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安全常識與防范應急措施

消防安全常識與防范應急措施

2024-07-15 閱讀 4632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是我國消防工作的方針,這一方針使防火與消防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爭取了同火災做斗爭的主動權。所謂“消”,就是消滅、撲滅火災;所謂“防”,就是防止、預防火災。預防火災的發生,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是全民和全社會的事,涉及千家萬戶、各行各業,與每個人都有密切關系。所以,我們必須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1.不要玩火和打火機。不要在蚊帳中點蚊香和蠟燭。不要將鞭炮放在口袋中,手中持有煙花爆竹時不要接近熱源。玩火十分危險,一旦火勢蔓延或者留下火種,容易引起火災。

2.不吸煙。吸煙危害身體健康,又容易誘發火災,要教育學生遵守學生守則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堅決杜絕吸煙,特別是學生在宿舍內吸煙現象。

3.愛護消防設施。為了預防火災,防止火災事故,居民樓、公共場所都設置了消防栓、滅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設施,還留有供火災發生時人員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覺愛護消防設施,保證安全通道的暢通。

4.使用火爐取暖,火爐的安置與易燃的木質家具等保持安全距離,在農村,則要遠離柴草。

5.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長時間離開。

6.火爐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7.生火時,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燒發生火災。

8.使用家用電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亂拆卸,以免引發火災。

9.電器使用完畢或人離開時,要及時關閉電源,以防電器過熱而發生危險。

10.使用煤氣、液化氣器具要防止煤氣、液化氣泄露,使用完畢應關閉氣源。

11.煤氣罐應遠離火源使用;要定期檢查,確保煤氣設施及用具完好。

12.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進入校園,也不帶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進入校園。

13.實驗課需要使用酒精燈和一些易燃的化學藥品時,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并且嚴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時刻小心謹慎,嚴防發生用火危險。

14.采用火爐取暖的教室,要選派專人負責,管理好爐火。

15.打掃衛生時,要將枯枝落葉等垃圾作深埋處理或送往垃圾站場,不要采取點火燒掉的辦法。

16.外出活動時,要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的防火安全規定。

17.一般不要組織野炊活動,確實需要組織的,要選擇安全的地點和時間,并在老師的指導下用火,用火完畢,要熄滅火種。

18.不攜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和易燃易爆品進入林區、草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

19.自覺保護公共場所的消防設施、設備。

20.自覺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時還要監督、勸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災隱患的行為。

21.如果發現火災發生,要立即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的損失。

22.火警電話號碼是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

23.報火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著火的單位或地點,講清所處的區(縣)、街道、胡同、門牌號碼或鄉村地址,還要講清是什么物品著火,火勢怎樣。

24.報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員在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車,指引通往火場的道路。

25.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

26.在沒有電話報警的情況下,應大聲呼救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27.要告訴學生:國家明令禁止學校、機關和其他社會團體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救火。因為學生還處于生長發育期,在思維及體力方面大大弱于成年人,尚缺乏自我保護的經驗和能力,遇到緊急和復雜情況,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發生火災以后,中小學生要盡快撤離火場,脫離危險,這樣做,才是為消防部門提供了方便,才是為滅火工作做了貢獻。形成火災的,應及時報警。對突然發生的,青少年們也應掌握簡便易行的,應付緊急情況的方法。

28.水是最常用的滅火劑,木頭、紙張、棉布等引起的比較輕微的火情,可以直接用水撲滅。

29.用土、沙子、浸濕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蓋在起火處,可以有效地滅火。

30.用掃帚、拖把等撲打,也能撲滅小火。

31.油類、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撲救,可用沙土或浸濕的棉被迅速覆蓋。

32.煤氣起火,可用濕毛巾蓋住火點,迅速切斷氣源。

33.電器起火,不可用水撲救,也不可用潮濕的物品捂蓋。水是導體,這樣做會發生觸電。正確的方法是首先切斷電源,然后再滅火。

34.遭遇火災,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采取行動。

35.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浸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后再離開火場。

36.身處樓房的,發現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

37.身處樓房的,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陽臺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38.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因為失火后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煙火的通道,并且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39.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逃生的,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面,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緩沖,然后再順窗滑下,要盡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

40.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床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后順繩索滑落到地面。

41.逃生時,要盡量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42.如身上衣物著火,可以迅速脫掉衣物,或者就地滾動,以身體壓滅火焰,還可以跳進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將身上的火熄滅,總之要盡量減少身體燒傷面積,減輕燒傷程度。

43.火災發生時,常會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氣體,所以要預防煙霧,應盡量選擇上風處停留或以濕的毛巾或口罩保護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煙氣侵害。

篇2:消防安全防范管理辦法

一、易燃、易爆、危險品安全防范管理規定

1.有火災危險和有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禁止動用明火。

2.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明火作業時,應遵照用火管理制度到保安部辦理審批手續,落實現場監護人;在確認無火災隱患,無易燃、易爆、危險品后方可動工。

3.易燃、易爆、危險品儲存必須進行防火分隔,配置消防器材,并專人負責。

4.禁止在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吸煙。

5.在有火災危險、或放置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工作的人員,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落實各項安全措施。

二、電氣設備安全防范管理規定

1.電氣設備必須具備有效合格證明,并經物業工程部確認后方可安裝、使用,操作人員須經過相關培訓;電氣設備應由專業技術人員定期進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

2.需增加電器設備時,必須書面提出臨時用電申請;經批準后,由工程部指派電工按規定安裝。

3.電器設備不準直接安裝在可燃材料上,照明燈具與可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禁止私用大功率電器。

各部門下班后,應關閉電源。

4.電器設備負荷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接頭牢固,絕緣良好,保險裝置合格、正常,并具備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應嚴格按照電氣施工要求測試。

5.各類線路均應以套管加以隔絕,特殊情況下也應使用絕緣良好的鉛皮或膠皮電纜線。各類電氣設備及線路均應定期檢修,發現不安全因素,必須立即整改。

6.未經批準,嚴禁擅自拉設電線。各部門應積極配合安全小組、工程部人員檢查拉設電線是否僅供緊急使用,外殼是否完好,是否有工程部人員檢測后投入使用。

7.未經試驗正式通電的設備,安裝、維修人員離開現場時應切斷電源。

8.防雷、防靜電設施定期檢查、檢測,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每年至少檢測一次,并做記錄。

三、動火作業安全防范管理規定

1.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確需動火作業時,作業部門應按規定向保安部申請“動火許可證”,經公司領導同意、消防主管部門檢查批準,領取動火證后方可作業。

2.焊工應經過專門培訓,掌握焊割安全技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操作。

3.動火作業前,應清除動火點附近5米區域范圍內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或作適當的安全隔離,并準備好適當種類、數量的滅火器備用。

離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動火作業,必須保證有一人在下方專職負責隨時撲滅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盛過或盛有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化學危險品的容器和設備,在未徹底清洗干凈前不得進行焊割作業。

5.嚴禁在有可燃蒸汽、氣體或粉塵爆炸危險性的場所進行焊割作業。在這些場所附近進行焊割時,應按有關規定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6.焊割操作不準與粉刷油漆、噴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時間、上下交叉作業。

7.乙炔發生器的回火裝置及膠皮管發生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解凍,嚴禁用明火燒烤或用金屬物敲打撞擊。

8.電焊機地線不準連接在機器設備、各種管道、金屬架上,必須設立專用地線。

9.動火作業要遵守操作規程,焊割結束或離開現場時必須切斷電源、氣源,并仔細檢查現場,消除火災隱患。

10.廣場內倉庫、配電間、機房、營業場所及辦公區嚴禁煙火。

11.主管部門需派人到現場監督,并定時巡查。未辦理“動火許可證”擅自動火作業者,按規定給予適當處罰。

篇3:倉庫消防安全防范措施(3)

倉庫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三)

1、倉庫應有專職保管員,倉庫內物資排列有序,易燃物品與其他物品應分開保管。

2、倉庫必須配備滅火器、消防鍬等消防器材,懸掛防火標志。

3、倉庫內嚴禁吸煙,禁止帶火種進入庫房。

4、麻、棉類物資,必須存放在通風處,氧氣瓶、乙炔瓶、油類、油漆類等易燃、易爆物品應設立專門庫房,特殊保管,分類存放。

5、倉庫內嚴禁住人,禁止使用電爐等大功率電器,嚴禁動火。

6、倉庫指定消防負責人,成立義務消防組織,掛牌上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