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心理委員工作職責
心理委員工作職責:
1、心理委員應以滿腔的熱情、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同學。工作中能夠以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科學理論為指導,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摒棄個人好惡,禁止宣揚和采用迷信、虛幻、神靈等一切非科學的理論和方法。
2、宣傳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并作好相應的記錄和總結,促進本班同學心理素質的提高;宣傳介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展,介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3、收集本班同學的心理健康信息;幫助有心理困惑和煩惱的同學;對本班同學的心理健康狀況定期向班主任、輔導員做匯報;并將重大應激事件、行為異常學生的情況及時向班主任報告。
4、掌握常見心理問題和緊急干預的常識,學習心理輔導技術,提高自我心理素質;定期參加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專題學習和交流活動。
5、關注特殊人群:對性格孤僻、家庭情況復雜、經濟貧困、紀律觀念淡薄、學習困難的同學要給予特別關心和幫助。
6、協助學校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座及活動中起骨干作用,帶動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協助教師開展心理普查、建立和管理學生心理檔案。
7、在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原則。維護同學的權益,不得隨意泄露同學的隱私。
篇2:某班級心理委員日常工作職責
班級心理委員日常工作職責
1、定期報告。對于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信息,每月向班主任匯報一次,分別從學習、生活、交往、情感、綜合評價等多個維度對本班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匯報。
2、危機事件及時反饋。對班級中可能或即將發生的危機事件,及時向班主任、輔導員、系部領導、心理咨詢中心、學工部反饋,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
3、負責全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協助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
4、協助心理咨詢中心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協助建立、管理學生心理檔案。
5、協助開展每年一度的“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6、協助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開展心理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工作,提高全班、全校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健康水平。
7、參加心理委員、學生心理咨詢員的業務培訓。在考核合格的基礎上,對有需求的學生進行個體心理輔導工作。
8、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通過班會,班級墻報、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等,促進班上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