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停電或自然災害應急救援方法規程
適用范圍:由于大面積停電造成的困人事件、由于自然災害造成的困人事件
注意事項:
A?本附錄僅供參考,請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法;
B?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持有特種設備主管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C?救援人員4人以上;
D?應急救援設備、工具:滅火器、建筑物內的消防栓、水管、水槍、水桶、盤車輪、抱閘搬手、電梯層門鑰匙、常用五金工具、照明器材、通訊設備、單位內部應急組織通訊錄、安全防護用具、手砂輪/切割設備、撬杠、警示牌等;
E?在救援的同時要保證自身安全。
0、?通則
0.1了解實際應急救援活動的需求;
0.2掌握應急救援活動的進展程度;
0.3向本區域內的社會救援力量通報應急救援信息、發布啟動應急救援活動的指令,調集本區域內的應急救援力量開展應急救援活動;
0.4請求其它區域的社會救援力量進行支援,加強救援的力量,推動救援的速度;
0.5收集、傳遞、通報應急救援信息。
1、?大面積停電、雷擊、暴風雪應急救援
1.1告知電梯轎廂內的人員:救援活動已經開始,提示電梯轎廂內的人員配合救援活動,不要扒門,不要試圖離開轎廂;
1.2在機房內切斷電梯主電源,查看鋼絲繩和傳動輪是否正常,滿足盤車運行的救援要求;
1.3確認電梯轎廂、對重所在的位置,選擇電梯準備停靠的層站;
1.4救援方法:針對不同電梯,可參照下列救援方法:
1.4.1有機房曳引式電梯;
1.4.2無機房曳引式電梯1;
1.4.3液壓式電梯,
1.5請求支援:當上述方法不能完成救援活動時,向本單位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報告,請求支援;
2、?地震、臺風應急救援
2.1電梯地震感應器動作;
2.2電梯有條件盤車運行,
2.3電梯沒條件盤車運行;
3、?電梯地震感應器動作:
3.1告知電梯轎廂內的人員:救援活動已經開始,提示電梯轎廂內的人員配合救援活動,不要扒門,不要試圖離開轎廂;
3.2對電梯進行檢查,確定電梯其它部件和建筑物基本正常,基本滿足運行條件時;
3.3參照電梯生產廠家的說明,恢復動作后的電梯地震感應器,滿足運行條件;
3.4救援人員操作電梯以檢修方式運行,完成救援工作;
3.5無法完成救援活動時,向本單位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報告,請求支援。
4、?電梯有條件盤車運行:
4.1告知電梯轎廂內的人員:救援活動已經開始,提示電梯轎廂內的人員配合救援活動,不要扒門,不要試圖離開轎廂;
4.2在機房內切斷電梯主電源,查看鋼絲繩和傳動輪是否正常,滿足盤車運行的救援要求;
4.3確認電梯轎廂、對重所在的位置,選擇電梯準備停靠的層站;
4.4針對不同電梯,可選擇相應盤車方法:
a.有機房曳引式電梯;
b.無機房曳引式電梯;
c.液壓電梯。
4.5無法完成救援活動時,向本單位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報告,請求支援;
5、?電梯沒條件盤車運行:
5.1有機房電梯:
5.1.1告知電梯轎廂內的人員:救援活動已經開始,提示電梯轎廂內的人員配合救援活動,不要扒門,不要試圖離開轎廂;
5.1.2在機房內切斷電梯主電源,確認電梯轎廂、對重所在的位置,選擇電梯準備停靠的層站;
5.1.3用兩個手動葫蘆(每個手動葫蘆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起吊重量,至少具有2.0安全系數。)分別掛在機房的牢固可靠的位置,用三個以上的鋼絲繩卡子將鋼絲繩套與吊鏈卡住,每個手動葫蘆分別吊住半數的曳引鋼絲繩,形成兩個葫蘆起吊一個轎廂;
5.1.4同時向上拉動兩個倒鏈,轎廂向就近樓層運動,當確認轎廂平層后,停止拉動操作,但必須人為將倒手動葫蘆的拉鏈栓死,防止打滑,并有一名維修人員看護;
5.1.5救援人員在平層位置打開電梯層門/轎門,完成救援工作;
5.1.6人員救出后,如果層門門鎖損壞,不能鎖住層門,維修人員應用鐵絲將層門栓死,以防別人不慎掉入井道;
5.2無機房電梯
5.2.1告知電梯轎廂內的人員:救援活動已經開始,提示電梯轎廂內的人員配合救援活動,不要扒門,不要試圖離開轎廂;
5.2.2切斷電梯主電源,確認電梯轎廂、對重所在的位置,選擇電梯準備停靠的層站;
5.2.3用兩個手動葫蘆(每個手動葫蘆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起吊重量,至少具有2.0安全系數。)分別掛在的牢固可靠的位置,用三個以上的鋼絲繩卡子將鋼絲繩套與吊鏈卡住,每個手動葫蘆分別吊住半數的曳引鋼絲繩,形成兩個葫蘆起吊一個轎廂;
5.2.4同時向上拉動兩個倒鏈,轎廂向就近樓層運動,當確認轎廂平層后,停止拉動倒鏈,但必須人為將倒手動葫蘆的拉鏈栓死,防止打滑,并有一名維修人員看護;
5.2.5救援人員在平層位置打開電梯層門/轎門,完成救援工作;
5.2.6人員救出后,如果層門勾子鎖損壞,不能鎖住層門,維修人員應用鐵絲將層門栓死,以防別人不慎掉入井道;
5.3無法完成救援活動時,向本單位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報告,請求支援。
6、?填寫《應急救援記錄》,存檔。
篇2:供電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供電公司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1、組織機構
1.1**電網運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是**供電公司處置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處理的工作機構。工作組組長由滄州供電公司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由調度所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由調度所、生產部、安監部、營銷部、農電處、行政辦公室、中興物業后勤保障部門的有關人員組成。
2、預警控制
2.1發生以下情況時,由工作組組長宣布進入預警狀態:
2.1.1發生電力生產事故,或因嚴重自然災害等引起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或因發電燃料供應短缺等原因引起電力供應嚴重危機,造成下列影響之一,調度所進入大面積停電預警狀態:
(1)**電網減供負荷達到10%及以上,20%以下。
(2)**市區減供負荷達到20%及以上,40%以下。
(3)滄州電網縣級市(任丘、河間、黃驊、泊頭市)減供負荷達到40%及以上,60%以下。
(4)其他縣級電網減供負荷達到60%及以上。
2.2在預警狀態下,滄州供電公司有關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以下工作:
2.2.1調度所負責采取必要措施,保證剩余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及時向各縣市電力局及電力大用戶發布電力預警信息。
2.2.2生產部負責了解分析設備運行狀況,采取必要手段,保證設備安全可靠運行。
2.2.3營銷部應密切關注用電需求變化趨勢,及時向河北省電力公司和滄州市政府電力主管部門匯報情況,協助政府部門加強對需求側管理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向電力用戶發布電力預警信息。
2.2.4農電處應及時向縣級供電單位發布電力預警信息,檢查縣級供電單位和所轄電力用戶錯避峰預案等需求側管理措施的執行情況。
2.2.5行政辦公室負責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司門戶網站等途徑及時向社會和新聞媒體統一發布信息,負責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和接待,收集、跟蹤、分析社會輿論,有針對性地提供事件相關內容及情況,批駁謠言,報告真相,緩解社會矛盾。宣傳部配合此項工作。
2.2.6安監部和公安科應加大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的管理力度,防止外力破壞事故發生。
2.2.7基層單位電力供應持續危機應急預案啟動時,調度所等部門按專業分工指導基層單位對口部門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必要時在公司系統范圍內調配資源;調度所及時向相關基層單位了解情況,預測發展趨勢,向工作組長進行匯報。
2.2.8調度所通知工作組成員部門做好啟動本預案的準備工作,有關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系,核查應急物資等。
2.3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可由工作組組長宣布解除預警狀態:
2.3.1電網主干網架基本恢復正常接線方式,電網運行參數保持在穩定限額之內,河北南網主要發電廠機組運行穩定。
2.3.2停電負荷恢復80%及以上,滄州市區負荷恢復90%及以上。
2.3.3無其他對電網安全穩定存在重大影響或嚴重威脅的各類事件。
3、啟動條件
3.1發生電力生產事故,或因嚴重自然災害等引起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等,造成下列影響之一,調度所進入大面積停電應急狀態:
3.1.1**電網減供負荷達到20%及以上。
3.1.2**市區減供負荷達到40%及以上。
3.1.3**電網縣級市(任丘、河間、黃驊、泊頭市)減供負荷達到60%及以上。
3.1.4其他縣級電網全停。
3.2接到上級單位預警通知,可能造成上述負荷損失時。
4、事件報告
4.1發生本預案3條所稱事件后,調度所地調班、電網管理組應立即將當前電網運行狀態、負荷預測與電力平?、事故發展趨勢等有關情況報告調度所主任和主管副主任;由主任報告工作??組長。
4.2地調值班調度員應在30分鐘內向省調值班調度員報告;調度所主任或主管副主任負責及時向省調匯報事態發展情況。
4.3地方政府要求時,調度所經工作組授權向政府部門報告電力供應情況及發展趨勢。
4.4應急處理過程中,工作組應及時將進展情況告知安全應急辦公室。
4.5地方政府要求時,工作組經應急領導小組授權向政府部門報告應急處理的有關情況。
5、啟動流程
5.1工作組組長接報后,根據突發事件的影響范圍、停電區域、嚴重程度、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等,決定啟動本預案,宣布進入應急狀態。
5.2需召開工作組緊急會議時,由工作組副組長負責通知工作組其他成員,工作組組成員接到通知后,應在第一時間到達滄州供電公司12樓3樓電視電話會議室或指定地點。
5.3決定啟動本預案后,工作組應通知安全應急辦公室。
5.4決定啟動本預案后,滄州供電公司各相關部門、滄州電網各相關單位根據本預案,按職責分工,立即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6、應急處置措施
6.1決定啟動本預案后,工作組其他成員由工作組副組長通知;調度所其他領導由主任負責通知;各班組其他人員由各班組長負責通知。
6.2工作組成員接到通知后,應在第一時間到達指定地點,按《滄州供電公司生產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規范》中規定的職責開展工作。
6.3發生本預案3條所稱事件后,調度所應立即按照“調度所應對滄州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進行必要的處置,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6.4調度所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6.4.1加強調度值班力量,密切監視和分析電網運行狀態,及時調整電網運行方式,做好事故預想,防止輸變電設備過載引發連鎖反應;
6.4.2及時向各縣市供電公司發布電力預警信息,監督各供電公司嚴格執行用電指標,必要時地調值班調度員可按政府批準的《滄州電網超計劃限電序位表和事故拉路序位表》緊急拉路;
6.4.3加強重要輸變電設施的二次設備管理,保證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可靠運行,通信暢通,電網實時信息傳送準確;
6.4.4及時向電力大用戶發布電力預警信息;
6.4.5大面積停電事故處理期間,調度所領導到地調調度室值班。
6.5調度所應與省調密切配合,最大限
度恢復停電區域的電力供應。
6.6生產部負責了解分析設備運行狀況,應密切關注重要輸變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加強設備消缺管理,對重載設備、重要設備、老舊設備和新投產設備等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設備可靠運行;必要時趕赴現場指導工作。
6.7調度所會同生產部及時調整輸變電設備檢修計劃,停止除緊急缺陷處理以外的一切設備檢修,保持電網全接線方式運行。
6.8在對停電變電站恢復送電后,其所帶負荷應在地調的統一指揮下有序恢復。各縣市電力局應按照經當地政府批準的《負荷恢復序位表》恢復重要負荷的供電;在負荷恢復過程中,應注意控制系統頻率和電壓在允許范圍內。
6.9在電網恢復過程中,各級調度機構及廠站應加強對直流系統的監視和維護,應采取減少直流負荷的措施,盡可能延長直流電源的供電時間,保證電力通信、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和控制操作等基本負荷的供電。
6.10在系統全停時,電力通信系統應優先保證調度電話和繼電保護通道的暢通,調度自動化系統應保證自動化信息準確可靠。
6.11生產部應配合地調處理電網突發事件,組織、協調設備故障處理與搶修,協調、指導突發事件涉及單位的工作,有效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必要時應及時趕赴事發現場,進一步了解事發原因,評估設備損壞情況,指導、協助現場事故處理。
6.12安監部應配合地調處理電網突發事件,協調、指導突發事件涉及單位安監部門的工作,有效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必要時應及時趕赴事發現場,進一步了解事發原因,指導、協助現場事故處理。
7、保障措施
7.1人員保障。必要時,工作組負責在滄州供電公司范圍內組織人員進行應急處置。
7.2車輛保障。滄州供電公司后勤保障部門負責應急處理的交通保障。必要時,工作組可在滄州供電公司范圍內調集交通工具進行應急處置。
7.3通信保障。建立各相關人員的有效聯系方式,并印發至每個人員手中。進入應急狀態后,各相關單位通信、自動化部門應保證整個應急處理過程中各有關人員和單位之間的聯絡暢通,自動化數據傳送正確無誤。
7.4物資保障。滄州供電公司系統各單位應儲備用于事故搶修的應急設施、設備、器械等物資,并定置存放、定期檢查、及時更新。
8、申請援助
8.1發生本預案3條所稱事件后,如有必要,工作組可報請應急領導小組申請滄州市人民政府應急指揮機構啟動社會應急救援機制,提供支援。
9、信息發布
9.1行政辦公室是滄州供電公司突發事件信息發布的歸口管理部門,在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統一負責向社會和新聞媒體發布信息。
9.2行政辦公室負責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和接待,收集、跟蹤、分析社會輿論,有針對性地提供突發事件相關信息,正確引導新聞媒體。必要時,應啟動滄州供電公司突發事件新聞宣傳應急處理預案。
9.3思想政治工作部、營銷部、農電處等部門應配合行政辦公司做好對公眾和用戶的宣傳、解釋工作,緩解社會矛盾。
10、應急解除
10.1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由調度所應急工作小組組長宣布解除應急狀態:
10.1.1滄州電網主干網架基本恢復正常接線方式,電網運行參數保持在穩定限額之內;
10.1.2停電負荷恢復80%及以上,滄州市區和縣級城市負荷恢復90%及以上;
10.1.3無其他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可能產生重大影響或嚴重威脅的各類事件。
10.2解除應急狀態后,工作組組長應通知安全應急辦公室。
10.3解除應急狀態后,其他工作轉入后期處置。
11、后期處置
11.1事件調查
11.1.1事件調查和處理的具體辦法按國家和國家電網公司的有關規定執行;
11.1.2積極配合上級及地方有關部門對事件進行調查分析;
11.1.3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按照“四不放過”的要求,客觀、公正、準確地查清事件原因,查明事件性質和責任,總結教訓,提出防范措施,按規定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11.2善后處理
11.2.1有關部門應盡快組織實施恢復工作;
11.2.2對用戶造成影響或對社會造成損失的,營銷部、農電處等有關部門應及時了解情況,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11.2.3及時補齊各類應急物資。
11.3評估與改進
11.3.1安全應急辦公室應組織對應急處理過程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組織有關部門對滄州供電公司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11.3.2滄州供電公司有關部門應總結應急處理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制定改進措施;
11.3.3工作組負責督促突發事件所涉及的有關單位(如并網發電企業、電力用戶等)及時總結應急處理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應急救援、事故搶修等相關措施。
11.4記錄整理
11.4.1安全應急辦公室、工作組、參與應急處理的各部門應指定專人完整地做好下列記錄:
(1)應急處理的會議記錄;
(2)突發事件發生、發展、處理過程中儀器儀表、計算機系統、調度自動化系統的記錄,各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故障錄波的動作報告;
(3)有關影音、圖像資料;
(4)搶修工作記錄,消耗的各類應急物資;
(5)應急處理過程中來自政府、上級機關、上級調度的指示、指令;
(6)當地政府、氣象部門等出具的證明或發布的有關信息;
(7)信息發布的有關記錄;
(8)善后處理的有關工作記錄。
11.4.2突發事件處置結束后,工作組、參與應急處理的各部門應將應急處理全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記錄報安全應急辦公室,由安全應急辦公室負責整理存檔。
12、培訓演練
12.1調度所每年迎峰度夏前按照《河北省電力公司應急管理規定》《滄州供電公司應急管理規定》有關要求對本預案進行一次培訓和演練。
附件:**供電公司處置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理工作組成員名單及聯系方式(另行發布)
篇3: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演練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為了檢驗礦井供電系統的抗災能力,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我礦將進行一次全礦井大面積停電演練,為了保證本次演練順利完成,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演練組織及演練時間1、演練時間:2014年5月8日3、演練組織:參加演練人員:見附表演練負責人:安全負責人:
三、演練準備1、演練前,機電科組織對礦井所有高、低壓供電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包括各種保護是否靈敏可靠,由魏海民負責。2、機運隊要將井上下各高壓變配電點所有絕緣用具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所有絕緣用具合格有效,由羅章記負責。3、井上、下各變配電點值班人員要對手指口述和操作規程全面學習,達到獨立操作能力。4、機運隊對各地點通信電話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暢通。5、通風科組織對井上下監測監控系統進行全面檢查,保證井下個地點的檢測監控線路和監控傳感器可靠,由范存博負責。
四、演練順序1、地面變電所值班人員匯報調度室值班人員:礦井高壓一,二路進線突然停電,原因不明。2、主通風機司機匯報調度室值班人員:主通風機突然停電,防爆門已打開。
3、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值班礦長、礦長、機電副礦長。4、礦長下令啟動“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5、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永龍公司調度室。
6、調度室值班人員通知參加所有參加演練人員到調度室集合
。7、所有參加演練人員按“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的職責分工到指定地點。
8、,各崗位按規定的程序依次恢復供電。
9、礦井“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演練結束。
五、安全技術措施1、演練人員要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安全位置,做安全工作,嚴禁“三違”現象的出現。
2、演練前現場負責人要明確各演練人員的職責,做到專人專職,統一指揮。所有演練人員必須切實搞好自主保安工作、互保聯保工作。
3、機運隊在演練前必須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本方案,牢記相關程序和要求,熟知本人的工作責任,應有貫徹人簽名及學習措施人員簽名。
4、主通風機司機及機運隊有關參演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方案,熟悉掌握操作程序和要領。
5、演練當班所有入井人員必須在班前會對此次演練內容進行貫徹,應有貫徹人簽名及學習措施人員簽名。
6、因井下停電造成局扇停止運轉,21軌道下山開拓、21061下順槽掘進工作面瓦斯有可能超限,因此應制定排放瓦斯措施(附排放瓦斯措施),由通風隊負責。
7、井下恢復送電一律經指揮長同意,嚴禁擅自送電。
8、各開拓、掘進工作面安排一名專職人員負責啟動局部通風機,待通風隊確認該工作面瓦斯不超限時,方可根據指揮部命令開啟局部通風機。
9、所有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特殊作業操作資格證上崗。服從現場負責人的統一指揮,相互配合密切。
六、應急處置
1、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及時將受影響區域所有非本質安全電型氣設備停電,打閉鎖。
(2)撤出受影響區域所有人員,做好現場警戒工作。
(3)打開主扇防爆門、安全門。(4)如果造成火災、瓦斯事故,按照處理火災、瓦斯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事故處理。
2、井下人員現場處置(1)井下工作人員在跟班礦領導、瓦檢員、安檢員及當班隊干迅速組織工作面人員停止工作,將工作面電源開關打到零位,工作面設置警戒,人員全部撤到主要進風巷道有固定電話的地點按避災路線進行撤退,并匯報礦調度室,等候命令。(2)指揮部通過井下人員匯報及監控系統查詢,視各地點瓦斯濃度、風量變化等情況決定人員是否撤離。(3)撤人路線a、停電、停風事故發生后,巷道內所有人員及時停止一切工作,在本班跟班隊長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下有序撤出,由21031工作面→21031下順槽→第二中部車場→21軌道下山→井底車場。
b、21061掘進工作面由21061掘進工作面→第二中部車場→21軌道下山→井底車場。
c、21軌道下山開拓工作面由21軌道下山→井底車場。
d、21061切眼由21061掘進工作面→21041運輸巷→第一中部車場→21軌道下山→井底車場。
e、其它地點作業人員發現停電、停風事故后,所有人員停止一切工作,由作業地點撤至井底車場。
七、調度室應急處置(1)果斷決策值班礦長或礦長獲悉停風事故發生后,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停電原因、停電時間長短,及時果斷地做出決策:a、打開主扇防爆門、安全門。
b、若停風時間超過10分鐘時,受影響的地點首先要及時切斷工作面電源,通知井下人員全部升井,啟動停風應急預案。
(2)停電撤人當主要通風機停風時間超過10min,立即啟動礦井停電停風應急預案,通知相關專業人員立即進入應急狀態。
a、停電后調度室通知,機電部門切斷停風區域內所有非本質安全電氣設備電源。
b、立即通知井下各區域人員全部撤至進風巷道。
c、采掘工作面人員接到調度室電話通知命令后,由采掘跟班隊長、班組長、瓦檢員、安檢員負責本工作面人員撤離。
d、單崗作業人員發現巷道內風量減少、風流停止、反向,應迅速撤離至就近進風巷道、匯報后聽從調度室指揮。
e、安檢科安排井口工、充燈房記工人員、對井下入井、升井人數進行統計,并將統計結果及時匯報調度室。
(3)恢復通風
a、主要通風機停電停風時間超過10min或無法確定時間,通知主通風機司機打開防爆門,充分利用自然風壓形成通風系統。
b、機電隊管理人員要立即趕到現場,查明停電停風原因,盡快恢復主扇通風,保證正常運轉。
八、恢復通風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按照送電程序逐級送電。送電前先檢查瓦斯濃度,只有送電點的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向調度通知送電,每檢查完一處,匯報一處、送一處。
2、排放瓦斯過程按照現場實際情況執行三級排放瓦斯制度。
一級排放。對于停風的獨頭巷道(或盲巷),如果要恢復通風,必須首先檢查瓦斯。當檢查瓦斯后證實停風的獨頭巷道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同時,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可以人工開動局部通風機,直接恢復獨頭巷道的通風。
二級排放。如果停風的獨頭巷道內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但不超過3.0%時,由瓦斯檢查員、安全員和井下電鉗工等有關人員在現場,并采取專門的控制風流安全措施排除瓦斯。
三級排放。如果停風的獨頭巷道內瓦斯濃度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批準。三級排放時應由礦山救護隊進行操作,礦有關領導現場值班。
a、由現場通風管理干部統一負責,排放瓦斯人員按照分工必須聽從指揮。
b、排放瓦斯前必須必須檢查局扇及其開關附近10米范圍的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不超過0.5%,方可人工啟動局扇一級,控制向掘進工作面供風量,嚴禁“一風吹”,確保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
c、如果需進入停風區內檢查瓦斯,必須至少由兩名救護隊員同行,攜帶氧氣檢測儀,并且相距4~6m,從外向里逐段檢查瓦斯和氧氣濃度;如果不帶氧氣呼吸器進入時,當氧氣濃度低于18%或瓦斯、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其它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程》規定時,必須停止檢查并立即撤出停風區域。
d、排放瓦斯人員的礦燈及所攜帶的甲烷檢定器等應符合防爆要求。
e、排放瓦斯人員和瓦檢員,共同到巷道內檢查巷道的瓦斯、頂板支護、積水情況,只有掘進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且無局部瓦斯積聚,穩定30分鐘無變化后,方可確定排放結束。
f、每排放完一處瓦斯后,向調度室匯報。做好排放瓦斯記錄,建冊登記。
九、應急結束通風部門排放完瓦斯,機電部門檢查風機運行正常后,由指揮長下令恢復正常供電、通風,應急結束。
十、措施貫徹學習各相關單位要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本安全技術措施,熟悉在應急情況下對本職工作的應急處置知識、明確本崗位職責,不斷提高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