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通風安全措施計劃

通風安全措施計劃

2024-07-15 閱讀 5698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強化集團公司“一通三防”管理工作,防止“一通三防”事故的發(fā)生,根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國家相關行業(yè)標準的要求,特制訂建生煤業(yè)通風計劃:

1、須按實際供風量核定礦井產量,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

2、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地點風量符合配風計劃風量,不得小于配風計劃風量。

3、每10天對全礦井各點進行一次測風。對采掘工作面或其它用風地點,應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測風,每次測風結果應記錄并填寫在測風地點的記錄牌上,有測風旬報表。

4、巷道貫通前,必須提前做好調風準備工作。綜合機械化掘進巷道在相距50米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米前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作業(yè),做好調風準備。停掘的工作面必須保持正常通風,設置柵欄及警標,經常檢查風筒完好狀況及工作面回風流中甲烷濃度,嚴禁有害氣體超限。掘進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須派專人和瓦斯檢查工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檢查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只有在2個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榷荚?.0%以下時,掘進的工作面方可爆破。每次爆破前,2個工作面必須專人警戒。貫通后,必須停止采區(qū)內的一切工作,立即調整通風系統(tǒng),風流穩(wěn)定后,方可工作。

5、實行分區(qū)通風,通風系統(tǒng)中沒有不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的串聯(lián)、擴散通風、采空區(qū)通風和采煤工作面利用局扇通風

6、永久性通風設施必須有施工設計,其主要內容包括:設施材料、設施位置、設計施工圖紙、施工順序、輔助性設施和裝置等。有通風設施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有通風設施質量驗收責任制和驗收制度,并嚴格貫徹執(zhí)行。礦井進、回風井之間,主要進、回風巷之間和采區(qū)進、回風巷之間不使用的聯(lián)絡巷必須砌筑2道厚度不低于0.37m厚的永久性風墻;使用的聯(lián)絡巷,必須安設2道正向聯(lián)鎖風門和2道反向風門。采空區(qū)封閉必須砌筑永久防火密閉。

7、主要通風機雙回路供電線路上都不應分接其它負荷。必須有保證主要通風機連續(xù)運轉的措施,因檢修、停電或其它原因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轉時,必須制定停風措施。主要通風機裝置有電機過流保護、無壓釋放裝置、軸承超溫指示和警報信號、開停監(jiān)測裝置和停風報警裝置,且安全保護裝置合格率為100%。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反風設施,并有檢查記錄。

8、局部通風機必須設有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及風機開停監(jiān)測裝置且靈敏可靠。并實現(xiàn)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局部通風機供電電源應直接引自變壓器,供電線路設專用饋電開關,該供電線路不得分接任何負荷。

9、風筒接口嚴密(手距接頭0.1m處感覺不到漏風)無破口(末端20m除外)無反接頭,軟質風筒接頭需反壓邊。

10、每月繪制電子版通風系統(tǒng)圖,圖上需標明測風站、風流方向、風量,密閉、風門等設施的安設地點和有關數(shù)據,每季出一次通風系統(tǒng)圖。

11、井下所有煤倉和溜煤眼都應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倉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閘板必須關閉,并設置引水管),溜煤眼不得兼作風眼使用.

12、礦井每年應進行1次救災反風演習,反風演習前,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反風演習計劃,報公司通風管理部審批;礦井反風演習后,應在1周內形成反風演習報告,報通風處備案。

篇2:通風安全措施計劃模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強化集團公司“一通三防”管理工作,防止“一通三防”事故的發(fā)生,根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國家相關行業(yè)標準的要求,特制訂建生煤業(yè)通風計劃:

1、須按實際供風量核定礦井產量,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

2、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地點風量符合配風計劃風量,不得小于配風計劃風量。

3、每10天對全礦井各點進行一次測風。對采掘工作面或其它用風地點,應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測風,每次測風結果應記錄并填寫在測風地點的記錄牌上,有測風旬報表。

4、巷道貫通前,必須提前做好調風準備工作。綜合機械化掘進巷道在相距50米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米前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作業(yè),做好調風準備。停掘的工作面必須保持正常通風,設置柵欄及警標,經常檢查風筒完好狀況及工作面回風流中甲烷濃度,嚴禁有害氣體超限。掘進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須派專人和瓦斯檢查工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檢查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只有在2個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榷荚?.0%以下時,掘進的工作面方可爆破。每次爆破前,2個工作面必須專人警戒。貫通后,必須停止采區(qū)內的一切工作,立即調整通風系統(tǒng),風流穩(wěn)定后,方可工作。

5、實行分區(qū)通風,通風系統(tǒng)中沒有不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的串聯(lián)、擴散通風、采空區(qū)通風和采煤工作面利用局扇通風

6、永久性通風設施必須有施工設計,其主要內容包括:設施材料、設施位置、設計施工圖紙、施工順序、輔助性設施和裝置等。有通風設施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有通風設施質量驗收責任制和驗收制度,并嚴格貫徹執(zhí)行。礦井進、回風井之間,主要進、回風巷之間和采區(qū)進、回風巷之間不使用的聯(lián)絡巷必須砌筑2道厚度不低于0.37m厚的永久性風墻;使用的聯(lián)絡巷,必須安設2道正向聯(lián)鎖風門和2道反向風門。采空區(qū)封閉必須砌筑永久防火密閉。

7、主要通風機雙回路供電線路上都不應分接其它負荷。必須有保證主要通風機連續(xù)運轉的措施,因檢修、停電或其它原因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轉時,必須制定停風措施。主要通風機裝置有電機過流保護、無壓釋放裝置、軸承超溫指示和警報信號、開停監(jiān)測裝置和停風報警裝置,且安全保護裝置合格率為100%。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反風設施,并有檢查記錄。

8、局部通風機必須設有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及風機開停監(jiān)測裝置且靈敏可靠。并實現(xiàn)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局部通風機供電電源應直接引自變壓器,供電線路設專用饋電開關,該供電線路不得分接任何負荷。

9、風筒接口嚴密(手距接頭0.1m處感覺不到漏風)無破口(末端20m除外)無反接頭,軟質風筒接頭需反壓邊。

10、每月繪制電子版通風系統(tǒng)圖,圖上需標明測風站、風流方向、風量,密閉、風門等設施的安設地點和有關數(shù)據,每季出一次通風系統(tǒng)圖。

11、井下所有煤倉和溜煤眼都應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倉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閘板必須關閉,并設置引水管),溜煤眼不得兼作風眼使用.

12、礦井每年應進行1次救災反風演習,反風演習前,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反風演習計劃,報公司通風管理部審批;礦井反風演習后,應在1周內形成反風演習報告,報通風處備案。

篇3:礦井有計劃停電停風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保證礦井正常通風,不得任意停電停風。因計劃檢修和停電等原因造成礦井停止通風時,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按如下通風安全技術措施認真執(zhí)行.

1、礦井成立停電停風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安全礦長、生產礦長、機電礦長、技術負責人

成員:各科室負責人、調度主任,礦調度值班員、各班隊長

2、領導小組成員職責: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有關安全撤人、恢復通風、排放瓦斯方案和減少無計劃停風管理辦法。

生產礦長:負責清點井下各工作面地點的人員數(shù)量,做到每次臨時停風停電后安全撤人,恢復通風后按措施組織恢復生產;

安全礦長:負責落實監(jiān)督各安全技術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

機電礦長:負責井下和地面電氣設備的完好,安排查找和處理電氣設備故障;機電隊長協(xié)助機電科搞好供電及臨時出現(xiàn)的故障處理工作,

調度主任:負責將領導小組的命令正確地傳達給值班調度員,將井下情況及時報告領導,

通風科:負責制定瓦斯排放措施;通風隊長負責現(xiàn)場排放瓦斯工作,落實臨時停風打柵欄、掛警示牌,組織現(xiàn)場恢復通風和瓦斯排放工作。

3.凡屬電網突然停電導致礦井停電停風,調度室必須及時通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達各自的崗位。

4、因計劃停電作業(yè)時,作業(yè)單位必須事先提出申請,經礦長批準后,方可實施停電作業(yè)。

5、安全技術措施

臨時性停電停風分為局部性停電停風、區(qū)域性停電停風和全礦井停電停風。

(1)局部性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

1)凡發(fā)生局部性停電停風,當班瓦斯檢查員,安全員負責立即撤出人員后打柵欄,掛禁入牌,禁止人員入內,并向礦調度室報告;跟班領導和班長必須立即將掘進工作面的所有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并清點人數(shù),不得擅自或個人單獨行動,撤到指定地點后必須及時向調度室匯報.

2)停電停風工作面是否進行瓦斯排放,通風科負責安排有關單位和人員按措施執(zhí)行。

(2)區(qū)域性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

除按“局部性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執(zhí)行外,按進風至回風的線路順序逐個排放工作面瓦斯,嚴禁同一個區(qū)域兩個地點同時排放瓦斯。

(3)全礦井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

1)電網停電后,礦調度值班主任,機電礦長了解停電原因和時間、來電時間,并向礦總工程師或值班礦長匯報。

2)電網原因或地面配電所故障以及兩臺主要通風機均不能正常運轉等導致全礦井停電停風,礦總工程師及時通知主扇司機立即將防爆門和回風井打開,進行自然通風。

3)受停電停風影響的地點,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工作人員先撤到進風巷中。井下通知撤人順序為:第一、采掘工作面工作面人員;第二、機房硐室、車場等其它地點的人員。

4)送電時必須經機電礦長同意,采取逐級送電,嚴禁越級送電。

5)井下各變電所或配電點在恢復送電前必須先檢查本所瓦斯?jié)舛群投趸紳舛?只有在其濃度均在0.5%以下,并且本所內所有送下一級的饋電開關都處于斷開狀態(tài)時方可讓電源送到本所。

6)撤人、斷電、排放瓦斯按“區(qū)域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規(guī)定執(zhí)行。

6、加強無計劃停電停風的管理,對造成無計劃停電停風者應進行追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