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斜井給煤機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主斜井給煤機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6650

一、施工內容及施工時間

1、1340老虎嘴更換成K4給煤機,安裝過渡槽、給煤機以及加固平臺、固定底座。

2、現場組裝K4給煤機,并安裝調試。

3、施工時間:年月日到安裝完為止

二、人員組織

1、施工負責人:

2、安全負責人:

三、準備工作

1、所有參加檢修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安全措施,必須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規定,遵章作業,持證上崗。

2、準備所需的安裝、拆卸工具、材料等,確認設備是否運輸到位。

3、認真檢查手拉葫蘆是否完好,手拉葫蘆鏈子是否銹蝕、開裂。

4、檢查扳手、鉗子、大錘等工具是否齊全、完好。

四、施工步驟

1、1340煤倉開始施工前必須有審批措施,得到調度室批準后,工具齊全,人員組織到位,準備工作做好后才能開始施工;堅決杜絕違規作業。

施工前皮帶必須必須停止,并停電閉鎖,派專人看管,必須接到施工負責人員和調度室的開機信息,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開機。

現場施工負責人必須時刻注意現場情況,及時排除存在的安全隱患,糾正施工人員的不規范行為;匯報現場施工進度及施工情況。

安全員、瓦檢員必須現場監督,施工作業需要使用燒焊,必須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才能燒焊。

5、將煤倉放空,封堵煤倉上口,嚴禁在施工期間從煤倉上口投放貨物,并派專人站崗。

6、斷開1340老虎嘴電源,把控制開關手把打到閉鎖位置,電動機負荷驗電、放電后進行拆卸,撤火并將老虎嘴拆卸,將拆下的相關設備和配件按類放置好并安排人員運輸到指定地點,以便組裝和安裝K4給煤機,必須在施工前先將雜物清理干凈,保證足夠的操作空間。

7、撤火后將老虎嘴電機、液動扇形閘門、液壓推桿及相關配件拆卸完后,將與煤庫嘴連接處各固定螺栓卸下,拆除溜煤槽并將其運輸至1280車場放置好并及時提升至地面。

8、檢查給煤機固定平臺是否斷裂,安裝位置是否懸空,并根據現場情況隊平臺進行加固。

9、然后將K4給煤機主體框架及在地面加工好的溜煤過渡槽及相關設備運輸至1340煤倉安裝地點,并有序地先將溜煤槽與煤庫嘴連接好,將主體框架用手拉葫蘆吊起,保證起吊后平整以便于與溜煤槽連接,將給煤機吊裝到位,將法蘭盤各處螺栓擰緊。連接好后開始固定框架軌輪,找平底座并固定焊接,全部找平后開始安裝電機及減速箱,減速器、電機與底座必須固定牢固。

10、檢查給煤機安裝,各潤滑部位加油,確認無誤后開始搭火進行試運轉,并檢查其運行情況,運轉正常后方可收拾工具,打掃現場、離開施工地點,給煤機司機如發現問題必須及時匯報,以便施工人員及時解決。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安裝運行規定

1、施工負責人全權負責安裝工作,分工明確、負責到人,使人人明確安裝內容和詳細過程,并做到統一指揮。

2、安裝前必須認真檢查所有使用工具、材料、備件的規格、質量和數量是否齊全、符合要求。

3、安裝過程中,拆下的零件,使用的工具要放在指定位置,不得有礙作業和通行,物品放置要穩妥,以免掉落砸傷過往人員。

4、安裝較大零部件時,必須采取可靠防止下落和下滑措施。

5、安裝完畢后應將工具、材料、換下的零部件清點核對并對設備全面檢查。

6、在給煤機安裝過程中,安裝平臺下不得站人,平臺下方人員必須遠離。

7、運行時,由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先點試,然后再進行正常運行,在主要部位應設專人監視,發現問題立即停機處理,運行正常后工作人員才可撤離。空試前,應將全部螺栓緊固一次,連續運轉3-5小時應重新緊固一次。

2)起吊搬運作業

1、進行起重及搬運作業時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精神集中。嚴禁說笑打鬧和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在主斜井搬運前,先要將搬運路線中的煤塊,雜物清理干凈,以防在搬運過程中滑倒。

2、進行起吊作業時,嚴禁人員站在重物下面(下方),只能在重物側面作業。嚴禁用手直接校正已被重物張緊的吊繩、吊具。

3、認真檢查所需的起、吊、運機具、設備,繩索、吊具等的質量、強度。

4、將起吊繩逐漸張緊,使物體微離地面,進行試吊。檢查物體應平衡,捆綁應無松動,吊運工具、機械應正常無異常聲音,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止吊運,將物體放回原地后進行檢查處理。

5、被吊物體的活動部件必須可靠固定,或卸下分別吊運。

6、使用手拉葫蘆起吊重物時,首先應檢查錨桿、錨索的強度和穩定性。拉小鏈時應雙手均勻用力,不得過猛過快,起吊重物需懸空停留時,要將手拉小鏈拴在大鏈上。

7、起重設備機械、工具、卡具和繩套要按規定檢驗,起重工具要選擇得當,承受拉力必須大于被吊物件2倍,不合格禁止使用。

3)電氧焊作業措施

為了確保井下動用電氧焊作業的安全性,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特制定本項安全技術措施。

1、氣割(氣焊)作業的一般規定

⑴、氣割與氣焊的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操作資格證后,方可上崗。

⑵、工作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必須戴好有色護目鏡、防火手套及圍裙。

⑶、搬運氧氣瓶、乙炔瓶時,必須裝好防震圈,避免碰撞、震動;使用保管中應避免暴曬和火烤。氧氣瓶、乙炔瓶不用及運輸時應擰緊瓶帽,檢查瓶口不得漏氣,運輸時必須分車放置,單獨運輸。

⑷、在焊接作業場地10米內,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氧氣瓶與乙炔瓶間距不得小于5米,氣瓶離作業點(或明火)間距不得少于10米。氧氣、乙炔軟管不得混用。

⑸、井下作業時,切割用的氧氣瓶、乙炔瓶必須有保護罩和明顯標志,預防飛矸砸著氧氣瓶或乙炔瓶。

⑹、焊割工作前必須檢查焊割工具性能是否正常,特別是檢查回火防止器、安全閥是否有效。

⑹、開啟氧氣閥門時,要用專業工具,動作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靈活正常。乙炔瓶、氧氣瓶必須直立放置,不準臥放。

⑺、氧氣、乙炔瓶應放置在進風側,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

⑻、氧氣瓶、乙炔瓶放置位置必須離開設備運轉軌跡以外,防止設備運轉及突然動作造成氧氣瓶、乙炔瓶破損爆裂。

⑼、切割受力的物件時,必須將被切割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物件割斷時由于內力釋放傷人及設備。

⑽、瓶中氧氣不允許用空,至少留有1-2Kg/cm?的剩余壓力。

⑾、應根據工件的厚度選擇合適的焊炬、割炬、焊嘴、割嘴。使用前應檢查焊、割炬是否完好,其上的氣體通道中均不許沾有油脂。

⑿、下井使用前必須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是否有漏氣現象。其檢查方式只準用肥皂水實驗,實驗時周圍不準有煙火,不準吸煙,嚴禁用火實驗漏氣。

2、電焊作業的一般規定

⑴、電焊作業人員應由受過專門培訓、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擔任,并嚴格執行本工種的操作規程,施工人員應保持精神狀態良好。

⑵、作業前必須檢查電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個接線點是否良好;線路橫越車行道應架空或設保護蓋;焊接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良好接地;焊條的夾鉗絕緣必須良好。

⑶、工作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必須戴好有色護目鏡、防火手和面罩,迎面焊接應扣緊衣領和袖口。

⑷、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應站在鋪有絕緣物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鞋。

⑸、電焊機合閘或斷開電源時,應戴干燥的手套,以防觸電或保險絲熔斷時弧光燒傷皮膚。

⑹、移動電焊機位置時,須先停機斷電,然后才能移動電焊機;焊接中如果遇到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電焊機。

⑺、不得焊接有液體、油脂或帶電設備。對有殘余油脂或可燃氣、液體的容器,必須先清洗干凈后方可進行焊接作業。

⑻、氣瓶、電源線、膠管應妥善固定。燒焊過程中,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隔離火星。

⑼、電焊機搭火撤火必須由專業的電工執行。

3、電焊機搭火或撤火一般規定

⑴、電焊機搭火或撤火人員必須取得相關資格證件,作業過程必須符合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⑵、搭火撤火時必須將上級供電開關打到零位,并上鎖、掛牌。經檢驗無電時方可開始搭火撤火作業。

⑶、接線過程中必須不得任意改變開關原接線方式。接線結束后必須檢查確認無失爆。

⑷、設備上電焊機必須安裝接地線,不允許讓設備成為焊機接地回路。

⑸、燒焊前,將控制開關停電、閉鎖并掛牌,設專人看管,執行“誰停電,誰掛牌,誰摘牌,誰送電”的停送電制度。對燒焊設備及相關設備停電掛牌管理。

4、現場施工安全措施

⑴、進行燒焊前必須向調度室匯報;待批準后,整個施工過程,跟班人員必須全程跟班指揮,并安設專職安監員、瓦檢員在現場監督檢查,并隨時檢測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及拐角等易積存瓦斯地方。觀察該范圍內瓦斯變化情況,其瓦斯濃度均小于0.5%時,方可進行作業。

⑵、燒焊前必須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a、施工前,必須向調度室匯報。經調度室同意并通知安通部、機運部相關人員,以及礦安瓦員到現場后方可施工。

b、檢查燒焊地點20米范圍內頂板及兩幫支護是否安全可靠,并清除施工現場20m范圍內易燃易爆物及雜物,確保施工現場暢通。確實無法清理的應采取防燃燒措施。

c、燒焊地點20米范圍內進行沖塵,嚴禁煤塵堆積。

d、燒焊前瓦檢員檢測燒焊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應小于0.5%,并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巷道頂部、支護背板內和拐角處等易積存瓦斯的地方的瓦斯濃度超過0.5%時嚴禁燒焊。

e、施工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必須有可靠的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沖刷。施工地點必須配備不少于2個泡沫滅火器,黃砂20kg。

⑶、燒焊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a、燒焊過程中,瓦檢員隨時監測風流中瓦斯濃度,發現瓦斯濃度超過0.5%,立即停止燒焊,消滅火種。待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繼續作業。

b、燒焊過程中,禁止任何人接觸電焊機。需要移動電焊機時,必須停掉電源。

c、燒焊過程中有施工負責人或由其安排專人監視火花,采取措施防止引燃膠帶或其他易燃物。

d、燒焊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護好燒焊地點的電纜、風筒。

e、燒焊前后要在施工現場30米范圍內灑透水滅塵;燒焊現場,閑雜人員禁止入內。

⑷、燒焊地點的風量、風速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風速應大于0.5~1.0米/秒,一般要求有效風量率應大于85%,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小于4m?。

⑸、每一道工序完工后,都必須對現場進行灑水滅塵,排查隱患,否則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

⑹、作業未完成期間,作業人員交班休息時;交接班工作必須現場進行,交接前必須對氧氣乙炔罐、壓力表、氧氣乙炔管和燒焊作業點周圍的支護情況作詳細檢查,做到心中有數方可交接。若氧氣乙炔無專人看護則必須升井。

⑺、施工完畢后,清除現場,施工安全員留在現場觀察2小時,確認無問題,向調度室匯報,經調度室同意后,方可撤離人員。

⑻、燒焊工作結束后,氧氣、乙炔以及電焊機及時升井。

⑼、燒焊后清理現場,用水噴灑消滅火種,并有施工負責人或由其指明一人在現場監護2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確認無誤后,方準離開現場。

⑽、燒焊施工作業完工后,應聯系當班及時升井,嚴禁井下存放氧氣、乙炔瓶。

5、其它要求

⑴、控制的開關要斷開并閉鎖好。

⑵、作業時必須嚴格做到停電,驗電,放電制度,嚴格按《煤礦電氣作業規程》作業。

⑶、安裝給煤機完工后,必須詳細檢查設備是否有失爆現象,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

⑷、焊接用電焊機的電源必須進入檢漏保護范圍內。

⑸、燒焊前必須對1340煤倉下口平臺下方的強力皮帶做好保護工作,施工負責人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燒焊作業。

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作業規程》、《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礦有關規定執行。

篇2:皮帶暗斜井給煤機尾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一水平強力皮帶尾整修給煤機方案安排,由25隊前去皮帶暗斜井給煤機尾配合礦檢修工作,為確保安全順利施工,特編寫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要求:

1.將倉壁及倉底清理干凈,并將因壓力活動的倉壁瀉料石塊用混凝土砌筑牢靠(已經措施安排);

2.按照檢修安排,將煤倉口與給煤機連接的水泥溜煤嘴破到檢修安排位置(從原接口位置向上至少850mm,機修廠卸螺絲、氣割),破掉的物料清理干凈;

3.提前將煤倉下口上邊適當位置用不低于5cm厚木板棚實在,防止落渣落煤傷人;

4.根據需要用直徑18cm以上坑木對30#工字鋼兩邊打好臨時點桿;

5.負責在給煤機安裝好后,將接口框周邊用C20標號混凝土充填嚴實,并在給煤機底座下串大工字鋼做平臺,在合適位置增打點桿,增加支護強度;根據需要對30#大工字鋼兩邊打永久性12#以上工字鋼點桿;

6.施工嚴格按照礦檢修程序進行,并與相關單位做好相互配合,確保整個檢修工作安全順利進行。

二、安全技術措施:

1.25隊每班安排一名跟班隊干,對當班安全及工程質量全面負責;

2.施工前先檢查頂幫、支護及防滑情況,將不安隱患處理后再施工,并安排專職監頂;

3.剔砼等施工前先檢查頂幫,提前將煤倉下口上邊適當位置用不低于5cm厚木板棚實在,檢查腳手架、施工平臺安全情況,腳手架、平臺所擔木板厚度在7cm以上,擔置牢靠、耐壓、防滑;

4.剔砼嚴格按照檢修安裝需要進行,機修廠應派人現場安排指導,確保符合要求;

5.坑木點桿直徑不低于18cm,工字鋼點桿不低于12#礦工字鋼,必須迎山,栽到實底,確保穩固耐壓,不下沉;

6.剔砼作業嚴禁正對面有人,防止灰,渣等濺入眼睛和風鎬頭誤傷及人員;

7.給煤機接口框周邊用C20標號混凝土充填并搗實,混凝土砼標號不低于C20,灰:沙子:石子=1:2:2,砂漿飽滿勻實,糊砼部分不留間隙;

8.施工人員在抬運物料、傳遞時必須相互配合,拿穩接穩,瞻前顧后;抬大件必須安排足量精干人員由跟班隊干或班長在現場統一指揮,有序進行,避免傷及人員;

9.施工人員著裝整齊,扎緊袖口褲管,佩戴齊全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做好自主保安與相互保安;

10.注意用彩條布等將皮帶等可能濺上砂漿的設備設施掩蓋,每班施工結束將施工段清理干凈,雜物裝車運出;

11.本措施貫徹簽名后實施。

篇3:皮帶暗斜井下部給煤機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皮帶暗斜井下部給煤機處巷道破壞嚴重的情況,礦決定由25隊對其進行擴修.我了保證施工安全,現編寫施工措施如下:

一施工工藝:

給煤機上下采用先錨網再架設36U的復合支護.給煤機處采用將幫部舊墻拆除,錨網支護后再重新砌墻基架36U并棚(盡量架至放煤口兩邊)的復合支護形式.施工范圍為下部從皮帶暗斜井三角墻向上至給煤機以上10米.全部架棚結束后再噴漿200mm進行全部封閉擴修面。

二技術要求:

1.要求架棚從三角處以+6度向上架棚.將舊棚拆除后,先在幫部進行錨網支護,錨桿間排距600mm*600mm,錨桿規格¢20*2200mm。

2.給煤機以下段36U支架下面高出給煤機處頂部800mm,給煤機以上段36U支架梁下面高出給煤機處頂部700mm。

3.36U支架凈寬4863mm,凈高3744mm,棚距400mm,誤差不超過+50mm,柱窩必須扎到實底,若柱窩下煤體不實,則必須挖至實底,用料石砌基礎。

4.緊靠給煤機上下各架并三棚。支架必須迎山有力,不得前傾后仰、邁步。

5.給煤機上部根據現場情況由地測部門定坡度,掛好腰線。

6.金屬網搭接長度為100mm,每200mm聯一扣,雙邊搭接,按“三花”布置。背木每400mm背一組,棚與棚之間連板連接牢固。要求順山,整齊劃一。

7.由于該地段為原冒頂積空區。為防止冒頂,可采用撞楔法通過該冒落段。即在拆除舊支架(一次只準拆一棚架一棚)前,從新架設的36U支架頂部提前打如舊管縫式錨桿和¢20鋼筋螺紋錨桿。其間距視現場情況而定,一般以10mm至20mm為宜。

8.如遇冒頂,則必須先用坑木絞實,再及時噴漿充填封閉,以防止煤體自燃發火。

9.給煤機下方亦盡量用36U架設順山無間距棚緊貼到煤倉口。如確須砌墻,要求砌墻厚度為800mm,墻后予留200mm的讓壓距。

10.砌墻時砌塊的壓茬長度不得小于料石砌塊的1/4。且要求灰縫飽滿,不得有干縫、瞎縫。所用砂漿的灰沙比為1:2.5。

11.砌墻作業時,采用工字鋼棚或木棚(直徑不小于20mm的坑木)托好現給煤機處頂板,每次拆墻長度不得超過1.0米,且不得兩幫同時施工。

12.全部擴修完工,應及時噴漿封閉擴修面。要求噴厚為200mm,與36U外緣噴平,噴到實底。不得有蜂窩、麻面或漏噴現象。

三、安全技術措施:

1.由于該地段圍巖壓力大,又為原冒頂區,必須盡量堅持錨一棚架設一棚的施工原則。拆除給煤機處舊墻時必須拆錨一段砌筑一段,且每段的長度不得大于1.0米。

2.擴修打眼前及拆除舊棚前,人員進入工作面前,必須先由跟班隊長指派專人或親自在專職看頂工的監護下,由上而下用2.5米以上的長柄工具進行敲幫問頂,發現活矸危巖或其他隱患及時處理好后方可作業。

3.敲幫問頂時,人員必須站在頂幫安全的地方,并事先清理好安全退路。每次敲幫問頂的范圍為擴修點上下各10m。

4.擴修工作應盡量使用手鎬。若確需放炮,則必須放小炮。炮眼深度不得低于0.6m,裝藥量每眼不超過1節,且用炮泥將炮眼封嚴搗實。放炮嚴格使用水炮泥。

5.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如施工點前后20m范圍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0.8%,嚴禁裝藥放炮。

6.爆破作業班組長必須親自安排專職把口人員對所有通往施工點外100m進行把口,嚴禁任何人員進入警戒區域,直到警戒信號撤除。

7.施工及爆破作業前必須用舊皮帶、3cm板、舊荊芭等將電纜、管路等進行有效掩蓋。皮帶可用專用防護架上擔5cm板,板上鋪舊皮帶進行有效防護。

8.拆除舊墻及原有支護時,必須采用¢20坑木打好臨時點柱。每根工字鋼梁下面每幫一根點柱或采用一梁三柱順山棚加固。點柱為帶帽點柱,要迎山,支撐有力,帶砌墻接頂并確認安全后方可去點柱往前打點柱循環進行。并每班由跟班隊干安排好專職監頂人員,確保安全施工。

9.拆、架U型鋼棚時,必須有跟班隊干現場指揮,以確保施工安全。

10.開工前,必須備足防止冒頂處理用的所有材料,碼放在距施工點不超過30m的行人眼備用。

11.施工所用物料必須碼放整齊,保持工作場所暢通和環境衛生。每班施工結束所有雜物清理干凈清運上井。

12.作業地點回風側,必須安裝兩道全斷面噴霧降塵裝置,并保持完好。

13.在拆除皮帶暗斜井機尾下部原U型鋼棚,必須做到一次只拆一棚,并采用撞楔法進行臨時支護。必要時采用打¢20*2200mm鋼筋螺紋錨桿進行噴漿、錨網初次支護(初噴厚度不小于100mm),再架棚。待棚架好后再拆下棚。

14.施工人員不得接近機尾滾筒和運轉的皮帶。嚴禁鐵锨、鎬、釬子等工具觸及機尾滾筒和皮帶及皮帶架等。向運轉的皮帶上裝煤應用锨交叉作業且呈拋物線拋上皮帶,嚴禁灑落底皮帶。

15.清煤時,裝運點上方10m內嚴禁有人員施工和停留。

16.在施工過程中25隊、機電三隊相互做好配合,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

17.本措施抄送機電三隊一份。

18.本措施必須向職工詳細貫徹,并履行簽字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