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采工作面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綜采工作面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211

Ⅱ468綜采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運輸機新舊溜槽混合使用,鏟煤板磨損程度不同,相互之間形成錯茬,已無法正常使用,為確保工作面正常生產,須采用燒焊的方法處理運輸機溜槽,為確保燒焊期間安全,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鄒軍

副組長:劉世忠

成員:張中華丁三紅董杰丁廣闊劉以榮儲飛

李宏峰代云姜鵬

二、燒焊施工準備工作

1、工作面燒焊必須有施工單位黨政負責人或當班負責人在現場跟班,專業副總或以上領導現場統一指揮燒焊作業,監督燒焊措施的落實情況。

2、燒焊作業地點必須有安監員,瓦斯檢查員現場檢查通風瓦斯情況和監督措施的落實,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安監員、瓦檢員有權隨時停止燒焊。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員、瓦檢人員、安監人員,必須由現場負責人貫徹本措施并簽字;必須對相關人員作好明確分工,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3、燒焊作業地點附近要有直通調度指揮中心的電話,燒焊開始和結束都要向調度臺請示匯報。

4、施工前,乙炔帶、氧氣帶、割槍及燒焊所需器具必須在地面做好檢漏,確保完好;專人負責檢查乙炔瓶和氧氣瓶的完好情況,發現如漏氣,變形等問題,要及時更換,確保安全可靠。氧氣瓶、乙炔瓶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齊全,使用的焊把等工具必須是完好的,否則不得入井。

5、乙炔瓶和氧氣瓶必須分開運輸,不得混裝,且兩車距離不小于5m;并且輕裝輕卸,嚴禁震動沖擊;必須人力推車運送到施工地點,專人看管。

6、施工前,必須清楚施工現場20米范圍內的易燃、易爆物品。

7、施工現場,燒焊作業地點要準備至少兩臺干粉滅火器和足夠的水、沙、消防鏟,并把水管接到施工地點,安排專人負責灑水。

三、燒焊安全要求:

1、施工前,安排專人對施工地點的支護、煤壁狀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氧氣、乙炔分開放置,距施工點的距離不少于15m,其間距不少5m的安全距離,且乙炔瓶必須在施工地點的風流下方。井下嚴禁存放乙炔、氧氣瓶,施工完畢,當班立即升井。燒焊所需火種必須由燒焊操作人員專人攜帶并妥善保管,入井和升井都必須向井口安監人員匯報;嚴禁將火種用于非氣割作業,嚴禁玩耍火種、隨意引燃。

3、施工前,要對施工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進行一次徹底沖刷,消除煤塵,采用阻燃材料將燒焊點與煤幫、煤底隔離;風流中煤塵較大時嚴禁施工。

4、施工現場應保持正常通風,通風滿足要求方可燒焊;施工單位負責局部通風機的正常運轉。

5、施工前瓦檢員必須對工作面全面檢查現場、瓦斯濃度,若瓦斯濃度超過0.5%時,嚴禁施工。

6、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1.5%,否則嚴禁施工。

7、施工前Ⅱ468機、風巷內全部電氣設備必須停電閉鎖。

8、施工時,施工人員要佩帶好各種保護用品,嚴格按操作要求作業。

9、燒焊過程中,必須對電纜加以保護,嚴禁損壞電纜及其它物體。

10、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安檢員、瓦斯員在現場,時刻注意觀察現場,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安全施工。

11、施工前,施工地點、Ⅱ468風巷內必須全部撤人,并將進入Ⅱ468回風系統內的所有通道安專人警戒,嚴禁進入該系統。警戒人必須在新鮮風流處警戒。

12、施工時安監部必須指派副科級以上人員現場跟班,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任現場跟班,礦必須安排副總以上人員任現場總指揮。

13、施工結束后,施工地點必須再次灑水,并留專人在工作地點觀察1小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再確認無危險后,方可離開。

14、施工結束后,安專人將燒焊設備及器材運至地面。

15、施工過程中,若發生火災等事故時,人員按照避災路線迅速撤離。

16、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有貫徹學習記錄。

17、安監部負責與安全負責人共同監督檢查工作地點工作條件、環境、操作程序及措施落實情況,工作貫穿燒焊工作始終。

四、現場災害預防

當工作面發生災害時,不要驚慌失措,要根據災害的種類,辨明危害程度和巷道方向,由區隊長組織迅速有序撤離到安全地點,并匯報調度。災區受災人員應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發生火災時要盡一切辦法迅速達到進風側,發生水災時要利用一切通道迅速進入較高的巷道。

1、發生各種重大災害時,人員應立即按避災路線撤離事故影響范圍區域,當班領導負責清點人員,并及時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性質、人員受災等情況向礦調度室進行準確匯報。

2、發生可控制火災或瓦斯燃燒時,現場人員應立即使用滅火砂、滅火器、水等現有的滅火設施、材料進行撲救。發生電氣火災時,必須立即切斷發生火災設備的電源后進行滅火,嚴禁使用水直接撲滅;在未切斷電源前,可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滅火砂等先期滅火。

3、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時,控制電臺工必須立即切斷工作面電源,然后按避災路線撤離。

4、發生火災或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時必須立即佩帶好自救器,事故地點新鮮風流側人員立即迎新鮮風流撤離到安全地點,事故地點回風側的人員,選擇最短的線路撤離到新鮮風流中并到達安全地點。

5、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時,人員應背朝向爆炸地點,立即俯臥在水溝中或巷道底板上,并同時佩帶好自救器,待爆炸過后,立即按規定的避災路線撤離到安全地點。

6、發生頂板事故時,人員立即撤離事故地點,當班領導負責清點人數,發現被困人員,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搶救。

7、工作面發生水災事故時,事故地點上方人員立即向上撤離到安全地點,事故地點下方人員,應抱住支架立柱等固定設施躲避,待水勢穩定后,立即按規定的避災路線撤離到安全地點。

五、避災路線

火災、瓦斯煤塵爆炸避災路線:

Ⅱ468綜采工作面→Ⅱ468機巷→Ⅱ468機巷進料眼→Ⅱ46軌道下山→-540大巷→六采區軌道上山→-380軌道石門→北風井進風下山→北風井→地面。

篇2:排矸滾籠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述:

為保障88排矸滾籠正常運轉,我單位利用停產檢修時間,更換被動輪、被動側擋矸板,加固滾籠大圈桁架。需要燒焊作業。為確保施工人員及礦井安全,特制定本燒焊措施。

二、施工時間:

2014年6月日班

三、施工組織:

施工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專職電工:

氣割操作工:

火種攜帶人:

電焊操作工:

現場監護工:

灑水滅火工:

氣割、電焊結束后檢查人:

單位跟班干部:

四、施工前準備工作:

(一)施工單位準備

1、施工用具提前運送至施工地點。運輸過程中必須分開運送并輕搬輕放,嚴禁碰撞和涂抹油污,保證其完好。

2、施工前,在88排矸滾籠施工地點進出車道40米處設置警戒,其他人員嚴禁靠近。

3、支護情況檢查。施工前,安全負責人必須進行現場安全確認,檢查巷道支護情況。

4、清理施工現場。施工地點10米范圍內巷道進行灑水滅塵,確保施工范圍內潤濕。

5、放置氣瓶。氣瓶距工作地點必須在10米以上,且兩種氣瓶間距不小于5米;氣瓶必須垂直站立放置在頂板完好、底板平整的安全地點,并在巷幫可靠固定,防止傾倒,嚴禁在底板上滾動。

6、備好水源及消防器材。燒焊地點必須準備下列防火器材:完好干粉滅火器2只,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滅火器使用方法;水膠管一盤(不少于10米)并接好供水管路,保證水量充足;普通水桶一只;黃沙0.2m3。

7、人員到位。現場負責人檢查專職電工、電焊操作工、氣割操作工、現場監護工、灑水滅火工、瓦檢員、安監員到位情況。

8、氣割前器具檢查:由氣割操作工再次對氧氣瓶、乙炔瓶、減壓器、氣壓表、割槍、氣帶進行檢查,不漏氣,氣壓表能正確指示,確認完好后,將各部件對接。

9、接電焊機前,必須停掉上一級電源,掛停電牌、并設專人看守,堅持“誰停電,誰送電”制度,嚴禁預約送電;安排專職電工對電焊機進行搭火,并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電焊機電壓要與電源電壓相符。

10、檢查瓦斯。瓦檢員對燒焊工作地點及附近20m范圍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和通風狀況進行檢查,并且要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進行不斷地檢查,當瓦斯濃度超過0.2%或遇到停風時,必須立即停止氣割或電焊工作,并關閉閥門或停電閉鎖,熄滅火種,待恢復檢查無誤后方可施工。

(二)其它配合單位準備

1、通風區負責施工地點供水充足,水管閥門及拔哨完好。

2、施工前,防突區負責全面檢查施工地點的抽放管路,確保無漏氣現象,否則不得施工。

五、燒焊安全措施:

1、根據《防突管理規定》第24條第2款、《煤礦安全規程》第232條第6款規定:氣割期間,必須停止突出煤層的掘進、回采、鉆孔、支護以及其他所有擾動突出煤層的作業;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2、施工前,安監處安排1名安監員、通風區安排1名測氣員到氣割現場進行監督檢查。

3、施工前,安全負責人、安監員、測氣員經聯合檢查施工現場無安全隱患后向調度所匯報,調度所確認所有受影響工作地點已停止作業后,方可下達指令進行施工。

4、施工現場搬運氧氣瓶、乙炔瓶時要做到小心謹慎,輕搬輕放,遠距離搬運要戴好瓶帽。

5、氣割工作人員,必須指定專人攜帶火種入井,其他人員嚴禁攜帶火種。氣割結束后,必須將火種升井,并交給安全負責人。火種嚴禁丟失。

6、使用電焊機,必須做到:電焊機必須絕緣良好,所用電纜必須完整,嚴禁破皮漏電,電纜必須懸掛,嚴禁與水接觸,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

7、電焊機嚴禁淋水、嚴禁帶電移動,電焊機電源派專人看管和停送電。

8、焊接時,焊接電流必須從焊件本體通過,嚴禁從其它連接件(如手動葫蘆、鋼絲繩等)通過,燒焊結束后,及時將電焊機停電運到安全地點。

9、現場燒焊人員要佩戴齊全勞動保護用品,防止燒燙傷。施工現場懸掛一臺瓦斯便攜儀,掛在施工地點上風側。

10、施工過程中,要顧及周圍情況,割除后的廢料及時灑水降溫并回收,不得影響文明生產,并進行灑水降溫。

11、施工過程中,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嚴禁隨意行動,施工中工序穿插要適當,各工作人員要相互配合。

12、施工期間,單位跟班負責現場巡視,落實燒焊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監督檢查。

13、施工結束后,工作地點再次用水噴灑,并由單位跟班、測氣員、安監員在工作地點檢查一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若未發現異常并向調度所匯報后,方準離開。

14、凡有違反該措施規定,相關責任人一律嚴懲。

15、燒焊前,認真貫徹學習本燒焊措施。

16、其他未盡事宜按審批意見和礦有關規定執行。

篇3:地面燒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說明:

為確保我隊正常檢修需要,檢修所用的部分材料、備件需要在地面進行加工,為保證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本措施,待批準后執行。

二、施工地點:固定隊地面檢修車間

三、施工單位:固定隊

四、施工準備:

1.施工前將所用的工器具、材料、零部件、消防設施及安全防護用品準備齊全;

2.清理施工現場的雜物,并對施工現場進行灑水降塵;

3.檢查施工作業現場周圍環境,在作業場所10米內不得有易燃易暴物。

五、安全措施:

1.施工時所用到工器具及安全防護用品,必須經過檢查確保安全可靠,不合格的工器具及安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

2.施工所用的氧氣、乙炔必須分開放置,其間距不少于5m的安全距離,距施工火源點的距離不少于15m的安全距離;且乙炔瓶必須使用回火閥。

3.電、氣焊割必須有專業的電焊工進行操作,并且要持證上崗,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4.所有的施工人員不得酒后參加施工和帶情緒上崗施工。

5.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此次的施工程序、施工環境和施工的危險因素。

6.施工時要有一名負責人跟班負責,統一指揮。

7.施工結束后用水對施工現場噴灑一遍,留施工負責人觀察1小時,無異常現象方可離開。

8、登高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安全帶系在相對靜止物體上,且生根牢固。

9.施工地點若有電纜或機電設備必須采取保護措施。

10.其它不到之處將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審批意見執行。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