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首采面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首采面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9737

一、工程概況

11010工作面第二個74m切眼,經礦領導研究決定采用單體柱加π型梁支護,特編制補充安全技術措施,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并遵照執行。

二、施工方法

1、工作面施工時,將煤壁側擴修1m,達到煤壁側柱腿形成實煤體,增加巷道穩定性。

2、支設單體柱時需三人同時作業,掛梁時,待單體柱頂端4個小爪子進入π型梁定位齒后,逐步加壓使支柱達到初撐力,最后拴好防裝置。

3、每次架設棚架時,必須安排一人在外,監護頂板和監護工程質量(棚梁高低、柱腿一條線)。

4、施工中,工作面必須配備水平尺、直尺、線繩、鋼尺等工程質量驗收輔助工具,架一棚驗收一棚、達標一棚。

5、迎山角:根據切眼掘進實際角度測定,巷道傾角為10-12°,迎山角為1-2°。

三、頂板支護

(一)工作面支護

1、工作面采用DZ-25/100型單體液壓支柱配合2.4mπ型鋼梁支護頂板,π型梁采用雙梁(對梁),兩梁五柱(中間點柱切眼施工完畢,統一打設),棚距0.4m(兩棚間凈距),π型梁不接頂時必須用木板墊實,對梁高低平整。

2、工作面棚架單體柱打設距梁頭80mm處,棚梁中間用單體柱打設一排點柱,要求成排、成線。

3、工作面頂板、兩幫鋪設塑料網,網打接200mm。頂板串桿6根,梁口一根撐木。

4、工作面掘進棚架前最小空頂距200mm,最大空頂距800mm。

工作面回采最小控頂距2400mm,最大控頂距3600mm。

(三)特殊支護

1、上、下安全出口支護

上、下安全出口:長2米,寬1.2米,采用4對8根3.6mπ型梁支護,行人寬度不低于700mm,高度不低于1.8m。

2、上、下端頭支護

采用3對6根4.2米π型梁支護,棚距800mm(由于巷道斷面小,4對8根端頭支護安全出口不夠,采用3對6根能夠滿足支護需要),單體柱距梁頭80mm,一梁三柱。

3、所有單體液壓支柱用防倒鏈或防倒繩捆綁在頂梁上。超前支護段巷道高度不低于1.8m,支柱初撐力不低于50kN,超前支護段應留有至少0.7m寬的人行道。超前支護范圍內不得存放物料。

4、兩巷超前支護

工作面上、下巷超前支護均采用2.4m長π型梁配合DZ-25單體液壓支柱一梁三柱沿走向架設,兩巷超前上下幫支護長度20m。下巷上幫,上巷下幫10m打設雙排柱,其它打設單排支護。

5、尾巷回收

上尾巷與放頂線回齊,下尾巷滯后放頂線不超過2.4m,回收尾巷后放落頂煤,使用竹芭、元木擋門。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單體液壓支柱必須安裝連鎖防倒裝置,并編號管理。

2、上、下安全出口的寬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

3、端頭支護按規定打設,兩柱間留有0.7m安全出口

4、工作面標準化要求:

(1)三直、一平兩暢通。三直:煤壁直(煤壁單體柱一條線,單體柱手把一條線);溜子直;中柱、老塘柱直。一平:頂扳平(頂梁必須用板梁或墊板、大頭楔墊平)。兩暢通:安全出口暢通(寬度0.7m,高度1.8m,無雜物)。

(2)管線吊掛整齊。

(3)消滅上寬下窄、前傾后仰、交叉邁步以及推磨、流水棚架,嚴格按照中普頂板驗收細則施工。

5、所使用的支柱必須完好、不漏液、不自動卸載、無外觀缺損;π型梁無斷裂和變形現象。

6、支柱正上方,π型梁與巷道頂板之間要用木板墊實、接頂要嚴密。

7、支柱支設成一條直線,要求支好后支柱把手方向一致。

8、工作面架設棚架時,必須執行“先支后拆”施工方法。

9、支柱必須打在實底上,初撐力不低于11.5MPa。

10、架設棚架作業前,必須先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用長把工具找掉活煤、活矸,確認頂板安全可靠。

11、作業前必須清理好退路,保證退路通暢,并安排專人監護頂板。

12、工作面必須存有一定數量的支護材料(包括墊板、大頭楔)。

13、工作面老塘空頂面積不大于6m?,煤墻側必須刷齊一條線。

14、回采時,做到四凈三不裝,四凈:煤壁刷凈;原煤裝凈;工作面煤清凈;矸石運凈(運老塘)。大塊煤不裝;矸石不裝;溜子不開不裝。

15、未盡事宜嚴格遵照《煤礦安全規程》及《11010工作面作業規程》執行。

篇2:煤礦首采面安裝期間安全措施模版

根據3月8日“一通三防”會議紀要精神和和礦井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經研究采取臨時措施如下:

1、礦井必須建立臨時安全生產調度指揮系統,在正式通訊系統沒有裝備實施前,采用永興公司現有通訊系統,并進行完善。機關樓調度室臨時啟用,并安排好值班人員。

2、礦井除每早上8:30參加義海公司組織的視頻會議,班子成員及科室負責人參加外,增加每天下午5:00召開安全生產碰頭會,礦級副科級以上領導及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及下屬施工單位負責人、監理公司負責人必須按時參加,匯報當天任務完成情況,安排第二天任務計劃,研究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相關問題。

3、礦井供水系統中,水源井至礦井防火高位水池段力爭三天內恢復供水由大煤溝礦社區負責,高位水池至風井口管道由豫建安裝公司負責,風井口以下鋪設至工作面上、下巷正頭由永興公司負責,臨時管線三天內必須實現正常供水,保證礦井防滅火及安全生產需要。

4、各單位要保證水管內水處于流動狀態,不用時把高位水池閥門關閉、下游水管水放干、高位水池閥門要采取保暖措施設專人負責管理并及時開關,確保供水系統管道暢通,防止凍害事故影響安全生產。

5、在副井中部臨時水倉鋪設水管至11020首采面上回風巷水倉,該水倉安設排水能力不得小于20t/h水泵兩臺(一臺使用,一臺備用),并與上、下巷注漿管連通,做為首采面首采面防滅火備用水源。

6、在首采面井下設立臨時消防材料庫,庫存直徑40mm、2m長鋼管250根,2.5m長鋼管100根,直徑25mm、2m長鋼管150根,直徑40mm膠管200m,直徑30mm膠管100m,木板50㎡,水泥500kg,黃土1m?,各種接頭100個,接箍200個,快速接頭10套,水龍帶200m,高壓水槍頭2個等。

7、在地面副井口附近建立臨時制氮機房,并鋪設注氮管至首采面上下巷正頭,臨時制氮系統要在15天后正常運轉。該系統要采取保暖措施,土建安裝由華東公司負責,管道安裝至首采面上下巷正頭,由永興公司負責。

8、礦井在主扇沒有正式運轉前,保持現有的自然通風狀態,但必須加強管理,每班必須有兩名專職瓦檢員進行巡回檢查,按規定對礦井的瓦斯、co、溫度、風速、風量等數據進行監測,礦井總進風量控制在900至1000m?/mim以內,并在碰頭會上通報。發現異常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并匯報到礦調度室及相關領導。

9、所有入井人員如果發現工作面上下巷和切眼有下列掛汗、高溫、煤油味,煙霧等發火征兆時,要及時向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匯報。

10、要求供應部門抓緊按計劃要求的數量、規格采購注漿泵等防滅火設備材料和安全儀器儀表,保證礦井安全需要,上述設備材料確保15日內到貨。

11、礦井抓緊主副井絞車的調試工作,絞車試運轉期間,機電部門要有要有專門的試運轉措施,要求主、副井信號及“一坡三擋”齊全有效,信號工、把鉤工、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并做到開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

12、主井強力皮帶及地面皮帶運輸系統,要確保3月25日正常運轉,試運轉期間必須加強管理,機電部門必須制定專項措施,保證主要運輸設備安全運轉。

13、礦井供電系統工作人員持證上崗,按規定進行操作,要保證礦井正常供電,加強電氣設備的維護保養。

14、永興公司必須按合同要求對f211020首采面切眼及上下巷進行噴漿封閉。

15、永興公司、華東公司等單位在進行井巷工程施工前,必須按照施工圖紙要求,編制施工施工組織設計、作業規程,并報建設方義海公司大煤溝技術負責人批準,并嚴格執行作業規程管理十個環節,礦生產技術科下發下發開工卡片后,方可按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施工。

16、首采面安裝前,安裝單位要制定專門的安裝措施,并認真組織職工貫徹學習,確保安裝期間的安全。

17、各施工單位要加強職工的培訓、措施學習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素質,禁止違章操作、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現象發生。

18、礦各級管理人員要深入現場、生產一線,靠前指揮,確保礦井施工進度和質量,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證礦井安全生產。

19、要求礦井5月20日形成永久防滅火、機械通風、綜合防塵、防瓦斯系統,礦井安全監測、人員定位、通訊系統等必須投入使用。

20、安全通風區要提高員工素質,人員一專多能,在抓好“一通三防”的同時,做好礦井的安全管理工作,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礦井事故發生。

21、機電運輸區加強設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井口把口驗身、設備檢查維修等規章制度,確保機電運輸系統安全運轉。完善井底臨時排水系統,并必須有備用水泵。

22、中豫監理公司要按合同要求,到施工現場履行合同規定的責任和義務,抓好安全質量和施工進度,保證礦井在安全的條件下,按時完成施工任務。

23、建立完善礦井安全管理制度和“一通三防”防護體系,按要求配好安全管理和“一通三防”工作人員和機構。

篇3:大煤溝煤礦首采面安裝期間安全措施

根據3月8日“一通三防”會議紀要精神和和礦井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經研究采取臨時措施如下:

1、礦井必須建立臨時安全生產調度指揮系統,在正式通訊系統沒有裝備實施前,采用永興公司現有通訊系統,并進行完善。機關樓調度室臨時啟用,并安排好值班人員。

2、礦井除每早上8:30參加義海公司組織的視頻會議,班子成員及科室負責人參加外,增加每天下午5:00召開安全生產碰頭會,礦級副科級以上領導及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及下屬施工單位負責人、監理公司負責人必須按時參加,匯報當天任務完成情況,安排第二天任務計劃,研究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相關問題。

3、礦井供水系統中,水源井至礦井防火高位水池段力爭三天內恢復供水由大煤溝礦社區負責,高位水池至風井口管道由豫建安裝公司負責,風井口以下鋪設至工作面上、下巷正頭由永興公司負責,臨時管線三天內必須實現正常供水,保證礦井防滅火及安全生產需要。

4、各單位要保證水管內水處于流動狀態,不用時把高位水池閥門關閉、下游水管水放干、高位水池閥門要采取保暖措施設專人負責管理并及時開關,確保供水系統管道暢通,防止凍害事故影響安全生產。

5、在副井中部臨時水倉鋪設水管至11020首采面上回風巷水倉,該水倉安設排水能力不得小于20t/h水泵兩臺(一臺使用,一臺備用),并與上、下巷注漿管連通,做為首采面首采面防滅火備用水源。

6、在首采面井下設立臨時消防材料庫,庫存直徑40mm、2m長鋼管250根,2.5m長鋼管100根,直徑25mm、2m長鋼管150根,直徑40mm膠管200m,直徑30mm膠管100m,木板50㎡,水泥500kg,黃土1m?,各種接頭100個,接箍200個,快速接頭10套,水龍帶200m,高壓水槍頭2個等。

7、在地面副井口附近建立臨時制氮機房,并鋪設注氮管至首采面上下巷正頭,臨時制氮系統要在15天后正常運轉。該系統要采取保暖措施,土建安裝由華東公司負責,管道安裝至首采面上下巷正頭,由永興公司負責。

8、礦井在主扇沒有正式運轉前,保持現有的自然通風狀態,但必須加強管理,每班必須有兩名專職瓦檢員進行巡回檢查,按規定對礦井的瓦斯、co、溫度、風速、風量等數據進行監測,礦井總進風量控制在900至1000m?/mim以內,并在碰頭會上通報。發現異常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并匯報到礦調度室及相關領導。

9、所有入井人員如果發現工作面上下巷和切眼有下列掛汗、高溫、煤油味,煙霧等發火征兆時,要及時向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匯報。

10、要求供應部門抓緊按計劃要求的數量、規格采購注漿泵等防滅火設備材料和安全儀器儀表,保證礦井安全需要,上述設備材料確保15日內到貨。

11、礦井抓緊主副井絞車的調試工作,絞車試運轉期間,機電部門要有要有專門的試運轉措施,要求主、副井信號及“一坡三擋”齊全有效,信號工、把鉤工、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并做到開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

12、主井強力皮帶及地面皮帶運輸系統,要確保3月25日正常運轉,試運轉期間必須加強管理,機電部門必須制定專項措施,保證主要運輸設備安全運轉。

13、礦井供電系統工作人員持證上崗,按規定進行操作,要保證礦井正常供電,加強電氣設備的維護保養。

14、永興公司必須按合同要求對f211020首采面切眼及上下巷進行噴漿封閉。

15、永興公司、華東公司等單位在進行井巷工程施工前,必須按照施工圖紙要求,編制施工施工組織設計、作業規程,并報建設方義海公司大煤溝技術負責人批準,并嚴格執行作業規程管理十個環節,礦生產技術科下發下發開工卡片后,方可按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施工。

16、首采面安裝前,安裝單位要制定專門的安裝措施,并認真組織職工貫徹學習,確保安裝期間的安全。

17、各施工單位要加強職工的培訓、措施學習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素質,禁止違章操作、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現象發生。

18、礦各級管理人員要深入現場、生產一線,靠前指揮,確保礦井施工進度和質量,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證礦井安全生產。

19、要求礦井5月20日形成永久防滅火、機械通風、綜合防塵、防瓦斯系統,礦井安全監測、人員定位、通訊系統等必須投入使用。

20、安全通風區要提高員工素質,人員一專多能,在抓好“一通三防”的同時,做好礦井的安全管理工作,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礦井事故發生。

21、機電運輸區加強設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井口把口驗身、設備檢查維修等規章制度,確保機電運輸系統安全運轉。完善井底臨時排水系統,并必須有備用水泵。

22、中豫監理公司要按合同要求,到施工現場履行合同規定的責任和義務,抓好安全質量和施工進度,保證礦井在安全的條件下,按時完成施工任務。

23、建立完善礦井安全管理制度和“一通三防”防護體系,按要求配好安全管理和“一通三防”工作人員和機構。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