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2704

1、空壓機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檢修時必須將管路、儲氣罐、空壓機內壓力排除,防止爆裂事故。

?(2)安全閥動作后,必須查明原因處理,不能調整安全閥。

?(3)安全閥、壓力表要定期檢查和年檢,保證靈敏可靠。

?(4)注意電器控制系統的運行情況和儀表讀數。當下列情況發生時,應停止壓縮機運轉:

?①安全閥失靈,排氣壓力超過安全閥開啟壓力;

?②壓縮機任何部位溫度超過規定值;

?③冷卻水、潤滑油供給突然中斷;

?④運行聲音不正常;

?⑤電流表讀數突然增大。

?(5)事故應急小組

?組長:各采區負責人

?組員:設備維修工、操作工

?2、卷揚機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安全警戒線內無關人員不得靠近,嚴禁超員和人料混載,罐內不得打鬧,人員要扶好把手,罐不停穩不能上下罐。

?(2)卷揚機因停電或其他故障停車時,操作裝置必須恢復到起動位置,檢查安全制動是否可靠,罐內人員要保持穩定,不準不經指揮人員自己找出口爬出。

?(3)卷揚操作工要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起罐時要注意罐位的上止點、下止點,過卷開關等安全裝置要定期檢查,鋼絲繩磨損不能超限。

?(4)暈罐的防止:卷揚操作工要時刻注意罐籠到位的準確度、平穩性,高血壓、心臟病人不得下井乘罐。

?(5)運行中絞車機構破壞、運行不平穩、出現過卷、電流突變應停車。

?(6)應急小組

?組長:各采區負責人

?組員:操作員機修電氣人員

?

鍋爐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鍋爐超壓時將爐內燃火壓住,逐步降溫,及時將冷水加入循環管路中,以加快冷卻,后查明原因處理。

?2、燒干現象的應對:發現爐內斷水,切不可向爐內補水,否則會引起爐體炸裂。應先將爐腔內火焰壓住,使爐體慢慢冷卻至室溫,這時進入內部檢查,正常后重新起動。

?3、鍋爐給水質量應達到水質標準,嚴防鍋爐結生水垢,防止爆管事故發生。

?4、鍋爐要實時補水,不得缺水。

?5、鍋爐安全應急小組

?組長:王雙學

?組員:鍋爐操作工?機修人員

?(十)排水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水泵必須達到標準,備用水泵可靠,水泵抽水量要按最大涌水量設計安裝。發生涌水量增大時要增加備用水泵抽水,同時人員要有安全撤離的通道。

?應急小組

?組長:各坑口施工隊負責人

?組員:操作工?機修電氣人員

?(十一)炮煙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1、各坑口井下各作業地點,尤其是獨頭掘進點、天井、天井中川等通風不好的作業地點,要求各坑口施工隊負責人和安全員每班必須檢查到位。

?2、由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各坑口職工的預防炮煙中毒的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識和救護知識。

?3、公司安全環保部應對各坑口井下通風設備的安裝進行指導;各坑口施工隊應加強通風設備的日常維修、使用、保養、巡檢等工作。

?4、每周各坑口負責人、施工隊負責人應組織相關人員對井下各個作業地點和機房、硐室等部位進行安檢,對查出的隱患當場布置整改措施,落實負責人。

?5、井下一旦發生炮煙中毒事故,各礦區搶險隊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常設辦公室報警。

?6、搶救當中必須作好自我防護工作,搶救時要把受傷者抬到有新鮮風流和周圍比較安全的地點,同時要解開衣服,按摩心臟,進行人工呼吸。

?7、在急救的同時,要迅速聯系醫護人員進行救治。

?(十二)井下冒頂事故的應急預案

?1、井下各項工程,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尤其是采場、硐室、天井等重點工程,由各施工隊負責人負責日常的檢查、指導工作,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監督。

?2、對于廢舊巷道新布置的工程和一些重點的工程項目,要先落實安全防范措施,施工前要由安全環保部、生產技術部共同檢查確定。

?3、由公司安全環保部、各坑口安全員負責各坑口職工的日常安全教育,使期掌握必要的冒頂防范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井下發生冒頂事故時,各礦區搶險隊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常設辦公室報警,礦區搶險隊有關人員必須在二十分鐘內趕到事故現場,并制定搶救方案。

?5、搶救前要先觀察頂板是否有二次脫落現象,并派專人檢查監視頂板變化情況,同時要加強供風,并由外向里進行支護。

?6、遇有大塊巖石時,不能用爆破法破碎,要用千斤頂和撬棍等其他工具移開。

?7、遇有外傷人員要先止血,遇有骨折人員要對骨折處做臨時固定,但是頭部和腹部受傷時不能喝水和服藥,呼吸停止了的,要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盡快恢復心跳或轉到醫院救治。

?(十三)爆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由各坑口安全員和施工隊負責人負責貫徹、落實爆炸物品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以及日常的監督檢查指導正作。

?2、由公司保衛科、安全環保部負責定期檢查存有爆炸隱患的作業場所和工作地點等重點要害部位。

?3、各礦區井下發生爆炸事故時,礦區搶險隊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常設辦公室報警。

?4、要先向災區進行通風,救護人員要帶好自救器,同時要迅速查明災害地點、性質、范圍及波及面。

?5、清除巷道的堵塞物,迅速排除有害氣體。

?6、搶救時要檢查災區是否有二次爆炸危險,頂板能否脫落,并盡快恢復災區照明。

?7、搶救出的傷員,要做好臨時包扎,并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十四)井筒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井筒發生安全事故時,要立即停止提升系統作業,并通知值班人員,各礦區搶險隊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常設辦公室報警。

?2、各坑口施工隊負責人、安全員負責查明事故的原因、性質、事故地點。

?3、處理井筒事故時要帶足安全帶,恢復事故點照明,需要架平臺時要做好二層防護,各中段井口信號工負責看守好井口,無關人員不準靠近;機修工要做好切割和焊接準備工作。

?4、電氣人員負責檢查電纜線防漏電工作。

?(十五)漏電及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由電氣人員負責按設計要求,架設井下電纜、電線,安裝電氣設備,檢查處理各種電氣故障,以及日常的巡檢、維修、保養工作。

?2、各種用電設備及高壓照明線路,按要求選擇開關、熔絲、漏電保護器等防護設施。

?3、各礦區井下一旦發生漏電及火災事故時,各礦區搶險隊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常設辦公室報警。

?4、電氣人員要在十分鐘內趕到事故現場,迅速切斷災區電源。

?5、輔助生產人員要迅速接通災區水管,同時要聯系水泵工向高位水池蓄水,保證水源充足。

?6、必要時由輔助生產人員負責把事故現場臨時封閉。

?(十六)淹井事故應急預案

?1、由公司安全環保部和各坑口安全員負責組織人員學習井下水災預防知識和處理措施,掌握井下避災線路,一旦發生透水事故,保證人員能迅速安全撤離險區。

?2、利用坑內鉆提前做好探放水工作,生產技術部負責根據水文地質情況進行設計和布孔,小鉆班負責組織施工。

?3、各礦區井下發生水災時,各礦區搶險隊在搶救傷員、設備的同時應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常設辦公室報警。

?4、各坑口施工隊負責人和安全員負責組織井下人員從安全出口迅速撤離險區。

?5、由電氣人員負責切斷災區電源,防止漏電傷人,同時要做好泵房的供電和防漏電工作。

?6、井下排水設備在透水后要全部啟動排水,此項工作由水泵工負責,需要架設排

水路時,由輔助生產人員負責組織人員架設。

?(十七)各坑口地面防洪預案

?1、每年汛期前,由公司制定防洪計劃,布暑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崗位責任,重點部位由專人負責。

?2、由各坑口負責各自井巷的封堵工作。

?3、各坑口應做好防汛物資的籌備和供應工作。

?4、各坑應做好車輛運輸工作,汛期前要做車輛檢修工作,制定值班車輛,保證出勤率。

?5、接到防洪警報,各礦區搶險隊全體人員要在二十分鐘內趕到現場進行抗洪,同時應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常設辦公室報警。

?(十八)?球磨機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作為公司最主要設備之一的球磨機,如何管理好、維護好是我們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制定出事故預案。

?首先在正常的運轉過程中,作為球磨工必須遵章守紀、認真負責,做到巡檢到位,其主要巡檢部位是前后大瓦是否過熱、斷油、球磨機供油設有斷油保護器,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如發現有斷油現象、油瓦溫度超過40℃時,球磨機絕不允許停車,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往油瓦上大量加入機油并且立即停止給礦,直至達到溫度正常為止,才能停車檢查處理。

?在巡檢過程中如發現主軸承或主軸溫度過高或冒煙現象,不許停車,應往主軸上加入潤滑油直至正常。

?其次是在檢修過程中,如在停車檢修時球磨機所有的電源開關必須處于切斷狀態,并且掛好警示牌“禁止合閘,有人作業”,并設有專人監護、監護人員必須認真負責,不得隨意離開所需監護點以及觸動任何電源開關。

?(十九)高壓配電室安全事故應對預案

?為了高效、安全、管理好高壓配電室,維護高壓設施正常運行,杜絕事故發生,特制定本預案。

?公司電氣巡檢人員,每日對高壓配電室設施進行認真檢查,包括:高壓隔離開關觸頭是否良好;變壓器高低壓套管是否完好,有無污物、滲油現象;變壓器油溫數值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有無異常聲響;各導線、鋁排連接端螺栓是否松動,有無發熱現象,巡檢人員要對巡檢情況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車間、合作坑口(選廠)反映,以便妥善處理。

?選冶電氣人員負責對高壓配電室設施的維護、檢修工作,定時對其進行保養、監測(包括定時進行油樣監測、吊芯檢測、接地線接地是否良好監測等)。進入高壓配電室作業時,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停電并掛好接地線。

?高壓配電室,要備有高壓絕緣手套以及砂箱、鐵鍬、滅火器,配電室門要建立上鎖專人負責制度,防止非工作人員進入。同時,高壓配電室內經常保持干凈、清潔。

?為了保證對高壓配電室管理工作有序性,加大其力度,特成立高壓配電室管理小組,其構成:

?組?長:梁喜才?

?組?員:電氣技術員、電氣班組員工

?(二十)尾礦庫安全事故應對預案

?為了更好地做好尾礦庫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尾礦庫安全事故應對預案。

?尾礦庫要定期檢查維修,嚴格按規定條例筑壩,尾礦庫要有通迅設備,能夠隨時與車間、合作選廠領導保持聯系。每班應固定派專人對尾礦庫進行檢查、維護,發現沉陷、滑坡、開裂等異常情況,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并及時報告,嚴禁隱瞞不報。汛期前應及時檢查,并維修壩肩,截洪溝和壩面排水溝,每次雨水過后,應及時清理截洪溝淤積的尾礦泥砂和雜物。汛期階段應加強庫區照明,并準備足夠的防洪器材等物質、車輛,在車間、合作選廠領導下組織防汛隊伍。加強晝夜巡視,每班不得少于兩人。筑壩期間采用多管分散放礦,事故期間可采用集中放礦,放礦管路及閘門要經常檢查維修,防止因管路閘門損環造成沖刷壩面和局部潰壩。

?嚴格按照尾礦壩排滲設計去完善,發現滲流堵塞和滲出渾水要及時維修,發現水位、滲透量、渾濁度變化異常。應寫上采取措施,并及時報告到車間、合作選廠,尾礦壩壩體外側應按規定植樹、種草,不得在壩體上或對壩有影響的地點挖取土砂,嚴禁在庫區周圍放牧。在尾礦壩使用過程中,溢流塔的封堵,必須在溢流塔底部和支洞口段進行封堵,嚴禁塔頂封堵,嚴禁發生漏礦現象。每年汛期到來之前,應對各種防洪設施進行全面檢查修理,保證尾礦壩正常安全使用。

?尾礦壩防洪材料配備有編織袋、草袋、尖鍬、平鈥、尖鎬、砂土等。

?尾礦庫安全事故領導機構:

?組?長:梁喜才

?組?員:各車間、合作選廠全體員工

?(二十一)選冶車間、合作選廠人身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選冶車間、合作選廠作為公司的一個重要生產部門,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事故隱患,選冶車間、合作選廠針對安全生產方面出現的不安全情況,對車間、合作選廠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做好職工安全思想工作,并制定車間、合作選廠員工人身傷害事故對應預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檢修方面的安全技術要求

?設備檢修前,必須切斷電源,在操作箱上,掛好“有人作業、禁止合閘”標志牌,然后開始作業。

?2、操作方面的安全技術要求

?一般規定,運轉設備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停車:

?(1)處理故障;

?(2)更換部件;

?(3)設備部件局部調整;

?(4)調整皮帶松緊;

?(5)清掃設備衛生;

?3、有毒藥劑的管理

?(1)有毒藥劑的保管、領用、制備與添加,必須建立上鎖和專人負責制。無關人員不得進入藥房。

?4、發現有人觸電,應如何急救

?(1)發現有人觸電,應盡快使觸電者擺脫電源。如斷開開關

或用相應的絕緣物體挑開,斷開導線;遠離開關,可采用短路辦法使斷路器跳閘。

?(2)迅速搶救。觸電者呼吸停止,心臟不跳,多為假死,應立即搶救,在請醫生和送醫院過程中,不許間斷搶救。搶救以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為主。

?5、在進行機械切削加工中,哪種外界環境的變化會引起誤操作,導致發生事故主要有二個方面

?(1)照明不良;

?(2)設備布局不合理。

?6、對操作切削機械設備人員穿戴工作服的要求

?工作服要做到三緊(袖口緊、領口緊、下擺緊),不允許戴手套、圍巾;不允許穿涼鞋、高跟鞋、女工或留長發的工人,應戴安全帽。

?

篇2:機械設備安全生產事故處理管理制度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在施工生產中遵守機械使用的安全技術規定,機械事故的處理。

本標準適用于公司和所屬項目部的機械設備安全生產和事故處理的管理。

2管理職能

公司動力設備科、質量安全科負責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基礎培訓、業務考核。一般機械事故由分公司自行處理,報公司備案。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報公司和上級主管部門處理。由公司動力設備科會同安全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后處理,各基層單位無權自行處理。

3管理內容及要求

3.1安全生產

3.1.1各種機械設備生產應嚴格遵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定》。企業各級領導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要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檢查規程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消除不安全因素。

3.1.2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操作技術考核和理論考試,取得操作證后方可單獨操作,學員必須在師傅指導下才能操作,非機械人員嚴禁上機操作。

3.1.3認真執行定期、定人、定崗位的“三定”制度加強責任心教育,要求操作人員不僅要保證本機安全,而且要保證協同作業人員的安全。

3.1.4結合機械設備的定期檢查,對機械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及安全指示裝置進行檢查,確保安全保護、指示裝置齊全、靈敏、可靠。

3.1.5機械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施工人員的正確指揮、精心操作,對于施工人員違反安全技術規程和可能引起危險事故的指揮,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可越級上報主管領導。

3.2機械事故和處理

3.2.1由于使用、維修、管理不當等原因造成機械設備的非正常性損壞者屬機械事故。

3.2.2機械設備事故按其性質分“責任事故”和“非責任事故”。人為原因造成的屬責任事故,自然災害或意外災禍發生的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屬非責任事故。

3.2.3凡屬人為原因造成的機械設備主要部件、總成、附屬裝置的損壞,造成停機、停產損失后果為機械設備責任事故。

3.2.4機械設備事故根據損壞程度和損失價值大小,分為一般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三類。

3.2.4.1一般事故,機械設備直接損失價值在1000-5000(含5000元)者。

3.2.4.2大事故,機械設備直接損失價值在5000-20000(含20000元)者。

3.2.4.3重大事故,機械設備直接損失價值在20000以上者。

3.2.5凡發生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應立即采取保護現場,不得自行處理,并于24小時內以電話、電報報告公司動力科,重大事故由公司上報主管部門。

3.2.6事故發生后,應迅速查明原因,開好分析會,吸取教訓,經上級批復后盡快搶修,恢復生產。

3.2.7事故發生后,各級領導和主管部門必須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無防范措施不放過),認真進行分析處理。

3.2.8機械使用單位要按月填報《機械設備事故月報》機械管理部門建立機械事故臺帳,記載事故的各種資料,定期分析,掌握事故規律,提出改正措施,降低事故頻率。

3.2.9由于機械事故導致人身傷亡者,除按本規定辦理外,并應按照質量安全部門的有關規定處理。

4檢查與考核

4.1本標準由公司動力科負責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

4.2本標準通過動力科個人標準一并考核。

篇3: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范例

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特種設備安全事故,高效、有序的組織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安全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令第2號公布的《鍋爐壓力容器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有關法律法規和晉城市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結合我*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預案范圍和事權劃分

(一)嚴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2個,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事故。

(二)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后,應急救援工作由事故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指揮和組織實施。縣屬企業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后,應急救援工作由縣人民政府領導,企業負責指揮和組織實施,移動式特種設備在異地發生事故后,應急救援工作由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組織救援。

二、應急救援機構和職責

(一)應急救援領導組及其職責

為了加強對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澤州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成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副組長:特監股股長

成員:特監股全體成員

主要職責:全面指導協調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制訂緊急管理辦法或特別措施;督促鄉(鎮)人民政府調用設備和人員;向縣政府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報告事故救援情況。

(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救援辦公室及主要職責

辦公室主任:z

主要職責:負責實施領導的決策;完成應急救援預案的日常工作;匯總報告事故情況;傳達領導組的各項指令。辦公室設在澤州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鍋檢股。組成人員為鍋檢股全體成員。

三、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必須立即將發生事故的情況如實報告當地政府和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并在12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

(二)事故報告內容

1、事故發生單位名稱

2、事故發生時間(年、月、日、時、分)

3、事故發生單位的行業類型,經濟類型,企業規模。

4、事故設備名稱

5、事故詳細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初步估算

6、事故原因

7、事故報告人,報告時間

(三)事故現場保護

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任何人不得隨意挪動和破壞。因搶救傷亡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體的,應通過拍照、繪圖等方式對事故現場做出標記和詳細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書證、物證等證據。

四、應急反應

(一)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接到事故報告后,相關政府和縣應急救援組及有關人員必須立赴現場,迅速開展搶救工作。

(二)現場指揮由事故發生地政府領導負責,協調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其它有關部門具體實施事故的處理工作。

(三)縣特種設備應急救援組負責搶險救援的指導工作,并向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報告搶險救援情況。

(四)縣特種設備應急救援組設立應急值班電話:3z

(五)特種設備安全發生一次死亡3―9人(含9人)或經濟損失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事故,執行《山西省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發生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巨大以及其它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執行《山西省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在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立即上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并配合縣局和當地政府進行組織救援工作。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事故情況。積極配合上級部門,組織調集特種設備技術人員和搶險機械參加現場搶險,并完成上級部門交付的其它工作任務,搞好救援工作。

五、其它事項

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制訂相應預案,建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結構和隊伍,保證人員和裝備落實到位,要定期進行模擬演練,并將預案報縣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備案。

在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救援中,各相關單位負責人必須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對于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瞞報、謊報或拖延不報,造成事故進一步擴大,應追究事故單位、當地政府的責任;給國家和人民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的,應追究其法律責任;對在應急救援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應給予表揚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