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運輸順槽過斷層防突安全措施

運輸順槽過斷層防突安全措施

2024-07-15 閱讀 4790

根據地測部門所下預報:工作面中部為FD1斷層,該斷層在7412和7414工作面實見,在送7416回風順槽時已揭露斷層落差為14.5米,傾角為58°~62°該段煤層厚度為3米。因此由于我礦為突出礦井,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中所要求:突出煤層煤巷掘進工作面前方遇到落差超過煤層厚度的斷層,應按石門揭煤的措施執行。特制定措施如下:

一、技術要求

(一)、過斷層前超前探眼

1、根據地質部門的預報,在工作面掘送到距預計斷層前30米時由掘進隊施工兩個鉆場,鉆場再由抽放隊打不少于4個,深度不得小于40米,直徑為94mm的探斷層的鉆孔。具體見附圖1。

若未探到斷層,則掘進至距預計斷層20米時,掘進隊要停止作業,由抽放隊繼續按上述要求打鉆,直至探到斷層并進入斷層10米止,掘進隊方可繼續前進作業。

2、如打鉆探到斷層后在工作面掘送至預計斷層前20米開始,掘進隊每班都要打不少于3個的探眼,探眼深度煤巷不得小于8米,巖巷不得小于4米,并預留不小于2米的超前距。施工的探眼不得當炮眼使用,放炮時要密封好探眼。具體見附圖3。

(二)、過斷層揭煤時排放瓦斯鉆孔

1、在工作面掘送到距預計揭開煤層前10米位置時,由抽放隊施工4個鉆孔直徑為94mm。孔深不得小于30米。施工鉆孔時盡可能的穿透煤層全厚。當不能一次打穿煤層全厚時,可分段施工,但第一次施工的鉆孔穿煤長度不得小于15m,且進入煤層掘進施工時,必須留有不少于5m的超前距離,鉆孔施工時如有瓦斯涌出量增大等異常情況,必須停止作業,并立即向礦調度及防突辦匯報。具體見附圖2

此鉆孔一直施工到穿透煤層全厚,并進入煤層頂(底)板3m位置止。

2、在工作面掘送距至揭煤前5米時,掘進隊每班都要打不少于3個的探眼,探眼深度不得小于8米,并預留不小于2米的超前距。施工的探眼不得當炮眼使用,放炮時要密封好探眼。

(三)、過斷層前后預測預報鉆孔

1、在遇預計斷層前20米和到預計斷層揭煤徹底結束后20米范圍內,防突辦要加大預測預報的頻率。防突辦每次所做的預測預報,鉆孔必須按《防突規定》中的規定內容施工,鉆孔不得少于3個,孔深不得小于8米,必須預留不小于2米的預測超前距,所預測數值必須準確可靠,如預測數值大于臨界值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停電撤人,并向礦領導匯報,然后應加密施工排放鉆孔的數量,直到預測預報無突出危險時,方可繼續掘進。

二、安全防護措施

1、打鉆時,鉆孔上方吊掛便攜儀,超限報警時撤人。

2、打鉆時,在作業地點附近要備好水泵,挖好水池,接好排水管路,保證排水暢通,避免工作面打鉆時發生水害事故。

3、跟班瓦檢員隨時檢查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瓦斯情況,發現瓦斯濃度超過1%時,瓦檢員有權停止作業。

4、打鉆時禁止空頂作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掉幫頂浮石、傘檐、危巖。

5、每位職工必須掌握和熟悉突出預兆及相應的避災路線,以便發生危險時安全撤離。

6、礦地測部門要派人到現場寫實掌握地質構造、巖性及煤質變化情況,進行準確描繪,在遇構造前30米時要給予預報,以做好過斷層相關的準備工作。

7、鉆孔鉆進時發現煤幫松軟、片幫、來壓和頂鉆等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如發現情況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工作面中的人員,同時切斷該巷道內所有電器設備的電源,經過處理瓦斯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施工。

8、工作面出現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

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立即報告調度室,發出警報,撤除所有受水威脅的人員到安全地點。

9、在執行遠距離放炮時,放炮距離不得小于300米,并且放炮地點必須設在避難硐室或有壓風自救裝置的新鮮風流處。在每次放完炮30分鐘后由當班瓦檢員檢查瓦斯,確認瓦斯濃度低于1.0%后,安檢員沿途檢查幫、頂板,通風及巷道支護等無安全隱患后,施工人員方可進入作業地點。

10、加強通風設備和設施的管理,確保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和通

風設施的正常運轉。

11、加強局部通風的管理,確保各掘進頭及作業地點有足夠的風量,局扇必須設專人管理,嚴禁任何人隨意停開局扇。風筒必須吊掛平直,接頭處嚴密不漏風,破損處要及時修補更換,風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米。風筒出口風量不得小于工作面的規定值。

12、嚴禁無風、微風、瓦斯超限作業。

13、工作面每隔50米設置一組壓風自救系統,每個作業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并且熟悉使用。

14、放炮員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并有放炮員證的專門人擔任。

15、放炮時必須嚴格遵守放炮管理規定,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16、瓦斯突出的征兆

無聲預兆:工作面頂板壓力增大,煤壁被擠出、片幫掉渣、頂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層層里紊亂、煤暗淡無光澤、煤質變軟、煤壁發亮,工作面風流中瓦斯忽大忽小,打鉆時有頂鉆、卡鉆、噴瓦斯等現象。

有聲預兆:煤層發出劈裂聲、悶雷聲、機槍聲、響煤炮,聲音由遠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暫的、有連續的、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煤壁發生震動或沖擊,頂板來壓發出斷裂聲。

其它防護措施

1、打鉆時一旦發生水害事故,現場人員應該立即撤離,迅速用附近的電話向礦調度室匯報。

2、礦調度在接到水災事故報告時要記清匯報人單位、姓名、災害事故發生的時間、具體位置和影響程度,立即立即向災害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報告,由總指揮下令啟動水災救援應急預案。

3、在突水迅猛的情況下,現場人員應避開水頭和水流,迅速避到附近硐室、拐彎巷道、或其他安全地點。

如透水時水流急速來不及躲避時,現場人員應棚子或其他牢固的國定物,以防被水沖倒、卷跑;或者互相手拉手、肩并肩的抵住水流。

如礦井透水的水源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時,現場人員應立即佩戴自救器。

在正在涌水的巷道中撤離時,應靠近巷道的一側,手要抓牢水管、壓風管等牢固物,以防跌倒。如撤離路線受阻時,應選擇相對安全處待避,等待救援。

4、對井下發生透水災害的判斷

(1)、煤壁"掛汗"。由于壓力水透過細微裂隙后,凝聚在煤層和巖壁表面,結成若干水珠的現象叫"掛汗"。仔細觀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濕,若潮濕并有水珠則是"掛汗",即是透水預兆。

(2)、煤壁"掛紅"。礦井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通過煤巖裂隙滲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巖表面時會呈現出暗紅色的水銹,就是"掛紅",是透水的一種信號。

(3)、水叫。由于含水層或積水區內的高壓水向煤巖裂隙強烈擠壓,與四壁摩擦會發出"嘶嘶"的水叫聲,這表明采掘工作面距離積水區或其他水源已經很近,即將發生透水。

(4)、空氣變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時空氣溫度會驟然降低,煤壁發涼,人進去有涼爽、陰冷的感覺。也是透水的一種征兆。

(5)、出現霧氣。當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內空氣溫度較高時,從煤壁滲出的積水由于蒸發而形成霧氣,時發生透水的表現之一。

(6)、水色法渾。由于斷層水和沖積層水常出現淤泥、砂,而使水變渾濁,多呈黃色。

(7)、出現臭味。老空水中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較高,所以老空水滲出后一般可聞到臭雞蛋味。

(8)、淋水增加。由于頂板裂隙增多,增大,積水滲透到頂板,使頂板淋水增加。

(9)、礦壓大。由于頂板受承壓水的影響,造成頂板壓力加大,往往發生冒頂、片幫事故。

(10)、底板鼓起出現滲水。

5、電氣設備必須有專人負責檢查、維護,每旬應檢查一次防爆性能,嚴禁使用失爆的設備。加強職工的安全培訓及防突知識的培訓,增強每位下井人員的安全意識。

6、其它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19號令《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的相關規定。

避災路線:

1、7416運順作業地點→107區二階段軌道上山→107區平軌道上山→107區運輸平巷→107區軌道下山→107區軌道下山上部車場→106區運輸大巷→-600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2、7416運順作業地點→107區皮帶上山→107區皮帶上山材料車場→107區軌道上山→107區運輸平巷→107區軌道下山→107區軌道下山上部車場→106區運輸大巷→-600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篇2:運輸順槽過斷層防突安全措施

根據地測部門所下預報:工作面中部為FD1斷層,該斷層在7412和7414工作面實見,在送7416回風順槽時已揭露斷層落差為14.5米,傾角為58°~62°該段煤層厚度為3米。因此由于我礦為突出礦井,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中所要求:突出煤層煤巷掘進工作面前方遇到落差超過煤層厚度的斷層,應按石門揭煤的措施執行。特制定措施如下:

一、技術要求

(一)、過斷層前超前探眼

1、根據地質部門的預報,在工作面掘送到距預計斷層前30米時由掘進隊施工兩個鉆場,鉆場再由抽放隊打不少于4個,深度不得小于40米,直徑為94mm的探斷層的鉆孔。具體見附圖1。

若未探到斷層,則掘進至距預計斷層20米時,掘進隊要停止作業,由抽放隊繼續按上述要求打鉆,直至探到斷層并進入斷層10米止,掘進隊方可繼續前進作業。

2、如打鉆探到斷層后在工作面掘送至預計斷層前20米開始,掘進隊每班都要打不少于3個的探眼,探眼深度煤巷不得小于8米,巖巷不得小于4米,并預留不小于2米的超前距。施工的探眼不得當炮眼使用,放炮時要密封好探眼。具體見附圖3。

(二)、過斷層揭煤時排放瓦斯鉆孔

1、在工作面掘送到距預計揭開煤層前10米位置時,由抽放隊施工4個鉆孔直徑為94mm。孔深不得小于30米。施工鉆孔時盡可能的穿透煤層全厚。當不能一次打穿煤層全厚時,可分段施工,但第一次施工的鉆孔穿煤長度不得小于15m,且進入煤層掘進施工時,必須留有不少于5m的超前距離,鉆孔施工時如有瓦斯涌出量增大等異常情況,必須停止作業,并立即向礦調度及防突辦匯報。具體見附圖2

此鉆孔一直施工到穿透煤層全厚,并進入煤層頂(底)板3m位置止。

2、在工作面掘送距至揭煤前5米時,掘進隊每班都要打不少于3個的探眼,探眼深度不得小于8米,并預留不小于2米的超前距。施工的探眼不得當炮眼使用,放炮時要密封好探眼。

(三)、過斷層前后預測預報鉆孔

1、在遇預計斷層前20米和到預計斷層揭煤徹底結束后20米范圍內,防突辦要加大預測預報的頻率。防突辦每次所做的預測預報,鉆孔必須按《防突規定》中的規定內容施工,鉆孔不得少于3個,孔深不得小于8米,必須預留不小于2米的預測超前距,所預測數值必須準確可靠,如預測數值大于臨界值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停電撤人,并向礦領導匯報,然后應加密施工排放鉆孔的數量,直到預測預報無突出危險時,方可繼續掘進。

二、安全防護措施

1、打鉆時,鉆孔上方吊掛便攜儀,超限報警時撤人。

2、打鉆時,在作業地點附近要備好水泵,挖好水池,接好排水管路,保證排水暢通,避免工作面打鉆時發生水害事故。

3、跟班瓦檢員隨時檢查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瓦斯情況,發現瓦斯濃度超過1%時,瓦檢員有權停止作業。

4、打鉆時禁止空頂作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掉幫頂浮石、傘檐、危巖。

5、每位職工必須掌握和熟悉突出預兆及相應的避災路線,以便發生危險時安全撤離。

6、礦地測部門要派人到現場寫實掌握地質構造、巖性及煤質變化情況,進行準確描繪,在遇構造前30米時要給予預報,以做好過斷層相關的準備工作。

7、鉆孔鉆進時發現煤幫松軟、片幫、來壓和頂鉆等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如發現情況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工作面中的人員,同時切斷該巷道內所有電器設備的電源,經過處理瓦斯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施工。

8、工作面出現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

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立即報告調度室,發出警報,撤除所有受水威脅的人員到安全地點。

9、在執行遠距離放炮時,放炮距離不得小于300米,并且放炮地點必須設在避難硐室或有壓風自救裝置的新鮮風流處。在每次放完炮30分鐘后由當班瓦檢員檢查瓦斯,確認瓦斯濃度低于1.0%后,安檢員沿途檢查幫、頂板,通風及巷道支護等無安全隱患后,施工人員方可進入作業地點。

10、加強通風設備和設施的管理,確保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和通

風設施的正常運轉。

11、加強局部通風的管理,確保各掘進頭及作業地點有足夠的風量,局扇必須設專人管理,嚴禁任何人隨意停開局扇。風筒必須吊掛平直,接頭處嚴密不漏風,破損處要及時修補更換,風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米。風筒出口風量不得小于工作面的規定值。

12、嚴禁無風、微風、瓦斯超限作業。

13、工作面每隔50米設置一組壓風自救系統,每個作業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并且熟悉使用。

14、放炮員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并有放炮員證的專門人擔任。

15、放炮時必須嚴格遵守放炮管理規定,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16、瓦斯突出的征兆

無聲預兆:工作面頂板壓力增大,煤壁被擠出、片幫掉渣、頂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層層里紊亂、煤暗淡無光澤、煤質變軟、煤壁發亮,工作面風流中瓦斯忽大忽小,打鉆時有頂鉆、卡鉆、噴瓦斯等現象。

有聲預兆:煤層發出劈裂聲、悶雷聲、機槍聲、響煤炮,聲音由遠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暫的、有連續的、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煤壁發生震動或沖擊,頂板來壓發出斷裂聲。

其它防護措施

1、打鉆時一旦發生水害事故,現場人員應該立即撤離,迅速用附近的電話向礦調度室匯報。

2、礦調度在接到水災事故報告時要記清匯報人單位、姓名、災害事故發生的時間、具體位置和影響程度,立即立即向災害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報告,由總指揮下令啟動水災救援應急預案。

3、在突水迅猛的情況下,現場人員應避開水頭和水流,迅速避到附近硐室、拐彎巷道、或其他安全地點。

如透水時水流急速來不及躲避時,現場人員應棚子或其他牢固的國定物,以防被水沖倒、卷跑;或者互相手拉手、肩并肩的抵住水流。

如礦井透水的水源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時,現場人員應立即佩戴自救器。

在正在涌水的巷道中撤離時,應靠近巷道的一側,手要抓牢水管、壓風管等牢固物,以防跌倒。如撤離路線受阻時,應選擇相對安全處待避,等待救援。

4、對井下發生透水災害的判斷

(1)、煤壁"掛汗"。由于壓力水透過細微裂隙后,凝聚在煤層和巖壁表面,結成若干水珠的現象叫"掛汗"。仔細觀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濕,若潮濕并有水珠則是"掛汗",即是透水預兆。

(2)、煤壁"掛紅"。礦井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通過煤巖裂隙滲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巖表面時會呈現出暗紅色的水銹,就是"掛紅",是透水的一種信號。

(3)、水叫。由于含水層或積水區內的高壓水向煤巖裂隙強烈擠壓,與四壁摩擦會發出"嘶嘶"的水叫聲,這表明采掘工作面距離積水區或其他水源已經很近,即將發生透水。

(4)、空氣變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時空氣溫度會驟然降低,煤壁發涼,人進去有涼爽、陰冷的感覺。也是透水的一種征兆。

(5)、出現霧氣。當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內空氣溫度較高時,從煤壁滲出的積水由于蒸發而形成霧氣,時發生透水的表現之一。

(6)、水色法渾。由于斷層水和沖積層水常出現淤泥、砂,而使水變渾濁,多呈黃色。

(7)、出現臭味。老空水中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較高,所以老空水滲出后一般可聞到臭雞蛋味。

(8)、淋水增加。由于頂板裂隙增多,增大,積水滲透到頂板,使頂板淋水增加。

(9)、礦壓大。由于頂板受承壓水的影響,造成頂板壓力加大,往往發生冒頂、片幫事故。

(10)、底板鼓起出現滲水。

5、電氣設備必須有專人負責檢查、維護,每旬應檢查一次防爆性能,嚴禁使用失爆的設備。加強職工的安全培訓及防突知識的培訓,增強每位下井人員的安全意識。

6、其它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19號令《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的相關規定。

避災路線:

1、7416運順作業地點→107區二階段軌道上山→107區平軌道上山→107區運輸平巷→107區軌道下山→107區軌道下山上部車場→106區運輸大巷→-600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2、7416運順作業地點→107區皮帶上山→107區皮帶上山材料車場→107區軌道上山→107區運輸平巷→107區軌道下山→107區軌道下山上部車場→106區運輸大巷→-600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篇3:運輸順槽過斷層防突安全措施

根據地測部門所下預報:工作面中部為fd1斷層,該斷層在7412和7414工作面實見,在送7416回風順槽時已揭露斷層落差為14.5米,傾角為58°~62°該段煤層厚度為3米。因此由于我礦為突出礦井,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中所要求:突出煤層煤巷掘進工作面前方遇到落差超過煤層厚度的斷層,應按石門揭煤的措施執行。特制定措施如下:

一、技術要求

(一)、過斷層前超前探眼

1、根據地質部門的預報,在工作面掘送到距預計斷層前30米時由掘進隊施工兩個鉆場,鉆場再由抽放隊打不少于4個,深度不得小于40米,直徑為94mm的探斷層的鉆孔。具體見附圖1。

若未探到斷層,則掘進至距預計斷層20米時,掘進隊要停止作業,由抽放隊繼續按上述要求打鉆,直至探到斷層并進入斷層10米止,掘進隊方可繼續前進作業。

2、如打鉆探到斷層后在工作面掘送至預計斷層前20米開始,掘進隊每班都要打不少于3個的探眼,探眼深度煤巷不得小于8米,巖巷不得小于4米,并預留不小于2米的超前距。施工的探眼不得當炮眼使用,放炮時要密封好探眼。具體見附圖3。

(二)、過斷層揭煤時排放瓦斯鉆孔

1、在工作面掘送到距預計揭開煤層前10米位置時,由抽放隊施工4個鉆孔直徑為94mm。孔深不得小于30米。施工鉆孔時盡可能的穿透煤層全厚。當不能一次打穿煤層全厚時,可分段施工,但第一次施工的鉆孔穿煤長度不得小于15m,且進入煤層掘進施工時,必須留有不少于5m的超前距離,鉆孔施工時如有瓦斯涌出量增大等異常情況,必須停止作業,并立即向礦調度及防突辦匯報。具體見附圖2

此鉆孔一直施工到穿透煤層全厚,并進入煤層頂(底)板3m位置止。

2、在工作面掘送距至揭煤前5米時,掘進隊每班都要打不少于3個的探眼,探眼深度不得小于8米,并預留不小于2米的超前距。施工的探眼不得當炮眼使用,放炮時要密封好探眼。

(三)、過斷層前后預測預報鉆孔

1、在遇預計斷層前20米和到預計斷層揭煤徹底結束后20米范圍內,防突辦要加大預測預報的頻率。防突辦每次所做的預測預報,鉆孔必須按《防突規定》中的規定內容施工,鉆孔不得少于3個,孔深不得小于8米,必須預留不小于2米的預測超前距,所預測數值必須準確可靠,如預測數值大于臨界值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停電撤人,并向礦領導匯報,然后應加密施工排放鉆孔的數量,直到預測預報無突出危險時,方可繼續掘進。

二、安全防護措施

1、打鉆時,鉆孔上方吊掛便攜儀,超限報警時撤人。

2、打鉆時,在作業地點附近要備好水泵,挖好水池,接好排水管路,保證排水暢通,避免工作面打鉆時發生水害事故。

3、跟班瓦檢員隨時檢查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瓦斯情況,發現瓦斯濃度超過1%時,瓦檢員有權停止作業。

4、打鉆時禁止空頂作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掉幫頂浮石、傘檐、危巖。

5、每位職工必須掌握和熟悉突出預兆及相應的避災路線,以便發生危險時安全撤離。

6、礦地測部門要派人到現場寫實掌握地質構造、巖性及煤質變化情況,進行準確描繪,在遇構造前30米時要給予預報,以做好過斷層相關的準備工作。

7、鉆孔鉆進時發現煤幫松軟、片幫、來壓和頂鉆等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如發現情況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工作面中的人員,同時切斷該巷道內所有電器設備的電源,經過處理瓦斯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施工。

8、工作面出現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

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立即報告調度室,發出警報,撤除所有受水威脅的人員到安全地點。

9、在執行遠距離放炮時,放炮距離不得小于300米,并且放炮地點必須設在避難硐室或有壓風自救裝置的新鮮風流處。在每次放完炮30分鐘后由當班瓦檢員檢查瓦斯,確認瓦斯濃度低于1.0%后,安檢員沿途檢查幫、頂板,通風及巷道支護等無安全隱患后,施工人員方可進入作業地點。

10、加強通風設備和設施的管理,確保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和通

風設施的正常運轉。

11、加強局部通風的管理,確保各掘進頭及作業地點有足夠的風量,局扇必須設專人管理,嚴禁任何人隨意停開局扇。風筒必須吊掛平直,接頭處嚴密不漏風,破損處要及時修補更換,風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米。風筒出口風量不得小于工作面的規定值。

12、嚴禁無風、微風、瓦斯超限作業。

13、工作面每隔50米設置一組壓風自救系統,每個作業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并且熟悉使用。

14、放炮員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并有放炮員證的專門人擔任。

15、放炮時必須嚴格遵守放炮管理規定,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16、瓦斯突出的征兆

無聲預兆:工作面頂板壓力增大,煤壁被擠出、片幫掉渣、頂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層層里紊亂、煤暗淡無光澤、煤質變軟、煤壁發亮,工作面風流中瓦斯忽大忽小,打鉆時有頂鉆、卡鉆、噴瓦斯等現象。

有聲預兆:煤層發出劈裂聲、悶雷聲、機槍聲、響煤炮,聲音由遠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暫的、有連續的、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煤壁發生震動或沖擊,頂板來壓發出斷裂聲。

其它防護措施

1、打鉆時一旦發生水害事故,現場人員應該立即撤離,迅速用附近的電話向礦調度室匯報。

2、礦調度在接到水災事故報告時要記清匯報人單位、姓名、災害事故發生的時間、具體位置和影響程度,立即立即向災害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報告,由總指揮下令啟動水災救援應急預案。

3、在突水迅猛的情況下,現場人員應避開水頭和水流,迅速避到附近硐室、拐彎巷道、或其他安全地點。

如透水時水流急速來不及躲避時,現場人員應棚子或其他牢固的國定物,以防被水沖倒、卷跑;或者互相手拉手、肩并肩的抵住水流。

如礦井透水的水源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時,現場人員應立即佩戴自救器。

在正在涌水的巷道中撤離時,應靠近巷道的一側,手要抓牢水管、壓風管等牢固物,以防跌倒。如撤離路線受阻時,應選擇相對安全處待避,等待救援。

4、對井下發生透水災害的判斷

(1)、煤壁"掛汗"。由于壓力水透過細微裂隙后,凝聚在煤層和巖壁表面,結成若干水珠的現象叫"掛汗"。仔細觀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濕,若潮濕并有水珠則是"掛汗",即是透水預兆。

(2)、煤壁"掛紅"。礦井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通過煤巖裂隙滲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巖表面時會呈現出暗紅色的水銹,就是"掛紅",是透水的一種信號。

(3)、水叫。由于含水層或積水區內的高壓水向煤巖裂隙強烈擠壓,與四壁摩擦會發出"嘶嘶"的水叫聲,這表明采掘工作面距離積水區或其他水源已經很近,即將發生透水。

(4)、空氣變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時空氣溫度會驟然降低,煤壁發涼,人進去有涼爽、陰冷的感覺。也是透水的一種征兆。

(5)、出現霧氣。當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內空氣溫度較高時,從煤壁滲出的積水由于蒸發而形成霧氣,時發生透水的表現之一。

(6)、水色法渾。由于斷層水和沖積層水常出現淤泥、砂,而使水變渾濁,多呈黃色。

(7)、出現臭味。老空水中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較高,所以老空水滲出后一般可聞到臭雞蛋味。

(8)、淋水增加。由于頂板裂隙增多,增大,積水滲透到頂板,使頂板淋水增加。

(9)、礦壓大。由于頂板受承壓水的影響,造成頂板壓力加大,往往發生冒頂、片幫事故。

(10)、底板鼓起出現滲水。

5、電氣設備必須有專人負責檢查、維護,每旬應檢查一次防爆性能,嚴禁使用失爆的設備。加強職工的安全培訓及防突知識的培訓,增強每位下井人員的安全意識。

6、其它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19號令《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的相關規定。

避災路線:

1、7416運順作業地點→107區二階段軌道上山→107區平軌道上山→107區運輸平巷→107區軌道下山→107區軌道下山上部車場→106區運輸大巷→-600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2、7416運順作業地點→107區皮帶上山→107區皮帶上山材料車場→107區軌道上山→107區運輸平巷→107區軌道下山→107區軌道下山上部車場→106區運輸大巷→-600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副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