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F中學學校安全管理制度

F中學學校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5 閱讀 2840

第一中學學校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工作責任制度

學校安全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嚴格實行校長包校、中層干部包年級、班主任包班、任課教師包課堂制度。學校各辦公室按職能負責所管理的部門及轄區的安全工作。每學年初,學校、班級、教職工層層簽定安全責任書,就學校安全目標、安全職責、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方面明確責任。

安全工作教育制度

學校聘請公安、交通、衛生、消防等部門專業人員到學校上安全教育課,保證安全教育的正確性和規范性,并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教職工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季節、形勢、環境的變化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確定相應的安全教育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每學期開學初、學期中、放假前要集中進行三次安全教育,平時要結合校會、班會、課堂教學滲透安全教育。要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安全知識讀本》、《學校安全工作須知》及各種安全法律法規。要利用“安全教育日”和“安全生產月”等突出教育主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班級(或部門)安全管理是班級(或部門)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班級(或部門)要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明確各類管理人員的職責,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抓。

1、加強學生“一日安全常規”管理。對學生上學、放學及在校活動每個環節提出安全要求,對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重點環節確定專人負責,進行重點監控,確保學生安全。

2、加強校舍安全管理。班級(或部門)要確定檢查人員,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所使用校舍,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報告、立即整修。

3、加強交通安全管理。班級(或部門)在學生上學、放學時要加強重要地段、重要位置的監管,并實行護送制,嚴禁學校搭乘摩托車,杜絕未滿12周歲的學生騎自行車。

4、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班級(或部門)要密切配合學校及公安消防部門做好校園內消防安全工作。學生密集場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要保持暢通。要加強學生用火、用電、用氣等的安全教育,嚴禁學生私拉電線、私用電器等的監督管理。

5、加強飲食衛生安全管理。按照教育部、衛生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要求,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工作。學校加強食堂工作人員管理,嚴禁外人隨便出入食堂。建立食品、原料采購、運輸、儲存、加工、銷售安全管理制度,嚴把各個環節,嚴格操作規范,嚴防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加強食堂基礎設施建設,配備消毒、防蠅、防鼠等必要的設備。用水符合國家規定的飲用水標準。炊事人員定期查體,取得衛生防疫部門的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嚴禁個體商販、學校內部職工及家屬在校內經營小食品、冷飲及飯菜。班級(或部門)教育學生不得隨意到校外飲食攤點就餐。

6、加強學生健康安全管理。學校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班級(或部門)要強化學生常見病和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定期對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并建立學生健康檔案。

7、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治安安全管理。學校要與綜治辦、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治理及學校安全保衛工作。班級(或部門)要教育學生不進入電子游戲廳、歌舞廳、錄像廳、網吧等。學校保衛人員要晝夜值班、巡邏等。

8、加強教育教學安全管理。學校教職工要遵守職業道德規范,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禁役使或變相役使學生。認真落實《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關規定》,規范辦學行為,減輕課業負擔,努力創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環境,促進學生主動、活潑、健康發展。班級(或部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時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

大型活動審批制度

班級(或部門)組織的大型集體活動必須報學校審批,審批報告要附有安全應急預案。活動前,要對活動場所進行安全檢查,對學生進行安全和紀律教育。活動過程中,要加強對現場的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禁止組織學生參加商業性慶典活動和一般性慶典活動。確需學生參加的大型慶典活動,必須學校及教育局批準。

安全工作報告制度

班級(或部門)要加強安全隱患及事故的排查、報告工作。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學校事故報告工作的通知》要求,確定專人負責。學生發生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及非正常死亡等,應及時做好安全記錄,以及補救措施,并向學校報告具體情況。

安全工作檢查制度

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安全工作綜合檢查,專項檢查不定期進行。檢查依據《教育部中小學安全工作暫行規定》(試行)的要求進行。集中檢查時,學校制定檢查提綱。日常檢查,學校采取不打招呼、隨時抽查的方式進行。

學校檢查結束后,填寫檢查情況記錄表,并現場反饋檢查情況。受檢班級(或部門)負責人在檢查記錄表上簽字。學校對發現的問題建立跟蹤檔案,限期整改。

安全工作考核制度

學校建立安全工作考核制度,把安全工作列入班級(或部門)管理和評估的重要內容。對思想重視、制度健全、工作卓有成效的教職工,每學年在績效工資中獎勵100.00元;對忽視安全工作,玩忽職守,釀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責任人,要嚴肅查處。凡發生安全事故的班級(或部門)一律取消本年度評選任何先進的資格。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觸犯法律的,一并追究刑事責任。

篇2:學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維護學校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全校教職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校內、校門口交通安全的管理

1、學校各科室召開的會議、組織的各項活動,必須由組織人負責通知參會人員盡量采用公共交通方式與會,所有與會人員車輛一律不得進入校內,所乘車輛安全由自己負責。

2、杜絕在校內騎自行車、電動車,進校后必須推行。

3、校門口設專人疏導交通。

4、機動車禁止在校園內洗車、試車、練車。

5、機動車在校園內不得碾壓人造草坪和塑膠跑道。

(二)本校教職工機動車的管理

1、本校教職員工的私家車由辦公室統一發放證件,門衛、執勤人員憑證允許進出。

2、學校私家車一律由西門進出,駕乘人員須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

3、私家車進出校園必須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1)教職工乘駕車輛進出校園時要主動接受門衛查驗,服從引導;

(2)車輛進入校園后須減速慢行(時速不超過5km∕h),不得鳴笛,不得與學生搶道;

(3)遇會議入場、散場或上學、放學高峰時段,與會行人、學生優先通行,車輛必須等候或避讓;

(4)晚上10:30后,任何車輛禁止出入校門,如有特殊情況,需提前向門衛值班室登記。

4、私家車應當在規定停車區域內按車位有序停放,不得隨意停放在停車區域以外的教學區、活動區等;安裝報警裝置的私家車,停車后須將報警信號置于靜音狀態;對不按規定停放者,一經發現,將禁止車輛入校。

5、教職工駕駛私家車造成學校公物損失或師生傷害,由駕車教職工負全責。

6、學校為教職工私家車提供工作期間停放位置,不保障車輛安全。

篇3:()小學)學校財務安全管理制度

小學(學校)財務安全管理制度

一、現金管理:

1、嚴格按照現金管理規定管理現金,日庫存量不得超過150元,加強防范措施。

2、必須兩人以上乘車取送大額現金,時間要保密。

3、借款、領款、借取現金必須履行必要手續,及時報結。

4、傳票嚴加保管,不得丟失。

二、帳票管理:

1、及時下帳,月清月結,為領導當好參謀。

2、帳本嚴加保管不得外存、任人翻看,票據隨結隨封,用時入庫。

3、傳票存放處要防火、防潮、防盜、防蟲蛀鼠咬。下班前要注意杜絕火種。

4、翻閱傳票必須經會計同意,當面查找,不得丟頁。

三、物品管理:

1、建立健全國有固定資產帳,帳目統分結合。單位專人保管,及時上帳。

2、堅持誰使用誰保管和年終查對制度。

3、桌椅黑板等備品隨班級使用保管,誰損壞誰賠償,一年檢查兩次。

5、貴重常用易丟物品集中存放,憑條借用。

6、經常檢查備品使用情況,及時保養檢修。

7、學校設備不經主管領導批準,不得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