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森林火災應急措施
(1)發現火情的項目人員應保持鎮定,立即用最快的方式向周邊作業人員發出最有效的險情警報。如火勢較嚴重,應第一時間撥打119火警電話,報告其具體位置、交通路線、火勢及蔓延情況等,請求火速增援,并立即將火情向項目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2)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后,及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聯絡協調組迅速聯系當地地方政府(業主)、當地消防部門、醫療機構(急救電話)及附近單位、農戶請求社會援助。并派遣應急救援小組趕赴現場協助救援。
(3)當火勢較猛,人力無法控制時,只要時間允許,項目應急小組成員應迅速組織附近易燃品倉庫內的值班人員將設備和爆破物資轉移到安全地帶,避免因森林大火引發爆炸事故。轉移過程中,雷管和炸藥一定要分開轉移,單獨存放,并派專人看守,防止爆破物資丟失而造成二次傷害。
(4)立即切斷事故現場內的所有火源,根據火災事故現場的火勢蔓延速度,采用人工或機械砍伐樹木、灌木叢,在火災現場的玉米地外圍打好50米寬以上的防火線。對東面40m處的新建國防通訊電纜實施重點保護,清除電纜周圍的樹木,設置防火隔離帶。
(5)在消防隊員未趕到之前,組織火情周圍的群眾積極滅火,用水管連接臨近自來水源進行沖灑。若無自來水源,應組織勞力就近取水,潑灑火源,積極有效地控制或延緩大火蔓延的速度,為消防搶救贏得寶貴時間。必要時開辟新的物資運送或消防車便捷通道,為撲火提供盡可能的便利。
(6)搶險人員應盡可能使用搶險防護用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防止自身防護不當造成傷害。考慮搶險的緊張可能產生的混亂和忙中出錯,亂中出事等情況,撲火時,特別是在大風天撲火,要隨時注意火的變化,避免被火圍困和人身傷亡。在火場范圍大、撲火時間長的情況下,各級指揮人員要從安全第一出發,嚴格要求,嚴格紀律,切實做到安全撲火。
(7)實施自救時,撲火隊員一旦被林火圍困或襲擊,要果斷決策,迅速選擇突圍和避火路線,采取正確的避火方法:
1)阻火解圍:在較開闊的平坦地,可以以河流、小溪、道路為依托,使用點火器點迎面火,使新火頭向大火頭方向逆風蔓延,阻擋火鋒解圍。但應注意在控制線另側設有巡護人員,以防飛火產生新火點。
2)點火解圍:在無河流、小溪、道路為依托時,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使用點火器點順風火,撲火隊員跟火進入火燒跡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濕土,緊貼濕土呼吸或用濕手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強越火線:當點火或其他條件不具備時,切忌順風跑,要選擇已經過火或雜草稀疏,地勢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頭部,快速逆風沖越火線,進入火燒跡地即可安全脫險。
4)臥倒避煙(火):在點火解圍來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溝)、無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風平坦地段時,用水浸濕衣服蒙住頭部,兩手放在胸部,臥倒避煙(火)。臥倒避煙(火)時,為防止煙霧嗆昏窒息,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扒個土坑,緊貼濕土呼吸,可避免煙害。
(8)項目應急小組應安排專門人員和運輸工具,及時從附近工區調運和補充搶險人員和物資;其中,運(灑)水車、鐵鍬、森林滅火彈、滅火器、森林滅火工具、塑料水桶,以及消防栓及消防水帶等應確保最快速度和最大數量得到提供和保障。
(9)消防車到來之后,積極協助消防車及消防隊員的進入,為滅火工作提供盡可能的協助措施。
(10)劃分戰略滅火地帶,根據火災威脅程度不同,劃分為主、次滅火地帶,火勢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撲火指揮人員要縱觀全局,重點部位、危險地帶重點看守,抓住撲火的有利時機,集中優勢力量撲火頭,一舉將火撲滅。
在火場附近無天然和人為防火障礙物,火勢可以自由蔓延,這是滅火的主要戰略地帶。
在火場邊界外有天然和人工防火障礙物,火勢不易擴大,當火勢蔓延到防火障礙物時,火會自然熄滅,這是滅火的次要地帶。
先滅主要地帶的火,后集中消滅次要地帶的火。
(11)撲救林火時應事先選擇好避火安全區和撤退路線,以防不測。一旦陷入危險環境,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積極設法進行自救。撲救地下火時,一定要摸清火場范圍,并進行標注,以免誤入火區。撲火隊員在撲火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撲救森林火災不得動員體質弱小、有病或年紀偏大、行動不便,以及身心健康不佳的人員;撲火隊員必須接受撲火安全培訓,在撲火中,使用鐵鍬、耙子等工具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而避免產生相互碰撞,應正確使用滅火彈,防止發生燙傷、窒息、搶險器具傷人和搶險人員操作不當形成互傷等新的傷害和事故。遵守火場紀律,服從統一指揮和調度,嚴禁單獨行動。時刻保持暢通的通訊聯系。撲火隊員需配備必要的裝備,如頭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撲火機具。
(12)在火勢猛烈、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貫徹犧牲局部,保存全局的原則,保護重點和次序是:先人后物,先重點保護附近農戶和國防線路,后保證玉米作物和林區。
(13)如有被困人員應先解困,再送醫院救治,要防止窒息和意外現象發生,以減少人員傷亡程度和數量;對傷口的處理,應注意消毒,以防止感染、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等,防止救治方法、程序不當,加重受傷程度、延緩救治時間,產生救治傷害。如120急救車未及時趕到,應急救援小組應用項目車輛以最快速度將傷員送至最近醫院。
(14)撲火人員如自身陷入危險,應:
退進到安全區域——撲火隊(組)在撲火時,要觀察火場變化,萬一出現飛火和氣旋時,組織撲火人員進入火燒跡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區。
按規范點火自救——要統一指揮,選擇在比較平坦的地方,一邊點順風火,一邊打兩側的火,一邊跟著火頭方向前進,進入到點火自救產生的火燒跡地內避火。
按規范俯臥避險——發生危險時,應就近選擇植被少的地方臥倒,腳朝火沖來的方向,扒開浮土直到見著濕土,把臉放進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頭,雙手放在身體正面。?
按規范迎風突圍——當風向突變,火掉頭時,指揮人員要果斷下達突圍命令,隊員自己要當機立斷,選擇草較小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頭,憋住一口氣,迎火猛沖突圍。?
(15)保衛組應劃定警戒區域,維持搶險秩序,并在可能的情況下保護事故現場及證據,為事故調查提供依據。
(16)做好事故恢復,對塌方產生的廢棄物應分類處理,送運到指定地點,不得就近堆放在山邊或傾倒在農田內;對踐踏和損毀農田、農作物盡可能恢復,并主動向農戶賠償、致歉。在判定風險在可控制范圍內時,做好事故恢復準備,并在實施恢復時安排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監督和觀察,防止事故恢復中產生新的危害和事故。分析和調查塌方事故產生的環境影響,及時采取可能的消除措施。恢復供水、供電管線和因踐踏和損毀的道路,清理搶險器具和人員,分類清除事故現場其他廢棄物。評審應急預案,采取嚴密的防范措施。
篇2:火災事故應急措施
火災事故應急措施
1、施工現場萬一發生火災事故,火災發現人應立即示警和通知項目現場負責人,并立即使用施工現場配備的消防器材撲滅初起之火,項目現場負責人接到報警后,要立即組織項目義務消防隊進行滅火,并安排人中疏散,轉移貴重財物到安全地方,撥119電話報警、接警,同時通知公司領導和保衛部。
2、在滅火時要根據燃燒物質、燃燒特點、火場的具體情況,正確使用消防器材。
①施工現場發生火災,絕大多數都是由于燒焊作業或遺留火種引燃竹木等固體可燃物而引起的,對于這類火災,可用冷卻滅火方法,將水或泡沫滅火劑或干粉滅火劑(ABC型)直接噴射在燃燒著的物體上,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至燃點以下或與空氣隔絕,使燃燒中斷,達到滅火的效果。
②如遇電器設備火災,應立即關閉電源,用窒息滅火法,用不導電的滅火劑,如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ABC型或BC型均可,下同)等,直接噴射在燃燒著的電器設備上,阻止與空氣接觸,中斷燃燒,達到滅火的效果。
③如遇油類火災,同樣可用窒息滅火方法,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直接噴身在燃燒著的物體上,阻止與空氣接觸,中斷燃燒,達到滅火的效果。嚴禁用水撲救。
④如焊渣引燃貴重儀器設備、檔案、文檔,可用窒息滅火方法用二氧化碳等氣體滅火器直接噴射在燃燒物上,或用毛氈、衣服、干麻袋等覆蓋,中斷燃燒,達到滅火的效果,嚴禁用水、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進行撲救。
3、撲救火災爆炸事故,應遵循如下原則:
從上向下、從外向內,從上風處向下風處。
4、當事故現場火災危及到和身燒傷,即緊急把傷者隔離火源,并把火撲滅,輕度燒傷可即包扎處理,中、重度燒傷馬上送醫院治療,并進行醫學觀察。
篇3:單位電梯事故應急措施救援預案(3)
單位電梯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三)
為加強對電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特制定本單位電梯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預案的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稱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單位電梯使用中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事故類別包括:
(一)電梯困人故障;
(二)由于剪切、墜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三)由于觸電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一)成立電梯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安全的特種設備管理員擔任;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指揮部成員,參與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二)設立現場救援組,由各安裝、維修班組人員兼職組成。組長由分管安全的特種設備管理員擔任,負責組織現場具體搶險救援工作;在指揮長到達現場之前,負責指揮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三、應急救援組織的職責
(一)指揮部職責
(1)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力爭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布置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處理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3)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緊急調用各類物資、人員、設備;
(5)當事故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6)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7)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二)現場總指揮的主要職責:
(1)負責召集各參與搶險救援部門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措施,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
(2)負責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三)副總指揮的職責:
負責組織實施具體搶險救援措施工作。
(四)現場救援組的職責:
(1)搶救現場傷員;
(2)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四、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
(一)培訓
按計劃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安裝、維修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1)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
主要培訓以下內容:
(1)困人解救
(2)井道內作業;
(3)轎頂作業
(4)底坑作業
(5)廳層作業
(6)機房作業
(7)更換和割短鋼絲繩
(8)扶梯桁架作業
(9)施工用電常識
(10)墜落保護
(11)電動工具的安全使用;
(12)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
(13)事故報警;
(14)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15)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
(二)演練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安裝、維修人員經過有效的培訓,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安裝、維修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本單位的**部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聯系人:***,電話:*******,**部接到報告后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二)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六、應急處理
(一)接報事故后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報告公司主要領導,由總經理批準,立即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按照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程序執行本預案。當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2)指揮部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立即組織或指令事故發生地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設備。組織搶救力量,迅速趕赴現場。
(3)立即組織或通知就近網點,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設備。組織搶救力量,做好增援準備。
(二)應急處理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情況,制定搶救方案,迅速投入開展搶救行動。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3)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4)在救助行動中,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七、應急總結與獎懲
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認真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訓,及時進行整改,對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獎懲。
八、其它事項
(一)本救援預案針對有可能發生的電梯安全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文件,可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二)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