友好,請求商量式的,而不是命令式的。
2)舉止穩重,溫文爾雅。
3)用語合理,避免單純的“登門告狀”
五、參加學校*禮儀
1、升旗
禮儀
①精神飽滿,態度嚴肅,規范立正。
②向國旗行注目禮,帶頭高聲唱國歌。
③切忌:自由走動、東張西望、心不在焉、馬虎應付
④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2、*禮儀
①遵守會議紀律,按指定地點人座,準時有序。
②認真聆聽,不看報刊雜志,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情。
③尊重報告人。掌聲要熱烈,靜聽要專心。
④坐姿端正,用自己規范的禮儀感染和教育學生。
⑤切忌:講小話,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