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Z公司毒氣泄漏人員中毒搶救處理辦法

ZZ公司毒氣泄漏人員中毒搶救處理辦法

2024-07-15 閱讀 4159

迅速有效地搶救工作是使中毒者脫離危險的重要環節;恰當合理的急救措施,是使中毒者保全生命恢復健康的關鍵所在。為此制定如下:

一、要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若發現有人中毒,應最快的速度將受害者移出毒區現場,進行應急處置,迅速通知氣防站并送醫院急救。

二、在發生多人中毒或有毒氣體介質大量泄漏時,全體參加救護人員必須聽從氣防站負責人的統一指揮,防止混亂擴大事故。

三、在事故情況下,救護人員必須佩帶好自己的防護器材,方可進入毒區搶救受害者,在搶救工作中,救護人員必須時刻注意自己防護器材的情況,若感到身體不舒服或呼吸困難時,應立即退出毒區,有病者不得參加搶救工作。

四、在進入同時有高溫、明火及可燃氣體的場所作業時,不能使用氧氣呼吸器。

五、進入毒區執行任務時,一般情況下要兩人結伴,互相照應,進入危險性較大的毒區,必須兩人一組,不許單獨進入。

六、進入高濃度氨氣、硫化氫等有腐蝕性介質的毒區執行任務時,必須穿戴好專用的防護服裝用品。

七、在搶救有骨折發生的中毒時,應特別小心加以保護,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由高空向下轉移患者時,必須用救生帶扎好,嚴防碰撞、摔傷。若不能迅速將患者移出毒區,須給其帶上相應的防毒面具。

八、中毒者移出毒區后,應放在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的地方,立即解開妨礙呼吸和血液流通的衣物。如衣服被毒物污染須立即脫去,氣溫較低時要注意給中毒者保暖。

九、如中毒者自己停止呼吸或呼吸極微弱時,應立即實行強制呼吸。一氧化碳、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造成呼吸窒息和觸電的患者,可使用蘇生器或徒手人工呼吸進行急救。

十、對氨氣、硫化氫、氯氣、氧化氮等有刺激性介質的中毒者,只有在電擊式的停止呼吸時才允許使用蘇生器和徒手人工呼吸。對于繼發性的呼吸障礙,嚴禁使用蘇生器強制蘇生和擠壓式人工呼吸法,他只能給予自然輸氧并盡快將其送往醫院搶救。

十一、對呼吸微弱或面色鐵青的缺氧患者,應迅速給予自然輸氧。一氧化碳中毒者要給其輸入純凈的氧氣。其他毒物中毒者要給其輸入80%的氧氣。對呼吸微弱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對其輸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氣,并給予較長時間的自然輸氧。

十二、強制呼吸必須進行到出現穩定的自主呼吸或經醫生鑒定確已死亡為止,否則,不得停止急救。急救完畢,救護負責人須將患者情況向醫生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救護現場。

十三、操作人員或救護人員絕對禁止在毒區內摘下面罩講話或進行其它活動。

十四、如發生較大的毒氣泄漏事故又不能排除時,要積極搶救中毒者。同時,立即向公司有關領導、安全、調度、公安等有關處室報告,組織人員疏散,把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十五、在氣防站人員急救中毒者時,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給搶救工作創造安靜、方便的急救環境。不得圍觀,大喊大叫或瞎指揮,以免給搶救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篇2:ZZ公司毒氣泄漏人員中毒搶救處理辦法

迅速有效地搶救工作是使中毒者脫離危險的重要環節;恰當合理的急救措施,是使中毒者保全生命恢復健康的關鍵所在。為此制定如下:

一、要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若發現有人中毒,應最快的速度將受害者移出毒區現場,進行應急處置,迅速通知氣防站并送醫院急救。

二、在發生多人中毒或有毒氣體介質大量泄漏時,全體參加救護人員必須聽從氣防站負責人的統一指揮,防止混亂擴大事故。

三、在事故情況下,救護人員必須佩帶好自己的防護器材,方可進入毒區搶救受害者,在搶救工作中,救護人員必須時刻注意自己防護器材的情況,若感到身體不舒服或呼吸困難時,應立即退出毒區,有病者不得參加搶救工作。

四、在進入同時有高溫、明火及可燃氣體的場所作業時,不能使用氧氣呼吸器。

五、進入毒區執行任務時,一般情況下要兩人結伴,互相照應,進入危險性較大的毒區,必須兩人一組,不許單獨進入。

六、進入高濃度氨氣、硫化氫等有腐蝕性介質的毒區執行任務時,必須穿戴好專用的防護服裝用品。

七、在搶救有骨折發生的中毒時,應特別小心加以保護,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由高空向下轉移患者時,必須用救生帶扎好,嚴防碰撞、摔傷。若不能迅速將患者移出毒區,須給其帶上相應的防毒面具。

八、中毒者移出毒區后,應放在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的地方,立即解開妨礙呼吸和血液流通的衣物。如衣服被毒物污染須立即脫去,氣溫較低時要注意給中毒者保暖。

九、如中毒者自己停止呼吸或呼吸極微弱時,應立即實行強制呼吸。一氧化碳、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造成呼吸窒息和觸電的患者,可使用蘇生器或徒手人工呼吸進行急救。

十、對氨氣、硫化氫、氯氣、氧化氮等有刺激性介質的中毒者,只有在電擊式的停止呼吸時才允許使用蘇生器和徒手人工呼吸。對于繼發性的呼吸障礙,嚴禁使用蘇生器強制蘇生和擠壓式人工呼吸法,他只能給予自然輸氧并盡快將其送往醫院搶救。

十一、對呼吸微弱或面色鐵青的缺氧患者,應迅速給予自然輸氧。一氧化碳中毒者要給其輸入純凈的氧氣。其他毒物中毒者要給其輸入80%的氧氣。對呼吸微弱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對其輸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氣,并給予較長時間的自然輸氧。

十二、強制呼吸必須進行到出現穩定的自主呼吸或經醫生鑒定確已死亡為止,否則,不得停止急救。急救完畢,救護負責人須將患者情況向醫生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救護現場。

十三、操作人員或救護人員絕對禁止在毒區內摘下面罩講話或進行其它活動。

十四、如發生較大的毒氣泄漏事故又不能排除時,要積極搶救中毒者。同時,立即向公司有關領導、安全、調度、公安等有關處室報告,組織人員疏散,把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十五、在氣防站人員急救中毒者時,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給搶救工作創造安靜、方便的急救環境。不得圍觀,大喊大叫或瞎指揮,以免給搶救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篇3:某醫院危重孕產婦搶救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對危重孕產婦的管理,保障母嬰安全,降低孕產婦、圍產兒死亡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醫療核心制度》,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管理

1、成立院內危重孕產婦搶救工作小組,承擔現場搶救及轉運任務,保持危重孕產婦搶救“綠色通道”暢通,向全鎮公布急救電話(7953327)。

組長:

成員:秦友萬、劉桂蘭、王友金、黃曉琴、李娟、劉梅、陳道英、黃曉艷、王淑瓊、周理

2、發生危重孕產婦搶救,當班產科最高職稱的醫師、行政值班人員、產科主任、分管院長應當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負責組織搶救。設有單獨重癥搶救室,搶救設施齊全,保持搶救物品處于良好功能狀態。

二、工作實施

(一)按照《*縣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規范》及《*縣高危孕產婦篩查管理制度》相關要求落實各項工作,做好危重孕產婦的早期識別、及時處理和轉診。

(二)危重孕產婦搶救設備設施保持功能狀態,小組成員保持通訊暢通,以保證急診、入院、手術“綠色通道”暢通。建立與轉診單位的網絡關系,明確院內危重孕產婦救治工作信息和聯絡由醫務科統一負責。建立轉會診登記本并做好登記。公衛科負責收集、核實本鎮信息,并上報縣保健院保健科。

(三)護送轉診

孕產婦因病情需要轉診的,在積極搶救的同時,與上轉醫療機構聯系,在能保證運轉過程安全的情況下方能轉診。轉診時應當由了解病情診治過程的醫生護送,并做好病情資料的交接。

(四)24小時常備搶救人員,保證急救車、各種搶救設備的完好和藥品的齊全,做好血液(包括血制品)的儲備,時刻處于備戰狀態,做好危重孕產婦的急救準備。對于村衛生站轉診的危重孕產婦,不得拒診、推脫,要開放綠色通道,積極指導、處理。不能處理的,向危重孕產婦管理領導小組報告,并在領導小組指導下向縣縣人民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轉診。

三、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要分工負責,密切配合,確保本鎮不發生因搶救不到位而導致的孕產婦死亡。嚴格執行危重病例會診、搶救工作制度。

(二)接到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報告電話后應立即派出專家會診,并對專家出診給予必要的保障與支持。

(三)各科室應嚴格執行本工作方案,對危重孕產婦必須優先予以安排、及時救治,在人員、車輛、通訊等方面予以保障,不得推諉。

(四)對既不掌握病情,又不申請會診、轉診;或推諉危重孕產婦;或不具備救治能力,耽誤了搶救時間,導致孕產婦、圍產兒死亡或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醫療機構,上報*縣孕產婦死亡評審專家組評審后,對責任單位和個人依據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附:1.*縣危重孕產婦逐級轉診流程圖

2.危重孕產婦轉診及反饋通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