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防塵管路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關于礦井綜合防塵的規定,為消除粉塵危害,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落實煤礦綜合防塵措施,?礦要求更換原不符合要求的防塵灑水管路。為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準備工作
1、施工方案
運輸大巷至1201工作面下巷口330m,更換防塵灑水管路。管路敷設高度距巷道底板1.5m。灑水管路每隔50m設一道Φ50mm變Φ25mm灑水三通,自制加工;每隔150m安裝一道凈化噴霧裝置,自制加工;每隔200m設一組同徑閥門;灑水管路吊掛托架采用Φ24mm圓鋼加工制作,托架間距3m。
2、施工準備工作
敷設臨時供水管路至施工地點,打托架眼。
3、更換防塵管路,每班不少于5人,從外向理進行
?三、施工工藝
(一)、管件加工
1、Φ50mm變Φ25mm灑水三通加工,Φ50mm無縫鋼兩端均采用同徑法蘭盤電焊焊接。
2、托架加工:托架按照加工圖紙長度進行切割、焊接,確保焊接牢固。
3、凈化噴霧器加工:用Φ25mm鋼管按照巷道拱形弧度煨彎,每隔500mm挖眼焊接Φ25mm外絲絲頭連接噴頭,彎管兩端一頭焊死一頭焊接Φ25mm插銷直通。
(二)、管路安裝
1、法蘭安裝:檢查管子切口和坡口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進行里外口對口焊接。
2、托架安裝:按照管路安裝高度拉線,每隔3m用紅漆標定眼位,用Φ32mm鉆頭和風鉆打眼,深度500mm(誤差不大于50mm),然后安裝托架。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往前延伸托架。
3、管路安裝:先與原管路對接,人工將管路抬上托架對齊螺栓孔安金屬管墊,穿上螺栓帶上螺母對角緊固受力均勻。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往前對接延伸管路。
4、管件、閥門安裝:管路延伸至三通和閥門位置按照管路對接方法安裝三通和法蘭閥門及球形閥門。
5、凈化噴霧器安裝:在凈化噴霧器上方巷道拱部對稱位置打兩個深100mm眼,預埋螺栓用10#鐵線將凈化噴霧器扭結固定。
(三)管路壓力試驗
1、管路安裝完畢后,打開所有閥門,Φ19mm高壓膠管連接壓風管路與防塵管路,打開壓風閥門,用壓風吹凈防塵管路內的粉塵雜物。
2、關閉防塵管路所有閥門,用Φ19mm高壓膠管將供水管路與防塵管路連接,打開供水管路閥門向防塵管路注水打壓,檢查防塵管路是否漏水,并保證靜壓3天時間,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安全技術措施
(一)管件加工:
1、焊接作業前檢查電焊接機、電纜絕緣是否完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噴漆與焊接嚴禁在同一場地平行作業,焊接前清掃場地,嚴禁有易燃易爆物品。
3.焊接場地并備有滅火器、砂箱等消防器材。
(二)管路搬運:
1、地面搬運:
1)采用人力將鋼管(管徑為DN50mm,長度為4m)搬運至井口指定位置。
2)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后方可進行施工。
2、立井下放:
管路下放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3、井底車場及大巷搬運:
1)鋼管下放到井底車場,在拽鋼管時,上下信號工,把鉤工和提升司機,下井口工作人員要充分配合好,以免發生意外。
2)管路下放至井底車場后裝車,采用2道不小于Φ15.5mm的鋼絲繩捆綁成一體,并用Φ18mm以上的鋼筋棍裱緊。
3)裝車時要找好重心,必須按著要求捆綁固定,捆綁結實,防止在運輸過程竄動及翻車落道。
4)大巷運輸時,把鉤工嚴格按規定摘掛鉤,確保安全可靠。
5)沿途發生捆綁松動,必須重新加固捆綁。
4、大巷搬運:
1)沒有運輸設備及設施的,采用人力扛運至施工地點。
2)人員搬運、扛抬鋼管時必須事先熟悉搬運路道及巷道狀況。
3)搬運、扛抬鋼管時注意力要集中,如果前后有人同時扛運,必須保持10米以上間距,防止間距過小相互碰傷。
4)搬運鋼管時,作業人員要先配合,齊抬齊放,防止扭傷手腳,人力搬運鋼管過風門時,由專人開啟、關閉風門,嚴禁兩道風門同時打開搬運鋼管。
5)所有鋼管運送工作結束后,整理所有工器具,清掃現場。
五、其它
1、巷道底板低洼處采用小工作臺架設管路。
2、安裝管路時,應根據管路的安裝用途和施工場所的條件要求,帶齊所需用具。
3、安裝前應詳細檢查管材質量,應無堵塞物,管盤應完好
4、管路要吊掛要平直,管子的接頭接口要擰緊,用法蘭盤連接,必須加墊圈,做到不漏氣、不漏水。
5、用法蘭盤聯接管子時,嚴禁手指插入兩個法蘭盤間隙及螺絲眼,以防錯動擠手。
?6、緊固螺栓時應對稱進行,用力要均勻,不可用力過猛,所用工具要合適
7、全部工作完成后,應清理現場,清點工具及剩余材料、配件,并妥善保管。
8、施工過程中,跟班隊干、安檢員必須現場現場監督檢查,發現不安隱患及時處理,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9、。施工區隊施工人員必須認真貫徹、學習本措施并簽字,方可進行施工。
10、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編?制:審核:
機?電?科:生產?部:
安康?部:機電礦長:
生產礦長:安全礦長:
技術礦長:
篇2:防塵(管路安裝降塵)工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負責安裝、維護、撤出防塵管路和防塵設施,定期灑水滅塵。
第二條根據通防工區安排做好礦井粉塵防治工作。
第三條負責礦井大巷的刷白工作。
第四條按時參加班前班后會和安全學習會。
第五條對礦井通風、防塵、防滅火系統;設施、裝置、設備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或處理,確保其完好、正常工作,滿足安全生產要求。
第六條嚴格按照防治粉塵的措施進行現場工作實施,確保防塵管路、設施齊全、靈敏可靠。
第七條根據通防工區安排,認真排查“一通三防”隱患,及時發現煤礦“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隱患,并做到及時處理、匯報。
第八條做好工器具的按標準使用和保養。
第九條必須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象。
篇3:瓦斯防治崗位責任制:防塵管路工
1、在通風隊長和班組長的指揮下,認真做好井下防塵灑水管路的安設、檢查和維修工作,確保灑水系統所有管路完好暢通,能及時服務瓦斯防治崗位所需。
2、認真學習、貫徹執行上級和本礦瓦斯防治崗位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尤其是本職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本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和防塵、防火、防瓦斯等安全措施,嚴禁違章作業,并勸阻和制止他人違章作業,有權拒絕執行任何形式的違章指揮。
3、努力鉆研業務,熟悉井下防塵、防火知識和防塵灑水全系統的管路網絡,合理布置出水管口和按要求安設管路進,要根據實際情況,需要改變原設計或增減閥門三通時,應及時向領導和主管技術人員提出建議,便于灑水管路網絡更合理,更適用。
4、每天對所有防塵管路檢查一次,按標準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自己無力一人處理時,要及時向班組長匯報,或向井下機修工匯報,并與修理人員一道修復管路,使其恢復完好狀態。
5、經常檢查防塵水源情況,發現低于要求標準時,要及時請示領導補充水源。
6、每天向通風科、隊領導匯報工作情況和管路檢修情況,并填寫記錄。
7、積極參加搶隊救災。