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主要災害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節?礦井災害預防總的要求
一、2011年安全情況總體較好,未來發生重大事故,2012年工作目標為遏制事故發生,杜絕重大事故發生,因此,我們仍然要以杜絕水、火、瓦斯、煤塵爆炸事故,預防頂板事故,堅決避免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首先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落實崗位責任制,嚴格按煤礦三大規程辦事,必須認真編制、審批、學習、貫徹、執行各項規程,還必須及時修改、補充和再貫徹、再執行。
二、礦各部門、工程技術人員要做好業務保安工作,組織學好新版《煤礦安全規程》,一切工程必須有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其內容要齊全、數字要準確、措施要得力、具有針對性。
三、礦長是本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嚴格執行本措施計劃,消除事故隱患,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要把《措施和計劃》的內容貫徹到各生產活動的每個環節,要堅持始終如一、防患于未然。
四、要求各部門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首先要認真學習本措施計劃,并向各個工種崗位人員進行認真貫徹,組織學習,經履行嚴格的簽字手續后方可上崗操作、作業,不學習無上崗證人員不得上崗操作作業。
第二節?礦井通風管理措施
1、全礦必須有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改變通風系統必須履行報批手續。掘進巷道同其他巷道貫通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制定安全措施,及時調整好風量,防止瓦斯積聚。
2、在每個水平和每個采區,實行分區通風,通風系統中沒有《煤礦安全規程》所禁止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和采空區通風。
3、礦井主扇要安全可靠運行,保證井下需風要求,備用主扇要定期檢查保證完好。
4、采煤工作面必須要有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密切注意工作面通風情況,減少漏風和增加礦井的有效風量。
5、加強采區內局部通風管理,工作面通風巷嚴禁堵塞、蓋死或另作他用。對一些暫時不使用的通風巷必須棚蓋,以防風流短路,造成工作面漏風或風量不足。
6、測風員每旬進行全礦各測點的測風,并填寫礦井風量統計表,對風量不足的工作面要及時進行調整,以滿足需風要求。
7、全礦井各采掘工作面必須按計劃配風,使工作面風量充足,通風系統可靠。
8、加強盲巷的管理,及時封閉盲巷,在盲巷長度大于6米處設置柵欄和牌板。
9、停電檢修期間或出現意外情況時引起主扇停止運轉,風井的防爆門要打開,讓礦井自然通風。
10、加強職工安全通風教育,使工人認識到井下所有通風設備及設施的重要性,從而自覺愛護這些設施。
第四節?防治瓦斯措施
1、2012年度我礦防瓦斯工作重點應放在采掘工作面管理上,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關于防瓦斯的規定。
2、瓦檢員必須當班首先下井,第一個進入工作面先檢查,當正常后再讓作業人員進入工作面工作,并堅持八小時工作制,嚴格執行“三對口”制度,并嚴格執行瓦斯交接班制度,認真填寫記錄。
3、瓦檢員對自己負責區域內的隱患及各種問題,應及時了解并處理。
4、瓦檢員要認真檢查好當班工作面,各檢查區域的氣體情況,要不留死角和空白,盲巷及時設柵欄,掛警標,并對檢查區域的各種通風設施、永久性密閉、臨時密閉進行檢查,有問題、有隱患及時匯報、及時處理,當瓦斯、有害氣體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時,瓦檢員必須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點,嚴禁超限工作。
5、瓦檢員不得提前升井,做到問題不查清不走,隱患不處理不走,作業人員沒有撤到安全地點不走。
6、瓦檢員要樹立嚴肅細致的工作作風,檢查氣體數據要準確無誤,向上級部門匯報要說明檢查的詳細情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7、加強自救器的日常管理,按規定定期檢查,不合格自救器嚴禁使用。
8、節假日期間,要安排好安全員、瓦斯員正常檢查,每班檢查次數不少于2次,對無人作業的工作面,應至少兩人同行,以便檢查更深入。
第五節?防治煤塵措施
2012年度,我礦防塵工作重點在回風巷道和采掘工作面的防塵工作。
1、工作面進回風巷道要定期灑水降塵,每月安排3天由安通班負責全礦運輸水平、回風水平煤塵清洗,使該項工作制度化、經常化。每月使用報表登記。
2、采掘工作面要使用水炮泥,有條件時可采用濕式打眼,打眼工必須佩戴防塵口罩,掘進頭30米范圍內必須灑水降塵,巷道周邊降落的粉塵必須沖刷干凈。
3、控制好采掘工作面的進回風巷道的風速,防止煤塵飛揚,及時調整風量、風速,對煤塵飛揚,煤塵濃度嚴重超標的作業點要立即停止作業,進行灑水降塵,達到要求方可進行工作。
第六節防滅火措施
2012年度根據礦井煤層賦存條件及多年的開采經驗,根據煤層自燃發火期,要加強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根據工作面實際情況,及時封閉采空區,并加強采空區密閉的檢查工作,加強管理,編號掛牌,并做好登記建檔工作。
2、加強對采掘工作面防滅火的預測預報工作,及時發現隱患,對發現的火區隱患要及時處理。
3、加強對永久、臨時密閉的管理,建立臺帳,除瓦檢員的日常檢查外,還要定期檢查管理,發現密閉漏氣等問題要及時反映、處理。
4、盡量提高采煤回采率,減少煤柱損失及浮煤,以防浮煤自燃發火。
5、電氣設備必須按《規程》中的有關規定進行安裝使用,嚴禁電氣設備失爆,嚴禁帶電作業。
6、地面各倉庫、材料場、汽車庫、機房等地點必須配備好滅火材料、滅火器等。在井下各存料庫準備足夠的紅磚、砂子、黃土以備緊急使用。
7、井口要嚴格紀律,防止煙火和點火物品帶入井下,井口20米范圍內不準有明火和堆積易燃物品。
8、搞好本礦工人的防滅火知識的培訓工作,增強防滅火意識。
第七節?礦井水災的預防措施
1、+1200m水平、+1230水平、+1240m水平各水平,排水溝要經常清理維修,保證水溝暢通,達到應有的通過水量。+1200m水平水泵房要經常檢查排水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同時要注意化雪期礦井漏水量的增加因素,做好排水工作。
2、水泵工要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做好抽水記錄,礦還要安排對水泵工的技術培訓,提高其素質。
3、礦井西部受成安煤礦老窯水的威脅,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我礦井下排水系統為一級排水,必須保證現有排水設施和排水系統的完好。
4、盡量了解和掌握礦區井田范圍內含水層及老塘、采空區的積水情況,做到有備無患,對不清楚的地帶嚴格遵守“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則,嚴禁盲目的進行采掘作業或無安全措施進行探放水施工。
5、礦井上、下要建立可靠疏水、防水、排水系統,加強日常檢查,并做到融雪、雨季前全面檢查和汛期值班檢查,并及時修補和清理。
6、根據天氣氣象預報情況,經常下井檢查水情隱患,對水情異常地點水文變化情況,要采取措施,提高全員防水意識。
7、融雪、雨季前應及時清理井下水倉、排水溝、地面防洪渠道淤泥,做好水泵聯合排水試運轉,確保其達到防排泄水的能力和要求。
8、井下采掘遇到異常涌水情況時,應采取措施,報告礦井調度室,如果情況危機,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可能受水害威脅地點的人員。
第三節頂板事故的預防措施
一、高度重視頂部管理工作,對頂板管理做到組織落實,措施落實,責任明確
1、礦成立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安全、生產副礦長對頂板管理工作負責。采、掘班組對現場頂板管理工作負責。
2、礦技術管理組負責頂板管理的技術工作責任,及時組織編制頂板管理方案和安全措施,跟班安全員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按技術規程、安全措施進行檢查處理。
3、對采掘工作面的頂板管理,尤其是倉儲式采煤工作面,必須堅持炮后安全檢查,堅持敲幫問頂,必須留夠倉間隔離煤柱,工作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突發頂板冒落,造成事故發生。
4、加強頂板管理基礎工作,強化現場管理。
二、頂板冒落的預兆
1、掉渣,有少增多,有稀到密,掉渣越多,壓力越大,頂板裂縫增加。
2、發出響聲,巖層下沉斷裂,頂板壓力急劇加大時,支架會發出批裂聲,出現大量折梁柱,片幫煤增多。
3、對破碎的偽頂和直接頂,當背頂不嚴密,棚子松動,會出現露頂現象,連續推倒支架棚子,造成無響聲大冒頂。
三、識別頂板冒落的方法:
1、敲幫問頂法:用鋼釬或手鎬敲擊頂板,聲音清脆響亮的,表明頂板完好;發出沙啞或嗡悶聲的,表明頂板巖(煤)層已隔離,應把脫離的巖(煤)塊挑下來。
2、震動法:一手持硬器,如鎬頭等,另一手指尖觸頂板,當硬器敲擊時,手如感到頂板震動,即使聽不到破裂聲,也說明巖面與整體頂板脫離。
四、預防掘進工作面頂板事故發生的措施。
為了預防掘進頂板事故的發生,除了必須認真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對掘進工作面和巷道支護的規定外,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1、掌握了解地質資料,認真編制施工作業規程,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頂板管理措施。
2、堅持一次成巷,縮短圍巖暴露時間和暴露面積。
3、嚴格執行作業規程中打眼放炮的規定,實行光面爆破,保證工程質量和保持圍巖穩定性。
4、施工巷道巖質松軟破碎地段,要采取超前支護,加強巷道支護。
5、加強工作面圍巖變化的觀測,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6、嚴格按工程質量和支護質量標準進行檢查驗收,發現不合格和被損壞的支架,應及時處理。
篇2:礦井的主要災害預防管理制度
為保證安全生產,對我礦主要災害必須強化預防管理,為此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通三防”1、瓦斯災害預防。①堅持以風定產,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②進回風巷道,做到隨時修護,保證進回風斷面;③通風系統合理、可靠、經濟、設施完整齊全;④局部通風質量達質標要求,消除串聯、循環風和不合理的通風;⑤礦長、技術負責人將通風瓦斯管理作為安全管理中重中之重來管理,對人、財、物的投入要保證,始終抓住瓦斯管理不松手。⑥瓦斯檢查員必須通過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在工作:中時刻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檢查瓦斯,一旦發現空班、漏檢、假檢、虛報,要給予嚴厲處罰;⑦強化井下各巷道工程質量,減少片邦冒頂,消除局部瓦斯積聚;⑧強化盲巷管理,按規程規定及時處理,不留隱患。2、火災預防。①嚴禁煙火入井,一經發現開除出礦,嚴禁穿化纖衣服下井;②井口附近20米,嚴禁煙火、取暖、進行電焊工作;③加強機電完好管理,消除失爆,消除延燃電纜入井;④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放炮,查出違章放炮給予重處;⑤逐步改變落后的開采方式和采煤方法,提高資源回收,將自燃發火的程度降到最低;⑥礦領導、技安員在井下,每天都要對密閉、采空區和其他可能容易發火的地點,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天監測結果要有專門記錄;⑦一旦發現井下出現火災,如火勢不大,對人的安全威脅不大,要立即將火撲滅,然后向礦匯報,如火勢威脅大,應立即將全部人員沿逆風方向撤出,并立即向礦上匯報,礦接到匯報后要立即組織有關人員研究處理方案,并制定出治理災害措施,進行治理,如威脅太大,本礦不能處理,要立即向鎮、縣有關部門匯報,以求得支持幫助處理。3、煤塵預防。①井下所有進回風,都要安設灑水噴霧裝置,其中回風系統中每100米安設一組;②嚴格做到放炮后,裝煤前都應灑水降塵;③井下所有巷道,每月派專人對巷道邦的煤塵進行清掃,防止煤塵堆積。4、頂板事故預防。①消除井下裸體巷道,如個別地段圍巖完整可以不支護,必須有專門報告報政府有關部批準;②采掘工作面和其他所有巷道的支護參數,支護質量都必須按設計支護,防止支護質量不合格而片幫冒頂傷人;③采掘工作中如遇煤巖破碎,要按安全技術措施要求專設臨時支護;④嚴禁任何人在空頂下作業;⑤強化巷道維修,盡最大努力降低巷道失修率;⑥工作前,工作中嚴格敲邦找頂制度;⑦嚴格支護材料的材質規定,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支護材料。二、機電事故預防1、不合格的設備、器材嚴禁入井;2、杜絕失爆、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可靠、靈敏;3、停送電必須是專人,禁止隨意停送電;4、安裝、搬移、檢修設備,嚴禁帶電作業;5、機電完好率達到質量要求。三、提升運輸事故預防1、提升設備質量,提升能力達到要求,嚴禁設備帶病提升負荷提升;2、每班工作前要認真檢查設備,工作中設備運輸情況都要清楚掌握,并作好運行記錄;3、加強日常維修、注油、超期服務設備進行大修;4、斜坡一坡三檔、聲光信號,應齊全、完好、靈敏、可靠;5、斜坡和上下車場的軌道質量應滿足運輸要求;6、絞車司機、磨盤工:,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7、人力運輸必須嚴格煤礦操作規程執行,嚴禁違章推車。四、水害事故預防1、準確掌握周邊小窯水,采空區積水和本礦井涌水情況;2、采空區,上山的密閉必須牢固可靠,防止造成災害;3、井下水池容積應滿足涌水量要求,必須保證定時清掏;4、水泵排水能應大于涌水量,現場必須要備水泵作備用。5、保證水溝暢通,不積水。
篇3:礦井主要災害預防制度
為防止公司各礦井重大災害事故的發生,確保公司安全生產,現對永華公司各礦井的頂板、水、火、瓦斯、煤塵、機電運輸管理作出如下管理規定:
l、各礦井必須編制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修改。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由礦長負責組織實施。
2、各礦井必須對礦井可能存在的危害具有預見性。
3、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所需要的費用、材料和設備等必須列入企業財務、供應計劃。
一、礦井頂板事故預防安全管理制度
1、各礦井采、掘工作面工程及所有其它井下工程必須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管理規定做好頂板管理,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必須編制工作面頂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編制的作業規程必須報礦有關科室和礦總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執行。
2、采煤工作面必須及時回柱放頂或充填,控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工作面禁止采掘作業。用垮落法控制頂板,回柱后頂板不垮落、懸頂超過作業規程的規定時,必須停止采掘作業,采取人工強制放頂或其它措施進行處理。
3、采煤工作面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規定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嚴禁在控頂區內提前摘柱。采煤工作面遇到頂底板松軟或破碎、過斷層、過老空、過煤柱或冒頂區以及托偽頂開采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4、加強掘進工作面的頂板管理工作。要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一炮三檢,用好前探梁和防倒器、支架連鎖。對掘進巷道貫通要作好防止透水、防止有害氣體超限、防止通風系統混亂、防止放炮崩透著火、防止崩壞設備、防止貫通傷人、防止冒頂等工作。當兩個掘進工作面相距20米時,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實行單工作面掘進。
4、用垮落法控制頂板時,回柱放頂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頂與爆破、落煤等工序平行作業的安全距離,放頂區內支架、木柱、木垛的回收方法,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5、采煤工作面必須按照作業規程規定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工作面嚴禁使用折損的坑木、損壞的金屬頂梁、失效的單體液壓支柱,單體液壓支柱入井前必須逐根進行壓力試驗。
6、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及收尾,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放頂人員必須站在支架完整,無崩繩、崩柱、甩溝、斷繩抽人等危險的安全地點工作。回柱放頂前,必須對放頂的安全工作進行全面檢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頂時,必須指定有經驗的人員觀察頂板。
7、采掘工作面防止漏煤的注水措施和具體要求,應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8、采掘工作面要堅持有組織地進行頂板動態監測和頂板離層監測,并定期對頂板管理和監測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
9、掘進工作面必須使用前探梁。嚴禁空頂作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
10、采用錨網、錨噴等支護時,錨桿必須做拉拔試驗,必須對頂板離層進行監測,對噴體必須做厚度和強度檢查,并有檢查和試驗記錄。
11、生產技術部門要定期進行檢查、分析頂板活動規律,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
二、礦井瓦斯事故預防管理制度
1、每一個礦井必須建立瓦斯檢查制度,定期進行檢查。低瓦斯礦井每班至少檢測兩次,高瓦斯礦井每班至少檢測3次。對本班沒有進行工作的工作面每班至少到工作面檢查一次。
2、瓦斯檢查人員必須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并認真填寫瓦斯檢查報告。
3、通風瓦斯日報必須送礦長、總工程師審閱,并進行簽字。對重大的通風、瓦斯問題必須制定技術措施,進行處理。
4、每一礦井必須從生產管理上對采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積聚。當發生瓦斯積聚時,必須及時處理。具體按《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5、井下各處瓦斯的允許濃度及超限處理措施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6、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進行處理。
7、井下所有的盲巷、報廢巷道和采區必須打柵欄,掛上警示牌。柵欄和警示牌的位置和質量必須符合有關規定,并嚴加管理。
三、礦井水災事故預防管理制度
1、礦井每年必須編制防治水規劃和年度防治水計劃。
2、礦井每年雨季必須對井上、下防治水工程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安全程度評估。評估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整改。
3、礦井必須有水文地質和礦區范圍內老窯積水資料,對地下水有“探、防、堵、截、排”的綜合措施。
4、地面防治水:
(1)低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建筑物必須修筑堤壩、溝渠、疏通水路;
(2)井口附近和塌陷區內外的積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時,必須修筑排水工程;
(3)有滑坡危險的地段,必須制定防止滑坡的技術措施;
(4)地面報廢的鉆孔必須及時封閉;
(5)排到地面的礦井水,必須妥善處理,避免再滲入井下;
(6)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和巖溶塌陷等現象。發現漏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
5、井下防排水制度:
(1)井下主要水倉必須有主水倉和副倉,當一個水倉清理時,另外一個水倉能正常使用。新建、改擴建礦井或生產礦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時,主要水倉的有效容量應能容納8h的正常涌水量。主要水倉的總有效容積不得小于4h的礦井正常涌水量。采區水倉的有效容積應能容納4h的采區正常涌水量;
(2)水泵必須有工作、備用和檢修的,能力要符合設計;
(3)排水管必須有工作和備用的;
(4)主要泵房至少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應高于水泵房地面7米以上,另一出口通井底車場,且應設防水密閉門、防火門;
(5)泵房和水倉連接通道應設置防水閘門;
(6)水倉沉淀池每年至少清兩次淤泥;
(7)在建礦井在永久排水系統形成前,各施工區必須設置臨時排水系統,并保證有足夠的排水能力。
6、井下探放水制度:
(1)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須有專人負責;
(2)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3)探水作業必須編制操作規程;
(4)用鉆孔放水時必須設專人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