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礦副井更換首繩安全技術措施

某某礦副井更換首繩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621

副井換繩措施

由于副井主提升鋼絲繩使用期限已到需跟換新繩,為保證本次施工安全順利完成特制定本措施。

工藝流程:

準備工作--上新繩--更換寬罐側新繩--帶新繩--更換窄罐側新繩--退舊繩--調繩試車--清點工具--人員撤離

準備工作

在副井井口房西側合適位置打地錨固定四個鋼絲繩架。

在下天輪下側用24a工字鋼、20#槽鋼、50mm木板搭建3#平臺。

在井架上安裝照明燈,保證夜間施工現場照明充足。

在井口房西側打四個∮65孔,用于穿繩。

拆除井口西側護欄,在井口西側焊寬1.2米托架。

上新繩

將寬罐停在井口位置,搭建1#、2#平臺。

將1#、2#新繩從井口房西側穿入井口房穿過托架,分別與窄罐側1#、2#舊繩用第一道分繩卡固定在一起,檢修速度上提(速度0.3m/s,以下開車速度相同),新繩上繩約15米時打第二道分繩卡,檢修速度上提,當第一道分繩卡到下天輪處時用8#鐵絲將新舊繩捆綁在一起綁5道,保證繩頭不會掉落,拆除第一道分繩卡。

檢修速度上提,當新繩頭繞過上天輪時在天輪出繩側重新打第一道分繩卡,當第二道分繩卡上升約15米時打第三道繩卡,第二道、第三道分繩卡過上天輪方法同第一道分繩卡。

當第一道分繩卡到滾筒出時拆除第一道分繩卡,檢修速度上提,當新繩從滾筒下穿出時重新打第一道分繩卡,并將新繩放入備用繩槽,第二道、第三道分繩卡過滾筒同第一道分繩卡。三道分繩卡過下天輪方法同過上天輪。

將新繩繞過下天輪到達井口時拆除第一道分繩卡,將新繩用3道U形卡固定在井架合適位置,拆除第二、第三道分繩卡。

在上下天輪上方各掛2個2t導鏈將新繩提起,在滾筒下方掛2個2t導鏈將新繩拉住。反向開車時減小摩擦。

檢修速度下方,將寬罐停至井口。將天輪、滾筒處導鏈松開將新繩分別放入繩槽。

更換寬罐側新繩

在3#平臺窄罐側用卡繩器將1#、2#舊繩卡好。

將1#舊繩從連接裝置拆除,把1#新繩穿入連接裝置并固定好。

用2道板卡、7道U形卡將1#新舊繩卡在一起,卡間距不小于200mm。

2#繩方法同1#繩,拆除卡繩器。

帶新繩

在三層平臺用導鏈將新繩拉緊并打一道分繩卡。

檢修速度上提,每30米打一道分繩卡,直至窄罐提至井口位置,打卡前先用導鏈將新繩拉緊。

更換窄罐側新繩

在3#平臺寬罐側將1#、2#舊繩用卡繩器卡好,將1#舊繩從連接裝置中抽出。

用2t導鏈將1#舊繩從上、下天輪槽中提起,將1#新繩放入繩槽并將1#舊繩放在新繩上。

2#繩更換方法同1#繩。

拆除卡繩器。

打壓將四根鋼絲繩張力調勻。

退舊繩

檢修速度下放,將舊繩從井口房西側穿繩孔穿出并纏到繩滾子上進行收繩。

隨著窄罐下放在1#平臺將分繩卡拆除。

當寬罐提至井口時拆除新繩與舊繩連接的板卡、U形卡。

在窄罐側用分繩卡將1#、2#新繩與舊繩卡好,將分繩卡下方500mm處舊繩用氧氣割斷。

檢修速度上提,在寬罐側收舊繩并盤好。

當分繩卡到下天輪處時用道8#鐵絲將新繩舊繩捆好,當新繩繩頭繞過上天輪時在用分繩卡將新繩舊繩卡好。

同樣方法經過滾筒、下天輪。

將剩余舊繩從寬罐側將剩余舊繩收回盤好。

調繩試車

檢修速度下放,寬罐到達井口時停車進行打壓張緊四根鋼絲繩,若發現1#、2#繩長及時調繩。

同樣方法更換3#、4#繩。全部換完后拆除1#、2#平臺,將四根鋼絲繩進行打壓張緊后試車,罐籠到位停車后觀察罐籠位置是否合適,若不合適及時調繩。

注意事項:

傳達信息要清晰、準確、快速,信號不明確禁止動車和施工。

信號傳達由專人負責,開車信號只能由現場負責人發出,絞車司機應確認后方可操作。

木板平臺要用扒釘固定,搭完后由現場負責人及現場安全負責人共同驗收。

班前嚴禁喝酒,班中嚴禁打鬧嬉戲和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聯系信號使用對講機。

一層工作人員注意事項:

上下平臺的工作人員必須系好保險帶,并將保險帶系到安全可靠的地方。

U形卡緊固必須到位。

U形卡的方向,必須將U形頭的底部對準就鋼絲繩。緊固U形卡時不能太用力,以免擠傷新鋼絲繩。

開車時,由現場負責人檢查新舊鋼絲繩,不能出現新舊繩纏繞現象,若出現這類跡象,及時通知司機停車,將繩擺正后繼續開車。

注意舊繩出來時,要防止舊繩擺出傷人。

所有人聽從工作負責人指揮,安全負責人把好安全關。

作業期間,井口作業范圍內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把勾工在井口設警戒。

所有開車命令由現場負責人發出。

放繩人員的注意事項:

鋼絲繩輥子要隨罐籠的速度轉動,鋼絲繩不能有余量。

作業人員作業時應注意腳下防滑和安全,禁止站在鋼絲繩前方或受力的一方。

鋼絲繩架必須固定成一體,防止繩架倒塌。

施工過程中收、放繩速度必須小于0.3m/s。

外隊人員必須有跟班干部在現場,所有工作聽從現場指揮。

工作完畢后必須清理現場,清點人員工具。

車房司機注意事項:

開車速度不大于0.3m/s,要由經驗豐富的司機開車,車速要平穩均勻。

開車時主司機操作,副司機監護好。

換繩施工質量標準:

1、施工前的準備

(1)鋼絲繩懸掛前的檢驗標準:四條新繩取樣找有檢驗資質單位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零二條進行檢測試驗。

(2)鋼絲繩安裝次序:四根繩的捻向與舊繩保持一致。

(3)工具器具檢查標準:導鏈、扳手、安全帶、繩卡等外觀檢查是否完好,電動工具或設備除此之外還要提前進行帶電試驗。

2、施工過程中

(1)卡繩標準:在三層每根繩上卡一道卡繩器,在連接裝置上方300mm處卡兩道板卡然后每隔250mm上一道U形卡,共7道,將新舊鋼絲繩固定在一起,分繩卡每30米上一道。(根據現場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2)上繩標準:換舊繩時必須用導鏈將其張緊,減小調繩量。

(3)把1#新繩和1#楔形繩環連接好后,楔形繩環上要留1.5m左右的鋼絲繩。同時把舊繩固定好。

(4)調繩標準:調繩后兩側油缸必須留有400mm左右的余量。

3、鋼絲繩跟換完畢后的狀態:

(1)鋼絲繩繞過楔形環后有1500mm的余量,多余的部分全部割掉。

(2)平衡調節油缸無滲、漏油現象。

(3)各繩之間的張力通過油缸調節達到平衡。

(4)繩上有增摩脂,繩上無斷絲、滑頭、銹蝕。

4、試車調繩標準

空載試車1小時,半載試車1小時,全載試車1小時。在試車過程中根據情況對鋼絲繩進行調繩對罐,保證調繩后兩側油缸留有400mm左右的余量,通過調節油缸使兩罐到位。

篇2:副井絞車更換首繩聯接裝置安全技術措施

礦定于2015年4月中下旬對副立井絞車首繩進行更換,為了確保此項工作安全、順利完成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措施,經審批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并嚴格貫徹執行。

一、準備工作

1、施工前所使用的一切工器具,連接裝置必須有專人負責進行詳細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工器具、材料等必須按位置擺放整齊,嚴禁隨意堆放,并提前擺放至使用地點。

2、對步進換繩裝置摩擦襯塊進行更換,檢查緊固各零部件螺栓,并進行空載試運行。

3、將新繩放置在繩盤架上,并按捻向穿過步進換繩裝置15米,將繩頭擺放整齊。

4、在井棚二平臺檢查承載梁,起吊繩扣及卡繩器并準備一臺5噸吊鏈和一付扁擔卡。

5、在1785水平提前制作好分繩器。

6、在1250進、出車側各準備好兩個繩盤架及繩盤,回收舊繩時使用。

7、在換繩前一個班,由運輸隊在1250進、出車側各準備好兩輛3噸平板車,回收舊繩使用。

二、固定罐籠、配重

1、固定罐籠、配重時在搬運工字鋼過程中必須聽從統一指揮,精力集中,防止碰手碰腳。

2、所有使用的承載梁要采取措施固定牢靠,防止移動。支撐平衡錘時,平衡錘必須落實,與承載梁有效接觸。支撐位置必須嚴格執行《海石灣煤礦副立井首繩及聯接裝置施工方案》之規定,嚴禁擅自改動。

3、對所有的承載量支撐完后,必須進行詳細檢查確認受力是否均勻、牢靠。

三、下放新繩及回收舊繩

1、在1982井口新繩與舊繩連接時,每根繩使用7付Y-36繩卡連接牢固后,收緊放繩裝置,并進行詳細檢查,確認無誤后在新舊繩連接處向下200mm割斷舊繩,氣割鋼絲繩時必須用石棉板將新舊繩隔開,防止損傷新繩。

2、必須由專人操作步進換繩裝置(在廠家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嚴禁其他人私自操作。

3、緊固板卡、扁擔卡和U型卡時,要求一人操作,一人監護,要求受力均勻,緊固牢靠。卡好后必須由現場負責人進行檢查驗收,確認無誤。

4、在1250水平割舊繩時,必須在每根鋼絲繩繩頭上固定好套筒并在套筒下方固定繩卡,防止舊繩在割斷時纏繞或從套筒中抽出,使用氣焊割斷舊繩時,割炬要使用加長桿使人遠離繩頭處,防止割斷繩頭時繩頭甩動傷人。

5、放繩的同時在1250水平出車側用麻繩將1#、2#舊繩拉出并回收,在進車側用同樣的方法回收3#、4#舊繩,盤繩時4個繩盤處的工作人員要聽從現場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協調配合、步調一致,防止發生舊繩松弛過量,造成舊繩扭結或傷人事故的發生。

6、在副立井絞車房將盤閘打開,讓滾筒處于自由狀態,在下放新繩時隨新繩自由旋轉。

7、放繩過程中必須防止新繩打彎或擦傷,在繩卡經過上、下天輪時,U型繩卡U面必須與繩槽相接觸,防止損傷襯塊。

8、在放繩過程中每隔20米用紅、黃、藍三種顏色噴漆在鋼絲繩上做平行標記,便于觀察鋼絲繩在井筒中運行是否正常。

9、鋼絲繩下放過程中,在1785和1250上層平臺必須放置專人對鋼絲繩進行觀察,防止鋼絲繩相互粘連或新舊繩連接繩卡擔分繩器上,造成鋼絲繩纏繞。

10、1982水平工作人員隨時與1250水平工作人員進行聯系,待新繩繩頭到達1250水平留足做繩頭余量后,在1982井棚上部平臺罐籠側兩根40#工字鋼承重梁上將四組繩卡分別卡在四根新繩上,要求卡緊、座實、座正。

11、在1982井棚上部平臺平衡錘側卡一副扁擔卡,用5T倒鏈將其與平衡錘起吊梁連接,拉緊倒鏈將首繩收緊,平衡錘側留足做繩頭的余量后將新繩割斷,準備做繩頭。

12、在1250回收舊繩時,裝車起吊時要平穩,裝車要平衡并綁扎牢靠,確保運輸安全。

四、制作繩頭

1、在搭建工作平臺和制作繩頭時,嚴禁1250水平和1982水平進行平行作業,人員在1250水平制做繩頭時,要安排專人在1785、1982水平設警戒,嚴禁有人靠近井筒作業或逗留。

2搭建工作平臺架板厚度不小于60mm,架板必須固定在牢靠部位,架板之間必須用麻簧固定,架板兩頭一定要搭實,并用8#鉛絲綁扎牢靠。

3、在井筒或平臺上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保險繩要掛接在牢固物件無銳角處。多人在同一地點同時作業時,保險繩要分別掛好,在交換工作位置時,防止誤解他人保險繩,站在罐籠或平衡錘等可移動物體上作業時,保險繩必須掛在隨罐籠或平衡錘可移動物體上,此項工作必須設專人監護,確保安全。

4、施工人員站在井架或平臺等固定物體上工作時,保險繩不得掛在可運行物體上,要固定在附近罐道梁上。

5、施工中所使用工器具必須系防墜繩,嚴禁用拋擲的方式傳遞工器具及物件。

6、在制作繩頭過程中,每個伸縮油缸都必須回至零位,制作繩頭松緊程度要一致,壓板螺栓必須緊固可靠。

五、拆除工作平臺、承載梁及試運行

1、待繩頭做完后依次拆除1250水平、1982水平的工作平臺、倒鏈、繩卡及承重梁,期間嚴禁平行作業。

2、分別對1250罐籠側平衡油缸、1982配重側平衡油缸進行打壓。

3、拆除1785分繩器,檢查新繩間距情況,觀察新繩是否有粘連或纏繞情況。

4、1982施工負責人對各點進行聯系,確認無異常后開始進行試車。

5、絞車司機必須由正司機開車,副司機監護,聽不清信號不開車,開車時要穩,加減速勻緩。

6、試車時絞車以0.5m/s速度運行三個循環進行試車,以便消除新繩應力,再以1m/s、2m/s、3m/s、5m/s、全速進行試車。

7、試車正常后在罐籠和配重運行至平行位置時,分別對罐籠側和平衡錘側油缸進行打壓。

8、一切正常后施工人員進行回收工器具并清理工作現場后方可離開。

六、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執行機電運輸部編制的《海石灣煤礦副立井首繩更換方案》

2、機電一隊根據施工方案,提前準備好所需的材料及工器具,凡參與換繩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領會施工方案,密切配合,步調一致,按期完成任務,未學者或未領會者不準參加施工。

3、施工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服從安排,齊心協力,現場指揮執行一人指揮制。

4、施工現場嚴禁嬉戲打鬧,嚴禁酒后或情緒不正常者上崗。

5、機電一隊值班隊干部及時了解上個班工作進展情況,安排好本班重點工作及安全注意事項,并開好每一個班前會,所有施工人員及跟班干部必須現場交接班,交接雙方必須交清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接班后的下一道工序。

6、凡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好安全帽,并將安全帽帶系牢,以防安全帽脫落。在距井筒斷面邊緣1.5米范圍內及距地表面1.7米的任何工作,均屬高空作業,要求必須系好安全帶,嚴格執行高空作業規程。

7、要求在井架或平臺上工作人員必須穿軟底膠鞋,袖口和褲口必須扎緊,嚴禁穿硬底鞋,以防高空滑落。井口上井架工作人員,可不攜帶自救器。

8、施工現場必須照明充足,在使用對講機做通訊工具時,必須用對講機語音信號聯系,每班使用對講機前,必須將對講機電池充足,避免工作時對講機無電,確保通訊可靠暢通。使用對講機時必須有專人負責,嚴禁他人亂動。

9、在進行起吊工作時,事先將起吊所使用的倒鏈、鋼絲繩扣等派專人進行詳細檢查,確保無誤后方可使用。倒鏈鉤頭掛在起吊繩扣上后,鉤頭與繩扣必須用12#鉛絲進行綁扎,以防脫落。

10、1982施工負責人為總指揮,在任何地點發生意外時,均可發出停車信號。需要動車時,必須由總指揮用對講機通話發出開車指令,司機接到指令后,必須回話問清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開車。

11、絞車司機在接到不清信號時,必須使用對講機通話聯系,問明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動車,嚴禁在不明的情況下隨意動車。換繩期間要確保與絞車房通訊信號暢通,嚴禁將對講機關閉,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

12、1250、1785、1982各水平出現緊急情況時,必須立即按下急停按鈕,絞車工必須立即停車。

13、開工時各水平跟班干部必須開開工會,施工人員不得擅自開工。

14、1982及上部平臺新繩運行觀察人員必須由機電一隊人員承擔。

15、施工時使用電、氣焊必須審批《開焊報告》并且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