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物業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工作程序
某物業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
1、目的
確定并提供和維護為實現服務需要的設施。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為實現服務符合性所需的設施,如工具和設備、支持性服務如運輸設施的控制。
3、相關/支持性文件
《全國優秀管理住宅小區標準》
《機電設備運行維修工作手冊》
《采購控制程序》
4、職責
工程部負責對實現服務符合性所需的設施進行控制。
5、工作程序
5.1基礎設施的確定
公司為實現服務符合性活動所需的基礎設施包括;工作場所(辦公場所、健身娛樂場所等)、服務設施(包括軟件和硬件,如計算機管理網絡、通訊設施、運輸設施等)、支持性設備和工具(如維修用的設備和工具等)。
5.2根據建設部《全國優秀管理住宅小區標準》,對于各類服務設施的管理應做到;
a)各類設施圖紙、檔案資料齊全,管理良好;
b)設施運行正常,有正常的保養、檢修制度;
c)運行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生活用水、高壓水泵、水池、水箱有嚴格的管理措施,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d)消防系統設備完好,可隨時啟用。
5.3設施的提供
5.3.1在接管物業設施時,由工程部負責按設施使用說明書和相關資料對接管的設施進行驗收。達到要求者,應通知有關單位限期整改。設施接管的相關資料由工程部復核、存檔。
5.3.2設施的采購
各部門根據使用部門的要求及公司發展的需求,填寫《服務設施配置申請單》,注明設施名稱、用途、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等,報工程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實施采購。
5.3.3采購設施的驗收
a)采購的設施,工程部組織使用部門進行安裝調試,確認滿足要求后,由工程部和使用部門在《設施驗收記錄》上簽字驗收,并記錄設施名稱、用途、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隨機附件及資料等內容,《設施驗收記錄》由工程部保管。
b)驗收不合格的設施,工程部應有處理結果。
5.3.4設施的登記建帳
a)驗收合格的設施由工程部進行編號,并建立設施檔案,填寫《服務設施一覽表》;
b)設施的分類編號,工程部根據設施對物業服務的重要性分類,按類別編號;
一級設施;對客戶生活、工作、安全有重大影響的設施,如電梯、中央空調、生活水泵、消防水泵、噴淋泵、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消防聯動柜、保安監視系統、通訊網絡、物業管理軟件、小區健身設施等。
編號為I--×××
二級設施;對客戶生活、工作、安全有一般影響的設施,如有線接收系統、低壓配電柜等。
編號為II--×××
三級設施;對客戶生活、工作起支持作用或維修用的設施,如氣焊設備、臺鉆、潛水泵等。
編號為III--×××
工程部負責按照規定懸掛設施標志識卡,規定設施責任人,并在《服務設施一覽表》上登記。
5.4設施的使用、保養和維修
5.4.1根據需要,工程部組織編寫《機電設備運行維修工作手冊》等操作規程發給使用部門。對于大型、精密設施或關鍵、特殊過程所用的設施必須有操作規程,相關操作人員由人力資源部組織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對國家有規定的特殊工種,要求操作人員持有相應的國家授權管理機構頒發的上崗證方可上崗。
5.4.2一、二級服務設施的運行應由操作者按規定填寫相關的運行記錄。
5.4.3工程部制定《設施日常保養記錄》,規定保養項目,頻次,發給使用部門執行,各崗位負責人監督檢查執行情況,工程部每季節匯總《設施日常保養記錄》,整理文檔并作為年度檢修計劃的依據。
5.4.4工程部每年十二月制定下年度的《--年設施檢修計劃》,發至各部門執行。
5.4.5日常運行中使用部門無法排除的故障,應填寫《設施檢修單》報工程部檢修。檢修中的設施應掛紅色檢修牌,檢修好的設施應有使用部門負責人簽字驗收方可使用。工程部應將檢修情況記錄在相應的《設施管理卡》上。需外包維修的設施,應執行4.1對外包過程予以控制。
5.4.6現場使用的設施應有統一的編號,以便于維護保養。
5.4.7對工作場所的管理由在該場所工作的相關部門管理,確保適宜的工作條件。
5.5設施的報廢
5.5.1對無法修復或無使用價值的設施,由工程部填寫《設施報廢單》報總經理批準后報廢。工程部在《設施管理卡》及《服務設施一覽表》中注明情況。
5.2.2報廢的設施應掛黑色報廢牌。
6、相關記錄
QR-005-01《服務設施配置申請單》
QR-005-02《設備驗收記錄》
QR-005-03《設施管理卡》
QR-005-04《設備一覽表》
QR-005-05《設施日常保養記錄》
QR-005-06《設備檢修年度計劃》
QR-005-07《設施檢修單》
QR-005-08《設施報廢單》
篇2:基礎設施工作環境控制程序
1、目的
確定并提供和維護為實現服務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設施,確定并管理為實現服務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環境中的各種因素。
2、范圍
適用于為實現服務符合性所需的設施的控制;對工作環境中人和物的因素進行控制。
3、引用標準
GB/T19001-20086.3基礎設施6.4工作環境
4、職責
4.1管理處負責對實現服務符合性所需的設施進行控制。
4.2綠化班、保潔班、保安隊、維修班等作業組分別在各自的業務范圍內對實現服務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環境進行控制。
5、控制程序
5.1基礎設施的確定
公司為實現服務符合性活動所需的基礎設施包括:工作場所(辦公場所、健身娛樂場所、機房等)、服務設施(包括軟件和硬件,如計算機管理網絡、通訊設施、水、電、氣供應、電梯系統、供暖系統、道路及排污管線等)、支持性設備和工具(如維修用的設備和工具、車輛等)。
5.2根據建設部《全國優秀管理住宅小區標準》和部門實際情況對于各類服務設施的管理應做到:
a、各類設施圖紙、檔案資料齊全,管理良好;
b、設施運行正常,有正常的保養、檢修制度;
c、運行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
d、電梯按規定時間運行;
e、居民生活用水、高壓水泵、水池、水箱有嚴格的管理措施。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水質化驗單、操作人員健康合格證齊全;
f、消防系統設備完好,可隨時啟用;
g、鍋爐供暖、煤氣、燃氣、中央空調等運行正常。
5.3設施的提供
5.3.1設施的接管、驗收在接管物業設施時,由物業驗收接管領導小組的工程人員負責按設施使用說明書和相關資料對接管的設施進行驗收。達不到要求者,應通知有關單位限期整改。設施接管的相關資料由管理處復核存檔。
5.3.2設施的采購
管理處根據使用部門的要求及公司發展的需要,填寫“設備配置申請單”,注明設施名稱、用途、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等,報總經理批準后實施采購。
5.3.3采購設施的驗收、安裝
采購的設備設施,由管理處驗收,并在“設備進場開箱驗收單”上簽字,記錄設施名稱、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隨機附件及資料等內容;確認滿足要求后,管理處監督安裝調試。驗收不合格的設施,采購部門負責與供方協商解決,并在“設備進場開箱驗收單”上記錄處理。
5.3.4設施的登記建帳
a、驗收合格的設施由管理處進行編號,在“設備登記臺帳”上登記,并建立設施檔案,并將檔案目錄報綜合管理部備案。
b、按照規定懸掛設施標識卡。
5.4設備設施的使用、保養和維修
a、根據需要,管理處負責組織編寫設備設施使用、保養和維修規范,由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發放給使用部門。對國家有規定的特殊工種,操作人員持有相應的國家授權管理機構頒發的上崗證方可上崗;
b、服務設施的運行,由使用部門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由操作者按規定填寫相關的運行記錄;
c、設備設施日常維修保養,由維修班執行,管理處經理監督檢查執行情況。管理處每季度匯總,整理入檔并作為制定年度檢修計劃的依據;
d、設備設施大中修,應在年初或需要時,由管理處提報“設備檢修計劃”報公司,由管理者代表審核,上報總經理批準后由管理處實施,驗證合格后交付使用部門;
e、日常運行中使用部門無法排除的故障,由部門聯系外部維修,金額較大的,可提報公司列入大中修范疇,程序按大中修程序執行。檢修中的設施應掛紅色檢修牌,檢修好的設施,應由使用部門負責人填寫“維修設備驗收單”,驗收后方可使用。管理處應將檢修情況記錄在相應的“設備檔案”中。需外部維修的設施,可根據情況,參照《采購控制程序》中對供方評定的一些規定;
f、現場使用的設施應有統一的編號,以便于維護保養;
g、對工作場所的管理由在該場所工作的相關部門管理,確保適宜的工作條件。
5.5設施的報廢
a、對無法修復或無使用價值的設施,由各使用部門填寫“設施報廢單”,報總經理審批后報廢,在“設備登記臺賬”中注明情況,并將相關報廢資料目錄報綜合管理部備案。
b、報廢的設施應掛黑色報廢牌。
5.6工作環境
綠化班、保潔班、保安隊等作業組根據各自的業務范圍確定并管理為實現服務符合性所需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據服務作業需要,負責確定并提供作業場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包括:
a、配置適用的辦公用房并根據服務需要適當裝修,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b、配置必要的空調、消防器材,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和職業衛生、安全;
c、為業主/住戶提供清潔、優美的生活環境。
6、相關文件
6.1《全國優秀管理住宅小區標準》
6.2《采購控制程序》
7、記錄
7.1“設備配置申請單”YC/JL-63-01
7.2“設備進場開箱驗收單”YC/JL-63-02
7.3“設備登記臺賬”YC/JL-63-03
7.4“設備檢修計劃”YC/JL-63-04
7.5“維修后設備驗收單”YC/JL-63-05
7.6“設施報廢單”YC/JL-63-06
附記錄格式
篇3:公司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
公司管理手冊: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
1.目的
識別、提供和維護產品生產經營所需要的設施,保持適宜的工作環境。
2.范圍
適用于與產品生產經營有關的設施,如工作場所、硬件和軟件、工具和設備、支持性服務、通訊和設施、運輸設施等的控制;對工作環境中進行控制。
3.職責
3.1生產部負責主管對生產所需的設施和生產環境進行控制。
3.2車間負責對設備的正確使用和日常保養
3.3車間負責對生產工作環境進行維護保持。
3.3相關部門負責本部門設施維護和工作環境保持。
4.程序
4.1設施的識別和提供
4.1.1設施的識別
本企業為滿足生產經營需要所需的設施包括:工作場所(車間、辦公場所等)、工具和設備(包括工、卡、量具)、支持性服務(水、電、氣的供應),通訊和設施(電話、傳真等)、運輸設施。
4.1.2設施的提供
本公司主要設施為生產設備,為滿足生產的需要,應選擇并配置必需的生產設備。新購設備的質量控制,是保證新設備安裝投產后能否適應產品質量和生產發展要求的關鍵工作。因此,如需外購設備,應由生產部或需用設施的部門提出申請,注明設備名稱、用途、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產地等,報總經理審批后,物資部實施采購。
4.2生產設備的驗收
a)采購的設備,由生產部負責組織進行安裝調試,確認滿足要求后,在設施檔案上記錄設施名稱、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產地以及驗收人簽名等。《設備檔案》由生產部保管。
b)驗收不合格的設施,屬采購的設備,由主管部門與供方協商解決。
c)生產部對驗收合格的設備進行編號,建立《生產設施一覽表》。
4.3設施的使用和保養
4.3.1生產部負責制定《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編制《設備檢修保養計劃》,對生產設施操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
4.3.2操作者應按《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設施,保持設施完好。
4.3.3車間嚴格執行《設備維修保養計劃》做好設備的定期檢修,保持設施正常運轉,填寫《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4.3.4車間主任對檢修質量進行檢驗確認。
4.4設施的報廢
4.4.1對無法修復或無使用價值的設施,由主管部門寫書面報告,經總經理審批后報廢,并在《設施檔案》和《生產設施一覽表》中注明情況。報廢的設施應有明顯的標識或對其隔離放置;
4.4.2對低值易耗的工裝、夾具、輔具等,由使用人員報告生產部負責人,即可審批報廢。
4.5工作環境
生產部識別并管理為實現產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環境,根據生產作業需要,負責確定并提供作業場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包括:
a)配置適用的廠房、庫房和辦公室;
b)設施實行定置管理,要考慮工序之間的接口和人體工效學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c)庫房要注意接電用電安全,確保安全生產;
d)生產現場應整潔有序,標識清楚,進行文明生產;
e)確保員工生產施工符合勞動法規的要求。
5.相關文件
5.1《安全操作規程》
5.2《生產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6.記錄
6.1《生產設施一覽表》
6.2《設備維修保養計劃》
6.3《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北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